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4 寓言四則積累運用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庇(pì)護 寓(yù)言 較量(liànɡ)B.爪(zhuǎ)子 蘊(yù)含 虛(xū)榮C.喇(lǎ)叭 凱(kǎi)歌 蜘蛛(zhū)D.粘(nián)住 愛慕(mù) 赫(hè)拉2.文學常識填空。(1)《伊索寓言》是一部 集。伊索是 (國家)作家,善于講動物故事,諷刺權(quán)貴。 (2)《穿井得一人》告訴我們: ?!拌饺藨n天”這個故事已經(jīng)演變?yōu)橐粋€成語,常用來諷刺 。 (3)《蚊子和獅子》一文選自《 》,作者 是 (國) 家。 3.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及其家穿井 (2)國人道之 (3)聞之于宋君 (4)得一人之使 (5)身亡所寄 (6)因往曉之 (7)其人舍然大喜 4.根據(jù)提示寫出相應的成語。(1)指家中打井后省得一個勞力,卻傳說成打井時挖得一個人。比喻話傳來傳去而失真。( )(2)借指為不必要憂慮的事情而憂慮。( )5.下列有關(guān)《赫耳墨斯和雕像者》和《蚊子和獅子》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赫耳墨斯和雕像者》是以神喻人,《蚊子和獅子》是以動物喻人。B.兩則寓言都采用對話形式推進故事發(fā)展。C.兩則寓言結(jié)構(gòu)相同,都是先敘述故事,篇末點明寓意。D.《赫耳墨斯和雕像者》諷刺了那些愛慕虛榮、妄自尊大的人,《蚊子和獅子》則告訴我們即使取得較大勝利也不能驕傲,要謹慎行事,否則可能在小處受挫。6.閱讀下面文字,補寫一個與畫波浪線的句子句式相同、修辭手法一致、語意連貫的句子。善思則能“從無字處讀書”。讀沙漠,讀出了它坦蕩豪放的胸懷;讀太陽,讀出了它普照萬物的無私; 閱讀訓練 課內(nèi)精讀讀《穿井得一人》回答: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8.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讀《杞人憂天》回答:9.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只使墜: (2)充塞四虛: 10.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杞國有人憂天地崩墜,身亡所寄,廢寢食者。 11.這則故事揭示的道理是什么 拓展閱讀鼠技虎名楚人謂虎為老蟲,姑蘇人謂鼠為老蟲。余官長洲,以事至婁東,宿郵館①,滅燭就寢,忽碗碟砉然②有聲。余問故,閽③童答曰:“老蟲”。余楚人也,不勝驚錯,曰:“城中安得有此獸 ”童曰:“非他獸,鼠也。”余曰:“鼠何名老蟲 ”童謂吳俗相傳爾耳。嗟乎!鼠冒老蟲之名,至使余驚錯欲走,徐而思之,良④足發(fā)笑。然今天下冒虛名駭俗者不寡矣。(節(jié)選自《雪濤小說》)【注釋】①郵館:驛站旅館。②砉(huā)然:象聲詞。③閽(hūn):守門的人。④良:很。12.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不勝驚錯 (2)鼠何名老蟲 1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楚人謂虎為老蟲,姑蘇人謂鼠為老蟲。 (2)鼠冒老蟲之名,至使余驚錯欲走,徐而思之,良足發(fā)笑。 14.“余驚錯欲走”是因為什么原因 15.作者通過這個故事諷刺了 。(用自己的話回答) 名著閱讀16.閱讀《西游記》第71~75回,回答下列問題。那老魔道:“三賢弟有力量,有智謀,果成妙計,拿將唐僧來了!”叫:“小的們,著五個打水,七個刷鍋,十個燒火,二十個抬出鐵籠來,把那四個和尚蒸熟,我兄弟們受用,各散一塊兒與小的們吃,也教他個個長生?!卑私渎犚?戰(zhàn)兢兢的道:“哥哥,你聽,那妖精計較要蒸我們吃哩!”行者道:“不要怕,等我看他是雛兒妖精,是把勢妖精。”又聽得二怪說:“豬八戒不好蒸?!卑私錃g喜道:“阿彌陀佛,是那個積陰騭的,說我不好蒸 ”三怪道:“不好蒸,剝了皮蒸?!卑私浠帕?厲聲喊道:“不要剝皮!粗自粗,湯響就爛了!”老怪道:“不好蒸的,安在底下一格。”行者笑道:“八戒莫怕,是雛兒,不是把勢?!鄙成?“怎么認得 ”行者道:“大凡蒸東西,都從上邊起。不好蒸的,安在上頭一格,多燒把火,圓了氣,就好了;若安在底下,一住了氣,就燒半年也是不得氣上的。他說八戒不好蒸,安在底下,不是雛兒是甚的!”八戒道:“哥啊,依你說,就活活的弄殺人了!他打緊見不上氣,抬開了,把我翻轉(zhuǎn)過來,再燒起火,弄得我兩邊俱熟,中間不夾生了 ”(《西游記》七十五回)(1)這段文字中的是哪三個妖怪 師徒四人臨死前不討論逃生,卻討論死法,可見他們怎樣的性格 最終悟空是如何降服三怪的 (2)賞析《西游記》中的孫悟空人性、猴性和神性。 24 寓言四則積累運用1.C 解析:A項,庇bì護,B項,蘊yùn含,D項,粘zhān住。2.(1)寓言故事 古希臘(2)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tài)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能輕易相信傳聞,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jīng)證實的傳聞 害怕不可能發(fā)生的災禍,徒然自擾的庸人(3)伊索寓言 伊索 古希臘 寓言3.(1)待,等到(2)指居住在國都中的人(3)知道、聽說,這里是“使知道”的意思(4)使喚,勞力(5)無,沒有(6)告知,開導(7)消除疑慮的樣子4.(1)穿井得人 (2)杞人憂天5.B6.示例一:讀春雨,讀出了它潤物細無聲的柔情;示例二:讀大海,讀出了它氣勢磅礴的豪情;示例三:讀石灰,讀出了它粉身碎骨不變色的清白。閱 讀課內(nèi)精讀7.得到一個人的勞力,不是從井里挖出一個人。8.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于道聽途說的傳言,萬勿輕信,必須認真地思索,進行實際的考察,否則很容易把事情搞錯。9.(1)縱使,即使。(2)四方。10.杞國有個人擔憂天會塌下來,地會陷下去,自己的身體無處可藏,因而睡不著覺,吃不下飯。11.不要為了不必要的或缺乏根據(jù)的憂慮而擔心。拓展閱讀12.(1)能承受,能承擔。(2)取名,命名。解析:(1)很是害怕、勝:能承受、能承擔。(2)老鼠為什么叫老蟲 名:取名、命名。13.(1)楚地的人稱老虎為老蟲,蘇州人稱老鼠為老蟲。(2)老鼠假借老虎之名,致使我嚇得要逃走,冷靜下來想想,真是可笑。14.方言的差異,把老鼠當成老虎了。15.假冒盛名嚇唬世人的人。【參考譯文】楚地的人稱老虎為老蟲,蘇州人稱老鼠為老蟲、我在長洲做縣令的時候,因為有事到了婁東,住在客棧里,把燭吹滅我就睡了,忽然聽得碗碟叮當有聲。我便問看門的童子是怎么回事,童子答道:“是老蟲鬧騰?!蔽沂浅厝?(一向稱老虎為老蟲,聽說是“老蟲”,)很是害怕,說:“城里怎么會有這種野獸 ”童子說:“不是別的獸,是老鼠?!蔽覇査?“老鼠為什么叫老蟲 ”童子說這是吳地的風俗,世世代代都是這么叫這么傳下來的。啊哈!老鼠冒老虎之名,致使我嚇得要逃走,真是可笑。然而今日天下冒虎名以欺世的也真不少!名著閱讀16.(1)青獅妖王、白象妖王、金翅大鵬王;詼諧幽默;悟空拜請如來,如來令文殊、普賢二菩薩分別收伏自己騎青獅和白象。如來使鵬怪落在自己頭上,現(xiàn)了原身。(2)猴性(物性)、神性與人性的統(tǒng)一。“物性”:指形象作為某一動植物的精靈,所保持的原有的形貌和習性。“神性”:這里指動物植物一旦成精變怪,就帶有的神奇本領(lǐng)。“人性”:這里指作者將人的七情六欲賦予神佛妖魔,將其人化。孫悟空形象既有猴子的外貌、習性等“物性”即:猴性,又有七十二般變化、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等超凡“神性”,同時還有有勇有謀、無私無畏、堅忍不拔、積極樂觀、心高氣傲、爭強好勝等“人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