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單元成果展示(時間:120分鐘 分值:120分)一、積累與運用(30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3題。(9分)學習《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我們領略了戰士們沖破敵人重重阻遏,殲滅和擊潰一切頑抗敵人的氣勢,那氣勢只能用“銳不可當”來形容;學習《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我們了解了諾貝爾獎是根據諾貝爾的(遺囑 遺愿)設立的,是為了(獎勵 鼓勵)那些為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閱讀《“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我們仿佛又看到了中國姑娘呂偉在第九屆亞運會上奪得女子十米跳臺跳水比賽冠軍的(雄姿 英姿),仿佛又聽到了觀眾那震耳欲聾的掌聲和歡呼聲;閱讀《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我們仿佛看到了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那驚心動魄的一刻,我們心潮彭湃,豪情萬丈;《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一文,報道了第四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中國再次以隆重的公祭儀式悼念死難同胞的事件,表明了中國人民將銘記歷史,捍衛世界和平。 ① , ② , ③ ,在同一時刻匯聚:我們的祖國真正強大起來了!1.文段中加點字的注音和字形,全都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殲滅(qiān) 銳不可當B.冠軍(ɡuàn) 震耳欲聾C.一著(zhuó) 心潮彭湃D.艦載(zǎi) 銘記歷史解析:A 項,“殲”應讀“jiān”;C項,“彭”應為“澎”;D項,“載”應讀“zài”。2.文段中括號里依次應填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D )A.遺囑 鼓勵 英姿B.遺愿 獎勵 雄姿C.遺愿 獎勵 英姿D.遺囑 獎勵 英姿解析:“遺囑”指人在生前或臨死時對自己身后事如何處理用口頭或書面形式所做的囑咐;“遺愿”指死者生前沒有實現的愿望。根據語境可知,設立諾貝爾獎是他生前囑托的,第一處應填“遺囑”。“獎勵”側重于物質方面;“鼓勵”側重于精神方面,指激發,勉勵。根據課文可知,諾貝爾獎是給獲獎者頒發榮譽和獎金,第二處應填“獎勵”。“雄姿”指威武雄壯的姿態;“英姿”指英俊威武的風姿。根據語境可知,這里形容的是女子跳水的風度和姿態,第三處應填“英姿”。3.文段中三處橫線上依次填入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3分)( A )A.①追思與緬懷 ②光榮與夢想 ③決心與信念B.①光榮與夢想 ②決心與信念 ③追思與緬懷C.①追思與緬懷 ②決心與信念 ③光榮與夢想D.①光榮與夢想 ②追思與緬懷 ③決心與信念解析:首先要仔細讀句子,分析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系,“追思與緬懷”“光榮與夢想”“決心與信念”三者之間存在邏輯關系,只有先追思與緬懷先輩們的英勇事跡,體會他們的偉大精神,才能感受光榮和夢想,接著想到自己,下定決心,堅定信念。故選A。4.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3分)( A )A.年輕的城市,需要青春和活力,需要摧枯拉朽的創造力,更需要不斷超越的勇氣。B.王教授為了鉆研這個課題,殫精竭慮,廢寢忘食。C.魯迅先生的許多雜文振聾發聵,曾喚醒無數的中國人。D.很多青年創業者白手起家,靠自己的奮斗干出了一番事業。解析:“摧枯拉朽”比喻腐朽勢力被迅速摧毀。不能用來形容創造力。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A )A.新質生產力必然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的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客觀上就是在發展綠色生產力。B.親子運動會不僅增進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孩子們也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C.家國情懷不僅是一個人對國家和人民的熱愛,更是新時代強國建設。D.能否杜絕餐桌上的浪費,關鍵在于人們的正確認識和自覺行為。解析:B項,語序不當,應改為“親子運動會不僅使孩子們在活動中得到了鍛煉,還增進了孩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情”;C項,成分殘缺,應在“強國建設”后面加“的需要”;D項,兩面對一面,應刪去“能否”。6.語文學習,可以在課堂上,也可以在課外生活中。八年級(1)班開展以“生活處處皆語文”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積極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5分)(1)【設計活動】根據提示,完成下面的活動環節設計。(3分)活動:正眼看招牌環節一:分成若干小組,每組選擇一條街道。環節二: (示例)發現設計出彩的商店招牌并記錄。 環節三:分享交流,評選“最美招牌”。(2)【解讀店名】王明的爸爸開了一間“曉荷書屋”,請用簡潔的文字對這個店名的內容和寓意進行解釋說明。(4分) (示例)店名化用詩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曉”指的是早晨,正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用于店名,有勉勵人們勤勉好學之意。 (3)【趣談看法】請你結合在現實生活中看到的店鋪招牌,談談你對“生活處處皆語文”這一現象的看法。(5分) (示例)我在現實生活中往往會看到一些寫著諸如“別無鎖求”“衣衣布舍”“默默無蚊”等字樣的招牌。這些招牌的確起到了奪人眼球,讓人記住店鋪的作用,具有一定的廣告宣傳效果,但是也存在用語不規范的現象,容易誤導人們,特別是學生會在潛移默化中記住這些錯誤的例子。這種店鋪招牌不利于規范語言的學習與普及。 (4)【仿寫句子】請參考示例,在橫線上填寫恰當的文字。(3分)語文,就像一縷輕風,拂動著我的心海,使我的天空明凈清新;語文,就像 (示例)一陣細雨 , 滋潤著我的心田 , 使我的人生潤澤豐盈 。二、閱讀理解(40分)(一)閱讀下面非連續性文本,回答問題。(19分)材料一 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在杭州隆重開幕①本報杭州9月23日電 潮涌錢江喜迎盛會,攜手同行共創未來。第十九屆亞洲運動會23日晚在浙江省杭州市隆重開幕。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開幕式并宣布本屆亞運會開幕。②來自亞洲各地的領導人和貴賓等出席開幕式。③夜幕下,坐落在錢塘江畔的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華燈璀璨,流光溢彩。這座形如一朵大蓮花的建筑,見證著亞運圣火第三次在中國點燃。④開幕式開始前,來自浙江各地的群眾帶來具有地方特色的文藝表演,將現場氣氛烘托得十分熱烈。⑤19時58分,在《和平——命運共同體》的樂曲聲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同亞奧理事會代理主席辛格、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等步入主席臺,向觀眾揮手致意。全場響起長時間的熱烈掌聲。⑥9月23日,恰逢中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中的“秋分”。20時整,迎賓表演《水潤秋輝》在19座“水玉琮”敲擊出的激昂鼓聲中開始。隨著場地中央的倒計時數字,全場觀眾齊聲呼喊。地屏上,玉琮、玉鳥、神徽等印記與古城遺址一一浮現,從碧綠到燦金,展現春耕秋收的自然軌跡,盡顯良渚文明之光、金色豐收之美。(選自《光明日報》2023年9月24日,有改動)材料二 相約杭州,“亞運之光”輝映美好未來①良渚之光,秋分之輝。9月23日晚,萬眾期盼的杭州亞運會在錢塘江畔的杭州奧體中心體育場“大蓮花”開幕。體育健兒們齊聚西子湖畔,以體育的名義,奏響“心心相融,愛達未來”的時代樂章。②正值象征豐收的農歷秋分時節,在之江大地上,耀眼的亞運圣火再次在中國上空點燃。這是中國第三次作為東道主舉辦亞運會,這不僅是一場亞洲體育盛會,更是中國敞開懷抱,喜迎八方賓朋,與世界共享體育榮光與夢想的“東方之約”,必將在亞洲和世界體育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③科技創新是杭州亞運會的“硬支撐”,也將助力展現現代體育的獨特魅力。在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上,從采用數字煙花的形式,展現開幕式高光時刻的熱烈氛圍,到表演者身著雙3D威亞實現在三維空間內任意飛行,再到創造性地采用了“數字點火”的方式,實現超過1億的“數字火炬手”和線下火炬手共同點燃主火炬……中國科技的迅猛發展,科技實力的快速提升,不僅為亞運會場館建設提供了科技保障,更為觀眾帶來了美輪美奐的沉浸式視覺享受,讓人們在運動中享受科技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共享科技亞運、智能亞運,見證“中國奇跡”,讓世界再次看到了一個生機勃發、日新月異的科技中國。④亞洲同呼吸,世界共命運。連接過去與未來,貫通現實與夢想,杭州亞運會展示了一條通向美好明天的發展之路。隨著“杭州亞運”時間的開啟,在接下來的日子里,我們既要講好中國籌辦杭州亞運會的故事,又要講好亞洲體育健兒激情拼搏的故事,更要講好中國人民熱情好客的故事,讓杭州亞運會成為不斷促進中國與亞洲和世界相會相知的橋梁,全面展現團結、友誼、和平的力量,共同繪制出一幅文明交融、點亮未來的壯美畫卷。⑤錢塘江畔,浪潮澎湃。以杭州亞運會為橋梁,廣交天下朋友,展現體育魅力,我們堅信,這場體育盛會,必定情牽亞洲,向世界奉獻一屆“中國特色、亞洲風采、精彩紛呈”的亞運盛會!(選自大江網2023年9月23日,有改動)材料三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白露早,寒露遲,秋分種麥正當時。——諺語秋分開啟了“三秋”——秋收、秋耕、秋種。華北地區開始播種冬麥,長江流域及南部廣大地區也忙著晚稻的收割,搶晴耕翻土地,準備油菜播種。(選自中國氣象網,有改動)7.材料二應該屬于哪一種新聞體裁?請從以下選項中進行選擇(3分)( D )A.消息 B.新聞特寫C.通訊 D.新聞評論解析:本題考查辨析文章體裁。材料二在有限的篇幅中,主要靠獨特的見解吸引讀者;立意新穎,論述精當。體裁是新聞評論。8.新聞注重準確性與客觀性,作者的情感與思考往往隱含于字里行間。請結合材料一中第③④段內容,分析作者的情感。(4分) (示例)作者運用“華燈璀璨”“流光溢彩”“十分熱烈”等帶有強烈情感態度的詞語,突出了亞運會開幕式的隆重盛大,隱含了作者對開幕式的高度贊美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第三次”既客觀記述了亞運會在中國舉辦的次數,又飽含著作者內心的激動和自豪。 解析:本題考查分析作者情感。結合材料一第③④段分析,“華燈璀璨”“流光溢彩”“十分熱烈”等帶有強烈情感態度的詞語,突出亞運會開幕式的隆重盛大,表達了作者對開幕式的高度贊美和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第三次”既客觀記述了亞運會在中國舉辦的次數,又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激動和自豪之情。9.網友留言說:“秋分時節,意蘊豐富!”請結合三則材料,探究亞運會選擇在秋分時節開幕的豐富意蘊。(6分)精選留言網名:我從遠古追夢來留言:大美杭州,精彩亞運!秋分時節,意蘊豐富!祝杭州亞運會圓滿成功! (示例)秋分這一天,陰陽相半,晝夜平分,這正如競技體育精神——公平公正;秋分象征著豐收,預示著運動健兒也將收獲成功;秋分種麥正當時,播種的期待,勞作的辛勤,都將化作豐收的喜悅,這飽含著對運動健兒的深深祝福——淋漓的汗水終將會澆灌出累累碩果;秋分時節搶晴耕翻土地,為油菜播種做準備,這也暗含著亞運會既是一場運動賽事,也是運動員們另一場體育之旅的開始。 10.集天時地利人和于一身,鑄就“亞運之光”,輝映美好未來。2023年對浙江人民而言,絕對稱得上是史詩般的存在。而埃德加·斯諾曾說過:“長征是當今時代無與倫比的一次史詩般的遠征。”請結合《紅星照耀中國》的內容,說說你對“史詩”的理解。(6分) (示例)《紅星照耀中國》真實地記錄了紅軍長征的艱難歷程,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過草地、翻雪山……這是人類歷史上的偉大奇跡;長征中,紅軍戰士們體現出的對革命理想和事業的堅定信念、不怕犧牲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都堪稱“史詩”。 解析:本題考查對名著內容的理解和賞析。屬于開放性試題,答案不唯一,結合名著內容作答即可。(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21分)寶馬雕車香滿路,幸福的歌聲傳四方陳玉杰 吳婷①公路成網、高鐵飛馳、輕軌穿梭、郵路暢通……十年來,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新答卷”,金東建設蹄疾步穩。②交通建設大變遷,見證了金東十年的滄海桑田。火車開進塘雅,葡萄進了杭州市民的菜籃子③第一次變化,是1932年浙贛鐵路塘雅段通車,塘雅這片土地上第一次響起火車的轟鳴。④“記得小時候,我們塘雅車站滿滿當當都是人,大伙兒都要從這里坐火車出門。”塘雅鎮竹園村黨支部書記年輕時曾在車站做過十余年的裝卸工。他說,當時節假日列車上人滿為患,就連廁所和行李架上都擠滿了人。有數據記載,1984年,塘雅火車站旅客流量達6.9萬人次,貨運量達33 297噸。⑤人流、物流、信息流的聚集,促進了竹園村乃至整個塘雅鎮的發展。火車讓村里富起來了,也拉近了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距離。⑥改革開放以后,頭腦活絡的塘雅果農便發現了商機——到火車站銷售葡萄。“天沒亮我們就挑著葡萄去火車站了,車廂里賣不完,我們就到杭州站下車,在街頭巷尾叫賣,等葡萄賣完后再坐火車回家。”果農黃根伙回憶。每年7月到9月,一支上百號人的“葡萄大軍”穿梭在金華至杭州的列車上,成了一道流動的風景線。⑦后來,經塘雅鎮政府溝通,葡萄銷售旺季列車停靠時間由原來的3分鐘延長到6分鐘,還專門增掛了兩節車廂專供果農賣葡萄,對塘雅葡萄產業的蓬勃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火車,塘雅葡萄銷往各地,尤其受到杭州市民的喜愛。公路挺起脊梁,鋪就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⑧第二次蛻變,是2009年金義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的建成通車。兩條主干線路貫穿塘雅,形成“十”字框架,挺起了塘雅發展的脊梁,鋪就了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⑨因路而興,因路致富,越來越多的塘雅人享受到了城里人的生活。⑩七月驕陽下,條條大道猶如銀色的玉帶,把人流載進“七彩田園”、載進“木版年畫基地”、載進“奇石文化村”、載進一個個風景如畫的鄉村景區,同時又讓塘雅的火龍果、葡萄、奇石、田園風光插上翅膀,飛出塘雅,飛向外地。 當前,G235金義中央大道正在火熱建設中,力爭2023年10月底建成通車。這條被譽為“金華第一路”“不收費的高速公路”的明星道路,將給塘雅帶來怎樣的發展,值得期待!輕軌飛馳穿梭,開啟未來新生活 第三次蝶變,則是2022年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的通車,全市唯一的軌道交通“大本營”——車輛段落戶塘雅。 與其他輕軌途經鄉鎮不同的是,塘雅還承建了軌道交通車輛段,肩負著金華市整個市域軌道交通系統車輛停放、運用整備、定期檢修以及日常維修的重擔。 獨此一家,別無他處,意義和重要性由此可見。更值得一提的是,未來,車輛段上方將出現五六十萬平方米的上蓋物業。從塘雅車輛段鳥瞰效果圖來看,高樓林立,繁花似錦,就是一個長條形的現代化都市街區,幾乎看不到軌道和車輛。維保、停車等功能都隱藏在了未來之城的下方。 幾年后,塘雅將如東京、紐約等國際都市人流如梭的地鐵上蓋物業一樣,崛起一個綠色低碳、智慧共享、舒適宜居的未來社區之城。這個體量龐大的綜合體“航母”,在帶來軌道交通便利生活的同時,也將讓塘雅更具國際都市范。(有改動)11.快速閱讀這篇新聞作品,擬寫下面的新聞寫作提綱。每處不超過20字。(6分)新聞寫作提綱三次變化 具體變化 變化結果第一次 (1) 1932年浙贛鐵路塘雅段通車 村里富起來,拉近了村莊與城市之間的距離第二次 2009年金義快速路和2013年曹塘澧公路的建成通車 (2) 挺起了塘雅發展的脊梁,鋪就了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 第三次 (3) 2022年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通車,車輛段落戶塘雅 (4) 帶來便利生活,讓塘雅更具國際都市范 解析:本題考查擬寫新聞提綱。可參照新聞內容和表格提示進行擬寫。第(1)空,從第③段可知,具體變化是“1932年浙贛鐵路塘雅段通車”。第(2)空,從第⑧段中“兩條主干線路貫穿塘雅,形成‘十’字框架,挺起了塘雅發展的脊梁,鋪就了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可知,變化結果是“挺起了塘雅發展的脊梁,鋪就了經濟騰飛的康莊大道”。第(3)空,從第 段可知,第三次變化是“2022年金義東市域軌道交通通車,車輛段落戶塘雅”。第(4)空,從第 段中“在帶來軌道交通便利生活的同時,也將讓塘雅更具國際都市范”可知,變化結果是“帶來便利生活,讓塘雅更具國際都市范”。12.新聞作品的體裁很多,有消息、新聞特寫、通訊、新聞評論等。請閱讀本文,判斷它與以下教材中的哪一篇文章體裁最接近,并結合文意簡要闡述理由。(6分)A.《我三十萬大軍勝利南渡長江》B.《“飛天”凌空——跳水姑娘呂偉奪魁記》C.《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D.《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 最接近的是C項。本文和C項都是通訊。本文運用了多種文學手法,生動形象地報道了新聞事實,選擇“金東十年的交通建設大變遷”這個縱剖面,從火車到金義快速路和曹塘澧公路,再到輕軌,交代得很完整,讓讀者清晰地感受到金東交通的巨變。 解析:本題考查對文章體裁的識別。A項,消息;B項,新聞特寫;C項,通訊;D項,新聞評論。《寶馬雕車香滿路,幸福的歌聲傳四方》運用多種文學手法,生動形象地報道了新聞事實,選擇“金東十年的交通建設大變遷”這個縱剖面,從火車到金義快速路和曹塘澧公路,再到輕軌,交代得很完整,讓讀者清晰地感受到金東交通的巨變。13.塘雅是金東的一個鎮,濃縮了10年來金東交通的巨變。請你以“非凡十年”為話題,采訪塘雅的居民。你會提出怎樣的問題呢?請擬定兩個合適的問題。(4分) (示例)①您覺得家鄉塘雅這十年有哪些變化?②家鄉塘雅這十年的變化帶給您的最大感受是什么? 解析:本題考查擬寫采訪問題。可根據文章內容和自己的理解,圍繞“非凡十年”這一話題,提出相關問題。14.在新聞作品之后,記者們往往會寫下“記者手記”,請你也來當一回小記者,補寫這篇新聞作品的“記者手記”。50字以上。(5分)小貼士:記者手記也稱為記者札記,是指記者在完成新聞稿件后對新聞事件或者新聞當事人的一些思考和看法,主要體現記者所思所想的個人意志。 (示例)一段段鐵軌,一條條公路,一列列輕軌,都是發展強勁的見證者。塘雅是金東的一個鎮,卻濃縮了金東交通的巨變。撫今追昔,方覺來路之多艱。如今,我們乘公交,坐輕軌,開汽車……便捷、快速、舒適、省錢、省心的出行,讓生活幸福指數節節攀升。四通八達,就是滿滿的未來;腳踏實地,就是穩穩的幸福。 三、寫作(50分)15.這一單元我們學習了“采訪”的相關知識。請以“采訪”為話題,寫一篇文章。你可以敘述某次采訪的經歷,可以想象采訪某個人的情景,也可以談談你采訪某個人的理由。采訪對象可以是現實生活中你熟悉或陌生的人,也可以是歷史人物或藝術作品中的人物;可以是英雄人物,也可以是平凡的人……要求:①題目自擬,文體自定(詩歌除外);②5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略。10 / 10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