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xùn)練(八) 8 《世說新語》二則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俄而雪驟( 不久,一會兒 )(2)撒鹽空中差可擬( 相比 )(3)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 不如,不及 )(4)尊君在不( 對別人父親的尊稱 )(5)君與家君期日中( 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 )(6)元方入門不顧( 回頭看 )2.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B )A.元方時年七歲(時常)B.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天)C.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因為)D.日中不至,則是無信(這,此)解析:A項,“時”應(yīng)解釋為“當時”;C項,“因”應(yīng)解釋為“趁、乘”;D項,“是”表判斷。3.下列句中朗讀節(jié)奏劃分錯誤的一項是( A )A.君/與家/君期日中B.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C.與兒女/講論/文義D.未若/柳絮/因風(fēng)起解析:正確的朗讀節(jié)奏劃分應(yīng)為“君/與家君/期日中”。4.下列關(guān)于《〈世說新語〉二則》的理解與分析,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D )A. 《詠雪》一文主要表現(xiàn)的是謝安性格和藹可親,深得人們的喜愛。B.《詠雪》側(cè)重于表現(xiàn)謝道韞出身名門,身份高貴。C.《陳太丘與友期行》主要是批判那些不守信用、沒有禮貌的人。D.兩則故事都側(cè)重于表現(xiàn)一些知名人物,他們年少聰慧,才華出眾。解析:《詠雪》主要表現(xiàn)的是謝道韞的才華,A、B兩項錯誤;《陳太丘與友期行》主要表現(xiàn)元方的聰明機智、明白事理,C項錯誤。5.下列表述無誤的一項是( B )A.“尊君”是謙辭,是對自己父親的一種稱呼。B.“君”是對人的尊稱;“家君”是對人謙稱自己的父親,屬于謙辭。C.“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句中“兒女”是指公(謝安)兄長的兒子和女兒。D.公(謝安)可以稱“胡兒”“無奕女”為“令郎”“令愛”。解析:A項,“尊君”是敬辭,是對別人父親的尊稱;C項,“與兒女講論文義”一句中“兒女”是指公(謝安)的子侄輩; D項,公(謝安)可以稱“胡兒”“無奕女”為“小侄”“侄女”,“令郎”“令愛”是敬稱,是稱呼別人的兒子和女兒。6.寫出下列句中加點的稱謂所指代的人物。(1)即公大兄無奕女( 謝太傅 )(2)尊君在不( 陳太丘 )(3)待君久不至( 陳太丘的友人 )(4)君與家君期日中( 陳太丘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謝太傅寒雪日內(nèi)集,與兒女講論文義。譯文: 謝太傅在一個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輩談?wù)撐恼碌牧x理。(2)客問元方:“尊君在不?”譯文: 客人問元方:“令尊在不在?”(3)友人慚,下車引之。譯文: 友人感到慚愧,從車里下來拉元方。(一)閱讀下面兩篇文言文,回答問題。【甲】《傅子》①曰:“言出于口,結(jié)②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故為臣不信不足以奉君;為子不信不足以事父。故臣以信忠其君,則君臣之道益睦;子以信孝其父,則父子之情更隆。夫仁者不妄為,知③者不妄動。擇是④而為之,計⑤義而行之。故事立而功足恃⑥也,身沒而名足稱也。雖有仁智,必以誠信為本。蓋以誠信為本者,謂之君子;以詐偽為本者,謂之小人。君子雖殞,善名不減;小人雖貴,惡名不除。(節(jié)選自《臣軌·誠信章》)【乙】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時年七歲,門外戲。客問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選自《陳太丘與友期行》)【注】①《傅子》:西晉傅玄所著政論著作。②結(jié):牢記。③知:同“智”。④是:正確。⑤計:考慮,謀劃。⑥恃:依賴。8.請用“/”標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限標一處)此 君 子 之 信 也答案:此/君子之信也9. 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1)守以不移( 改變 )(2)則君臣之道益睦( 更加 )(3)太丘舍去( 離開 )(4)下車引之( 拉,牽拉 )10. 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1)蓋以誠信為本者,謂之君子。譯文: 因為把誠信作為根本的人,稱他為君子。(2)日中不至,則是無信。譯文: 中午時分不到,就是不講信用。11.請根據(jù)【甲】文內(nèi)容理解其論述層次,將下面的圖表補充完整。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與分析。由“言出于口,結(jié)于心。守以不移,以立其身,此君子之信也”可知,話從口中說出來,牢記在心里。堅守自己的話不改變,來立足安身,這是君子的誠信啊。第①空應(yīng)填:守以不移。由“夫仁者不妄為,知者不妄動。擇是而為之,計義而行之”可知,仁愛的人不會胡作非為,智慧的人不會大膽妄為。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考慮到道義去行為處事。第②空應(yīng)填:擇是而為之,計義而行之。【參考譯文】【甲】《傅子》說:“話從口中說出來,牢記在心里。堅守自己的話不改變,來立足安身,這是君子的誠信啊。”所以做臣子不講誠信不能夠侍奉君主;做兒子不誠信不能夠侍奉父親。所以臣子憑借誠信忠于他的君主,那么君臣的關(guān)系越來越和睦;兒子憑借誠信孝順他的父親,那么父子之情越來越深厚。仁愛的人不會胡作非為,智慧的人不會大膽妄為。選擇正確的事情去做,考慮到道義去行為處事。所以事業(yè)建立后功績就能夠依靠了,死后名聲值得稱道。即使有仁愛智慧,一定要把誠信作為根本。因為把誠信作為根本的人,稱他為君子;把虛偽狡詐作為根本的人,稱他為小人。君子即使死去,好的名聲不會減弱;小人即使位高權(quán)重,惡劣的名聲不能清除。12.【乙】文中“友人”的言行,可以證明【甲】文中“以誠信為本”的觀點。請談?wù)勀愕睦斫狻?br/>答案:【乙】文用友人未遵守約定到達反而隨意罵人,以及元方和友人的對話,嚴厲地批評了友人的失信與失禮;友人不講誠信的事例從反面論證【甲】文“以誠信為本”的觀點,告誡了人們要講誠信,為人要方正,否則會失去朋友,失去友誼。(二)綜合性學(xué)習(xí)。13.良好的家風(fēng)不僅是建設(shè)文明家庭的核心,更是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基石。為此學(xué)校將開展以“建設(shè)家園,我愛我家”為主題的綜合性學(xué)習(xí)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以下任務(wù)。(1)古往今來,許多家庭都注重家風(fēng)建設(shè),如“孟母三遷”,請寫出與之相似的兩個故事。答案:(示例)岳母刺字 曾子殺豬(2)活動中,學(xué)校號召每個家庭召開一次以“家風(fēng)建設(shè)”為主題的家庭會議,作為家庭成員,請你擬寫三條家規(guī)。答案:(示例)①早睡早起。②定期看望爺爺奶奶、姥姥姥爺。③勤儉持家,杜絕鋪張浪費。(3)家庭會議后,你的弟弟仍然我行我素,無視家規(guī),你將如何勸說?答案:略。(答案不唯一,表述合理即可)1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