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一) 1 沁園春·雪1.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雪后初晴,玩心驟起,我意興盎然,決定游覽五蓮山國家森林公園。時間尚早,行至半山,還是人煙稀少。越往上走,空氣越發清涼,清涼中甚至帶有一絲甜爽,qìn人心脾。終于到了山巔,已有微汗,卻神清氣爽。放眼遠望,但見皚皚白雪,惟余莽莽,山勢起伏,似舞銀蛇,如馳蠟象,氣勢pánɡ礴。俯瞰山下,晴日朗照,紅zhuāng素裹,分外妖ráo。好一派自然風光!(1)給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皚皚( ái ) 莽莽( mǎnɡ )俯瞰( kàn ) 分外( fèn )(2)根據拼音寫漢字。qìn( 沁 )人心脾 氣勢pánɡ( 磅 )礴紅zhuāng( 裝 )素裹 分外妖ráo( 嬈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運用不恰當的一項是(B)A.鵝毛般的白雪飄落下來,讓我們看到了家鄉萬里雪飄的迷人景象。B.面對大人物,他剛正不阿,秉公辦事,從不徇私枉法,始終折腰以對。C.英雄,作為風流人物的代表,在每個歷史年代,都會應運而生,成為社會與時代精神面貌的一個縮影。D.盡管瑰麗多姿的唐人邊塞詩詞不乏佳作,但與范仲淹的《漁家傲·秋思》相比,還是稍遜一籌。解析:“折腰”指彎腰行禮。多含貶義,用在此處與語境不符。3.將下列句子組成語意連貫的一段話,排序恰當的一項是(C)①鐘愛那“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風景。②我喜歡那“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的壯觀。③囈語中吟唱著那一首首歡樂的歌謠。④在一個又一個寒冷的冬夜里,我的夢中飄舞著漫天的雪花。⑤欣賞那“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壯美。⑥北方的雪總是那么的樸實無華、落落大方。A.①⑥②④③⑤ B.⑤②①⑥③④C.⑥②⑤①④③ D.④②①⑤③⑥解析:通讀所有語句可以發現,本段文字贊美的是北方的雪,可以確定第⑥句是首句;第②⑤①句具體描寫北方的雪,感情上由“喜歡”到“欣賞”進而“鐘愛”;第④句寫“我的夢”,第③句寫“囈語”,故第③句緊承第④句。所以正確的排序應為⑥②⑤①④③。4.下列關于文學和文化常識的表述,有誤的一項是(D)A.詞,又稱長短句,按字數不同一般分為小令、中調和長調三種。B.《沁園春·雪》是毛澤東寫的一首詞,詞的上片描寫北國壯麗的雪景,下片議論、抒情,抒發了詞人的豪情壯志。C.《沁園春·雪》中的“沁園春”是詞牌名,“雪”是題目。D.“風騷”,本指《尚書》里的《國風》和《楚辭》中的《離騷》,后來泛指文章辭藻。解析:《尚書》應改為《詩經》。5.默寫。(1)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2)《沁園春·雪》中總寫北國風光的句子是: 北國風光 , 千里冰封 , 萬里雪飄 。(3)《沁園春·雪》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化靜為動,描寫北國雪景的句子是: 山舞銀蛇 , 原馳蠟象 。(一)閱讀下面這首詞,回答問題。沁園春·長沙【注】毛澤東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注】1925年,毛澤東南下廣州,主持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停留期間,重游橘子洲。站在橘子洲頭,面對如畫的秋景,回憶起在長沙的求學生活和過去的戰斗歲月,毛澤東不禁心潮澎湃,感慨無限,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詞。6.“萬類霜天競自由”一句歷來為人所稱道,請簡要分析。答案:“萬類”將秋天所有有生命的景物攝入筆下,彰顯出宏大的場景;“霜天”渲染出一種蒼涼的氛圍;“競”突出了一種勃勃生機。該句意境開闊,給人以向上的力量。解析:本題考查對重點句子的理解。先分析句子的用詞特點,然后寫出句子描繪的景物內容,最后回答句子表現出來的景物的整體特征或表達的情感。7.試比較這首詞和《沁園春·雪》,說說它們在內容和情感上有何不同。答案:內容上,《沁園春·長沙》描寫南方秋景,《沁園春·雪》描寫北國冰雪,后者更為開闊。情感上,《沁園春·長沙》抒發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的豪情,《沁園春·雪》抒發了詞人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二)整本書閱讀。8.(2023·東莞五校聯考一模改編)小粵發現,名著中反復出現雨、雪、風等氣象,于是與同學進行了以“雪”為主題的探究。序號 片段 作品① 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鎖著中國呀……/趕著馬車的/你中國的農夫/戴著皮帽/冒著大雪/你要到哪兒去呢? 《艾青詩選》之《雪落在中國的土地上》② “你上哪兒?”老程問。 “人和廠子,沒有別的地方可去!”這一句話說盡了祥子心中的委屈,羞愧,與無可奈何。他沒別的辦法,只好去投降!一切的路都封上了,他只能在雪白的地上去找那黑塔似的A 虎妞 (人名)。 《駱駝祥子》③ 直到這時,他才體會到寒冷給人造成的痛苦竟會如此難以忍受。奧庫涅夫給他的那件舊外套一點也不暖和,而那只套鞋里面總有雪,并且好幾次掉在了雪堆里。另一只腳上的靴子隨時都有徹底完蛋的危險…… 《B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④ 紅軍經歷了無數艱難險阻……終于在一九三五年十月到達了陜北……紅軍在大渡河以北爬上了一萬六千英尺高的大雪山,在空氣稀薄的山頂向西望去,只見一片白雪皚皚的山頂——西藏。 《紅星照耀中國》(1)【雪中事】根據表格填空。(2)【雪中情】“一切景語皆情語。”請寫出上述表格①作品中“雪”的意象特點及其所體現的情感。答案:意象特點:寒冷、凄愴、悲涼、給祖國帶來苦難。情感:表達了詩人對蒙受苦難的中國人民的同情和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憂慮,表現了詩人的愛國之情。(3)【雪中語】“冰雪襟懷映照人類命運。”請從上述表格的③④中任選一部作品,結合表格中選文片段提及的人物和故事情節,說說人物在冰雪逆境中是如何完成自己的使命的。答案:(示例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此片段描述的是主人公保爾在建筑鐵路上鏟雪。暴風雪襲來,非常寒冷,保爾無保暖的衣著,在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下,保爾用鋼鐵般的意志經受住嚴峻的考驗,在他和工友們的努力下,鐵路如期完工,完成了他們的使命。(示例二)《紅星照耀中國》:此片段寫的是紅軍長征經過大雪山。紅軍將士們衣衫單薄,物資匱乏,雪山草地的行軍比平常的行軍更艱難,但是,英勇的紅軍將士們并沒有被大自然的困難所壓倒。相反,他們以堅定的信念和頑強的革命意志,眾志成城,走完了二萬五千里長征,保存了黨的核心力量,譜寫了豪情萬丈的英雄史詩。1 / 5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