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14課 唐詩五首 學案(原卷版+解析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14課 唐詩五首 學案(原卷版+解析版)-【課堂無憂】新課標同步核心素養課堂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4課 唐詩五首 課前預習單
◎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野望》
王績(約589—644),字無功,號東皋(ɡāo)子,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詩人。王績曾三仕三隱,一生郁郁不得志。其山水田園詩樸素自然,意境渾厚,對于扭轉齊梁以來綺靡詩風,開創唐詩盛世做出了重要貢獻。
《黃鶴樓》
崔顥(hào)(?—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
《使至塞上》
王維(約701—761),字摩詰,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畫家。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詩與孟浩然齊名,并稱“王孟”,又因“精禪理”,有“詩佛”之稱。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評價他的作品“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代表詩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渡荊門送別》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他的詩作感情奔放,想象豐富,語言夸張,并慣于采用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表達感情。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今屬山西),生于新鄭(今屬河南),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其詩語言通俗。與元稹齊名,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長慶集》。
2.背景鏈接
《野望》
唐貞觀初年,王績因疾罷官,躬耕東皋。此詩應作于他辭官隱居之時。
《黃鶴樓》
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生情,產生了一種吊古傷今、人去樓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為神話傳說所觸動,蓄積在胸中的詩情便噴涌而出,于是寫下了這首渾然天成的千古絕唱。
《使至塞上》
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重大勝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后留在河西節度使幕府任節度判官,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作于赴邊途中,寫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
《渡荊門送別》
此詩是詩人開元十三年(725)出蜀至荊門時所作。李白青年時期,主要生活在四川。開元十二年(724),心懷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從清溪出發,經三峽,下渝州,輕舟東下,經荊門一帶時已是平原曠野,視野頓時開闊,于是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詩。
《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是唐穆宗長慶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他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基礎知識
《野望》
東皋(ɡāo) 徙倚(xǐ yǐ) 驅犢(dú)
《黃鶴樓》
崔顥(hào) 千載(zǎi) 萋萋(qī)
《使至塞上》
都護(dū) 燕然(yān)
《渡荊門送別》
荊(jīng)
《錢塘湖春行》
啄(zhuó) 堤(dī)
◎《野望》
注釋:
1.東皋:地名,在今山西萬榮,作者棄官后隱居于此。皋,水邊高地。
2.薄暮:傍晚。薄,接近。
3.徙倚:徘徊。
4.依:歸依。
5.落暉:落日。
6.犢:小牛。這里指牛群。
7.禽:泛指獵獲的鳥獸。
8.采薇:采食野菜。
譯文:
黃昏佇立在東皋悵望,徘徊著不知歸依何處。每棵樹都披上枯黃的秋色,每一座山峰都涂上余暉。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大家相對無言并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放牧的人趕著牛群回家。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賞析首聯:“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分析:首聯“望”字點題,交代時間(薄暮時分)、地點(東皋)以及人物心情?!搬阋小奔磁腔?寫出人物內心的苦悶和矛盾。“欲何依”,化用曹操的詩句“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表現出詩人想在政治上有所作為,卻始終不得志的迷茫和失意情緒。
2.賞析頷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分析:動靜結合。頷聯寫遠景、靜態,側重宏觀描繪,頸聯轉而寫人,寫動態近景??粗寥藗兘杂兴鶜w,“我”卻獨無,呈現出憂郁、孤獨、清冷的色彩,這是詩人心緒投射于外物的反應。
畫面描述:頷聯和頸聯描繪了薄暮時分詩人于東皋所見的田園風光:夕陽余暉暈染下,每一棵樹,每一座山,都呈現著濃濃的秋意。放牧的人趕著牛返回,獵人騎著馬帶著獵獲的禽鳥歸來.
3.試著賞析尾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分析:用典:這最后兩句完全道出詩人內心的苦悶和悵惘,既然在現實中找不到相知的朋友,那就只好追懷伯夷、叔齊那樣不食周粟、上山采薇的隱逸之士。
4.詩歌主題:
全詩于蕭瑟怡靜的景色描寫中流露出孤獨抑郁的心情,抒發了惆悵、孤寂的情懷。
5.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詩中描寫夕陽下自然景色的句子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
詩中懷念先賢,抒發作者孤獨抑郁之情的詩句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詩中寫農人們傍晚還家的喜悅的詩句是: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詩中表現詩人內心迷茫和苦悶的詩句是: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黃鶴樓》
注釋:
1.昔人:指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拔糍M祎登仙,每承黃鶴與此憩駕,故號為黃鶴樓。”
2.悠悠:飄飄蕩蕩的樣子。
3.歷歷:分明的樣子。
4.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
5.鄉關:故鄉。
譯文:
傳說中的仙人早乘黃鶴飛去,只留下了這空蕩的黃鶴樓,飛去的黃鶴再也沒有歸來了。唯有白云千年來依舊悠悠飄過。晴日里對岸漢陽的原野,樹木看得分明;鸚鵡洲上,綠草極為茂盛(描繪畫面題)。暮色降臨,何處才是我的故鄉 霧靄籠罩的江面使人滿懷愁緒。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此地空余黃鶴樓”和“白云千載空悠悠”中都有一個“空”字,試比較這兩個“空”字的意義作用有何不同。
分析:第一個“空”可理解為“空空蕩蕩”,強調空間上的虛無。這個“空”字傳達的是詩人內心的孤獨感。第二個“空”可理解為“空自”“徒然”,強調時間上的渺遠。這個“空”字傳達的是詩人內心的失落與惆悵。
2.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呈現的畫面。
分析:與黃鶴樓隔江相望的漢陽,那里綠樹掩映,江水交匯,在明麗的陽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上,只見一丘沙洲隆起于江心,上面綠草如茵,這就是鸚鵡洲了。
3.賞析“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分析:此聯寫登樓所見之景,描繪出了一副絢麗的大江景色。給人一種豁然開朗、清新明快的感覺。眼望著大自然的美景,不由得勾起了詩人的思念之情。
4.詩人在詩的末尾兩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分析:詩人在最后兩句寫到日暮時分,江上煙波浩渺,暮靄蒼茫,視線阻隔,家鄉不見,更增旅人思鄉情懷,詩境亦被推至極度蒼莽空闊,抒發了詩人強烈的思鄉情懷。
5.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 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分析:“愁”字。全詩意境開闊,吊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尾聯將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縈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
6.詩歌主旨:
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通過泛覽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寂寞之感,加之神話傳說的觸動,抒發了吊古懷鄉之情。
7.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表達日暮懷歸之情的句子是: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寫登樓所見眼前明麗之景的句子是: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使至塞上》
注釋:
1,單車:一輛車,表明此次出使隨從不多。
2.問邊:慰問邊關的守軍。
3.屬國:典屬國的簡稱,這里借指詩人自己出使邊塞的使者身份。
4.居延:地名,這里泛指遼遠的邊塞地區。
5.征蓬:飄飛的蓬草,古詩中常用來比喻遠行的人。
6.孤煙:指烽煙。
7.長河:指黃河。
翻譯:
我輕車簡從,前往邊關慰問將士,一直要到遠在西北的邊疆。我覺得自己像飄飛的蓬草一樣出了漢家的邊塞,又似北歸的大雁一般飛入胡人的天空。廣闊的沙漠上一道烽煙筆直的升起,蜿蜒千里的黃河映照著渾圓的落日(描繪畫面題)。終于碰到了一隊負責偵察的騎兵,一問才知道都護大人正在前線呢!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賞析首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br/>分析:首聯點題,交代地點及事由。寫詩人輕車簡從,遠赴邊塞,表現了內心的失意與孤寂。
2.賞析頷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分析:領聯既寫事又寫景。以“征蓬”“歸雁”比喻自己的處境。對仗工整,傳達出漂泊無定的內心感受。
3.賞析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分析:頸聯對仗工整,充分體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以畫一般的構圖美、線條美、色彩美,描繪了塞外奇美壯麗的風光,抒發了詩人慷慨悲壯的情懷。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直”寫出大漠烽煙的挺拔剛勁之美,“圓”給人溫暖蒼茫的感覺,這兩個字既凝練又自然地表現了塞外特有的奇美壯麗的風光,表達了詩人慷慨悲壯的情懷。
4.詩歌主旨:
寫詩人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描繪了塞外奇美壯麗的風光,表達了詩人孤寂漂泊之感和慷慨悲壯的情懷。
5.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詩中有畫)的詩句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既寫事又寫景,傳達出作者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的詩句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渡荊門送別》
注釋:
1.從:往。
2.大荒:遼遠無際的原野。
3.月下飛天鏡:月亮倒映在水中,猶如從天上飛來一面明鏡。
4.海樓:海市蜃樓。這里形容江上云霞多變形成的美麗景象。
5.憐:喜愛。
翻譯:
從荊門山外渡江遠行,去到楚地漫游。兩岸起伏的山巒隨著平曠的原野的出現漸漸消失了,江水奔入廣闊無際的原野滾滾東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猶如從天上飛下一面明鏡,江上的云霞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描繪畫面題)。我仍然喜愛著故鄉的水,不遠萬里,一直伴著我這位遠行的游子。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賞析“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
分析:一個“隨”字化靜為動,將群山與平野的位置逐漸變化、推移,真切地表現出來,給人以空間感和流動感。一個“入”字,平中見奇,既寫出了江流奔騰直瀉的情景,又展現了作者激越、樂觀開朗的胸懷。
2.簡要賞析“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分析:明月映入江水,好像飛下的天鏡;浮云在江面凝聚,形成海市蜃樓般的美景。運用比喻,生動形象地描繪一幅水中映月圖、天邊云霞圖,表達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贊美。
3.賞析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br/>尾聯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故鄉水以人的情感,含蓄表達出作者對故鄉的依依不舍之情。
4.這首詩融情于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分析: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贊美以及對故鄉的熱愛和依依不舍之情。(或抒發了詩人思念故鄉的深情.)
5.詩歌主旨:
《渡荊門送別》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
6.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體現由于地勢變化引起景物的變化,從而寫出江水進入楚地后一馬平川的特征的句子: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描摹江上美景,呈現“水中映月圖”和“天邊云霞圖”兩幅畫卷的詩句: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借江水巧妙而含蓄的抒發詩人思鄉之情的詩句: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錢塘湖春行》
注釋:
1.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漲。初,剛剛。
2.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
3.暖樹:向陽的樹。
4.不足:不夠。
翻譯: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占據向陽的樹,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描繪畫面題)。繁多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描繪畫面題)。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也游覽不夠,尤其是那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賞析首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分析:首聯點題,交代游蹤,從大處落筆,勾畫出了西湖早春的輪廓。
2.賞析頷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分析:領聯對仗工整,寫鶯燕,是禽鳥?!皫滋帯闭f明早鶯還少,“誰家”說明燕子始回?!盃帯?,有擬人色彩,讓人感到春光的難得與寶貴,“啄”寫出燕子忙碌筑巢的情景,兩個動詞使全詩洋溢著春的生機和活力,表達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3.賞析頸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分析:頸聯對仗工整,寫花草,是植物。“亂”字寫春花初綻,繽紛繁多,“淺”寫小草新萌,短小細嫩,“漸欲”“才能”,寫出花草欣欣向榮的趨勢。表達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4.賞析尾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分析:尾聯直抒胸臆,“最愛”集中表達詩人喜悅之情?!昂|”點明詩人行蹤,與首聯呼應。“綠楊陰”“白沙堤”,顏色鮮艷,氣象清新。“行不足”,具體表現出詩人對西湖春景的熱愛。
5.詩歌主旨:
本詩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喜悅的感情。
6.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詩中描繪早春動物的句子: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詩中描繪早春花草的句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直抒胸臆,表現詩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心情喜悅的句子: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14課 唐詩五首 課前預習單
◎文學常識
1.作者簡介
《野望》
王績(約589—644),字 ,號 ,絳州龍門(今山西河津)人,唐代詩人。王績曾三仕三隱,一生郁郁不得志。其山水田園詩樸素自然,意境渾厚,對于扭轉齊梁以來綺靡詩風,開創唐詩盛世做出了重要貢獻。
《黃鶴樓》
崔顥(hào)(?—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
《使至塞上》
王維(約701—761),字 ,河東(治所在今山西永濟西)人,盛唐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詩人、畫家。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詩與 齊名,并稱“王孟”,又因“精禪理”,有“ ”之稱。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軾評價他的作品“ ”。代表詩作有《山居秋暝》《使至塞上》等。著有《王右丞集》。
《渡荊門送別》
李白(701—762),字 ,號 ,唐代 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 ”。他的詩作感情奔放,想象豐富,語言夸張,并慣于采用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表達感情。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蜀道難》《將進酒》《早發白帝城》等。著有《李太白全集》。
《錢塘湖春行》
白居易(772—846),字 ,晚年號 ,祖籍太原(今屬山西),生于新鄭(今屬河南),唐代詩人。白居易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 ”。其詩語言通俗。與 齊名,世稱“元白”,與 并稱“劉白”。代表作有《長恨歌》《琵琶行》等。著有《白氏長慶集》。
2.背景鏈接
《野望》
唐貞觀初年,王績因疾罷官,躬耕東皋。此詩應作于他辭官隱居之時。
《黃鶴樓》
詩人登臨古跡黃鶴樓,泛覽眼前景物,即景生情,產生了一種吊古傷今、人去樓空的寂寞之感,加之為神話傳說所觸動,蓄積在胸中的詩情便噴涌而出,于是寫下了這首渾然天成的千古絕唱。
《使至塞上》
開元二十五年(737),河西節度副使崔希逸在對吐蕃的戰爭中取得重大勝利,王維奉唐玄宗之命,赴西北邊塞慰問,后留在河西節度使幕府任節度判官,這實際上是被排擠出朝廷。這首詩作于赴邊途中,寫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
《渡荊門送別》
此詩是詩人開元十三年(725)出蜀至荊門時所作。李白青年時期,主要生活在四川。開元十二年(724),心懷四方之志的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他從清溪出發,經三峽,下渝州,輕舟東下,經荊門一帶時已是平原曠野,視野頓時開闊,于是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詩。
《錢塘湖春行》
這首詩是唐穆宗長慶三年(823),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他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首詩就是其中之一。
◎基礎知識
《野望》
東皋( ) 徙倚( ) 驅犢( )
《黃鶴樓》
崔顥( ) 千載( ) 萋萋( )
《使至塞上》
都護( ) 燕然( )
《渡荊門送別》
荊( )
《錢塘湖春行》
啄( ) 堤( )
◎《野望》
注釋:
1.東皋: 。
2.薄暮: 。
3.徙倚: 。
4.依: 。
5.落暉: 。
6.犢: 。
7.禽: 。
8.采薇: 。
譯文: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賞析首聯:“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2.賞析頷聯“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
3.試著賞析尾聯“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
4.詩歌主題:

5.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詩中描寫夕陽下自然景色的句子是: 。
詩中懷念先賢,抒發作者孤獨抑郁之情的詩句是: 。
詩中寫農人們傍晚還家的喜悅的詩句是: 。
詩中表現詩人內心迷茫和苦悶的詩句是: 。
◎《黃鶴樓》
注釋:
1.昔人: 。
2.悠悠: 。
3.歷歷: 。
4.萋萋: 。
5.鄉關: 。
譯文: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此地空余黃鶴樓”和“白云千載空悠悠”中都有一個“空”字,試比較這兩個“空”字的意義作用有何不同。
2.用生動的語言描繪詩句“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所呈現的畫面。
3.賞析“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4.詩人在詩的末尾兩句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5.詩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個字 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請簡要分析詩人在尾聯中是如何表達這種感情的。

6.詩歌主旨:
7.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表達日暮懷歸之情的句子是: 。
寫登樓所見眼前明麗之景的句子是: 。
◎《使至塞上》
注釋:
1,單車: 。
2.問邊: 。
3.屬國: 。
4.居延: 。
5.征蓬: 。
6.孤煙: 。
7.長河: 。
翻譯: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賞析首聯:“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br/>2.賞析頷聯“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3.賞析頸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4.詩歌主旨:

5.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詩中有畫)的詩句是: 。
既寫事又寫景,傳達出作者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的詩句是: 。
◎《渡荊門送別》
注釋:
1.從: 。
2.大荒: 。
3.月下飛天鏡: 。
4.海樓: 。
5.憐: 。
翻譯: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賞析“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兩句。
2.簡要賞析“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3.賞析尾聯“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4.這首詩融情于景,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5.詩歌主旨:
6.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體現由于地勢變化引起景物的變化,從而寫出江水進入楚地后一馬平川的特征的句子: 。
描摹江上美景,呈現“水中映月圖”和“天邊云霞圖”兩幅畫卷的詩句: 。
借江水巧妙而含蓄的抒發詩人思鄉之情的詩句: 。
◎《錢塘湖春行》
注釋:
1.水面初平: 。
2.云腳低: 。
3.暖樹: 。
4.不足: 。
翻譯:
問題歸納(考試重點)
1.賞析首聯“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2.賞析頷聯“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3.賞析頸聯“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4.賞析尾聯“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5.詩歌主旨:
6.理解性默寫:(考試重點)
詩中描繪早春動物的句子: 。
詩中描繪早春花草的句子: 。
直抒胸臆,表現詩人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心情喜悅的句子: 。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门市| 宜宾县| 理塘县| 略阳县| 淮南市| 柳江县| 社会| 潞城市| 称多县| 攀枝花市| 新邵县| 东辽县| 泸州市| 绥棱县| 甘孜| 南城县| 合川市| 北海市| 桦川县| 鄂托克前旗| 道真| 凤台县| 精河县| 贞丰县| 乐亭县| 德保县| 哈巴河县| 黄梅县| 漠河县| 旬阳县| 灵璧县| 梁河县| 桦甸市| 林西县| 上杭县| 肥东县| 桐庐县| 三河市| 中西区| 宜章县| 连云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