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0 往事依依積累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小時候,我住的小屋里掛著一幅山水畫。這只是一幅極普通的畫,清晨看到,晚上看到,一天少說看到三四次,竟百看不厭。有時凝視久了,自己也仿佛進入畫中,“徜yáng于山水之間”,甚得其樂。入了神,自然樂在其中。家里有一部《評注圖像水滸傳》,一打開,就被一幅幅插圖吸引住了。梁山雄偉險峻,水泊煙波浩miǎo,水面有無邊無際的蘆葦,山上有一排排大房子……這一切,在我幼小的心靈里好像就是家鄉長江邊焦山一帶。1.根據拼音寫漢字。徜yáng( ) 浩miǎo( )2.給加點的字選擇正確的讀音。(填序號)(1)仿佛(A.fó B.fú) (2)水泊(A.pō B.bō) 3.下列句子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在語文專題學習活動中,小河的演講神采奕奕,聲情并茂,贏得了陣陣掌聲。B.幾十年過去,有的事已搜索枯腸而不可得,有的事卻歷歷在目。C.家鄉的田野花枝招展,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D.正如比賽前預料的一樣,演講者表現得非常出色,讓指導老師喜出望外。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隨著廣州打造“零換乘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將構建區域1小時生活圈。B.為了防止風沙不進入封閉區,神舟十六號的每一層平臺都加裝了密封設備。C.“廣彩”是西關五寶之一,以色彩絢麗、工藝繁復的獨特風格享譽海內外。D.2023年5月我國科考隊員再次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提升了科學考察任務。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規范的一項是( )A.這所美麗的鄉村小學規模不大,全校只有四、五百學生。B.我們練書法要注意字體特點:楷書要橫平豎直,結構方正。行書講究點化縈帶,筆意活潑。草書則筆畫連綿,結構簡省。C.家鄉熟悉的樹木、村莊、橋梁……等都在不停地后退,漸漸模糊不清了。D.孔乙己便漲紅了臉,額上的青筋條條綻出,爭辯道:“竊書不能算偷,竊書!讀書人的事,能算偷么 ”6.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畫線處的句子,排列最恰當的一項是( )立夏有三候,初候 ;二候 ;三候 。這個時節,青蛙開始聒噪著夏日的來臨,蚯蚓忙著幫農民翻松泥土,鄉間田埂的野菜也都彼此爭相出土日日攀長。 ①蚯蚓出 ②王瓜生 ③螻蟈鳴A.①②③ B.③①②C.③②① D.②①③7.七年級(5)班正在開展以“最是青春好讀書”為主題的專題學習活動,請你參加。(1)【活動設計】你所在的學習小組需要設計四項活動,請你補充完善。活動形式一:舉辦“我的讀書經驗”交流會活動形式二:舉行“書香滿校園”讀書知識競賽活動形式三: 活動形式四: (2)【經驗共享】 活動中,同學們積極地交流自己的閱讀經驗。甲同學說:“我會努力記住書中的關鍵人物和情節。”乙同學說:“我會拿出一個筆記本做摘錄。”你認為誰的讀書方法更好 請說明理由。 閱讀訓練 課內精讀(一)閱讀《往事依依》中的一段文字,完成各題。老師入情入理的講課也在我心上雕鏤下深刻的印象,培養了我課外閱讀的興趣。國文老師教古文喜歡大聲朗誦。記得一次教辛棄疾的詞《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老師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真是悲歌慷慨,我們這些做學生的,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滿眼風光的北固樓,望著滾滾長江水,回顧千古興亡事,總是感慨萬端。不用說,這首詞我至今還能背得滾瓜爛熟。我就是從那時開始愛讀辛棄疾詞的。也是在初中讀書時,來了一位代課的國文老師,是年輕的新派人,他喜歡教白話文。有一次,教到田漢《南歸》中的詩:“模糊的村莊已在面前/禮拜堂的塔尖高聳昂然/依稀是十年前的園柳/屋頂上寂寞地飄著炊煙”。老師朗誦著,進入了角色,那深深感動的神情凝注在眼睛里。這種感情傳染了整個教室,一堂鴉雀無聲,大家都被深深感動了。這幾句詩鐫刻在我心上,幾十年過去了,至今還能信口背出。此后,我對新文學更有興趣,讀了許多有名的中外小說,開闊了眼界,使自己的心與時代更加貼近了。如今只要稍一回憶,就仿佛看到國文老師那左右搖晃的身子和那注滿情思的眼睛。(于漪《往事依依》)8.用一句話簡要概括上文的主要內容。 9.文段中的“雕鏤”和“鐫刻”在注釋中都解釋為“雕刻”,既然意思相同,為什么不用同一個呢 談談你的理解。 10.僅根據上文內容,試簡要歸納出于漪老師的語文教學觀。 拓展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香椿的味道李紅霞①鄉下老家,有許多野生的香椿樹,一年一年滋生繁衍,零零散散地點綴滿了鄉村的各個角落。當然,最好能長在自家房前屋后,那樣就可以整日看著香椿芽由小變大,然后近水樓臺先摘先嘗了。當春風溫暖地讓我徹底脫去冬衣的時候,那香椿也就該發芽了。我最愛吃香椿,總是一天三遍地看著房角那棵香椿樹發呆,真想早日拿著鉤子扒下嫩嫩的芽子吃個夠。可我急,樹不急,整日挺著干枯的枝丫在藍天中顯著它的滄桑與穩重,遲遲不吐芳香。②一個燦爛的午后,忽然在和風中嗅到了絲絲清香。迫不及待地跑到樹下,踮著腳尋找藍天中閃出的那些暗紅。找到了!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時已經在干癟的枝尖綻開了笑臉,從高至低,錯錯落落地像是給這位老者扎上了靈動的蝴蝶結,將積蘊一冬的熱情完美釋放在這個春天里了。那嫩嫩的芽子,被陽光穿透成靚麗的紫紅,閃著淡淡的油光,在湛藍作為底色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耀眼、溫情,一時間覺得香椿芽就是春天,春天就只有香椿芽。③春風催榮了萬物。不出幾日,香椿芽已經長成了小丫頭的沖天小辮。豎在房角的長桿終于派上了用場。用鐵絲彎成一個鉤,綁在長桿上,就可以去扒那些垂涎已久的香椿了。站在房頂,長長地舉起桿子,將那些可愛的芽子引入鐵鉤里,然后猛地一擰桿把兒,只聽脆脆的“叭”一聲,一簇香椿就應聲飄落了下來。不一會兒,香椿已散落一地。④于是,便懷抱這些香椿,吵著讓母親給我炸“香椿魚兒”吃。母親先是把這些香椿一片葉子、一片葉子地擇好、碼好,然后洗凈,放在盆里用溫水加鹽腌一下。這時,母親就可以騰出手來準備面糊了。在碗里打兩個雞蛋,放入適量的面粉和水,攪勻,直至能在筷子上拉出絲就可以了。燒開油,取出腌好的香椿在面糊里裹一下,迅速放入滾燙的油鍋里,只聽“吱啦”一聲,那個裹了面糊的香椿,頓時翻滾著膨脹起來,成了焦黃顏色。⑤一直站在旁邊的我,早已被鍋里的“香椿魚兒”惹得大咽口水了。一出鍋,就用手抓起來吃,燙得我直跺腳搖手。母親樂了,拿出碗盛好遞給我。我便乖乖地坐在灶前,吸溜吸溜地吃到肚圓,抹一把嘴上的油,跑著玩去了。等回來,又會吃上一大碗。⑥一茬一茬的香椿吃下來,夏天已近,香椿已不能用來炸著吃了,我對香椿的熱情也淡了下來。可母親卻去摘那些稍微嫩一些的葉子,切碎,曬在太陽底下,說是曬干后還可以吃。我不信,這怎么吃。炎炎夏日,母親便取出那些干香椿,放在鍋里用油炸一下,然后拌在黃瓜絲里,放上醋,澆在涼水浸過的面條上,一碗清涼噴香的涼面吃過,夏日的炎熱一下子就在香椿的清香中消失了。這種干香椿只要保存得好,可以吃一年,直到又吃上那暗紅的嫩芽。⑦母親知道我愛吃香椿,因此總是在春天里給我帶來嫩香椿芽,有的嫩到可惜,可母親卻說這樣的才好吃;過幾天又會捎來一大包干香椿,于是我就一年都能吃到香椿了。生日長壽面里,澆上油炸香椿,那味道真是特別透,讓我再一次感受到了珍藏在香椿里的春天的味道。(選自《人民周刊》2017年第5期,有改動)11.文章圍繞“香椿”寫了 、扒香椿、 、吃香椿四件事情。 12.閱讀文中畫線的句子,根據括號中的要求回答問題。(1)一簇簇短短的芽子,不知何時已經在干癟的枝尖綻開了笑臉,從高至低,錯錯落落地像是給這位老者扎上了靈動的蝴蝶結,將積蘊一冬的熱情完美釋放在這個春天里了。(請從修辭手法的角度賞析本句的表達效果) (2)站在房頂,長長地舉起桿子,將那些可愛的芽子引入鐵鉤里,然后猛地一擰桿把兒,只聽脆脆的“叭”一聲,一簇香椿就應聲飄落了下來。(賞析加點詞的表達效果) 13.談談你對標題“香椿的味道”的理解。 14.第⑦段有什么作用 請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作答。 10* 往事依依積累運用1.徉 渺2.(1)A (2)A 3.B 4.C 5.D 6.B7.示例:(1)①舉辦“走進閱讀”好書推薦會 ②舉辦“我愛讀書”演講比賽 ③出一期“我在讀書中成長”黑板報(寫出兩個即可)(2)我認為乙同學的讀書方法更好。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摘抄時可以放慢閱讀速度,從而增加品味的時間。閱 讀課內精讀8.描寫了兩位國文老師生動的讀書情景和對自己一生的影響。9.為了避免重復,使語言富于變化。兩詞各有側重,雕鏤側重于雕刻的精細,鐫刻側重于刻的印跡深。10.不設統一答案。答題要點:要以情動人,應以朗讀為主,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閱讀11.盼香椿 炸香椿12.(1)示例:①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賦予香椿芽人的情感,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香椿芽在枝尖綻放時的勃勃生機,表現了作者看到香椿發芽時愉快的心情。②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香椿樹比作老者,把香椿芽比作蝴蝶結,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香椿芽初綻時的美麗,表現了作者看到香椿發芽時愉快的心情。(2)運用“站”“舉”“引”“擰”這幾個動詞,細致地寫出了小時候“我”拿著鉤子扒香椿的樣子,生動地表達出“我”迫不及待想吃香椿的心情。13.“香椿的味道”在文中指鄉下老家香椿本身的味道,也指母親總是會滿足“我”的期待,給予“我”無條件的愛;代表著小時候“我”吃到母親做的香椿時的滿足與快樂,還代表著春天的味道。14.結構上,總結全文,與標題照應;內容上,深化文章主旨,表達了“我”對母親、對故鄉的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