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單元成果展示(時間:120分鐘 分值:120分)一、積累與運用(30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1~3題。(9分)回眸往事,人生中總會遇到一些對我們至關(guān)重要的人,①對魯迅而言,是身處異國他鄉(xiāng)時正直熱忱、②沒有狹ài民族偏見的藤野先生;對朱德而言,是出身佃農(nóng)但不chuò勞作、寬厚仁慈并竭盡所能支持他的母親;③對瑪麗·居里而言,是陪伴她在夏天燥熱、冬天嚴寒的舊棚屋中一同dān精竭慮追尋“鐳”的丈夫比埃爾·居里;對列夫·托爾斯泰而言,或許窮其一生探索和審視的自我才是他最重要的靈魂伴侶。④1.根據(jù)拼音寫漢字。(3分)狹ài( 隘 ) 不chuò( 輟 )dān( 殫 )精竭慮2.下列依次給文段中加點的字注音,正確的一項是(3分)( B )A.mú chén dìnɡ zàoB.móu chén diàn zàoC.mú chén diàn zàoD.móu zhěn diàn zào3.文段中①②③④處的標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3分)( A )A.① B.②C.③ D.④解析:第①處后面的內(nèi)容是對前面“對我們至關(guān)重要的人”的解釋說明,故第①處應(yīng)用冒號。4.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3分)( D )A.在學校運動會的長跑比賽中,他雖已累得筋疲力盡,但還是堅持跑到了終點。B.朗誦比賽中,選手們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用激昂洪亮的聲音表達出新時代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C.老師的評語雖只寥寥數(shù)語,卻是入木三分。D.隨著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南沙區(qū)這片區(qū)域的摩天大樓拔地而起,附近原有的那些樓房顯得鶴立雞群。解析:“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顯得很突出。不能用來形容樓房。5.下列句子中有語病的一項是(3分)( C )A.璀璨的亞洲文明是世界文明的精彩篇章。B.掃黑除惡不僅具有現(xiàn)實意義,而且還有長遠的政治意義。C.天舟系列貨運飛船之所以被稱為“快遞小哥”的原因,是因為它只運貨不運人。D.國內(nèi)領(lǐng)先、全國第一、全球首位……山東新型儲能“成績單”分量十足,為全國貢獻了“山東力量”。解析:句式雜糅,應(yīng)把“的原因”刪掉。6.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3分)( C )A.《藤野先生》選自散文集《朝花夕拾》,作者是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魯迅先生。B.《回憶我的母親》一文,作者回憶了母親的主要事跡,展示了母親的美德,表達了對母親的贊頌、感謝與懷念。C.《列夫 托爾斯泰》的作者是英國作家茨威格。作者為我們描繪出一幅世界文豪托爾斯泰的“肖像畫”,揭示出托爾斯泰深邃而卓越的精神世界。D.《美麗的顏色》選自居里夫婦的女兒所著的《居里夫人傳》,贊揚了居里夫人對科學忘我獻身、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解析:茨威格是奧地利作家。7.(2025·廣東陽江期末)閱讀《紅星照耀中國》選段,回答問題。(5分)紅軍戰(zhàn)士一個個站出來愿意冒生命危險……他們身上背了毛瑟槍和手榴彈,馬上就爬到沸騰的河流上去了,緊緊地抓住了鐵索一步一抓地前進……狙擊手向著河流上空搖晃地向他們慢慢爬行前進的紅軍射擊。第一個戰(zhàn)士中了彈,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著又有第二個、第三個。但是別的人越來越爬近到橋中央……(1)以上內(nèi)容出自美國作者 埃德加·斯諾 (人名)所寫的《紅星照耀中國》,書名的意思是 中國共產(chǎn)黨及其領(lǐng)導的紅色革命 猶如一顆閃亮的紅星,不僅照耀著中國的西北,而且必將照耀全中國。(2分)(2)根據(jù)上面選段內(nèi)容,分析這是中國工農(nóng)紅軍長征中的哪一場重要戰(zhàn)役。請簡要說說這些紅軍戰(zhàn)士具有哪些精神。(3分) 戰(zhàn)役:飛奪瀘定橋。精神:不怕犧牲、勇往直前、百折不撓、堅韌不拔、忠誠愛國等。 8.班內(nèi)決定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與并完成下列任務(wù)。(7分)(1)請寫一個有關(guān)“誠信”的故事名稱,并簡單概述。(3分) (示例)立木為信。商鞅變法時,為了樹立威信,下令在城門外立一根三丈長的木頭,并許下諾言:誰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重賞。后來終于有人站出來將木頭扛到了北門。商鞅重賞了他。 (2)據(jù)報載:一名出租車司機在救助一個被貨車(已逃逸)撞傷的老人時,先讓老人寫下證明(證明不是自己撞的老人),然后才救助老人。請你對這名出租車司機的行為加以評論。(60字以內(nèi),要求觀點鮮明,說理透徹)(4分) (示例一)司機的行為可以理解,因為當今社會誣陷好人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司機在保護自己的前提下,依然心存善念,救助老人,是值得肯定的。(示例二)司機的行為不正確,因為人要常存善念,司機在救助他人之前,不應(yīng)先考慮自己的利益,而應(yīng)以救人為先,急人之所急。 二、閱讀理解(4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17分)燈如紅豆侯志明①紀昀有言:“燈如紅豆最相思。”②夏日炎炎的夜晚,我經(jīng)常會在夜深人靜后走向陽臺,看城市迷人的夜光。那夜光是由無數(shù)盞燈組成的。望著望著,有時會掉下眼淚來。③我總會想到童年、少年時陪伴我的那盞小煤油燈。④那是一盞自制的、簡單的煤油燈。一進臘月,母親就要夜夜坐在小油燈前,趕做新衣或者漿洗舊衣。白天辛苦一天,晚上還要干活到下半夜。有一天,我睡醒一覺,發(fā)現(xiàn)母親還在燈前納鞋底做新鞋,腿上蓋著被子,身上披著棉衣。一手拿著鞋底,一手交替拿錐子和針線。先用錐子扎,再用針穿線,接著在膝蓋上使勁地勒緊。我看著看著,忽然看見她渾身一抖,把手里的東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緊緊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臺上。過了五六分鐘吧,她又坐了起來,拿起沒做完的活兒。我想過去摟住她看看扎傷的手,想勸她去睡覺,但我一張口,說出的卻是“媽,我要尿尿”。她沒有抬頭,只是說“燈亮著呢,去吧”。尿完尿,我轉(zhuǎn)過身,站在那兒,盯著母親,希望她看我一眼,等來的卻是“冷,快去睡,感冒了過不好年”。她仍沒有抬頭。“那你怎么還不睡?”“快完了,一會兒睡。”在母親的心里,趕制孩子過年的新衣新鞋,這些活兒不但是定了量的,而且也是限了時的。年年如此。⑤直到今天,在我心中,那盞小小的油燈從沒有熄滅。它渺小像母親,它柔弱像母親,但它明亮也像母親。母親積極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照亮了我們艱難生活的每一天。⑥后來,我們家又有了另一盞油燈。那是一盞玻璃底座,玻璃肚子,帶了玻璃燈罩的油燈。它不但比我家原有的那盞燈好看,而且也明亮。更主要的是它有個調(diào)整亮度的開關(guān)。這是父親當了生產(chǎn)隊會計,村里給買的。自從有了這盞燈,我們總希望父親天天計工分,天天整理賬,天天點亮這盞燈。那樣不但整個家里會明亮很多,而且我們可以蹭亮光看書寫作業(yè)。⑦有一年的年底,父親又點亮那盞燈,開始算賬,我又蹭光寫起作業(yè),寫完我就去睡了。但我睡醒一覺,發(fā)現(xiàn)父親仍然在翻本子打算盤。“爹,咋了?”“沒咋。”他沒有看我。“沒咋,那咋不睡?”我又問。這時他轉(zhuǎn)過臉,看著我說:“有兩毛錢,對不上賬。”“多了還是少了?”我接著問。“多了。”他說。“多了,那好呀!”我說。他又轉(zhuǎn)過頭并擰小燈火,走過來坐在炕沿邊摸著我的臉:“不知道給誰少算了。兩毛,一個壯勞力兩天才能掙到。”⑧在我心中,那盞小小的油燈也從來沒有和父親分開過。它教給我認真、公道、善良地對人對事,遇有疑難、面對選擇時推己及人。⑨后來,我上了高中。為了在教室關(guān)燈后能多學習一會兒,我備了一盞小油燈。多少次,在寒冷的冬天,我的手凍得不能拿筆想放棄的時候,是這盞小小的燈給了我些許的溫暖。尤其難忘的是,有一個冬天的早晨,我?guī)Я藷羧ソ淌冶硶墒侵贿^了一會兒就油盡燈滅,正在我不知如何是好時,一個與我坐得不遠的女同學將她的燈推到了我的面前,自己站起來走出了教室。這一舉動是我萬萬沒想到的,因為在那個年代,男女同學是連話都不說的。何況這個女同學是我們男生認為最丑,而且她也應(yīng)該是意識到了的。那一刻我懂得了什么是真正的美。⑩幾十年來,陪伴我的大大小小、形態(tài)各異的油燈,都已難得見到了,但它們照耀我前行的路卻是那樣的明亮寬展,給我的啟迪又是那樣的深刻受用。 “燈如紅豆最相思”的前面還有一句,是“書似青山常亂疊”。把燈和相思聯(lián)系起來的這位詩人,升華了我對燈相思的境界和品位。(有改動)9.文章重點寫三盞“小油燈”,它們都給了“我”啟迪。結(jié)合全文,填寫表格。(4分)“小油燈” 相關(guān) 人物 給“我”的啟迪第一盞 母親 積極面對困難,生活的道路會越來越明亮第二盞 父親 (1) 認真、公道、善良地對人對事 第三盞 女同學 (2) 真正的美與外表無關(guān)(或內(nèi)在美才是真正的美)10.第②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分) ①城市迷人的燈光與下文柔弱的小油燈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小油燈對“我”的影響之大、啟迪之深。②引出下文“我”對小油燈及往事的回憶,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 解析:本題考查語段的作用。作者在第②段寫了城市夜晚的燈光,觸景生情,由城市燈光聯(lián)想到童年、少年時用過的小油燈并形成對比,突出小油燈在作者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內(nèi)容上,引出對小油燈的回憶,突出了往事的難忘和對自己的影響,同時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調(diào)。11.品味下列加點的詞語,分析其表達效果。(6分)(1)(她)把手里的東西一扔,然后用左手緊緊地攥住右手的食指,斜倚在了窗臺上。 “攥住”即握住,寫出母親被扎傷時的反應(yīng),表現(xiàn)了母親面對困苦時默默承受的堅忍品格。 (2)我想過去摟住她看看扎傷的手,想勸她去睡覺。 “摟住”即抱住,突出了“我”看見母親手被扎傷時的心痛,表現(xiàn)了“我”對母親的關(guān)心。 _解析:本題考查賞析詞語。(1)“攥住”的意思是握住,母親納鞋底時被針扎了手,但她沒有喊叫,而是通過“用左手緊緊地攥住右手的食指”的方法來止痛,可見母親的堅忍。(2)“摟住”的意思是抱住,“我”看到母親的手被針扎傷,心里非常難過,想抱住母親,給她以安慰,通過“摟住”這個詞語,寫出了“我”對母親的關(guān)心。12.文章以《燈如紅豆》為題,有什么妙處?(3分) ①“燈如紅豆”化用詩句,使題目富有詩意。②“燈”是文章的線索,全文圍繞“燈”組織材料,結(jié)構(gòu)清晰,敘事集中。③“紅豆”寄托相思,“燈如紅豆”生動形象地表達了“我”對往事的深深懷念之情。 解析:本題考查文章題目的作用。從出處角度分析:“燈如紅豆”化用了詩句,增加了題目的詩意。從結(jié)構(gòu)角度分析:文章圍繞“燈”把童年、少年時期的三件事串聯(lián)在一起,層次分明。從主題或情感角度分析:作者借用“紅豆”這一相思果,表達了自己對往事的懷念之情。(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回答問題。(23分)端午時節(jié)“粽”是情劉 平①那年六月,中考的大幕即將拉開,端午的粽子也開始飄香,不過,這粽香飄不到我們這里。九年級的學生成天埋頭在書山題海里,忙得早已忘了季節(jié)的變換,哪里還記得端五、端六?②那天中午,下課鈴聲剛響,我就跑向食堂,擠在喧鬧的人流中,打到了飯菜:四兩米飯,一小份土豆絲。我端著飯盒,小心翼翼地穿過洶涌人潮,低頭走出飯?zhí)谩]料到在門口竟被一串粽子撞了個滿懷!③我驚訝地抬起頭,見到了粽子的主人——常青哥。他笑瞇瞇地看著我,遞給我一個清香撲鼻的大粽子。④我疑惑地看著他,支支吾吾地說:“這……怎么可以……”⑤“拿著!”常青哥眨了眨眼鏡片后面的小眼睛,又沖我一笑,轉(zhuǎn)身離開。⑥常青哥姓陳,是我們的班主任兼語文老師。那年,他不到四十歲,中等個,偏瘦,為人隨和。因為常年穿一身青色衣服,我們戲稱他為“常青哥”。⑦常青哥上課很滑稽,講課語速不急不緩。不過有時講到得意處,他的眼睛會閃光,語調(diào)提高八度,語速加快,并且雙腿會有節(jié)奏地抖動,帶動上半身也跟著上下起伏,整個人如同跳躍的琴鍵。⑧雖然常青哥跟同學們很親近,但我怎能隨便要老師的粽子?雖說常青哥月月有工資,但是他家境一般,愛人在家務(wù)農(nóng)。有一次放假回家,我親眼見過他挑一擔禾草行走在田間路上。⑨呆立片刻,我終于回過神來,看到許多老師從飯?zhí)美镒叱鰜恚總€人手上都拎著幾串粽子。哦,端午節(jié)到了,是學校給老師們發(fā)的粽子。也許常青哥已經(jīng)吃飽了,就隨意送給他所見到的某一個同學。⑩我不再糾結(jié),意外的收獲讓我興奮不已。我快步走進教室。教室里已經(jīng)坐下了七八個同學,奇怪,他們怎么也是人手一個大粽子? 因急于要吃美食,我也懶得打聽。坐下來,便開始拆粽子。“咦?這是什么?”一張極細的紙條從纏粽子的線頭下露了出來。我疑惑地打開紙條,上面有幾個用藍色墨水寫的字:“一舉高粽!”這字體,行云流水,是常青哥寫的! “快看,我的粽子!”一個同學大喊起來,“定粽頭名!” “粽情粽意!”“負粽前行!”“粽任在肩!”驚喜的喊聲此起彼伏,原本安靜的教室熱鬧起來了。這事兒,有點兒意思。 “你們的粽子是哪兒來的?”我疑惑地問。“常青哥給的,剛剛碰到他。”大家含笑回答。 原來常青哥不只送了我一個人,還送給了大家。他不光送給大家粽子,還悄悄地在粽子里塞進了他的祝愿。 教室里安靜下來了,那一刻,我們拿著粽子的手竟有點兒發(fā)抖。在這個遇上端午節(jié)的中考前夕,我們的心被常青哥,不,被陳老師的粽子砸中了,甜甜的,酸酸的,暖暖的…… 那年中考,也許是陳老師的粽子祝福得好,我們班大獲全勝!三年后我如愿考上了師范大學,最終也成為一名教師。 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也拎著一大包粽子,站在畢業(yè)班教室門口,我的學生們也將吃到附帶著字條的香甜粽子。此時此刻,我很想跟陳老師說一聲:“長大后我就成了你!”(選自《南國今報》2022年5月26日,有改動)13.本文所寫的兩個故事都發(fā)生在端午節(jié),請你分別概括其內(nèi)容。(4分)(1)那年端午節(jié), 常青哥(陳老師)給“我們”送(代表祝福的)粽子 。(2)今年端午節(jié), “我”也給畢業(yè)班學生送(帶著祝福的)粽子 。解析:本題考查信息梳理與概括提煉能力。本文所寫的發(fā)生在端午節(jié)的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是文章的第①~ 段,從第③段和第 段可提煉出主要內(nèi)容為:常青哥(陳老師)給“我們”送(代表祝福的)粽子。第二個故事是文章的第 段,從“今年的端午節(jié),我也拎著一大包粽子,站在畢業(yè)班教室門口,我的學生們也將吃到附帶著字條的香甜粽子”中可提煉出主要內(nèi)容為:“我”也給畢業(yè)班學生送(帶著祝福的)粽子。14.常青哥寫在細紙條上的那些詞語妙在何處?傳達出他怎樣的情感?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分析。(4分) (示例一)那些詞語運用了諧音(雙關(guān))的手法,通過“粽”與“中”“重”等字的諧音(雙關(guān)),表達了老師對學生的祝福(關(guān)懷、期待、厚望),祝福他們勵志前行,中考成功。(示例二)老師運用化用(借字、仿詞)的手法,把“一舉高中”“定中頭名”“重情重意”“負重前行”“重任在肩”等替換成帶“粽”字的詞語,巧妙地向?qū)W生送出關(guān)愛與祝福,既應(yīng)景,又有趣。 15.請關(guān)注下面句子中加點的兩個稱謂,為什么會從“常青哥”變成了“陳老師”?(4分)我們的心被常青哥,不,被陳老師的粽子砸中了。 稱謂改變體現(xiàn)出“我”對老師的感情有了變化(提升),之前叫“常青哥”,表現(xiàn)出“我”對老師的親近、喜愛之情(或表明老師在“我”心目中是可親可近的形象),之后改稱為正式而莊重的“陳老師”,表現(xiàn)出“我”對老師的尊敬、愛戴之情(或表明老師在“我”心目中是可尊可敬的形象)。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常青哥”是平輩之間的稱呼,聯(lián)系第⑥段和第⑧段可知,叫“常青哥”,既寫出了陳老師的平易近人、可親可近,同時表現(xiàn)出“我”對老師的親近、喜愛之情;“陳老師”是對師長的尊稱,聯(lián)系第 段和第 段可知,叫“陳老師”既表現(xiàn)出他是一個讓人欽佩的老師形象,也表現(xiàn)出“我”對他發(fā)自內(nèi)心的尊敬和愛戴之情。所以,這里的稱謂改變體現(xiàn)出“我”對老師的感情有了變化(提升)。16.文章第⑦段是否可以刪去?請結(jié)合全文說說你的看法。(5分) (示例)本段不可以刪去。因為它描寫(插敘)了老師上課時生動滑稽、傾注深情的特點,體現(xiàn)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guān)系,為下文寫老師送粽寫字、祝福學生的情節(jié)作了必要的鋪墊。若刪去,人物形象不夠豐富突出,文章略顯單調(diào)平直,缺少波瀾和意蘊。 17.品味文末“我”的內(nèi)心獨白——“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你有怎樣的感悟?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和生活實際具體談一談。(6分) (示例)我從這句話中領(lǐng)悟到人要有感恩與回報之心。當年陳老師通過粽子關(guān)愛學生,今天的“我”成了老師,也用粽子去關(guān)愛學生。生活中,媽媽照顧我很辛苦,在每年母親節(jié)時,我會為她烹飪幾道菜,表達我的感恩之心。我們不僅要接受愛,更要懂得回報愛,讓世界充滿愛。 解析:本題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長大后我就成了你”是“我”的內(nèi)心獨白,因為對老師充滿了尊敬和感激,自己現(xiàn)在也成為當年的陳老師,不僅職業(yè)上相同,關(guān)心學生的精神品質(zhì)也是一致的。這既有對陳老師當年通過粽子關(guān)愛學生行為的感恩與回報之心,也體現(xiàn)了當年陳老師對“我”“言傳身教”之功,是他當年關(guān)愛學生、以粽傳情,給“我”樹立了榜樣,所以多年以后“我”就成了陳老師的接班人。根據(jù)自己的理解,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出感悟即可。三、寫作(50分)18.閱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被譽為“沙漠英雄樹”的胡楊樹,具有驚人的抗干旱、抵御風沙的能力,能頑強地生存繁衍于沙漠之中。這主要是因為它的根系極其發(fā)達。向下扎根,才能汲取向上成長的力量;根深,才能葉茂。世間萬物,莫不如此。請你根據(jù)閱讀后的聯(lián)想、感悟或思考,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要求: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征鮮明;②不得抄襲或套作;③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答案:略。9 / 9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yù)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