資源簡介 5.1企業的經營教案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1.識記企業的含義和基本分類;公司的基本特征和分類;自然人和法人的區別;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含義和特點;公司的組織機構;公司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企業兼并、聯合、破產的含義;2.理解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區別和聯系;公司制的優點,以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意義;企業兼并、聯合、破產的意義;3.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如何依法設立一個公司;我國國有企業改革為什么以建立公司制為目標。過程與方法:本框教學重點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參與經濟生活的實踐能力,在學習經營公司時,學生了解如何創辦公司、如何經營公司,提高學生自身將來的創業能力。學生通過分析不同公司類型的特點,學會在不同條件下進行選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培養學生國家觀念,使學生認識到創辦公司、積極創業有利于國家生產力的發展;2.使學生深切認識,銳意進取、誠實守信,合法經營、積極創業在現代經濟生活中的價值;3.增強學生依法設立公司、依法經營等法律意識。重點難點影響企業經營成功的主要因素;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聯系與區別;企業兼并與破產。教材分析教材內容與結構特點:本框“企業的經營”包括兩目:公司的類型;企業的經營與發展。在第一目,教材首先介紹什么是公司及公司的基本特征,然后重點分析公司的兩種基本形式——有限責任公司及股份有限公司,對它們之間的區別和共同之處,教材一一作了簡明扼要的闡述。最后,教材對公司的組織機構進行了分析。第二目中,教材主要介紹了兩個問題:公司成功經營的因素和企業的兼并、破產。其中公司成功經營的因素這一問題是本節課的重點以及核心、靈魂所在。學情分析1.認知起點: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整體素質較好,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積累了一定的經濟生活知識,具備了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能夠通過經濟現象形成一定的規律性知識,但是還無法自主自覺地將這些規律性的認識上升到一定高度。對企業、公司、公司經營成功與企業的兼并和破產等有關知識有了解,但不全面,有待于進一步深化。2.學習興趣:班中學生樂于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欲較強,對發生在身邊的真人真事有了解的興趣;也喜歡關注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前因后果;對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輔助手段的應用有認識的興趣;對通過合作探究的方式來獲取知識有參與的積極性。3.學習障礙:由于公司與公司的經營等相關知識與學生的生活有一定距離,學生知識結構的不健全及科學思維方法的欠缺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學的效果。4.學習難度: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的實現和踐行。教學策略合作探究法、實例引導法、討論法、講授法相結合教學資源教材內容、企業案例、新聞媒體等。教學媒體多媒體課件、黑板等。教學過程設計教學環節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設計意圖情境導入新課教學課堂小結作業布置教師活動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為了便于學生充分探究,情境材料以導學案的形式印發給學生,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進行探究)情境一:廈門易通卡運營有限責任公司廈門易通卡運營公司成立于2004年10月,注冊資本2500萬元,是市政府“小額支付一卡通”(簡稱廈門e通卡)項目的承擔主體,是e通卡發行、應用與管理的唯一運營中心。公司由廈門信息港建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廈門公交集團有限公司、廈門特運集團有限公司、銀聯商務有限公司共同出資組建,經市政府批準成立,具有小額支付相關特許經營權。情境二:廈門日上車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吳子文廈門日上車輪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證券代碼:002593,簡稱“日上集團)成立于1995年,專業從事卡客車鋼圈研發、制造與銷售。旗下擁有廈門日上鋼圈有限公司、廈門日上金屬有限公司、四川日上金屬工業有限公司、廈門多富進出口有限公司及擁有國家一級資質、年產5萬噸鋼構的廈門新長誠鋼構浪板有限公司與新長誠(越南)有限公司等七家子公司。情景三:順豐快遞有限公司順豐速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順豐)于1993年成立,總部設在深圳,是一家主要經營國內、國際快遞及相關業務的服務性企業。情境四:廈門市安佳宜日用品個人獨資企業公司注冊地址:中國福建廈門市廈門仙岳路572號701室營業范圍:日用品企業類型:個體獨資企業經營模式:生產加工注冊資金:120萬企業注冊地:廣州黃埔員工人數:5-10人成立時間:2008問題設置:1.什么是企業?為什么很多企業名稱都是“公司”?2.什么是公司?企業與公司的關系什么?3.企業除了公司的形式,還有哪些形式?4.有限責任公司與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區別是什么?(股東的出資形式;是否可以公開向社會發行股票,募集資本)5.公司制優點、國有企業為什么要進行公司制改革?(公司的組織結構)教師與學生互動:(約12分鐘)1.教師隨意抽取一個小組,每個小組只需回答上述一個問題。2.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具體的點評(含肯定、糾錯、補充),特別對學生生成性的答案進行具體分析。3.教師適度的知識拓展(1)公司與個人獨資企業、合伙企業的主要區別——公司具有法人資格,個人獨資企業不具有法人資格;那么,什么是法人?——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尋找答案。(2)“有限責任”與“無限連帶責任”的區別;(3)一人有限責任公司與個人獨資企業的區別。①投資主體不同。公司法所稱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是指只有一個自然人股東或者一個法人股東的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是指依照本法在中國境內設立,由一個自然人投資,財產為投資人個人所有,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的經營實體。②轉投資不同。對于一個自然人股東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對外進行投資時,不能投資設立新的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個人獨資企業在轉投資方面則完全沒有限制,個人獨資企業的投資人個人完全可以通過受讓股份或購買股票的方式成為其他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③民事責任承擔主體不同。在一人有限責任公司中,民事責任的承擔主體有二,一為公司,二為股東。個人獨資企業的民事責任承擔主體則顯得較為單一,根據《個人獨資企業法》第2條、第18條的規定,“投資人以其個人財產對企業債務承擔無限責任?!雹苊袷仑熑纬袚绞讲煌?,也是最本質的不同。一人有限責任公司對債權人承擔有限責任,個人獨資企業對債權人則承擔無限責任。教師活動二:創設情景(引導學生閱讀教材和材料進行探究)情境五:材料一:1985—1991年,名牌戰略階段。海爾只做冰箱這一種產品,奪得中國冰箱第一枚質量金牌;1992—1998年,多元化經營戰略階段。從一個冰箱企業變成生產各類家電產品的企業,創造中國家電第一品牌;1999—2005年,國際化戰略階段。從國內向國際延伸,產品大量銷往國外市場,建立海外經銷商與售后服務網絡,成為知名的家電跨國企業;2005—至今,實施全球化品牌戰略。在各個國家的市場上,創造本土化的海爾品牌。整合全球資源,提升產品和企業的競爭力。材料二:求變創新,是海爾始終不變的企業語言。正當國內家電大打價格戰的時候,海爾把眼光投向技術創新,打質量戰、打品牌戰,形成了自己的優勢。先進的技術、不斷創新的研發成果是海爾成功進入全球白色家電制造商四強的保障。海爾的管理模式即“OEC”管理法:日事日畢,日清日高。它由三個體系構成:目標體系——日清體系——激勵機制。材料三:海爾有一句很著名的廣告語:“真誠到永遠”。張瑞敏解釋說: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認可。只有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在名牌戰略階段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就是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在張瑞敏帶領下砸了76臺不合格冰箱,卻在海爾人心里樹立了誠信經營的理念,并以高質量的產品給消費者留下良好的企業形象。教師與學生互動二:(約6分鐘)1.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具體的點評(含肯定、糾錯、補充),特別對學生生成性的答案進行具體分析2.教師點撥:公司的經營——海爾的成功之路(1)制定了正確的經營戰略,海爾三大戰略定位準確,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抓住了機遇,加快了發展。(2)依靠技術進步,形成自己的競爭優勢。(3)誠信經營,注重形象,創造品牌,不隨大溜打價格戰,而是致力于海爾品牌的建設,樹立了良好的企業形象。教師活動三:(探究與講授相結合約7分鐘)過渡:企業只有不斷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但是如果一些企業在競爭中不能提高自己的經濟效益,該怎么辦呢?企業兼并與破產(學生閱讀材料與教材)材料一:企業間的重組兼并正成為我國市場經濟中一個越來越突出的亮點。近幾年,光大集團、青島啤酒、海南航空、萬科房地產、達能集團等眾多企業頻頻成為新聞熱點,動輒上億元的兼并案屢見不鮮?!《?000年以來企業兼并重組開始出現了一些變化: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逐漸加強,政府有形之手正悄然淡出。這是市場經濟中企業自發、自覺進行的重組,具有不一般的意義:一是企業開始利用市場的手段,也就是積極利用并購方式來調整產業結構和推進產業戰略;二是運用資本、市場融資的能力有了顯著的增強,直接融資比例顯著上升;三是一些如航空、電信、電力、鐵路等壟斷行業紛紛開始重組?!“咐好窈叫颊现亟M跑道上跳出黑馬 去年7月,中國民航總局對外正式宣布,以中國國際航空公司、中國南方航空公司、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三大骨干航空公司為母體,組建三大航空集團的重組計劃。按照該計劃,先在民航總局直屬的10家航空公司之間進行,至于地方航空公司則可在自愿的基礎上參加。 一個月后,南方航空公司與中原航空公司正式簽訂價值15億元的聯合重組協議。這是民航總局宣布組建三大航空集團之后的首宗并購事件,同時也是國家骨干航空公司與地方航空公司的首次“聯姻”?!〔牧隙簱y計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只有2.9年,中國每年約有100萬家民營企業破產倒閉,60%的企業將在5年內破產,85%的企業將在10年內消亡,能夠生存3年以上的企業只有10%,大型企業集團的平均壽命也只有7.8年。其中有40%的企業在創業階段就宣告破產。在中國每天有2740家企業倒閉,平均每小時就有114家企業破產,每分鐘就有兩家企業破產。日本企業的平均壽命為30年,是我們的10倍;美國企業平均壽命為40年,為中國的13倍。問題設置:1.什么是兼并?企業兼并有何意義?2.什么是破產?企業破產有何意義?3.材料中的“市場無形之手”指什么?教師講授:(1)兼并——(引導學生看教材)兼并的積極意義——可以擴大規模,增強實力;以優帶劣,劣勢轉化為優勢;提高企業和整個社會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國家經濟發展。人們常常把這一積極效果比喻為1+1>2。(2)破產——(引導學生看教材)破產的積極意義——強化風險意識,改善經營管理,提高企業競爭力;淘汰落后企業,有利于社會資源的合理配置和產業結構的調整。(3)材料中的“市場無形之手”是指價值規律。企業的兼并與破產正是價值規律發生作用的必然結果。作業布置:1.如果你要自主創業,你會選擇什么樣的企業形式?簡要說明理由。2.你將如何經營你的企業,使之發展壯大?簡要列舉三條以上措施。生活動一:自主閱讀情境材料和教材進行探究(約10分鐘)1.根據班級人數分成若干小組,進行合作探究;然后,每一小組推薦一個發言人進行發言。2.學生在進行探究過程中要求動筆記錄學生發言,然后進行整合,形成結論。學生活動二:(約8分鐘)小組合作:請結合“海爾”的成功之道,談談什么是公司的經營?一個公司經營的成功,主要取決于哪些因素?企業兼并與破產(學生圍繞上述問題,結合材料與教材,獨立思考、作答)課堂小結:學生自主歸納、教師點撥。學生養成獨立思考、合作學習、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學生手腦并用,在落實知識、解決問題的同時,積累生活常識。板書設計材料三:海爾有一句很著名的廣告語:“真誠到永遠”。張瑞敏解釋說:一個企業要永續經營,首先要得到社會的承認、用戶的認可。只有對用戶真誠到永遠,才有用戶、社會對企業的回報,才能保證企業向前發展。在名牌戰略階段有一個廣為人知的故事,就是1985年的“砸冰箱”事件,在張瑞敏帶領下砸了76臺不合格冰箱,卻在海爾人心里樹立了誠信經營的理念,并以高質量的產品給消費者留下良好的企業形象。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