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時分層訓練(二) 2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1.閱讀下面的文段,回答問題。從即日起,根據諾貝爾的遺囑,諾貝爾獎由4個機構(瑞典3個,挪威1個)頒發,從按諾貝爾遺囑建立的基金中bō款。受獎儀式每年于12月10日諾貝爾shì世周年紀念日在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和挪威的奧斯陸舉行。(1)給加點字注音,根據拼音寫漢字。即日( jí ) 頒發( bān )bō( 撥 )款 shì( 逝 )世(2)找出文段中有錯別字的一個詞語并改正過來。 受獎 改為 授獎 (3)“遺囑”中“囑”的意思是 囑咐;囑托 。(4)文段中畫橫線部分括號的作用是 解釋說明 。2.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 C )A.瑞典學院將2023年度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挪威劇作家約恩·福瑟。B.諾貝爾一生擁有355項專利發明,并在歐美等五大洲20個國家開設了約100家公司和工廠,積累了巨額財富。C.文學對諾貝爾有長期的愛好,在青年時代曾用英文寫過一些詩。D.諾貝爾在少年時代深受英國詩人雪萊的影響,并因此做過想當詩人的“雪萊夢”。解析:語序不當,應為“諾貝爾對文學有長期的愛好”。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 C )每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揭曉后,總會招來許多質疑或嘲諷, , 。 , 。 , ,這就是沈從文。①以證明評委的有眼無珠②托爾斯泰、卡夫卡等無緣該獎的大師必然被再一次提起③在馬悅然對當代中國作家有些吞吞吐吐的評說中④而這個時候,評委中的漢學家馬悅然照例會通過中文媒體說說話⑤又總會牽出一個已故作家的名字來⑥以滿足中國人對諾貝爾獎愛恨交加的情結A.②③④⑥①⑤B.④⑥②①③⑤C.②①④⑥③⑤D.①②③⑤⑥④解析:根據“這就是沈從文”可知,最后一空應為第⑤句,故排除D項;第⑤句承接第③句中的“對當代中國作家有些吞吞吐吐的評說”,應在第③句后面,排除A項;②①兩句從世界范圍談質疑,④⑥兩句轉向談中國人的諾貝爾情結,根據后文“這就是沈從文”可知,②①兩句應在④⑥兩句前面。綜上所述,正確的排序應為②①④⑥③⑤。4.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不當的一項是( B )A.“春雨驚春清谷天”指節氣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和谷雨。B.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有:瑞士的迪南,他于1864年建立了紅十字會,經濟學家帕西,他建立了促進國際仲裁的各國議會聯盟。C.1867年,瑞典化學家諾貝爾發明了黃色炸藥,以后又發明了多種炸藥,這使他獲得巨額收入。D.端午節有很多習俗:吃粽子呀,喝雄黃酒呀,掛艾草呀,賽龍舟呀……解析:“他于1864年建立了紅十字會”后面的逗號應改為分號,前后分句間是并列關系。5.下列有關文體常識的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C )A.消息的標題應簡明、醒目、概括性強。B.就結構而言,消息一般由五個部分組成,即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C.消息的六要素是人物、時間、地點,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它與記敘文六要素完全相同,因此,我們可以說消息是記敘文的一種。D.新聞作品的具體表現形式,包括消息、通訊、新聞特寫等。解析:消息和記敘文是兩種不同的體裁。(一)(2025·深圳南山區期末)閱讀下面非連續性文本,回答問題。學校文學社將組織“科學·人文·藝術”科幻主題文學周活動,同學們查找了以下材料。材料一新聞消息深圳晚報2023年10月26日訊 近日,2023雨果獎在成都科幻大會上揭曉,來自深圳的“90后”科幻作家海漄的作品《時空畫師》獲得“最佳短中篇小說”獎。雨果獎被譽為“科幻文學界的諾貝爾獎”,是科幻文學領域的國際最高獎項之一。海漄也是繼劉慈欣、郝景芳之后,第三位獲得雨果獎的中國科幻作家。《時空畫師》發表于2022年,靈感來自《千里江山圖》。該小說從故宮博物院閉館日驚現“幻影”開始,追溯了一幅名畫的創作過程,以及背后朝野權力斗爭的故事。(有改動)材料二說明文①《千里江山圖》是北宋宮廷畫家王希孟唯一的傳世之作,王希孟僅用了半年時間就繪制完成,當時年僅18歲。后世稱譽此畫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千里江山圖》為絹本畫卷,青綠設色,全畫長約1 191.5厘米,高約51.5厘米。 它是宋代流傳至今最長的山水畫卷,也是存世青綠山水畫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義的作品。②《千里江山圖》繼承和發展了唐代青綠山水畫技法,工筆細膩、意境悠遠,力求在青綠色中尋求變幻,謀求古意與創新兼備、實景與想象并融,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畫貌,將“借畫喻世”的功效在山水畫中展露無遺,代表了宋代青綠工筆山水畫的最高水平。③《千里江山圖》整幅畫卷展現出一幅完整的壯闊美景,山水間點綴有屋舍村落、橋梁渡口、寺觀塔剎、樓閣亭榭等,繪有行旅、幽居、捕魚、觀瀑、游玩等各式人物場景。畫作在布局上采用三段式構圖法,每段又有起承轉合的變化,自然銜接之處蘊含“起伏、緩急、高下、虛實、明暗”等各種形式,極富節奏感,形態錯落有致。全卷將景物大致分為六個部分,每部分均以山體為主要表現對象,各部分之間或長橋相連,或流水溝塹,遠觀則山水連為一體,近看則獨木成林,意圖營造“人在畫中游”的藝術效果。④青綠色是《千里江山圖》的主色調,采用大青綠手法,相較于小青綠而言用色凝重,色澤鮮麗而不浮艷。它所用的顏料主要取自礦物質中的石青和石綠,此種染料,色階豐富,經久不褪,給人郁郁蔥蔥、蒼翠欲滴之感。王希孟以淡色渲染晴空和水面,在山澗和巉巖處露出絹本底色,顯現出宿雨之后的曙色,使人欣愉之感油然而生。⑤《千里江山圖》以工細的筆致、精練的布局和絢麗的色彩,表現出祖國山河的雄偉壯觀,反映出了北宋畫院筆法精細、構圖典雅、設色濃麗的風格。(選自《中國青綠山水畫的絕響——?千里江山圖?》,有改動)材料三新聞訪談海漄,1990年生,大學畢業后到深圳工作,現在是一位金融工作者。海漄在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由于工作繁忙,能夠留給我寫科幻作品的時間非常少。我經常晚上11點才能到家,這是一種常態。 但是,我晚上回家以后,把別人可能用來刷手機或者看短視頻的時間花在了寫作上。在工作中養成的自律和目標感,也幫助了我。比如說,今天我決定要寫1 000字,就一定要寫足1 000字”。“我每天計算著我的時間,計算著我的收入,但我在下班途中,在每天晚上加班回家的路上,我也會仰望一下星空,這本來是兩個毫不相關的平行世界,但現在這兩個世界融合了,理想照進了我的現實。”從劉慈欣手中接過獎杯后,海漄發表了如上獲獎感言。(選自《南方日報》,有改動)6.宣傳組準備推送一則新聞速遞,請為材料一擬寫一個標題,10~20字。 (示例)深圳“90后”作家海漄獲2023雨果獎 7.以下是同學們收集的相關信息,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C )A.材料一是一則消息,使用“倒金字塔結構”,按照重要性遞增的原則安排事實。B.《千里江山圖》繼承和發展了唐代青綠山水畫技法,意境悠遠,代表了宋代寫意山水畫的最高水平。C.材料二采用“總—分—總”結構,從技法、構圖、設色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千里江山圖》。D.海漄在深圳從事金融工作,生活中能用于科幻寫作的時間不多,這也是大多數作家寫作的常態。解析:A項,“按照重要性遞增”表述錯誤,新聞的正文結構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遞減的原則安排的,即所謂“倒金字塔結構”;B項,根據材料二第②段中的“代表了宋代青綠工筆山水畫的最高水平”可知,“代表了宋代寫意山水畫的最高水平”表述錯誤;D項,“這也是大多數作家寫作的常態”表述錯誤,原文沒有這個信息。8.編輯組的同學摘錄了以下句子,請選擇其中一句,根據提示說一說這樣寫的好處。①它是宋代流傳至今最長的山水畫卷,也是存世青綠山水畫中最具代表性和里程碑意義的作品。(結合加點詞的含義,從說明文的語言特點的角度分析)②青綠色是《千里江山圖》的主色調,采用大青綠手法,相較于小青綠而言用色凝重,色澤鮮麗而不浮艷。(從說明方法角度分析)我選 句 (填序號),好處: 答案:(示例一)① “流傳至今”和“存世”都表示現存的,在范圍上起了限制作用,表明《千里江山圖》在現存畫作中的代表性和意義,這兩個詞語體現了說明文語言的準確性。(示例二)② 使用作比較的說明方法,用小青綠和大青綠對比,突出強調了《千里江山圖》色澤鮮麗而不浮艷的特點。解析:本題考查對詞句的賞析。如果選①,可以抓住關鍵詞語賞析表達效果;如果選②,可以從說明方法的角度去分析。9.文學社準備舉辦科幻主題征文比賽,小圳卻在報名前犯了難。請你結合材料三中海漄的創作經歷,寫一段話回復小圳,鼓勵他積極嘗試寫作。小圳:雖然我挺喜歡科幻的,但自己寫一部科幻作品簡直是癡人說夢,而且學業那么忙,我又沒時間。唉,還是算了吧!我的回復: (示例)小圳,你好!海漄雖然工作繁忙,但依舊堅持寫作。他啟發我們要合理安排時間,養成自律的習慣,在繁忙的學業中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喜歡科幻就去積極嘗試寫作吧,相信你一定可以做到,加油! 解析:本題考查情景對話。根據題干的提示,要結合海漄的話“我經常晚上11點才能到家,這是一種常態。 但是,我晚上回家以后,把別人可能用來刷手機或者看短視頻的時間花在了寫作上。在工作中養成的自律和目標感,也幫助了我。比如說,今天我決定要寫1 000字,就一定要寫足1 000字”來鼓勵他,符合要求即可。(二)綜合性學習。10.班級即將開展以“了不起的長城”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1)同學們在此次活動之前,分組搜集到了以下三則材料,請仔細閱讀后寫下你的探究結果。材料一 長城修筑的歷史可上溯到西周時期,發生在首都鎬京(今陜西西安)的著名典故“烽火戲諸侯”就源于此。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爭霸,互相防守,長城修筑進入第一個高潮,但此時修筑的長度都比較短。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后,秦始皇連接和修繕戰國長城,始有“萬里長城”之稱。明朝是最后一個大修長城的朝代,今天人們所看到的長城多是此時修筑。材料二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的軍事防御工事,是一道高大、堅固而且連綿不斷的長垣,用以阻隔敵騎的行動。材料三 歷史學家翦伯贊如是說:“在當時的物質和技術條件下,竟能完成這樣一個巨大的國防工程(指筑長城)……不能不令全世界驚嘆!” (示例)長城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長城氣勢雄偉,見證了中華民族崛起的歷史,代表了中華民族堅毅自強的精神,是世界歷史上的一個偉大的奇跡,更是我們中國人的驕傲。 (2)中國人對長城有著獨特的情感,并盡情為之歌唱。下面歌詞中哪一句最能引起你心靈的震撼,請寫下你的感悟。①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鑄成我們新的長城!(《義勇軍進行曲》)②長江,長城,黃山,黃河,在我心中重千斤,無論何時,無論何地,心中一樣親。(《我的中國心》) (示例一)選①。表現了中華兒女在民族存亡的危急關頭,萬眾一心,團結一致,用自己的鮮血和生命捍衛祖國的堅定決心。 (示例二)選②。表現了長城是中華民族的象征,說明了長城在“我”心目中的崇高地位,表達了中華兒女對祖國的熱愛之情。4 /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