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成果展示(時間:120分鐘 分值:120分)一、積累與運用(30分)閱讀下面的語段,完成1~3題。(9分)數字化閱讀雖然降低了閱讀的門檻,但往往表現為一種“淺閱讀”。①淺閱讀容易使我們斷章取義地思考,積攢諸多困惑,收獲有限。當我們在蕪雜的信息中流連忘返時,大腦就成了零散信息的跑馬場。所以,數字化閱讀時代,我們依然擁有深閱讀的權利。那么,怎樣才能做到深閱讀呢?②選擇成體系、有深度的作品和廣為認可的經典著作,遵循循序漸進、李代桃僵、③探究質疑的方法去讀。我們即便做不到像古人讀書那樣廢寢忘食、心無旁鶩,也應當在紛煩的信息中獨具慧眼,不斷提升閱讀的品位和質量,提高與新時代相適應的能力和素質,這才是真正閱讀的不二法門。綜上所述,數字化閱讀中,深閱讀能使我們汲取精神力量,成為知識廣博、思維敏捷,④精神富有的青年。1.下列字形和加點字的注音,全部正確的一項是(3分)(A)A.門檻(kǎn) 蕪雜 流連忘返B.積攢(cuǎn) 紛煩 循序漸進C.即便(jì) 遵循 心無旁鶩D.汲取(jī) 敏捷 知識廣博解析:B項,“攢”應讀“zǎn”,“煩”應為“繁”;C項,“即”應讀“jí”,“鶩”應為“騖”;D項,“汲”應讀“jí”。2.語段中畫線的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3分)(B)A.斷章取義 B.李代桃僵C.廢寢忘食 D.不二法門解析:“李代桃僵”借指以此代彼或代人受過。不符合語境。3.語段中四處標點(見角標①②③④),使用錯誤的一項是(3分)(D)A.① B.② C.③ D.④解析:“知識廣博”“思維敏捷”“精神富有”是并列關系,此處應用頓號。4.(2023·荊州中考)下列各項中,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B)A.精神是一個民族長久生存的靈魂。時代發展需要大國工匠,邁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B.荊州出土的精美的青銅器、漆木器、玉器、郢城墻等建筑遺跡,都是楚國匠人精湛技藝的最好見證。C.工匠精神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尺度,是各行各業競爭發展的品牌資本,是每個人成長的道德指引。D.正是一批批執著追求、勇于奉獻的能工巧匠作出了杰出貢獻,才有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解析:分類不當,“青銅器、漆木器、玉器”不屬于“建筑遺跡”,應刪去“建筑遺跡,”。5.(2023·牡丹江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橫線處的語句,符合語境的一項是(3分)(A)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和精華所在,蘊藏著中國社會賴以生存發展的價值觀。像“ ”飽含的愛國情懷,像“ ”體現的奮斗精神,像“ ”闡明的誠信原則,都可以成為今天構筑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的寶貴財富。①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③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A.①②③ B.①③②C.②③① D.③①②解析:第①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意思是“國家的興盛或衰亡,每個普通人都有責任”,體現的是愛國情懷,應填入第一空。第②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的意思是“天的運動剛強勁健,君子處事也應像天一樣,自我力求進步,發憤圖強,永不停息”,體現的是奮斗精神,應填入第二空。第③句“得黃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諾”的意思是“得到百兩黃金,也不如得到季布的一句許諾”,表現了誠信的可貴,應填入第三空。6.下列關于文學常識的表述,不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分)(B)A.梁啟超,字卓如,號任公,別號飲冰室主人。中國近代維新派代表人物、學者。與康有為一起領導了著名的“戊戌變法”,其著作大多收入《飲冰室合集》。B.雨果是英國作家,其代表作有小說《巴黎圣母院》《九三年》和《悲慘世界》。C.《論教養》選自《世界文學》,作者是利哈喬夫,蘇聯學者、作家。D.《精神的三間小屋》作者是畢淑敏,代表作有長篇小說《紅處方》《血玲瓏》等。解析:雨果是法國作家。7.(2023·廣安中考)九年級(1)班圍繞“自強不息”這一中華民族傳統美德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邀請你參與。(12分)(1)【活動一:認識自強不息的內涵】結合下面材料,談談你對“自強不息”精神內涵的理解。(4分)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鄭燮《竹石》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答案:(示例)剛正不阿,堅強不屈;勇于探索,執著追求;直面挑戰,磨礪意志。(2)【活動二:尋找自強不息的人物】中國古代有許多自強不息的人物,他們的事跡可以讓大家獲得教益:如祖逖聞雞起舞,范仲淹斷齏(jī)畫粥,。(請你仿照前例續寫人物事跡,并用楷體正確、規范、工整地書寫在田字格內,不超過7個字。)(4分)答案:(示例)匡衡鑿壁偷光(3)【活動三:演講——青年當自強不息】以“自強不息”為話題,在班級內組織一次演講活動。第二名同學李紅演講的題目是《志當存高遠》,第三名同學張鑫演講的題目是《放飛青春夢想》。假如你是本次演講活動的主持人,請你在李紅演講結束后、張鑫演講之前說一段串詞。(4分)答案:(示例)感謝李紅同學的精彩演講。我們新時代的青少年,應當放眼天下,志存高遠;還應當頑強拼搏,放飛夢想。下面請欣賞張鑫同學演講的《放飛青春夢想》,掌聲有請。二、閱讀理解(40分)(一)(2023·盤錦中考改編)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題。(22分)今天我們需要什么樣的禮樂文化殷 慧①“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禮樂文化是中華文明的根基與靈魂。北京冬奧會開幕盛典上,“雪花”飛舞,火炬點燃,煙花綻放,中國向世界張開熱情的臂膀,當冰雪之約如約而至的那一刻,我們激動萬分。這場盛大莊嚴、氣勢恢宏的儀式,彰顯著中國禮樂文化的魅力。新的時代環境下,中華禮樂文化需要與現代人的生活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②禮樂文化在現代社會有重要的精神價值和時代意義。禮樂文化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在全國“七一勛章”頒授儀式上,紅毯鋪道,紅旗漫卷,被待以“國家最高禮遇”的英雄們前往人民大會堂。在他們登上授勛臺的那一刻,我們百感交集,為自己的英雄自豪,也為生活在英雄的國度而驕傲。禮樂文化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在古代,禮樂文化是廟堂之上的“陽春白雪”,普通百姓只能對其“敬而遠之”。現代社會,我們要讓禮樂文化走近普通百姓,引導普通人將禮樂文化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我們可以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讓百姓知禮、懂禮、用禮,營造更為和諧美好的社會局面。③為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我們要推動傳統禮樂文化創新性發展。學校和媒體在創新方面發揮了重大作用。近些年,一些學校開發了大量現代禮儀課程,受到學生和社會人士的熱烈歡迎。媒體方面,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全國首檔中華禮樂傳習系列節目,如《尊師禮》篇,設計了“正冠、獻桃枝、敬茶、訓誡、贈書”等現代師徒禮儀;《成人禮》篇,從木蘭從軍出征保家衛國,講到排爆英雄張保國的女兒張汝佳女承父志選擇當警察,讓人看到“愛國敬業”等價值觀念貫通古今。④當然,一提起禮樂文化,一些人可能會想到“克己復禮”“三綱五常”“男尊女卑”,這些都是傳統禮樂文化中的消極內容。古代禮制過于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等級差別,具有服從、統一、強制等特點,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人的自由與全面發展,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平等”的理念。還有很多繁文縟節在現代社會也容易讓人望而生畏。其實,這些禮儀流程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是可以簡化變通的。對于傳統禮樂文化,我們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重新考訂梳理,既要整理挖掘其中積極、合理、有價值的思想資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極、落后的文化糟粕,并予以摒棄。⑤禮樂文化很古老,上下幾千年;禮樂文化又很年輕,它活在當下。重拾禮樂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應用價值,踐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擔當。(有改動)8.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6分)答案:新的時代環境下,中華禮樂文化需要與現代人的生活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解析:本題考查提煉中心論點。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的最基本的看法就是中心論點。中心論點必須是一個明確的判斷,可從標題、開頭、中間、結尾查找。從全文看,本文第①段中“新的時代環境下,中華禮樂文化需要與現代人的生活相適應,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相契合”就是一個明確的判斷,就是作者最主要的思想觀點,即中心論點。9.文章第③段運用了哪種論證方法?有什么作用?(6分)答案:舉例論證。列舉了學校開發現代禮儀課程和媒體推出中華禮樂傳習系列節目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為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我們要推動傳統禮樂文化創新性發展”的觀點,進而論證中心論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解析:本題考查論證方法及其作用。第③段的分論點是“為滿足現代人的需求,我們要推動傳統禮樂文化創新性發展”。為了論證此論點,“近些年,一些學校開發了大量現代禮儀課程,受到學生和社會人士的熱烈歡迎。媒體方面,山東廣播電視臺推出全國首檔中華禮樂傳習系列節目……”列舉了學校開發禮儀課程和媒體推出中華禮樂傳習系列節目的事例,是運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答題模式:運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具體有力地論證了……(論點),進一步論證了中心論點,增強文章的說服力。10.閱讀文章第②段,梳理論證思路,補全表格。(6分)提出觀點 A 禮樂文化在現代社會有重要的精神價值和時代意義分析論述 從“禮樂文化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角度進行證明從“B 禮樂文化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 ”的角度進行證明,并提出C 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組織開展紀念慶典活動 的具體做法解析:本題考查梳理論證思路。通讀相應語段,劃分層次,結合中心句回答。第②段,首先用“禮樂文化在現代社會有重要的精神價值和時代意義”提出分論點。其次從“禮樂文化增強人們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的角度進行證明。再次從“禮樂文化促進社會和諧與發展”的角度進行證明。最后通過“我們可以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紀念慶典活動,傳播主流價值,讓百姓知禮、懂禮、用禮,營造更為和諧美好的社會局面”提出利用重大紀念日、民族傳統節日,組織開展紀念慶典活動。11.下列對文章內容理解分析正確的一項是(4分)(A)A.第①段引用“樂者,天地之和也;禮者,天地之序也”闡述禮樂的重要意義,并引出本文論題“禮樂文化”。B.排爆英雄張保國的女兒張汝佳女承父志選擇當警察,讓人看到“愛國敬業”等價值觀念貫通古今。C.對于傳統禮樂文化,我們只需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礎上,整理挖掘其中積極、合理、有價值的思想資源。D.禮樂文化很古老,禮樂文化又很年輕,重拾禮樂文化在現代社會的研究價值,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擔當。解析:B項,結合第③段中“從木蘭從軍出征保家衛國,講到排爆英雄張保國的女兒張汝佳女承父志選擇當警察,讓人看到‘愛國敬業’等價值觀念貫通古今”可知,“排爆英雄張保國的女兒張汝佳女承父志選擇當警察”只是“今”。C項,結合第④段中“對于傳統禮樂文化,我們要在全面分析、研究的基礎上,重新考訂梳理,既要整理挖掘其中積極、合理、有價值的思想資源,也要警惕其中消極、落后的文化糟粕,并予以摒棄”可知,C選項說法片面。D項,結合第⑤段中“禮樂文化很古老,上下幾千年;禮樂文化又很年輕,它活在當下。重拾禮樂文化在現代社會的應用價值,踐行‘人文化成’的使命任務,是我們共同的責任和擔當”可知,“研究價值”表述錯誤。(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2~15題。(18分)論交友之道劉余莉 苗水①人在社會中生活工作,就必須交朋友。交朋友就不能不被朋友影響,這種影響有好有壞,好的影響可以使自己健康成長、人生幸福;壞的影響則可能導致自己身敗名裂、人生凄慘。交友這件事關系重大,一定要嚴格交友的原則,慎交友,交好友。②首先是要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論語》告訴我們要“無友不如己者”,“如”是“似” “像”的意思,就是不要結交那些不像自己的人,也就是和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人,所謂“道不同不相為謀”。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可以互相切磋琢磨,共同進步。那么怎樣才能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呢?方法就是“感召”,即想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就要使自己也成為那樣的人,互相吸引,互相感召,從而最終聚到一起。孔子曾說過:如果你不知道兒子怎么樣,就觀察他的父親;如果你不知道這個人怎么樣,就看他結交的朋友;如果你不知道君主、領導什么樣,就看他的屬下,這樣你就知道他們自己是什么樣的人了。說的就是同類相感的道理。③其次是要結交 (示例)道德高尚 的朋友。據說楚國有一個善于看相的人,楚莊王向他請教其中的奧妙。他回答:“我并不能給人看相,只不過是善于觀察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如果這個人所結交的朋友,都能夠孝敬父母、友愛兄弟、尊敬長輩、行為謹慎、畏懼法律,這樣的人,家庭會一天比一天過得好,身心也會一天比一天安定,被稱為‘吉人’。”可見,朋友對人的影響很大,直接關系到人的成長和命運。《孔子家語》說:“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即與之化矣;與不善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亦與之化矣。”與賢德之人在一起,久而久之,自己也會成為賢德之人。反之,如果所結交的都是無德之人,所聽的都是詐偽的言語,所看的都是邪曲不正、貪圖利益的行為,那么就會致使自己即將遭受刑罰還不知不覺,這也是潛移默化的結果,也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④最后,朋友之間要以道相交。古人論人與人的相處之道,云:“以利交者,利盡而交疏; 以勢交者,勢傾而交絕;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以道交者,天荒而地老。”朋友之間的交往也是如此。以利交、以勢交、以色交都不能維持長久,唯有以道相交才能天荒地老。那么,朋友相交之“道”是什么呢?《論語》云:“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朋友相交之道就是“信”。與朋友交往,言語行為都很守信,才能夠獲得朋友的信賴,在困難的時候才能得到朋友的幫助,在社會上待人接物、處事才會一帆風順。⑤年輕人正處于事業的起跑線上,能否交到好的朋友,直接決定了自己的前途與命運。 曾國藩說:“一生之成敗,皆關乎朋友之賢否,不可不慎也。”鑒于此,年輕人務必要“親君子,遠小人”,選擇結交對自己德行提升有幫助的朋友。好的朋友,能夠在不知不覺中幫助自己提升境界,走向幸福的人生。(有改動)12.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請用原文語句回答。(4分)答案:交友這件事關系重大,一定要嚴格交友的原則,慎交友,交好友。13.依據第③段內容,在該段首句橫線上填寫恰當的詞語。(4分)14.請簡要寫出本文的論證思路。(6分)答案:開篇提出中心論點“交友這件事關系重大,一定要嚴格交友的原則,慎交友,交好友”;接著從交什么樣的朋友和怎樣與朋友交往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證;最后對年輕人提出正確交友的期望。15.下列名言,最適合證明第②段“要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一觀點的一項是(4分)(C)A.“輕諾必寡信。”B.“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C.“同聲相應,同氣相求。”“物以類聚,人以群分。”D.“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損矣。”解析:本題考查理解文章的論點、論據。A項,講的是誠信。B項,講的是合作學習的重要性。C項,“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指志趣、意見相同的人互相響應,自然地結合在一起;“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指同類的人或事物會聚集在一起。與“要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這一觀點相符。D項,講的是有益的朋友有三種,有害的朋友有三種。三、寫作(50分)1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朋友,我敢保證你在過往的歲月中完成過無數的約定:相約一起在絢麗的春天去擁抱溫暖,一起在似火的夏日去傾聽蟬鳴,一起在涼爽的秋天去笑看落葉,一起在雪舞的冬日去追逐浪漫。而今天,漸漸長大的你想過沒有,應該與明天的自己有個怎樣的約定呢?請以《我與明天的自己有個約定》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文體自選;②選取一個或多個角度,可以記敘、抒情和議論;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答案:略。1 /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