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xùn)練(二) 2 濟南的冬天1.下列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A.垂柳(chuí) 澄清(chéng)響晴(xiǎng) 安適(shì)B.害羞(xiū) 單單(shàn)著落(zhuó) 寬敞(chang)C.鑲上(xiāng) 著急(zháo)暖和(huo) 發(fā)髻(jī)D.空靈(líng) 看護(kàn)秀氣(xiù) 狹窄(zhǎi)解析:B項,“單”應(yīng)讀“dān”;C項,“髻”應(yīng)讀“jì”;D項,“看”應(yīng)讀“kān”。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D )A.貯畜 喚醒 水藻 綠萍B.肌夫 地毯 薄雪 慈善C.搖藍 響亮 境界 干啥D.奇跡 斜射 山腰 熱氣解析:A項,“畜”應(yīng)為“蓄”;B項,“夫”應(yīng)為“膚”;C項,“藍”應(yīng)為“籃”。3.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B )A.為了防止此類事件不再發(fā)生,各級政府部門都及時采取了應(yīng)對措施。B.早春里最美的景色并不是那些姹紫嫣紅的花花草草,而是這些沐浴在春光里的活潑可愛的孩子們。C.通過集體鍛煉,使我們增強了體質(zhì),陶冶了情操,培養(yǎng)了合作精神。D.公民能否遵紀守法,關(guān)系到社會的安定團結(jié)。解析:A項,否定不當(dāng),應(yīng)刪掉“不”;C項,缺少主語,應(yīng)刪掉“通過”或“使”;D項,兩面對一面,應(yīng)刪掉“能否”或在句末添加“與否”。4.將下列句子組成一段連貫的話,排序合理的一項是( D )①此外,它還是一個泉城,這里有許多源源不斷的泉水。②濟南是一個美麗的城市。③除了這3個,還有69個有名的泉眼呢!④如黑虎泉、趵突泉、珍珠泉等都是有名的景區(qū)。A.①④②③ B.②④③①C.①③④② D.②①④③解析:通讀這四個句子可知,本語段圍繞“濟南”這個城市展開,可以確定第②句是首句,介紹“濟南是一個美麗的城市”,緊接著介紹濟南的主要特點,第①句承接第②句;接著介紹三大泉,即第④句;最后第③句介紹除了這3個,還有69個有名的泉眼。所以正確的排序為②①④③。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運用正確的一項是( C )A.他們?nèi)察o不動地低聲地說:“你們放心吧,這兒準保暖和”。B.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這樣的溫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許就綠起來了吧?C.這塊水晶里,包著紅屋頂、黃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團花的小灰色樹影。D.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藍汪汪的,整個的是塊空靈的藍水晶。解析:A項,這里是獨立引用,前面有冒號,結(jié)尾的句號應(yīng)放到引號內(nèi);B項,“明天也許就是春天了吧”是獨立的問句,故此處逗號應(yīng)改為問號;D項,“清亮”后面的分號應(yīng)改為逗號,因為這里描述的是天空的湛藍狀態(tài),屬于句子內(nèi)部的停頓,不用分號。6.下列有關(guān)文學(xué)文化常識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 )A.老舍,原名舒慶春,字舍予,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話劇《茶館》《朝陽溝》等。B. 濟南,別稱泉城,是山東省省會城市。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稱的宋代詞人李清照就是濟南人。C.冬季,傳統(tǒng)上是以二十四節(jié)氣“立冬”作為冬季的開始。冬,即“終也,萬物收藏也”,立冬后萬物開始閉藏。D. 古人以農(nóng)歷十月為孟冬,十一月為仲冬,十二月為季冬,并將三個月份合稱“三冬”,用以代指冬季。如唐代詩人杜甫《遣興五首》:“蟄龍三冬臥,老鶴萬里心。”解析:《朝陽溝》是河南豫劇,老舍的話劇是《龍須溝》。(一)(2023·孝感一模)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雪下了一夜胡竹峰①真想念舊時的雪夜。記憶里昏黃亮白,暮色由遠及近,田園一點一點隱沒。天漸漸暗下去,萬物像失了魂魄,雞鳴犬吠,牛羊在欄里吃草,貓窩在屋檐下,各種聲音悄然隱在積雪中。炊煙自囪口涌向天上,先是洶涌沉沉的一團團,漸漸變淡,慢慢消散融入虛空。溪流自顧自在山溝里,水滴卻凝在石縫成了冰晶。②黃昏時,鄰人從集市買了酒菜踏步而歸。雪地淡淡的足跡,如白紙墨痕。庭院斗大的燈罩亮起,似燃燒的火炬,雪白里有燈光,燈光里有雪白,雪色與燈光輝映。紅塵世俗之樂有真意,當(dāng)浮一白也。③少年鄉(xiāng)居時,最喜歡下雪,午后朔風(fēng)卷地,傍晚開始下雪籽,一顆顆在地上滾動,終于飄起雪花。任雪下了一夜,閉門讀書作文,天下可置之度外。清晨起床,窗臺一簇簇雪,屋檐與樹上低垂著冰凌。庭院一夜之間白了頭,蘿卜、白菜都白了,夏日十分葳蕤的枸骨樹也白了,泛著蒼青。雪落滿蒼綠的香樟葉,落在肥碩的梧桐樹上,棕櫚一掌掌白,蠟梅淡黃的花蕊結(jié)數(shù)點素心。伴雪而居,原野皚皚,人茫然不知時序。每天夜里與祖父圍爐而坐,鄉(xiāng)野傳奇一章章,仿佛古老的舊畫。這是有意思的。花月流水的獨語,煙波浩渺的長歌,總不及雪夜清寒令人低回。湛然虛明,天地間一白,憂樂由我。④有雪的夜晚,有月亮更好看。雪光清涼,月光也清涼。輕盈的雪映著昏黃的月亮,滿目清白。沒有月亮的時候,天際滿目星斗,是另一種況味。星光下彌漫著清朗、冰冷的氣息,遠處的農(nóng)家院子里人影晃動,隱著無數(shù)壇壇罐罐,家長里短。徹骨的寒氣透過紙窗,冷得人心一緊,紅彤彤的火爐熏了半天,方才滿室春意。⑤天晴的日子,瓦檐融雪如覆水,像古老的更漏,晝夜滴答。偶爾,積雪自屋頂轟瀉下來,如奔馬騰空而至,又像玉堆傾倒,那是時間滾滾的見證。日子一天天淡淡來去,該走的走,要來的來。⑥記得一年深冬,夜風(fēng)已經(jīng)透涼,突然飄起細雪。凜冽的夜,像幽深的古井,片片雪花如寒星點點沉落。雪花透過樹枝零落地上,一片片在燈下A,又清素安靜。庭前石頭清涼,雪片靜靜揚下來,石頭一半清幽,一半B,真是動人心腸。想告訴別人雪夜有多美,卻遍尋不到。留在少年記憶里的那種心緒,又寂寞又曠遠。⑦于一泓清冷里看雪,靜中開花,開的是心花。雪里莊嚴,心中怡悅端然。雪下了一夜,山林閑寂,有“冰霜氣骨玉精神”。“冰霜氣骨玉精神”是好文章的質(zhì)地,古人說柳宗元文章如玉佩瓊琚。過去的高人逸士,作山水自娛,常寫雪景。尋常見慣的巒姿,積雪覆白,驀地添出層疊來,寄托歲寒明潔的意思。⑧這個冬天,雪一直未下,心里念叨了許久。前些天,好不容易有了寒風(fēng),到底沒有下雪,路邊青霜簌簌,倒是厚了些許。每天翻唐人傳奇,總舍不得看完,簡素,古艷,奇崛,應(yīng)該留幾篇在雪夜里看。⑨故鄉(xiāng)的雪多年未見了,他鄉(xiāng)的雪也是好的,天下處處有好雪。雪讓天地靜默,遠處山脊鑲玉,樓臺檐角染白,萬木失翠,宛然新生,平淡之氣充盈。茫茫白雪,林木疏落有致,像水墨畫,又有文章的風(fēng)韻。出過一本散文集,書名頗費周折,后來索性叫《雪下了一夜》,似乎也清雋,畢竟自然風(fēng)味。行文自然比下筆自在還好,夏侯玄說:“天地以自然運,圣人以自然用。自然者,道也。”⑩文章有風(fēng)、有露、有花、有月皆可喜,但不及霜雪落在紙頁間沉穩(wěn)。那是天地的雪,村野的雪,草木的雪,也是白茫茫一片往昔的雪,通往明月前身,通往舊日韶華,通往安靜故園。文辭不及先賢萬一,寄情明潔之心,古今無異。(有改動)7.閱讀文章第①~⑧段,梳理作者對雪夜的情感,用文中原詞填空。想念—(1) 喜歡 —寂寞曠遠—(2) 怡悅(端然) —期待解析:本題考查篩選文章信息。由題干“用文中原詞填空”及已有示例可知,從文中找到表現(xiàn)作者情感的詞語即可。第(1)空由“想念”可定位第①段“真想念舊時的雪夜”,由“寂寞曠遠”可定位第⑥段“又寂寞又曠遠”,由此確定第(1)空應(yīng)在第②~⑤段中篩選,再聯(lián)系第③段“少年鄉(xiāng)居時,最喜歡下雪”可提煉此空為:喜歡。第(2)空由“期待”可定位第⑧段“這個冬天,雪一直未下,心里念叨了許久”,由此確定第(2)空應(yīng)在第⑦段中產(chǎn)生,再聯(lián)系第⑦段“雪里莊嚴,心中怡悅端然”可提煉此空為:怡悅(端然)。8.請把下面的兩個詞語分別填入第⑥段畫線的A、B處,并說明理由。晶亮 明媚A處填 晶亮 ,B處填 明媚 ,理由: “晶亮”指明亮光潔的樣子,準確形象地寫出了燈下的雪花晶瑩剔透的美感。“明媚”指(景物)鮮明可愛,準確形象地寫出了落在石頭上的白雪與清幽的石頭形成鮮明對比的狀態(tài)。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根據(jù)詞語意思,結(jié)合上下文句意,選擇合適詞語并闡明理由即可。“晶亮”指明亮光潔的樣子。“明媚”指(景物)鮮明可愛。原文A處是對雪花的描寫,“晶亮”一詞,能夠準確形象地表現(xiàn)出雪花在燈光照射下晶瑩剔透的美感,故A處應(yīng)填“晶亮”。原文B處描寫石頭在大雪中,一半顯現(xiàn)出清幽的本色,另外一半被雪花覆蓋呈現(xiàn)出鮮明的白色。“明媚”一詞準確形象地寫出了石頭上的白雪與清幽的石頭形成鮮明對比的狀態(tài),故B處填“明媚”。9.有評論家認為,胡竹峰散文量少,語言卻有味,耐讀。請賞析第③段中的畫線句。答案: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庭院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庭院雪景之美。“蒼青”“蒼綠”“淡黃”這些豐富的色彩與“白”形成對比,突出雪后景物的生機美。適當(dāng)重復(fù)地運用“白”字,不僅強調(diào)了雪后的主要色彩,也形成了獨特的音節(jié)效果,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家鄉(xiāng)雪的喜愛和懷念之情。解析:本題考查句子的理解與賞析。“庭院一夜之間白了頭”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將庭院人格化,生動形象地寫出了雪后的庭院就像人白了頭一樣,表現(xiàn)了庭院雪景之美。句中“蒼青”“蒼綠”“淡黃”等詞語準確地刻畫出枸骨樹、香樟葉、蠟梅的豐富色彩,和庭院中雪的“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庭院中的雪景依然有著勃勃的生機。同時,該句重復(fù)使用四次“白”字表現(xiàn)雪中庭院的顏色,強調(diào)了雪后白色的主色調(diào),也形成了獨特的音節(jié)效果,通過對庭院雪景的生動描繪,在字里行間洋溢著作者對家鄉(xiāng)雪的喜愛和懷念之情。據(jù)此總結(jié)作答即可。10.閱讀下面的鏈接材料,簡要分析文章第③段與鏈接材料在描寫雪景時有哪些相同之處。鏈接材料 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節(jié)選自老舍《濟南的冬天》)答案:相同之處是都運用了感官描寫,從各種顏色入手,給人以視覺上的享受,表現(xiàn)了雪后萬物的靜美,體現(xiàn)出作者對冬天雪景的喜愛之情。(二)綜合性學(xué)習(xí)。11.在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我們領(lǐng)略了朱自清眼里生機勃勃的春天,老舍記憶里溫暖恬靜的冬天。寒來暑往,四季更替,萬物枯榮,斗轉(zhuǎn)星移。自然以其神奇的力量,展現(xiàn)給我們千姿百態(tài)的美。班級將舉行以“四季更迭,美妙無窮”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實踐活動,假如你們小組選擇了夏季和冬季,請你完成以下任務(wù)。(1)下列詩句中描寫夏天景色的一項是( C )A.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B.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fēng)吹雁雪紛紛。C.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D.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解析:A項,描寫的是春天的景色;B項,描寫的是冬天的景色;D項,描寫的是秋天的景色。(2)夏天,作為喻體,入詩入文,別有意蘊。下列句子中作者以夏天為喻,分別表現(xiàn)了本體事物的什么特點?①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泰戈爾)②對待同志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樣火熱。(雷鋒)①本體“生”的特點: 絢爛②本體“對待工作”的特點: 火熱(3)下雪的時候,漫天飛雪,景致甚為美好,小張擬了一副對聯(lián)抒發(fā)贊美熱愛之情,可是底稿找不到了,只能想起下面的詞語。請你幫助他組合這些詞語并構(gòu)成對聯(lián)。圍爐 賞梅 踏雪 敘舊 品格傲 情誼深上聯(lián): 踏雪賞梅品格傲下聯(lián): 圍爐敘舊情誼深6 /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