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專項突破提升(二)句子的銜接與排序 標點符號 綜合性學習一、句子的銜接與排序(10分)1.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C )登封觀星臺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天文臺。它是一座高大的青磚石結構建筑, 。 , ; 。 ,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天文科學發展的卓越成就。①石圭用來度量日影長短,又稱“量天尺”,圭面上刻有水槽和刻度②它保存了我國古代圭表測影的實物③由踏道環繞的臺體和自臺體北壁凹槽內向北平鋪的石圭組成④四壁用水磨磚砌成,向中心內傾⑤臺體呈方形覆斗狀A.②③①⑤④ B.②③⑤①④C.③⑤④①② D.③④①⑤②解析:本語段介紹的是登封觀星臺的外形特點及其作用。語段最后一句“也反映了我國古代天文科學發展的卓越成就”寫的是登封觀星臺的作用,由這個句子中的“也”可知前一句也是寫登封觀星臺的作用。通讀五個句子可知,第②句寫的也是登封觀星臺的作用,故第②句應排在最后,與最后一句銜接。據此可排除A、B兩項。第③句交代登封觀星臺由臺體和石圭組成,接著第⑤句寫了臺體的形狀,第①句寫了石圭,由此可知,第③句應排在第⑤句和第①句前面,第⑤句應在第①句前面。據此可排除D項。第④句寫的是臺體的四壁,應緊跟第⑤句。所以正確的排序為③⑤④①②。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B ) 。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 。絲綢、瓷器、漆器、金銀器等各類技藝精湛的手工藝品,飽含著匠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對創造的虔敬、對工序的苛求。 。盛于魏晉時期的“百煉鋼”之術,其制作過程需工匠把精鐵加熱鍛打一百多次,一鍛一稱,直到斤兩不減,如此千錘百煉,最終鍛出高純度的器具。 。①慢工出細活,文火煲靚湯②一絲不茍的工序、精湛的技術、專注的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是我們今天所倡導的“工匠精神”③無數巨匠一生默默無聞,遠離名利場,只為了完成一件作品,辦好一件事情④古人對事物的創造,往往匠心獨運,不尚速成A.①③②④ B.①④③② C.②①④③ D.②④③①解析:第一空,根據后面“很多事急不得,更速成不得”可知應填第①句,可排除C、D兩項。第④句進一步說古人對事物的創造不尚速成,故應填在第二空,排除A項。3.下列是有關我國傳統禮節——座次的表述,依據其內在關聯組成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C )①古代帝王召見群臣議事便坐于此,故有“南面稱帝”之說。②“堂”多用于舉辦活動,其中坐北朝南的位置最為尊貴。③我國古代建筑格局通常為前堂后室。④而沿用至今的“左尊右卑”是明朝建立后才固定的。⑤“室”則用于居住,一般東西長,南北窄,遵循“東向為尊,西向為卑”的原則。A.③④②⑤① B.②④①⑤③C.③②①⑤④ D.②③⑤①④解析:解答本題可用排除法。細讀各句可知,第③句是總起句,應該排在句首,據此可以排除B、D兩項。然后,根據總起句中的“前堂后室”可知,應該是先寫“堂”再寫“室”,故第②句跟在第③句之后,由此可排除A項。4.把下面的句子組成一段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D )①人們在生活中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過重的負荷會讓人疲憊不堪。②只有卸下自己身上過重的負擔,將壓力釋放,才能享受生活中的詩意。③在美妙的意境中,人們不僅能感受到藝術的美,而且還能感悟到人生的哲理。④在喧囂匆忙的世界里,我們也需要凡事留有余地,需要給生活留白。⑤中國畫中常常留出大大小小的、各式各樣的空白,顯示出豐富而美妙的意境。⑥留白,是中國畫的一種布局。它既是一種藝術的美,又是一種人生的智慧。A.③⑤④①②⑥ B.④⑤③①②⑥C.⑥⑤③④②① D.⑥⑤③④①②解析:第⑥句總說留白的作用;第⑤句承接第⑥句,說明中國畫的布局;第③句承接第⑤句中的“美妙的意境”,突出人們的感受;第④句提出生活中的留白,緊承第③句;第①句解釋給生活留白的原因,緊承第④句;第②句解釋給生活留白后的生活狀態。所以正確的排序為⑥⑤③④①②。5.把下面的句子組成一段語意連貫的語段,排序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 D )①這便是孩童語文課本中必須有文學篇章,而且應當選取優質文學篇章的理由。②孩童若擁有豐富的文學閱讀,便從小就有了更形象、更干凈、更準確運用母語的能力。③文學閱讀是對母語更高層次的學習。④母語最優美的語氣、搭配、節奏、表達力都在母語文學里。⑤優美的兒童文學語言令人安定,心平氣和,值得被記憶儲存,以為日常運用。A.③⑤①④②B.④①③②⑤C.④①②⑤③D.③①④②⑤解析:根據選項可知,首句可能是第③句或第④句,細讀這兩句可知,第③句強調文學閱讀的性質,第④句指出母語的語氣、搭配、節奏等都在母語文學里。從整段看,其主要談論文學閱讀,故第③句應為首句,據此排除B、C兩項。觀察剩余選項,接下來需要確定第①句和第⑤句哪一句為第二句。第①句承上強調語文課本中必須有文學篇章且盡可能是優質文學篇章。第⑤句強調優美的兒童文學語言的作用,強調日常運用。由此,可確定第①句應緊承第③句,第③句與第①句之間是因果關系,據此排除A項。二、標點符號(12分)1.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 B )A.“他?……他景況也很不如意……”母親說著,便向房外看:“這些人又來了。說是買木器,順手也就隨便拿走的,我得去看看。”B.大雨過后,云霧繚繞的九峰山吸引了一大批游客。見到如此美景,游客們不禁感嘆道:“多美啊,雨后的九峰山!”C.《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和《詩經》、《禮記》、《周易》、《尚書》、《春秋》合稱“四書五經”。D.谷雨時節,雨下得很從容,黃瓜、茄子、辣椒、西紅柿、豌豆……等紛紛掛果,它們較著勁,熱鬧得緊。解析:A項,“母親說著,便向房外看”是在直接引用的中間交代說話者,“便向房外看”后面的冒號應改為逗號;C項,連續多個書名號之間不能使用頓號,所以句中的頓號應全部刪去;D項,省略號與“等”都表示省略,二者不可同時使用,應刪去其一。2.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 B )A.學校的社團活動豐富多彩,我是選文學社呢?還是選書法社呢?B.一說到河池美食,你一定會說出一大串兒:什么宜州粽子啦,巴馬油魚啦,環江香豬啦……C.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和長江是世界四大河流。D.“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的這兩句詩把塞外雄偉壯觀的獨特景象描寫得極為生動形象。解析:A項,選擇疑問句只在句末用問號,所以句中的第一個問號應改為逗號;C項,“亞馬孫河”“尼羅河”“密西西比河”“長江”是并列成分,所以句中的逗號應刪去;D項,“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是獨立引用,“落日圓”后面的句號應移到引號里面。3.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2分)( C )A.含有鐵質的食物有豬肝、大豆、油菜、菠菜……B.社區開展了一場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為主題的演講比賽。C.“這個問題,”李明說:“讓我好好考慮考慮。”D.我們要積極推動海上風電集群化開發和“三北”地區風電光伏基地化開發,抓好沙漠、戈壁、荒漠風電光伏基地建設。解析:“說”后面的冒號應改為逗號。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錯誤的一項是(2分)( A )A.大量事實證明:沉溺于網絡會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所以我們要理性上網。B.參觀老舍故居,你是周末去呢,還是暑假去呢?C.《林海雪原》中楊子榮、少劍波、劉勛蒼、小白鴿等英雄的形象,都非常鮮明生動,其英勇事跡,長期為人們所傳頌。D.張阿姨干上環衛工作后,慢慢揣摩出個中滋味——看著人們生活在整潔的環境中,仿佛他們的幸福美滿都與自己有關。解析:冒號提示下文,但提示的部分只到“身心健康”就結束了,不包含下一句,應將“身心健康”后的逗號改為句號。5.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 C )A.但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現什么奇跡——火突然間熄滅。B.細細回想:在你的生命中,有多少“第一次”給你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C.快樂固然興奮,苦痛又何嘗不美麗?我曾讀到一個警句,是“愿你生命中有足夠多的云翳,來造就一個美麗的黃昏。”D.太和門雖遭此大火,但還有“旱地流水”的傳說。解析:引號內的文字是部分引用,應將結尾的句號放在引號外。6.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 B )A.“這園子雖荒涼,卻富有野趣”。小石笑著對我說道,“可以算作我們倆的地上樂園啦”!B.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合稱“后三宮”。C.書中除神話傳說外,還有詩歌、傳記、科學小品、人生語錄等……D.近年來,禁止手機進校園的呼聲不絕于耳。看來,中小學生是完全杜絕使用手機?還是有選擇地使用手機?這已成為人們共同思考的問題。解析:A項,“……卻富有野趣”和“……地上樂園啦”兩句均為完整的話,所以句號和嘆號應在引號內;C項,“等”和省略號不能同時使用,應刪去其一;D項,選擇疑問句只在句末用問號,應將第一個問號改為逗號。三、綜合性學習(38分)1.人生在世,離不開朋友。為引導同學們正確交友,你所在的六年級開展以“有朋自遠方來”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以下任務。(8分)(1)為激發同學們參與活動的熱情,請為本次活動擬一條宣傳標語。(2分)答案:(示例)交友之道,貴在真誠。(2)為配合此次活動,六年級(4)班將于明天15:00,在學校階梯教室舉辦以“有朋自遠方來”為主題的班會,想邀請本校心理咨詢室的袁老師參加。如果讓你去邀請袁老師,你該怎么說?(6分)答案:(示例)袁老師,您好!我是六年級(4)班的學生,我班將于明天15:00在學校階梯教室舉辦以“有朋自遠方來”為主題的班會,大家想邀請您參加,為同學們的交友進行相關的指導,您看可以嗎?2.云間中學今年的讀書節活動以“文字”和“文學”兩條主線開展,主題是“領略漢字風采,遨游文學王國”。其旨在通過系列活動,讓同學們認識到漢字是中華文化的瑰寶,經典文學是古今中外人類文明的精華。下面選取兩則活動內容,同學們也來小試身手吧!(9分)【活動一】“領略漢字風采”知識競賽(1)“字之初,本為畫”,最初的字就是像畫畫兒那樣造出來的——“依葫蘆畫瓢”就行了,這樣造字的方法就叫作“象形”。你能猜出下面這兩個分別是什么字嗎?(2分) ① 山 ② 月(2)“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禮記·中庸》)秦滅六國,一統天下之后,我國有了最早的統一文字,這種文字是 小篆 。(1分)【活動二】“遨游文學王國”經典閱讀(3)同學們閱讀了高爾基的《童年》,這部作品是高爾基的自傳體小說,講述的是阿廖沙(高爾基的昵稱)在苦難中成長的故事。這本書的創作,據說源于高爾基和列寧的一次交談。(6分)高爾基向列寧講了許多故事,談到了自己的故鄉,談到他的童年和外祖母,談到他的少年時代和流浪生活。列寧全神貫注地聽著,他那雙經常是瞇縫著的眼睛閃閃發亮。列寧對高爾基說:“老兄,你應該把這些全都寫下來!這一切很有教育意義,很有教育意義。”高爾基回答說:“到時候我來寫!”這段交談促成了高爾基自傳體小說三部曲的誕生。列寧反復強調這一切“很有教育意義”,你覺得《童年》一書有什么教育意義?請結合具體事例加以闡述。答案:(示例)《童年》中的“好事情”,周圍的人都不是很喜歡他,總覺得他很神秘,不善于與人交往,外祖父和外祖母也不喜歡他,總認為他在搞歪門邪道。但是他不改變自己對書的喜愛,他的房間里有各種各樣的書,還有各種各樣的器具。他一心一意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也許是藥劑師,也許是“科學家”,因為他整天都在屋子里做一些小實驗。“好事情”教育了我們,有自己的愛好與追求最重要,不要在乎別人如何看自己。3.為了營造校園文化氛圍,增添人文氣息,某初中六年級決定開展一次以“書香滿校園”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閱讀以下材料并完成后面的任務。(10分)材料一 漢朝人孫敬,非常好學,從早到晚地讀書。有時疲倦了,想睡覺,就用一根繩子系住頭發,另一頭拴在房梁上拉直,這樣如果再打瞌睡,就會被繩子拉醒。戰國人蘇秦讀書欲睡,就拿錐子扎自己的大腿。后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成語A 懸梁刺股 ,用以激勵人發憤學習。其實,還有許多成語高度概括了古代那些勤奮讀書的人和事,如斷齏畫粥、B 鑿壁偷光 ,C 囊螢映雪 ……材料二 我把眼睛貼到書頁上,忘記了身旁煤球爐上“吱吱”冒熱氣的開水,忘記了飄滿整條小弄堂的飯菜香味,忘記了路燈在黃昏將盡時的剎那亮起……(1)請結合文意,在材料一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成語。(3分)(2)上面兩則材料的共同之處是 都反映了熱愛讀書 。(3分)(3)請仿照材料二的排比句式,寫一句專心做某事的內容。(4分)答案:(示例)忘記了深夜的鐘聲已響過多時。4.某班開展以“智慧語文”為主題的活動,請你就下面一些問題進行探究,嘗試開啟智慧之門。(11分)(1)【漢字里的“智慧”】學校成立若干學生社團,學校團委擬挑選內容合適的三副對聯,分別送給戲劇社、文學社、攝影社,以示祝賀。送給文學社的對聯是:“常向秋山尋妙句,又驅春色入毫端。”請你替學校團委從下面的四副對聯中挑選出合適的兩副,分別送給戲劇社和攝影社。(2分)①現出廬山真面目,留住秋水舊豐神。②藏古今學術,聚天地精華。③看我非我,我看我,我也非我;裝誰像誰,誰裝誰,誰就像誰。④天涯雁寄回文錦,水國魚傳尺素書。戲劇社: ③ 攝影社: ① (只填序號)(2)【謎語里的“智慧”】猜謎語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請根據下列謎面猜成語,并將成語寫在橫線上。(3分)圖一 圖二圖三圖一: 披星戴月圖二: 如虎添翼圖三: 勢如破竹(3)【詩詞中的“智慧”】中國古典詩詞,不但具有文字之美,還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包含著豐厚的生命情感。捧讀這些詩詞,一股股正能量從心底升騰。人生的境界,也豁亮了許多。請你從以下詩詞名句中引用其一,寫一段思想積極、主題明確、文字流暢的話。(不少于50字)(6分)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王冕《墨梅》)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朱熹《觀書有感》)答案:(示例)“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讓我明白,只有擁有清澈的心靈和積極的思想,才能獲得真正的幸福和快樂。我們應該時刻保持對生活的熱愛和對知識的渴望,讓內心充滿正能量,從而創造出美好的人生。6/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