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六) 6 開國大典(2024·哈爾濱道里區期末)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3題。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三十萬人的一齊投向主席臺。中央人民政府秘書長林伯渠xuān 布典禮開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員就位。接著,毛澤東主席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1.文段中加點字“倒”的正確讀音是( C )A.dāo B.dáo C.dǎo D.dào2.在文段中橫線處填入漢字,正確的一項是( B )A.萱 B.宣C.喧 D.渲3.文段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正確的一項是( A )A.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B.三十萬人的眼睛一齊投向主席臺。C.三十萬人的目光一齊全部投向主席臺。D.三十萬多人左右的目光一齊投向主席臺。解析:B項,搭配不當,“眼睛”不能“投向主席臺”;C項,語義重復,刪掉“一齊”或“全部”;D項,“多”和“左右”語義矛盾。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C )A.天上五顏六色的火花結成彩,地上千千萬萬的燈火一片紅。B.各種裝甲車和坦克車兩輛或三輛一排,整整齊齊地前進。C.二胡和嗩吶是北方鄉村最為悲情的兩種樂器,而演奏者又往往是身世坎坷的江湖藝人。一曲下來,演奏者排山倒海,聽曲者悲悲戚戚。D.接著是炮兵一個師,野炮、榴彈炮等各式各樣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橫列前進。解析:“排山倒海”形容力量強,聲勢大。適用對象錯誤。5.下列對句子的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B )A.到了正午,天安門廣場已經成了人的海洋,紅旗翻動,像海上的波浪。(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天安門廣場人如海、旗如浪的熱烈場面。)B.下午三點整,會場上爆發出一陣排山倒海的掌聲,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澤東出現在主席臺上,跟群眾見面了。(“排山倒海”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反映了人們熱切盼望見到主席的心情,表現了人們對主席的無限熱愛,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無限熱愛。)C.五星紅旗升起來了,表明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五星紅旗”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人民當家做主的國家,“五星紅旗升起來了”代表中國人民推翻了反動統治,站起來了。)D.群眾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啞了,把手掌都拍麻了,還覺得不能夠表達自己心里的歡喜和激動。(“嗓子都喊啞了”“手掌都拍麻了”,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表達了人民群眾對人民子弟兵無限熱愛,也說明了人們的心情無比激動。)解析:“排山倒海”運用了夸張的修辭手法。(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老趙的黎明靜悄悄范春影①這個秋天,老趙(趙彥章)靜靜地躺在醫院的病床上。四周仿佛落滿雪花,一片潔白。②他的世界也像雪后的黎明那么寂靜,雖然,病房的電視屏幕上有個盛裝的姑娘在放聲歌唱。他在很久很久以前,幾乎已喪失聽力。③對于時間他是有記憶的,尤其是1949年10月1日這一天——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北京城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當天下午還有舉世矚目的閱兵式。但是那一天,老趙卻留下了今生最大的遺憾:作為一名攝影記者,因為一場意外未能參加開國大典,當然也沒趕上閱兵式。④黎明的前夜,作為軍旅記者的他,為了近距離拍攝他所在炮兵部隊的一次萬炮齊發的壯觀場面,被震耳欲聾的炮擊掀起的巨大氣浪沖到了數米之外,內臟受到損傷,耳膜遭到重創,雙耳完全失聰。⑤初秋采訪老趙的時候,他還沒有住院。⑥這次采訪異常艱難,畢竟是重病在身,有著83歲高齡的老人,年輕時經過部隊醫院精心治療稍有恢復的聽力,如今更是無可挽回地衰落了。我的每句問話,都是喊口號似的喊出來。⑦當我翻開他數年前出版的攝影畫冊的時候,驚訝地看到了許多硝煙彌漫的“戰爭片”。老趙用顫抖的手指著其中一張解放軍趴在屋脊上作戰的黑白照片,也喊似的說:“院落戰!院落戰!記住,一個院子一個院子地奪下來的!”⑧我震驚了:“您當時在什么方位?”他指了指照片上被炮火震碎的屋脊說:“就趴在戰士身邊。”⑨我掃了一眼圖片說明:1948年12月22日,解放新保安的戰斗中,我軍與頑抗的敵人展開院落戰。我的手指迅速地在電腦鍵盤上搜索“新保安戰斗”。新保安戰斗是平津戰役的第一仗,這場戰斗的重大勝利保護了古都北平的完整,使中華民族的文化遺產和重要的名勝古跡免受戰爭的破壞,對整個平津戰役來說具有非常重大的戰略意義。當年參與者對戰事的回憶,也給我們勾勒出老趙參與的這場戰斗的大致輪廓。固守河北懷來縣新保安鎮的,是被稱為傅作義王牌軍中之王牌的35軍,軍長郭景云據傳也是一個狠角色。12月的新保安已經進入零下三十多度的嚴寒。在進攻的命令下達之后,解放軍在東南面從炮火轟開的缺口和用爆破炸開的東門攻入城內。35軍固守抵抗,解放軍一個院子一個院子地爭奪,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很大代價,“新保安變成了一座血肉磨坊”。直到下午4時,各路進攻部隊在付出巨大傷亡代價后攻陷35軍軍部。戰后幾個小時,毛澤東主席致電:“全殲新保安之敵,甚慰。”⑩在那場血肉之戰中,當時只有二十出頭、還是小趙的他,雙手端著一臺美式相機,身上挎著一把手槍,和進行巷戰的戰友們,一個院子一個院子地輾轉前進。他目睹了戰友被子彈射入前胸,像深冬被伐倒的白楊無聲地倒下;他還看見了槍林彈雨濺起的無數道血弧,劃破中華人民共和國黎明的前夜。 而新保安戰斗僅僅是從小就當了八路軍的老趙參加的無數戰役中的一戰。 所以,我能理解老趙沒能參加開國大典的遺憾。 那個初秋的晌午,老趙在嘮叨了一陣沒有趕上開國大典的遺憾后,顫抖的手指不舍地撫摸著老照片上那些激戰中的戰士,長長嘆了一口氣:“說到底,我還是個幸運者。鏡頭里的不少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卻倒下去了。而我這個老頭子,國慶節都過了59回啦!” 他將老照片湊在清澈的秋陽下,看了又看:“我再堅持著替你們過個國慶節吧,今年又有閱兵式呢!” 2009年9月4日,趙彥章——老趙,終究未能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典。 他走了。 我將在閱兵式中尋找他。(有改動)6.讀記敘性文章要關注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變換,梳理相關事件。請篩選文中相關信息,填寫下表。時間 地點 事件1948年12月22日 新保安 (1) 解放新保安的戰斗(2) 黎明的前夜 炮擊現場 (3) 老趙雙耳完全失聰2009年初秋 / 老趙接受“我”的采訪(4) 2009年9月4日 / 老趙去世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信息的篩選。依據時間的推移、地點的變換,梳理相關事件,篩選文中相關信息即可。7.聯系上下文,體會句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老趙用顫抖的手指著其中一張解放軍趴在屋脊上作戰的黑白照片,也喊似的說:“院落戰!院落戰!記住,一個院子一個院子地奪下來的!”答案:“顫抖”寫出老趙看到當時的戰斗照片時,心里激動,連手都控制不住地、不停地抖動。“一個院子一個院子”運用反復的手法,突出當時戰斗的艱難不易。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含義。解答思路:解詞+內容+情感。方法:聯系詞語本義,結合語境分析詞語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感情。8.老趙未能等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典,可是文末卻說“我將在閱兵式中尋找他”。請結合全文,說說你對這一結尾的理解。答案:老趙未能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慶典就走了,但是正是無數個像他一樣的、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而奮斗的戰士們,在為革命、為國家無私付出,每一個參與閱兵式的戰士都是老趙的化身,表達了作者對老趙這一代人的懷念和敬仰之情。解析:本題考查對句子含義的理解能力。可從以下四個方面品析句子的含義:①結合具體語境理解;②緊扣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傾向理解;③緊扣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理解;④聯系寫作背景理解。9.文中的老趙說:“說到底,我還是個幸運者。”你認為他是個不幸者還是幸運者,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答案:(示例)老趙相比照片里的戰士是幸運的。無數的戰士在新保安戰斗中犧牲了,老趙卻活下來了,國慶節都過了59回,而照片里的不少人,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卻倒下去了。相比他們,老趙感覺自己是幸運的。(二)綜合性學習。10.清明節,我們來到革命烈士墓前,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敬獻鮮花,緬懷先烈,誦讀碑文。我也想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對烈士的崇敬與懷念。(1)我會引用兩個成語來贊美烈士。答案:(示例)大義凜然 永垂不朽(2)我會引用古詩句來表達敬意。答案:(示例)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3)我會借用名人名言來表達敬意。答案:(示例)生的偉大,死的光榮。——毛澤東1/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