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二) 2 周總理,你在哪里1.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隨著各地景區惠民政策的實施,吸引了更多人走出家門,擁抱自然。今日秋風送爽,我們結伴來到重巒疊zhàng、云霧繚繞的國家森林公園。liáo闊的森林里,松tāo陣陣,鳥鳴聲聲,恍若進入一個童話世界。我們站在山巔之上,看到了大片樹葉翩翩起舞,看到了沉甸甸的谷suì,看到了果實累累,真是美不勝收,令人陶醉!(1)給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云霧繚繞( rào ) 山巔( diān )沉甸甸( diàn ) 果 實累累( léi )(2)根據拼音寫漢字。重巒疊zhàng( 嶂 ) l iáo( 遼 )闊松tāo( 濤 )陣陣 谷suì( 穗 )(3)文段中畫線的句子有語病,請將修改后的句子寫在下面橫線上。答案:各地景區惠民政策的實施,吸引了更多人走出家門,擁抱自然(或隨著各地景區惠民政策的實施,更多人走出家門,擁抱自然)。2.根據語境,選詞填空。(只填序號)車隊像一條河,/緩緩地 B (A.駛 B.流)在深冬的風里……/總理, B (A.親愛 B.敬愛)的周總理,/淚眼,看不清你的遺容,/卻只見你胸前/沒有綬帶,沒有勛章,/只有一枚/你長年佩戴的像章,/像你一顆 A (A.火熱 B.熱情)的心,/跳動,跳動,/永不 A (A.停息 B.休息)。3.下列對句中破折號作用的說明,有誤的一項是(C)A.你可知道,我們想念你,/——你的人民想念你!(表示解釋說明)B.我們對著高山喊:/周總理——(表示聲音的延長)C.想念你啊,想念你/——想——念——你……(表示意思的轉折)D.你就在這里啊,就在這里。/——在這里,在這里,/在這里……(表示聲音的延長,這里指回音,漸弱)解析:表示聲音的延長。4.依次填入下面語段橫線處的句子,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A)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 , , 。①就在于黨在百年歷程中構筑起了具有豐富內涵的精神譜系②它們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③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之所以能夠代代傳承④凝聚著中國共產黨人艱苦奮斗、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A.③①②④ B.③①④②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解析:通讀所給語句可知,第③句中的“之所以……”與第①句中的“就在于……”形成邏輯關系,故第③句應在第①句前面;第②句中的“它們”作為第④句的主語,意為“它們凝聚著……”,同時“它們”又具體指代第③句中的“紅色基因、革命薪火”。所以正確排序應為③①②④。5.下列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A)A.《周總理,你在哪里》是一首紀念周總理的敘事詩,通過敘述周總理遍及全國的足跡,凸顯了他為國為民的光輝業績。B.詩中“——在這里,在這里,/在這里……”“——在一起,在一起,/在一起……”等句子運用的是連續反復的修辭手法。C.詩人讓高山、大地、森林、大海來回答人民的發問,既展現了周總理為革命、為人民辛勤工作的生動畫面,又深化了主題,營造出山水有情的動人意境。D.單句由詞或短語構成,有特定語調,能獨立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例如:你的人民世世代代想念你!解析:《周總理,你在哪里》是一首抒情詩。(一)閱讀下文,回答問題。海棠花祭春天到了,百花競放,西花廳的海棠花又盛開了。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十二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你不是喜愛海棠花嗎?解放初期你偶然看到這個海棠花盛開的院落,就愛上了海棠花,也就愛上了這個院落,選定這個院落,到這個盛開著海棠花的院落來居住。你住了整整二十六年,我比你住得還長,到現在已經是三十八年了。你在的時候,海棠花開,你白天常常在繁忙的工作之中,抽幾分鐘散步觀賞;夜間你工作勞累了,有時散步站在甬道旁的海棠樹前,總是抬著頭看了又看,從它那里得到一些花的美色和花的芬芳,得以稍稍休息,然后又去繼續工作。你散步的時候,有時約我一起,有時和你身邊工作的同志們一起。你看花的背影,仿佛就在昨天,就在我的眼前。我們在并肩欣賞我們共同喜愛的海棠花,但不是昨天,而是在十二年以前。十二年已經過去了,這十二年本來是短暫的,但是,偶爾我感到是漫長的。海棠花開的時候,叫人那么喜愛,但是花落的時候,它又是靜悄悄的,花瓣落滿地。有人說,落花比開花更好看。龔自珍在《己亥雜詩》里說:“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你喜歡海棠花,我也喜歡海棠花。你在參加日內瓦會議的時候,我們家里的海棠花正在盛開,因為你不能看到那年盛開著的美好的花朵,我就特意地剪了一枝,把它壓在書本里頭,通過鴻雁帶到日內瓦給你。我想你在那樣繁忙的工作中,看一眼海棠花,可能使你有些回味和得以休息,這樣也是一種享受。你不在了,可是每到海棠花開放的時候,常常有愛花的人來看花。在花下樹前,大家一邊賞花,一邊緬懷你,想念你,仿佛你仍在我們中間。你離開了這個院落,離開它們,離開我們,你不會再來。你到哪里去了啊?我認為你一定隨著春天溫暖的風,又踏著嚴寒冬天的雪,你經過春風的吹送和踏雪的足跡,已經深入到祖國的高山、平原,也飄進了黃河、長江。你,不僅是為我們的國家、為我們國家的人民服務,而且你為全人類的進步事業、為世界的和平,一直在那里跟人民并肩戰斗。曾記否?遙想當年,我們之間通過鴻雁傳書,我們之間的鴻雁飛過歐亞大陸,越過了海洋,從名城巴黎,到渤海之濱的天津。感謝綠衣使者把書信送到我們的手里。有一次,我突然接到你寄給我的印有李卜克內西和盧森堡像的明信片,你在明信片上寫了“希望我們兩個人,將來也像他們兩個人那樣,一同上斷頭臺”這樣英勇的革命的誓言。那時我們都加入了無產階級先鋒隊的行列。宣誓的時候,我們都下定決心,愿為革命而死,灑熱血、拋頭顱,在所不惜。我們之間的書信,可以說是情書,也可以說不是情書,我們信里談的是革命,是相互的共勉。我們的愛情總是和革命交織在一起。革命的前進,建設的發展,將是無限光明的、美好的。一百多年來,特別是中國共產黨成立以后,我們無數的英雄兒女和愛國革命志士,為了挽救祖國,被敵人的屠刀、槍彈殺害。他們的忠骨埋在祖國一處處青山下,他們的鮮血染紅了祖國的大地山河。無數的戰士倒下了,我們這些幸存者,為繼承他們沒有完成的事業,雙肩上的任務很重很重。我與你是萍水相逢,不是一見傾心,更不是戀愛至上。我們是經過無意的發展,兩地相互通信的了解,到有意的、經過考驗的結婚,又經過幾十年的戰斗,結成這樣一種戰友的、伴侶的、相愛始終的、共同生活的夫婦。每當我遙想過去,浮想聯翩,好像又回到青年時代并肩戰斗的生活中去,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靜。我現在老了,但是我要人老心紅,志更堅,生命不息,戰斗不止,努力為人民服務。同志、戰友、伴侶,聽了這些你會含笑九泉的。我寫的這一篇,既不是詩,又不是散文,就作為一篇紀念戰友、伴侶的偶作和隨想吧。鄧穎超一九八八年四月(有改動)6.海棠花在文中有特殊的意義,結合全文內容,理解題目《海棠花祭》的含義。答案:一方面是關于西花廳海棠花美好的回憶,另一方面是作者借海棠花表達對周總理的深切懷念。7.本文回憶了作者與周總理之間的哪些事?請簡要概括。(至少答三點)答案:①兩人一起散步,并肩欣賞海棠花;②把海棠花壓在書本里,通過鴻雁帶到日內瓦給周總理;③周總理寄給作者明信片,用英勇的革命的誓言鼓勵兩人一起戰斗;④回憶了兩人的相識、交往過程。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內容的概括。注意是作者與周總理之間發生的事,是兩人共同參與的事。8.試分析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的不同的表達效果。(1)看花的主人已經走了,走了十二年了,離開了我們,他不再回來了。答案:用第三人稱是對周總理去世、周總理離開“我們”的直觀的敘述。(2)你離開了這個院落,離開它們,離開我們,你不會再來。答案:用第二人稱,好像在和周總理對話,表達了作者對周總理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和對周總理不會再回來的難過、遺憾之情。解析:本題考查人稱代詞的表達效果。從不同人稱的表達效果的角度回答,第三人稱便于直接客觀地展示,第二人稱往往可以拉近距離,便于抒發情感。(1)用一種直接平常的語氣,雖然有深深的情感,但還是較內斂,直接陳述周總理離開的事實。(2)用第二人稱,好像在和周總理對話,表達了對周總理的深深的思念之情和不會再回來的難過、遺憾之情。9.文中畫線的句子看似矛盾,你是如何理解的呢?這十二年本來是短暫的,但是,偶爾我感到是漫長的。答案:不矛盾。“短暫”的意思是“這十二年”在作者忙碌的一生中不算太長,而且作者與周總理感情深厚,雖然周總理不在了,但對作者來說,兩人相處的情景歷歷在目,仿佛就在昨天。“漫長”在于作者對周總理的無限思念,現在沒有周總理在身邊,因此覺得時間漫長。此句表達了作者對周總理深切的懷念之情。(二)綜合性學習。10.學習了《周總理,你在哪里》,九年級(1)班擬舉行以“愛黨愛國,愛我中華”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并完成下列任務。(1)【精選名句】班級準備舉行“愛我中華,天下國家”主題朗誦會,下列名句中符合該主題的兩項是(AB)A.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B.天下興亡,匹夫有責。C.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D.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2)【推薦景點】同學們推薦了三處紅色研學旅行景點,請你選擇其中一處,仿照示例,寫一句推薦語。推薦景點:①井岡山 ②遵義 ③延安推薦語示例:韶山,偉人故里,我們在這里探尋偉人成長的足跡。答案:(示例一)井岡山,革命搖籃,我們在這里體會星星之火的無窮力量。(示例二)遵義,轉折之城,我們在這里探尋中國革命的偉大歷史轉折。(示例三)延安,革命圣地,我們在這里感受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斗、自力更生的偉大精神。(3)【書寫感悟】下面是毛澤東和周恩來青年時期創作的詩歌。認真品讀,寫出你的感悟。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毛澤東大江歌罷掉頭東,邃密群科濟世窮。面壁十年圖破壁,難酬蹈海亦英雄。——周恩來答案:(示例一)我們應該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堅定信念,以頑強的毅力,積極進取,奮斗不息,為社會創造價值。(示例二)我們要有濟世情懷,矢志不渝,為祖國貢獻力量。1 / 6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