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3張PPT)再塑生命的人海倫·凱勒壹作者簡介作者簡介:海倫·凱勒(1880—1968)海倫·凱勒(1880—1968),生于亞拉巴馬州美國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同時也是盲聾啞人1887年,安妮·莎莉文擔任她的家庭教師,相處50年在莎莉文的幫助下海倫掌握了英、法、德等五國語言《我生活的故事》、代表作品:《走出黑暗》、《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流——我以后的生活》安妮·莎莉文(1866—1936),生于美國馬薩諸塞州。5歲因一場眼疾失去大部分視力。1880年10月進入帕金斯盲人學校。此間經過兩次眼部手術,安妮的視力得到部分恢復。畢業后,1887年3月,安妮來到海倫家做家庭教師。安妮用極大的愛心、耐心和毅力,在沒有任何教育經驗可以遵循的情況下,從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導孩子的興趣出發,在摸索中成功地將海倫從一個心智未開、任性無知的小女孩逐漸培養成一個知書達理、才華橫溢的少女,直至進入大學。 貳疏通字詞字詞正音:搓捻( )爭執( )暫時( )cuō niǎnzhízàn激蕩( )dàng怦怦( )pēnɡ譬如( )pì綻開( )zhàn恍然大悟( )huǎnɡ遷徙( )xǐ遐想( )xiá花團錦簇( )cù疲倦不堪( )kān截然不同( )jié形容舉動十分謹慎,絲毫不敢疏忽。多指讀書、學習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美好的東西太多,一時接受不完(看不過來)。忽然間明白過來?;腥唬稳莺鋈恍盐?。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當作同樣的事物談論。形容五彩繽紛,十分鮮艷的景象。錦,有紋彩的絲織品;不能夠用語言形容。名,說出;狀,情形。形容口吃(說話結巴)的樣子。小心翼翼:不求甚解:美不勝收:恍然大悟:混為一談:花團錦簇:不可名狀:期期艾艾:字詞學習叁默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梳理:默讀課文,嘗試根據自己的理解將課文分段,并簡要說明每部分的內容。默讀要求:不出聲、不動唇、不指讀、不回看,一氣讀完全文。保證一定的閱讀速度,本文1300字左右,閱讀時間4分鐘。默讀標題《再塑生命的人》,請問:(1)“再塑生命的人”是什么意思?(2)文中究竟是誰再塑了誰的生命?一、研讀題目,理解文意(1)“再塑生命的人”是什么意思?“再塑生命的人”指重新給予自己生命,帶給自己生命的希望,指改變命運的恩人。(2)文章中究竟是誰再塑了誰的生命?文中指莎莉文老師再塑了海倫·凱勒的生命。一、研讀題目,理解文意段落層次:第一部分:(1-5段)寫莎莉文老師來到“我”身邊第二部分:(6-13段)在莎莉文老師教導下,“我”感受到人生的光明。肆賞析研讀,探究文意運用了兩個動詞“搓捻”“撫弄”,動作描寫,表現了“我”在等待莎莉文老師到來時緊張、急切的心理。(景物描寫)“我的手指搓捻著花葉,撫弄著那些為迎接南方春天而綻開的花朵”,這句話中的“搓捻”“撫弄”有什么表達效果 任務二:再讀課文,賞析語言“我正像大霧中的航船,既沒有指南針也沒有探測儀,無從知道海港已經臨近”,這句話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有什么作用 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作者將自己比作大霧中的航船,生動形象地寫出了“我”在受教育之前苦悶、彷徨的心理。從反面說明了受教育的重要性,接受了教育的人,生活航船才能沖破阻礙旅途的大霧,找到準確的航向,從而靠近理想的人生港灣。課文1~5段,作者在莎莉文老師出場前鋪墊了哪些內容?這樣寫有什么好處?到“我”家的時間及對“我”的重要性。介紹“我”內心的煩躁、苦惱以及對光明的渴望。寫莎莉文到“我”家的時間及對“我”的重要性,能激發讀者的閱讀欲望。介紹“我”內心的煩躁、苦惱以及對光明的渴望,既為下文埋下伏筆,又與下文經過莎莉文老師的教導,“我”對生活充滿期望形成對比,突出了莎莉文老師對“我”的重要性。內容好處二、細讀課文,把握情感3.莎莉文老師到來前后,“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請結合文章分析。莎莉文老師到來之前我不知道未來將有什么奇跡發生,當時的我,經過幾個星期的憤怒、苦惱,已經疲倦不堪了。朋友,你可曾在茫茫大霧中航行過,在霧中神情緊張地駕駛著一條大船,小心翼翼地緩慢地向對岸駛去?你的心怦怦直跳,唯恐意外發生……我心里無聲地呼喊著:“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苦惱、憤怒、飽受煎熬小心翼翼、渴望光明段落 事件 海倫的感受第5段第一次親密接觸陌生第6、8段給“我”布娃娃,教“我”拼寫自豪、高興第7段教“我”學會簡單的字領悟教“我”學會區分“杯”和“水”不耐煩→恍然大悟求知欲油然而生第13段教“我”比較復雜的字喜悅、幸福第9—12段莎莉文老師到來之后敏感易怒渴望光明感悟喜悅幸福第11段說:“水喚醒了我的靈魂,并給予我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這句話為何可以獨立成段?作者將這句話獨立成段,是為了突出“水”對“我”的重要意義。因為沙莉文老師運用直觀教學的方式讓“我”認識了“水”,同時喚起了“我”認識世界的欲望,打開了“我”認識世界的大門,給“我”帶來了光明、希望、快樂和自由。三、借助旁批,見證奇跡第12段中,作者為什么會在想起摔碎的布娃娃的時候感到:“悔恨莫及” ?因為“我”在安妮·莎莉文老師的耐心引導下,發生了改變。學習上,“我”終于能在文字和事物之間建立聯系?;叵肫稹拔摇币虬l脾氣而摔壞莎莉文老師送“我”的布娃娃,怎么也拼不好,所以才會悔恨莫及。三、借助旁批,見證奇跡“這些字使整個世界在我面前變得花團錦簇,美不勝收?!边@句話表達了什么?表面是文字的神奇,實則暗示知識的力量。是知識使“我”這個盲聾人看到了快樂,看到了光明,看到了幸福,“我”覺得世界充滿了花香,洋溢著美麗。我覺得有腳步向我走來,以為是母親,立刻伸出雙手。一個人握住了我的手,把我緊緊地抱在懷中。莎莉文小姐拉起我的手,在手掌上慢慢地拼“doll”這個詞,這個舉動讓我對手指游戲產生了興趣。莎莉文小姐把可憐的布娃娃的碎布掃到爐子邊,然后把我的帽子遞給我。她在我的另一只手上拼寫“water”——“水”,起先寫得很慢,第二遍就寫得快一些。1.莎莉文老師是怎樣為海倫“重塑生命”的?表現了她怎樣的特點?在文中找一找。溫柔耐心高超的教育藝術親切有愛教導有方循循善誘莎莉文老師富有耐心,講求教育方法的藝術,做到了因勢利導,循循善誘,善于抓住時機,開啟思維的智慧和情感,在教育學生方面有著因材施教的教育特點。任務三:精讀課文,合作探究2.在“重塑生命”的過程中,海倫是怎樣表現的?表現了她的什么特點?從母親的手勢以及家人的來去匆忙中,我猜想一定有什么不尋常的事要發生。我心里無聲地呼喊著:“光明!光明!快給我光明!”我對手指游戲產生了興趣,并且模仿著在她手上畫。井房的經歷使我求知的欲望油然而生。??!原來宇宙萬物都各有名稱,每個名稱都能啟發我新的思想。我開始以好奇的眼光看待每一樣東西。敏感聰明熱愛生活、渴望光明強烈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讀了本文,你認為莎莉文老師是怎樣的一個老師?海倫是怎樣的一個學生?莎莉文老師是一個熱愛自己的學生、講究教育方法、循循善誘、善良和藹充滿智慧和耐心的出色的老師。海倫是一個聰明、好學、堅毅而又感情豐富、熱愛生活的女孩。3.請說說你對文章標題“再塑生命的人”的理解。表層含義:重新塑造生命、重新獲得生命深層含義: 文中指在莎莉文老師的教育下,“我”的靈魂被喚醒,再次擁有了“光明、希望、快樂”,打開了我對知識的渴望。莎莉文老師是改變她命運的人,表達了作者對老師無比的敬愛和感激。小結:本文記敘了作者受教于莎莉文老師的幾件事,表現了莎莉文老師對學生的一顆博愛之心,更充滿了教育的智慧,表達了作者對莎莉文老師的無比敬愛和感激之情。伍合內容拓展阿炳二十多歲時患眼疾雙眼相繼失明……創作二胡作品《二泉映月》獲二十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在人類歷史長河中,像海倫 凱勒這樣憑借堅強意志與命運進行抗爭的杰出人士還有很多......奧斯特洛夫斯基 ,蘇聯作家,25歲全身癱瘓,雙目失明,以頑強的意志創作了長篇小說《鋼鐵是怎樣煉成的》。自學掌握英語 、日語 、德語等,成為當代知名作家 、翻譯家。5歲時胸部以下完全失去知覺,靠輪椅生活。張海迪美國政治家,41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下肢癱瘓……是美國歷史上唯一蟬聯四屆的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邰麗華如果有一天,能夠給我有三天的聽力。第一天,我要聽聽陪我渡過20多年的音樂。第二天,要聽聽關心關愛我的周圍的朋友們的聲音。最后一天,我要聽聽世界上每一個角落的最美妙的聲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