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十四) 14* 金色的魚鉤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C )A.顴骨(quán) 熬夜(áo) 抽噎(yē)B.收斂(liǎn) 勉強(qiǎng) 青稞(kē)C.宿營(sù) 病號(hào) 衰弱(āi)D.搪瓷(tánɡ) 魚餌(ěr) 蚯蚓(qiū)解析:“衰”應讀“shuāi”。2.下列詞語中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C )A.威脅 碗筷 情緒 喜出往外B.彌慢 支吾 疙瘩 禁不住C.脆弱 皺紋 安頓 奄奄一息D.嚴竣 粗糙 腸胃 勤務員解析:A項,“往”應為“望”;B項,“慢”應為“漫”;D項,“竣”應為“峻”。3.下列依次填入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正確的一項是( D )①老班長 著水面,希望能釣上一條大一點兒的魚。②同學們來到天安門廣場, 人民英雄紀念碑。③雨后初晴,登上峰頂, 黃河,令人心曠神怡。A.瞻仰 注視 遙望B.注視 遙望 瞻仰C.瞻仰 遙望 注視D.注視 瞻仰 遙望解析:“瞻仰”指恭敬地看(多用于與逝者有關的事物);“注視”指注意地看;“遙望”指往遠處望。根據句中的描述對象可以確定選項。4.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D )A.通過閱讀《金色的魚鉤》,使我們感受到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崇高品質。B.“非遺文化進校園”系列活動,在全市中小學生中掀起了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熱情。C.參觀科技館,不僅能夠培養學生熱愛科學的情感,還能夠讓他們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D.4月16日,國家文物局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發布了安徽淮南武王墩墓考古發掘進展。解析:A項,成分殘缺,缺少主語,應刪去“通過”或“使”;B項,搭配不當,將“熱情”改為“高潮”;C項,語序不當,應改為“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還能夠培養他們熱愛科學的情感”。5.對下面句子的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D )我想,等革命勝利以后,一定要把它送到革命烈士紀念館去,讓我們的子子孫孫都來瞻仰它。在這個長滿了紅銹的魚鉤上,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A.魚鉤閃爍著的“燦爛的金色的光芒”,象征著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B.表達了對老班長的無限崇敬和深切懷念之情。C.“閃爍著燦爛的金色的光芒”深化了主題。D.魚鉤雖然生銹了,但在陽光的照射下還是發出了燦爛的金色的光芒。解析:此段中“燦爛的金色的光芒”,象征著老班長忠于革命、舍己為人的革命精神永放光芒,表達了對老班長的無限崇敬和深切懷念之情,升華了主題。6.下列對課文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本文中“魚鉤”記錄著老班長的英雄歷程,閃耀著老班長金子般的思想光輝,象征著老班長崇高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B.從“捧著”“嚼著”“皺緊眉頭”“硬咽”等詞語可以感受到老班長的舍己為人。C.本文是以“魚鉤”為線索,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的。D.“炊事班長快四十歲了,個子挺高,背有點兒駝,四方臉,高顴骨,臉上布滿了皺紋。”這句話是心理描寫。解析:這句話是肖像描寫。(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爆破大王”楊根思邱冰清①江蘇省泰興市根思鄉宣泰路,坐落著一座烈士陵園,紀念的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全國戰斗英雄、中國人民志愿軍特級戰斗英雄楊根思。在陵園大道中央,楊根思手抱炸藥包、怒視敵方的雕塑巍然挺立。②1922年,楊根思生于貧苦農民家庭,從小失去雙親,12歲隨哥哥到上海當童工。1944年,楊根思正式加入新四軍,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軍后,他歷任班長、排長、連長等職,作戰勇敢,屢立戰功,被譽為“爆破大王”。③1950年10月,楊根思參加中國人民志愿軍赴朝作戰。同年11月,在抗美援朝戰爭第二次戰役分割圍殲咸鏡南道美軍的戰斗中,時任志愿軍某部連長的楊根思,奉命堅守下碣隅里外圍1071高地東南小高嶺,負責切斷美軍南逃的退路。④29日,號稱“王牌”軍的美軍陸戰第一師開始向小高嶺進攻,猛烈的炮火將工事摧毀,楊根思奉命帶領一個排迅速搶修工事,做好戰斗準備,待美軍靠近到只有30米時,帶領全排突然射擊,打退了美軍的第一次進攻。接著,美軍組織兩個連的兵力,在坦克的掩護下再次發起進攻,他指揮戰士奮勇沖入敵群,用刺刀、槍托、鐵锨展開拼殺。⑤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涌上山頂,他親率部隊正面抗擊,指揮部隊從山腰插向敵后,再次將美軍擊退。美軍遂以空中和地面炮火對小高嶺實施狂轟濫炸,隨后發起集團沖鋒。他率領全排頑強抗擊,以“人在陣地在”的英雄氣概,接連擊退美軍多次進攻。當投完手榴彈,射出最后一顆子彈,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多名美軍爬近山頂。危急關頭,他抱起僅有的一包炸藥,拉燃導火索,縱身沖向敵群,與爬上陣地的美軍同歸于盡。⑥1952年,中國人民志愿軍領導機關為楊根思追記特等功,并追授他“特級英雄”稱號,命名他生前所在連為“楊根思連”。1953年6月,朝鮮追授他“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英雄”稱號。中國人民志愿軍司令員彭德懷題詞贊譽他是“中國人民的優秀兒子,國際主義的偉大戰士,志愿軍的模范指揮員”。⑦“不相信有完成不了的任務,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難,不相信有戰勝不了的敵人。”這是楊根思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振聾發聵的戰斗誓言。半個多世紀以來,數百萬名參祭者來到楊根思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從英雄事跡中汲取前進的力量。⑧楊根思烈士陵園管理科科長介紹,當前陵園正在參與網絡祭掃平臺的建設工作,未來人們足不出戶就能重溫歷史,緬懷英雄。同時,陵園正廣泛搜集楊根思烈士的遺物,豐富展陳內容。⑨“我們要發揮省級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省級國防教育基地的窗口優勢,擔當紅色使命,宣講紅色故事。”楊根思烈士陵園管理科科長說。(選自《光明日報》,有改動)7.文章主要寫楊根思的事跡,為什么開頭要從楊根思陵園寫起?答案:由楊根思陵園起筆,為的是引出對楊根思的英雄事跡的追憶。解析:本題考查分析首段的作用。根據題干及文章內容可知,文章重點寫的是楊根思的英雄事跡。文章先介紹陵園的位置、紀念的人物以及陵園大道中央楊根思的雕塑,目的是引出下文對楊根思的成長經歷與其在朝鮮戰場上英雄事跡的回憶。8.簡要概括第③~⑤段的主要內容,并說說這一部分運用了什么寫作方法,有何作用。答案:寫了楊根思在朝鮮戰場上戰斗與犧牲的經過。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通過敵我雙方力量的懸殊對比,凸顯了志愿軍戰士的英勇。解析:本題考查概括內容及分析寫作方法的能力。本文第③④段介紹的是楊根思在朝鮮戰場上的戰斗經過,第⑤段介紹的是他犧牲的經過,作答時將二者串聯起來即可。文中,美軍參與進攻的是兩個連的兵力,我軍只有一個排,而且激戰中“又一批美軍涌上山頂”,戰斗進行到最后“陣地上只剩他和兩名傷員時,又有多名美軍爬近山頂”。由此可知,這一部分運用了對比的寫作方法,通過人數的懸殊對比,凸顯了我軍戰士的英勇無畏。9.文章第⑦段引用楊根思三個“不相信”的戰斗誓言,有什么作用?答案:揭示了英雄楊根思的戰斗精神和與敵拼殺的精神動力,也鼓舞了一代代人砥礪前行。解析:本題考查分析句子作用的能力。這三個“不相信”是楊根思的戰斗誓言,為了黨和人民的重托,他能完成所有的任務,能克服所有的困難,能戰勝所有的敵人。這句戰斗誓言,表現了他勇敢無畏的戰斗精神和與敵人拼殺到底、不怕犧牲的精神動力。聯系“數百萬名參祭者來到楊根思烈士陵園,緬懷先烈,從英雄事跡中汲取前進的力量”可知,他的這句戰斗誓言,還為后來者帶來前進的力量,鼓舞他們砥礪前行。10.文章最后兩段是否多余?為什么?答案:不多余。一方面與文章開頭呼應,另一方面表明楊根思的精神將成為激勵人們前進的動力。解析:本題考查分析語段作用的能力。從內容上來看,這兩段表現了楊根思的精神將以楊根思烈士陵園為載體,激勵人們緬懷先烈,繼承先烈遺志,砥礪前行;從結構上來看,這兩段對于陵園發展的介紹,與第①段中對于陵園的介紹前后呼應,使文章成為一個整體。故這兩段并不多余。(二)綜合性學習。11.根據要求完成下列題目。(1)某校文學社將邀請著名作家黃耀紅來舉辦講座。這幾天,大家正抓緊時間閱讀他的代表作《天地有節》。文學社楠楠對艷艷說:“我從小琪那兒借的《天地有節》還沒有看完,麻煩你告訴她不要著急,我會抓緊看,后天一定還她。”第二天,艷艷見到了小琪,對小琪說:“ (示例)小琪,楠楠讓我告訴你,她從你那借的《天地有節》還沒有看完,她會抓緊時間看,明天一定還你。請你不要著急。 ”(2)講座在學校書吧舉辦,書吧門口有一副對聯“室雅何須大 花香不在多”。請用楷體將這副對聯抄寫在下面田字格里。(3)講座開始前,請你作為文學社代表做一個簡短的開場白。答案:(示例)同學們,書是我們親密的朋友,我們可以傾聽它的聲音,也可以向它述說你的收獲。那我們怎樣才能更好地與書為友,與寫作結緣?今天就請著名作家黃耀紅先生來給我們輔導輔導。下面請大家以熱烈的掌聲歡迎他給我們開講!(4)下面是某位同學以文學社名義起草的致黃耀紅先生的感謝信初稿的片段,其中有多處表達不得體的地方,請找出來。(找出原文即可,不要求修改)您講的內容很有趣味,態度也很和藹。特別是您對文學的獨到見解和海闊天空的議論,顯示您確實有較高水平,令人欽佩,一些同學聽完講座,都覺得受益匪淺,還想請您在我校開設系列講座。① 態度也很和藹② 海闊天空③ 較高水平6/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