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4課 唐詩五首 使之塞上 教學設計【素養目標】1.了解邊塞詩歌,進一步掌握律詩的結構特點。2.通過反復誦讀,讀準字音、節奏,感知詩韻,讀懂詩意 。(重點)3.學習詩歌鑒賞的方法,通過品析詩中豐富的意象,體會詩歌意境,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重難點)4.感受詩中描繪的邊塞風光,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新課導入】有一位詩人——他生活在盛唐時代;他春風得意,高中狀元;宦海沉浮,半隱半仕。他工草隸,善畫,精通音律,“文章冠世,畫絕千古”。他天才妙悟、神韻悠然;篤信佛教,人稱“詩佛”。他是誰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與王維相遇,與王維同行,共赴塞上。【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被稱為“ 詩佛 ”,與孟浩然合稱“王孟”。王維早年信道,后期因社會打擊徹底禪化。在400余首存詩中,他的山水田園詩以清新淡遠、自然脫俗著稱;邊塞詩也別有一番風味。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蘇軾評價王維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寫作背景】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重大勝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后留在河西節度使幕府任節度判官,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作于赴邊途中,寫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聽范讀】播放音頻有感情地朗讀詩歌,讀準字音,注意節奏。使/至/塞上王 維單車/欲問邊,屬(shǔ)國/過居延(yán)。征蓬( péng)/出漢塞(sài),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dū)護/在燕(yān)然。容易寫錯的字使至塞上唐·王維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理解古詩】譯文:(我乘)一輛車要去慰問邊關守軍,出使途中經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征蓬:飄飛的蓬草,古詩中常用來比喻遠行之人。譯文:像飄飛的蓬草飄出了漢地關塞,像北歸的大雁飛入了胡人地域。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孤煙:指烽煙。據說古代邊關烽火多燃狼糞,因其煙輕直且不易為風吹散。長河:指黃河譯文:大沙漠里一股烽煙直上云天,黃河邊上西沉的落日正圓。譯文:走到蕭關恰逢負責偵察、巡邏的騎兵,得知統帥正在燕然前線。【文章解析】1.這首詩的首聯交代了哪些內容?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單車 隨從少,儀節規格不高,微露出失意情緒。問邊 目的居延 地點【起】首聯點題,交代詩人此次出使的地點和事由。“過居延”表現關塞迢迢,山高路遠,烘托孤寂的心境。2.怎樣理解“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的含義?【承】頷聯承接首聯,直抒內心感受。詩人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蓮、雁自比,既言事,又寫景,蘊含了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凋悵,更傳達出漂泊無定的內心感受。【名句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蘇軾評價王維詩:“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這首詩的頸聯被譽為“獨絕千古”,請你展開想象,描繪一下這兩句展現的畫面。在浩瀚無邊的大漠上,烽火臺上一縷白煙直沖云霄。滔滔的黃河水不見源頭,在暮靄蒼茫中,水天相接的地平線上,一輪圓圓的落日漸漸西沉。好一幅蒼涼闊大且壯觀的大漠黃昏圖!這兩句詩非常講究景物的畫面感,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它到底“美”在哪里?請簡要分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這兩句詩中,“直”和“圓”二字歷來為人稱道,說說這兩個字為什么用得好?拓展體會:香菱說:“‘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想來煙如何直?日自然是圓的。這‘直’字似無理,‘圓’字似太俗。合上書一想,倒象是見了這景的。要說再找兩個字換這兩個,竟再找不出兩個字來。”——《紅樓夢》第四十八回<香菱學詩>“直”、“圓”二字的錘煉之處,在于構成了壯美的畫面,富有視覺感;其自然之處,在于符合塞外現實的情境。直——“烽煙”多用狼煙,有輕直、聚集的特點,是“孤煙”,不會相互糾纏,故在無風的季節,能夠“直”沖云天;圓—— 蒼茫的大漠背景下,“落日”即將沒入地平線,顯得又大又圓,這也符合日常觀察落日的視覺感受。這兩句描寫大漠風景,有何作用?【轉】頸聯畫風一轉,形象地描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直”“圓”兩個字分別表現了孤煙與落日的形態,一“直”一“圓”不僅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融情于景,寓悲涼之情于壯美景色之中,從側面烘托了守邊將士凄涼艱苦的生活環境,借以反映他們不畏艱苦,積極保衛邊疆的愛國主義精神。筆力蒼勁,精煉傳神,線條簡約,畫面開闊、意境雄渾、視野開闊,充分體現了王維“詩中有畫”的特色,是被王國維贊嘆為“千古壯觀”的名句。運用“東漢名將竇憲大破匈奴軍隊,登燕然山,刻石記功”的典故,流露出詩人渴望建功立業的志向和對都護的贊嘆。【合】尾聯與首聯呼應,繼續寫出使一事。寫到達邊塞的情景,從側面反映前線將士緊張的戰十生活,個人失意的情緒在大漠壯美景象的凈化下已然消散,變得慷慨悲壯。【情感主旨】這首詩表現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1.被排擠出朝廷后內心的抑郁、苦悶。2.對祖國邊塞壯麗山河的喜愛、陶醉。3.對守邊將士愛國精神的贊美、敬佩。【寫作特色】1.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詩歌形象地描繪了壯麗奇特的塞外風光,畫面開闊,意境雄渾。2.比喻貼切,遣詞精妙。描寫“征蓬”“歸雁”,既是寫景,又是敘事,自然貼切。一個“圓”字,一個“直”字,準確地描繪了沙漠的景象,遣詞精巧,別具匠心。【板書設計】【主旨歸納】這首五言律詩敘述了詩人出使邊塞的艱苦行程,以傳神的筆墨描繪了塞外壯闊奇麗的景象,表達了詩人由于被排擠而產生的孤獨、寂寞之感,以及在雄渾的大漠風光中情感得到升華后產生的慷慨悲壯之情。視頻講解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