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課件+教案+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課件+教案+學案

資源簡介

(共22張PPT)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新知導入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一次上井岡山,38年后的1965年5月,回到井岡山視察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感慨良多,詩興勃發,于是在5月25日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其中有兩句詩歌: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上天我們有自己的飛船和宇宙空間站,入海我們有自己的“蛟龍號”。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神話。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再次回顧那令人激動的一刻。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余建斌 吳月輝 劉詩瑤 金立旺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新聞相關知識;
2.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
3.設置誦讀、拓展訓練,提升文本理解應用能力;
4.培養正義感、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新知講解
寫作背景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是一個重大歷史時刻和難忘瞬間。為此人民日報社派出3名記者組成航天報道一線團隊,奔赴一線采訪。這些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兩地進行了多天前期采訪。在通宵達旦的值守中,見證和記錄中國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時間精心撰寫稿件,展現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解 題
引題:神州十二號三名宇航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
作用:引出主題,交代背景,烘托氣氛
主標題:中國人首次進入了自己的空間站
新聞的核心,概括新聞的主要事實和思想內容。
以極其凝練的語言報道了國人進入空間站的事實,點明了寫作內容,表達了強烈的自豪感。
字詞預習
獲悉( ) 交會( ) 節點( ) 駐留( )
關鍵( ) 軌道( ) 模式( ) 開啟( )
載人飛船( ) 核心艙( )
xī jiāo jié zhù
jiàn gu mó q
zài cāng
模式( mó) 載人( zài )
模樣(mú) 記載(zǎi)
詞語解釋
獲悉:
交會:
節點:
駐留:
關鍵:
再生生保:
獲得消息,知道某種情況。
會合;聚集。
結構各段之間相連的地方。
停留。
比喻事物最關緊要的部分;對事情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即“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人類實現中、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的關鍵技術之一,它能在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為航天員創造一個適于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并提供必需的生活支持保障。
讀新聞
同桌對讀,相互指出優點不足;
班級展示
從新聞結構看,新聞包括幾部分?找出本則消息的各個組成部分。
標題:
引標:神州十二號三名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
主標: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導語: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部分,揭示消息的核心內容,吸引讀者注意。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主體:“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詳細闡述導語內容: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過程、交會對接過程及航天員出艙活動。
背景:航天領域要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結語: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話。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找出這則消息的六要素。
何時when:6月17日9時22分。
何地where: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何人who: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何事what: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何故why:航天領域要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如何how: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從升空至三名航天員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以及后續按計劃要完成的工作。
這則新聞寫了幾件事?有沒有詳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三件
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入軌后后快速自主交會對接;
航天員開艙進駐
第一件略,后兩件詳。
中國載人航天發射技術已經成熟,不需過多講述;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是首次進行,意義重大,尤其是對聶海勝等三位航天員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的細節,強化了事件的里程碑意義,同時也照應了主標題。
【合作探究】
消息的真實性、語言的準確性表現在哪里?請結合具體詞句分析。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
這是向讀者交代消息來源。別看這句話只有16個字,寫與不寫那是不一樣的。報道重大新聞事件,必須要寫清楚消息的來源,以增強消息的權威性、可靠性、準確性。
【合作探究】
消息的真實性、語言的準確性表現在哪里?請結合具體詞句分析。
“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內容。其中時間“6月17日9時22分”、人數“3名”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突出新聞語言的準確性。
“準確”“順利”形容詞表現我國航天技術的高超,突出了我國科技的新成就。
【合作探究】
消息的真實性、語言的準確性表現在哪里?請結合具體詞句分析。
“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寫明了這次活動的性質。
其中“首次”,點明了這次活動的意義,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新聞語言的準確性,與客觀事實一致。
課堂總結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則消息通過對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從升空至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全過程,以及后續按計劃要完成工作的具體描寫,表現了我國強大的航天實力,彰顯了我國航天技術的新成就。
以新聞的視角展現了發射過程交會對接和航天員進駐等環節,不僅體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的成熟和先進,也展示了中國航天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團結協作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課堂練習
課內閱讀: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記者余建斌、吳月輝、劉詩瑤)
①本報酒泉6月17日電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6月17日15時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②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③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這篇新聞的導語部分是哪句話?請說明導語在新聞中的作用。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接下來要開展哪些工作?


3.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一事件,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請結合文章及自身理解進行闡述。

基礎知識及運用
下面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獲悉 ( xī ) 酒泉(jiǔ ) 端口(duān ) 預定軌道(gu )
B.神舟 ( zhōu ) 設置 ( zhí ) 發射 ( shè ) 核心艙( cāng )
C.交會( huì) 對接( jiē ) 模式( mó ) 聶海勝( niè )
D.順利( shùn ) 駐留( zhù ) 關鍵( jiàn ) 載人飛船(zǎi)
下面句子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B.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
C.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
D.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住留。
下面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寫出了秋風銳不可當、驅除陳腐的凌厲威猛之勢,極具剛健遒勁之美。
B.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的,則是茶館堂倌振聾發聵的吆喝聲。
C.據調查,各種不文明行為中,市民對在公園、健康步道等公共場所遛狗的行為深惡痛絕
D.他聰慧好學,多才多藝,陽光帥氣,在我們年級鶴立雞群,是非常受歡迎的學生。
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原創作品能否獲得市場成功和良好反響,關鍵是能從讀者閱讀愿望中尋找契合點。
B.對于那些不幸的人,我們不但要有同情心,還要有平等之心。
C.有數據顯示,隨著生態持續優化,空氣質量不斷增加,這里的藍天成了常態。
D.經過這次生病,身體瘦弱的張教授的父親已經沒有了往日自信,門都不大出了。
拓展提高
202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上,旌旗飄揚,軍威雄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閱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一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的盛大慶典,也是人民軍隊在奮進百年征程中的一次嶄新亮相。
當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的歌聲在空中回蕩,五星紅旗迎著晨光冉冉升起,9 3 大閱兵正式拉開帷幕。在莊嚴的分列式環節,空中護旗隊率先登場,多型直升機組成多個編隊,以護衛旗幟、懸掛標語等方式,寓意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的輝煌歷程,展現著在黨的領導下,國家的繁榮昌盛和軍隊的發展壯大。隨后,徒步方隊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受閱部隊軍容嚴整,士氣高昂,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彰顯著人民軍隊的威嚴與力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乘車檢閱部隊,那一聲聲“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的親切問候,回蕩在長安街上空,傳遞著黨和國家對人民軍隊的關懷和囑托。
整個閱兵活動時長約70分鐘,上萬余人、上百架戰鷹、數百臺地面裝備,實現了整齊劃一、精準協同、米秒不差的極致標準,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卓越風采和強大實力,也向全世界宣誓著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堅決捍衛抗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堅定決心。
為上面這則新聞擬一個標題,并指出新聞結構的導語主體和結語。
作業布置
完成課后練習
練習讀新聞
板書設計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導語
主體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發射升空,順利入軌
成功對接天和核心艙
三名宇航員進入核心艙后續工作
航天事業蓬勃發展令人矚目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有大把高質量資料?一線教師?一線教研員?
歡迎加入21世紀教育網教師合作團隊!!月薪過萬不是夢!!
詳情請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新聞相關知識,
2.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
3.設置誦讀、拓展訓練,提升文本理解應用能力。
4.培養正義感、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學習重點】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新聞相關知識,
2.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
3.設置誦讀、拓展訓練,提升文本理解應用能力。
【學習難點】
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
【學習時間】1課時
【教學進程】
【導入新課】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一次上井岡山,38年后的1965年5月,回到井岡山視察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感慨良多,詩興勃發,于是在5月25日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其中有兩句詩歌: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上天我們有自己的飛船和宇宙空間站,入海我們有自己的“蛟龍號”。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神話。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再次回顧那令人激動的一刻。
【有關資料】
作者介紹
余建斌,浙江慈溪人,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記者。獲工學學士和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8月進入人民日報,現主要從事科技領域的新聞報道。
寫作背景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是一個重大歷史時刻和難忘瞬間。為此人民日報社派出3名記者組成航天報道一線團隊,奔赴一線采訪這些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兩地進行了多天前期采訪。在通宵達旦的值守中,見證和記錄中國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時間精心撰寫稿件,展現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預習設計】
加點字注音:
獲悉( ) 交會( ) 節點( ) 駐留( ) 關鍵( ) 軌道( )
模式( ) 開啟( ) 載人飛船( ) 核心艙( )
獲悉【huò xī 】 交會【jiāo huì 】 節點【jié diǎn】 駐留【zhù liú 】 關鍵【ɡuān jiàn】
解釋詞語:
獲悉:
交會:
節點:
駐留:
關鍵:
再生生保:
形似字組詞
州( ) 艙( ) 軌( ) 紐( ) 航( )
洲( ) 船( ) 仇( ) 組( ) 杭( )
【新課學習】
從新聞結構看,新聞包括幾部分?找出本則消息的各個組成部分。
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找出這則消息的六要素。
這則新聞寫了幾件事?有沒有詳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合作探究】
消息的真實性、語言的準確性表現在哪里?請結合具體詞句分析。
【課堂檢測】
基礎知識及運用
下面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獲悉 ( xī ) 酒泉 (jiǔ ) 端口(duān ) 預定軌道( gu )
B.神舟 ( zhōu ) 設置 ( zhí ) 發射 ( shè ) 核心艙( cāng )
C.交會( huì) 對接( jiē ) 模式( mó ) 聶海勝( niè )
D.順利( shùn ) 駐留( zhù ) 關鍵( jiàn ) 載人飛船(zǎi)
下面句子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B.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
C.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
D.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住留。
下面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寫出了秋風銳不可當、驅除陳腐的凌厲威猛之勢,極具剛健遒勁之美。
B.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的,則是茶館堂倌振聾發聵的吆喝聲。
C.據調查,各種不文明行為中,市民對在公園、健康步道等公共場所遛狗的行為深惡痛絕
D.他聰慧好學,多才多藝,陽光帥氣,在我們年級鶴立雞群,是非常受歡迎的學生。
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原創作品能否獲得市場成功和良好反響,關鍵是能從讀者閱讀愿望中尋找契合點。
B.對于那些不幸的人,我們不但要有同情心,還要有平等之心。
C.有數據顯示,隨著生態持續優化,空氣質量不斷增加,這里的藍天成了常態。
D.經過這次生病,身體瘦弱的張教授的父親已經沒有了往日自信,門都不大出了。
課內閱讀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記者余建斌、吳月輝、劉詩瑤)
①本報酒泉6月17日電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6月17日15時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②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③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這篇新聞的導語部分是哪句話?請說明導語在新聞中的作用。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接下來要開展哪些工作?
3.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一事件,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請結合文章及自身理解進行闡述。

【擴展延伸】
202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上,旌旗飄揚,軍威雄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閱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一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的盛大慶典,也是人民軍隊在奮進百年征程中的一次嶄新亮相。
當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的歌聲在空中回蕩,五星紅旗迎著晨光冉冉升起,9 3 大閱兵正式拉開帷幕。在莊嚴的分列式環節,空中護旗隊率先登場,多型直升機組成多個編隊,以護衛旗幟、懸掛標語等方式,寓意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的輝煌歷程,展現著在黨的領導下,國家的繁榮昌盛和軍隊的發展壯大。隨后,徒步方隊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受閱部隊軍容嚴整,士氣高昂,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彰顯著人民軍隊的威嚴與力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乘車檢閱部隊,那一聲聲“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的親切問候,回蕩在長安街上空,傳遞著黨和國家對人民軍隊的關懷和囑托。
整個閱兵活動時長約70分鐘,上萬余人、上百架戰鷹、數百臺地面裝備,實現了整齊劃一、精準協同、米秒不差的極致標準,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卓越風采和強大實力,也向全世界宣誓著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堅決捍衛抗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堅定決心。
為上面這則新聞擬一個標題,并指出新聞結構的導語主體和結語。
【作業布置】
完成上面練習
【學后反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導學案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新聞相關知識,
2.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
3.設置誦讀、拓展訓練,提升文本理解應用能力。
4.培養正義感、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學習重點】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新聞相關知識,
2.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
3.設置誦讀、拓展訓練,提升文本理解應用能力。
【學習難點】
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
【學習時間】1課時
【教學進程】
【導入新課】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一次上井岡山,38年后的1965年5月,回到井岡山視察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感慨良多,詩興勃發,于是在5月25日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其中有兩句詩歌: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上天我們有自己的飛船和宇宙空間站,入海我們有自己的“蛟龍號”。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神話。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再次回顧那令人激動的一刻。
【有關資料】
作者介紹
余建斌,浙江慈溪人,人民日報經濟社會部記者。獲工學學士和文學碩士學位。2005年8月進入人民日報,現主要從事科技領域的新聞報道。
寫作背景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是一個重大歷史時刻和難忘瞬間。為此人民日報社派出3名記者組成航天報道一線團隊,奔赴一線采訪這些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兩地進行了多天前期采訪。在通宵達旦的值守中,見證和記錄中國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時間精心撰寫稿件,展現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擔當。
【預習設計】
加點字注音:
獲悉( ) 交會( ) 節點( ) 駐留( ) 關鍵( ) 軌道( )
模式( ) 開啟( ) 載人飛船( ) 核心艙( )
【答案】
獲悉( xī) 交會( jiāo ) 節點( jié ) 駐留( zhù ) 關鍵( jiàn )
軌道( gu )模式( mó ) 開啟( q ) 載人飛船( zài ) 核心艙( cāng )
模式( mó) 載人( zài )
模樣 (mú) 記載(zǎi)
獲悉【huò xī 】 交會【jiāo huì 】 節點【jié diǎn】 駐留【zhù liú 】 關鍵【ɡuān jiàn】
解釋詞語:
獲悉:
交會:
節點:
駐留:
關鍵:
再生生保:
【答案】
獲悉:獲得消息,知道某種情況。
交會:會合;聚集。
節點:結構各段之間相連的地方。
駐留:停留。
關鍵:比喻事物最關緊要的部分;對事情起決定作用的因素。
再生生保:即“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人類實現中、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的關鍵技術之一,它能在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為航天員創造一個適于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并提供必需的生活支持保障。
形似字組詞
州( ) 艙( ) 軌( ) 紐( ) 航( )
洲( ) 船( ) 仇( ) 組( ) 杭( )
【答案】
州(杭州 ) 艙(船艙) 軌(軌道) 紐(樞紐) 航(航線)
洲(大洋洲 ) 船(小船) 仇(仇恨) 組(組織) 杭(杭州)
【新課學習】
從新聞結構看,新聞包括幾部分?找出本則消息的各個組成部分。
【答案】
標題:引標 神州十二號三名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主標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導語: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部分,揭示消息的核心內容,吸引讀者注意。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主體:“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詳細闡述導語內容: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過程、交會對接過程及航天員出艙活動。
背景:航天領域要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結語: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話。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找出這則消息的六要素。
【答案】
何時when:6月17日9時22分。
何地where:酒泉衛星發射中心。
何人who: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何事what: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何故why:航天領域要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如何how: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從升空至三名航天員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以及后續按計劃要完成的工作。
這則新聞寫了幾件事?有沒有詳略?為什么這樣安排?
【答案】三件
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入軌后后快速自主交會對接;航天員開艙進駐
第一件略,后兩件詳。中國載人航天發射技術已經成熟,不需過多講述;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是首次進行,意義重大,尤其是對聶海勝等三位航天員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的細節,強化了事件的里程碑意義,同時也照應了主標題。
【合作探究】
消息的真實性、語言的準確性表現在哪里?請結合具體詞句分析。
【答案】
①“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這是向讀者交代消息來源。別看這句話只有16個字,寫與不寫那是不一樣的。報道重大新聞事件,必須要寫清楚消息的來源,以增強消息的權威性、可靠性、準確性。
②“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內容。其中時間“6月17日9時22分”、人數“3名”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突出新聞語言的準確性。“準確”“順利”形容詞表現我國航天技術的高超,突出了我國科技的新成就。
③“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寫明了這次活動的性質。其中“首次”,點明了這次活動的意義,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新聞語言的準確性,與客觀事實一致。
【課堂檢測】
基礎知識及運用
下面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
A.獲悉 ( xī ) 酒泉 (jiǔ ) 端口(duān ) 預定軌道( gu )
B.神舟 ( zhōu ) 設置 ( zhí ) 發射 ( shè ) 核心艙( cāng )
C.交會( huì) 對接( jiē ) 模式( mó ) 聶海勝( niè )
D.順利( shùn ) 駐留( zhù ) 關鍵( jiàn ) 載人飛船(zǎi)
【答案】D
【解析】載人的“栽”應讀:zài
下面句子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
A.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
B.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
C.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
D.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住留。
【答案】D
【解析】“住留”應寫作:駐留
下面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
A.這首詞寫出了秋風銳不可當、驅除陳腐的凌厲威猛之勢,極具剛健遒勁之美。
B.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的,則是茶館堂倌振聾發聵的吆喝聲。
C.據調查,各種不文明行為中,市民對在公園、健康步道等公共場所遛狗的行為深惡痛絕
D.他聰慧好學,多才多藝,陽光帥氣,在我們年級鶴立雞群,是非常受歡迎的學生。
【答案】B
【解析】振聾發聵:發出很大的聲響,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喚醒糊涂麻木的人。此處望文生義。
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A.原創作品能否獲得市場成功和良好反響,關鍵是能從讀者閱讀愿望中尋找契合點。
B.對于那些不幸的人,我們不但要有同情心,還要有平等之心。
C.有數據顯示,隨著生態持續優化,空氣質量不斷增加,這里的藍天成了常態。
D.經過這次生病,身體瘦弱的張教授的父親已經沒有了往日自信,門都不大出了。
【答案】B
【解析】A,兩面對一面;C,搭配不當,應為“空氣質量不斷改善”;D,表意不明,有歧義,應為:張教授身體瘦弱的父親
課內閱讀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記者余建斌、吳月輝、劉詩瑤)
①本報酒泉6月17日電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6月17日15時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
②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③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這篇新聞的導語部分是哪句話?請說明導語在新聞中的作用。
【答案】導語部分是“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6月17日9時,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導語的作用:以簡潔的語言概括新聞的核心內容,迅速吸引讀者的注意力,讓讀者在第一時間了解到新聞最重要的信息。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接下來要開展哪些工作?
【答案】航天員乘組接下來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3.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一事件,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請結合文章及自身理解進行闡述。
【答案】這一事件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取得了重大突破,意味著我國在空間站建設和運營方面邁出了關鍵一步。它驗證了我國在載人航天領域的一系列關鍵技術,如自主快速交會對接、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等技術,為后續空間站的長期穩定運行以及開展更多的科學實驗和應用奠定了堅實基礎,推動我國載人航天事業向更高水平發展,增強了我國在航天領域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也激發了廣大科研人員的創新熱情和民族自豪感,對我國航天事業的長遠發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擴展延伸】
2025年9月3日,天安門廣場上,旌旗飄揚,軍威雄壯,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大閱兵在北京天安門廣場隆重舉行。這是一場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視和平的盛大慶典,也是人民軍隊在奮進百年征程中的一次嶄新亮相。
當激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奏響,“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 的歌聲在空中回蕩,五星紅旗迎著晨光冉冉升起,9 3 大閱兵正式拉開帷幕。在莊嚴的分列式環節,空中護旗隊率先登場,多型直升機組成多個編隊,以護衛旗幟、懸掛標語等方式,寓意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走過的輝煌歷程,展現著在黨的領導下,國家的繁榮昌盛和軍隊的發展壯大。隨后,徒步方隊邁著鏗鏘有力的步伐依次通過天安門廣場,受閱部隊軍容嚴整,士氣高昂,如同一座座巍峨的山峰,彰顯著人民軍隊的威嚴與力量。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乘車檢閱部隊,那一聲聲“同志們好!”“同志們辛苦了!”的親切問候,回蕩在長安街上空,傳遞著黨和國家對人民軍隊的關懷和囑托。
整個閱兵活動時長約70分鐘,上萬余人、上百架戰鷹、數百臺地面裝備,實現了整齊劃一、精準協同、米秒不差的極致標準,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軍隊的卓越風采和強大實力,也向全世界宣誓著銘記歷史、珍愛和平,堅決捍衛抗戰勝利成果和國際公平正義的堅定決心。
為上面這則新聞擬一個標題,并指出新聞結構的導語主體和結語。
【答案】示例:標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大閱兵在京舉行 人民軍隊展雄姿 錚錚誓言護和平
導語 (首段):概括事件核心要素,包括時間(2025年9月3日)、地點(天安門廣場)、事件性質(抗戰勝利80周年閱兵)及意義(銘記歷史、展現軍威)
主體 (第二至三段): 分列式細節 :描述空中護旗隊、徒步方隊、領導人檢閱等環節,突出裝備規模與官兵風貌。 數據支撐 :通過“70分鐘”“上萬人”“米秒不差”等具體信息強化現場震撼力。
結語 (末段):升華主題,強調閱兵的國際意義——彰顯中國捍衛和平的決心與維護正義的擔當。
【作業布置】
完成上面練習
【學后反思】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部編版語文八年級課時教學設計
課題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 單元 1 學科 語文 年級 八
學習目標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新聞相關知識,2.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3.設置誦讀、拓展訓練,提升文本理解應用能力。4.培養正義感、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熱情。
重點 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新聞相關知識,2.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3.設置誦讀、拓展訓練,提升文本理解應用能力。
難點 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一次上井岡山,38年后的1965年5月,回到井岡山視察社會主義建設,毛澤東感慨良多,詩興勃發,于是在5月25日寫下了《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其中有兩句詩歌: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上天我們有自己的飛船和宇宙空間站,入海我們有自己的“蛟龍號”。中國人用自己的智慧創造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的神話。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再次回顧那令人激動的一刻。板書課題。 聽 激趣
講授新課 展示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掌握新聞相關知識,2.理解新聞結構及要素構成,深入分析文本內容。3.設置誦讀、拓展訓練,提升文本理解應用能力。4.培養正義感、自豪感,激發愛國主義熱情。【新課學習】背景介紹: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是一個重大歷史時刻和難忘瞬間。為此人民日報社派出3名記者組成航天報道一線團隊,奔赴一線采訪。這些記者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兩地進行了多天前期采訪。在通宵達旦的值守中,見證和記錄中國航天大事件,并第一時間精心撰寫稿件,展現了新時代新聞工作者的使命擔當。【解題】引題:神州十二號三名宇航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作用:引出主題,交代背景,烘托氣氛主標題:中國人首次進入了自己的空間站新聞的核心,概括新聞的主要事實和思想內容。以極其凝練的語言報道了國人進入空間站的事實,點明了寫作內容,表達了強烈的自豪感。【詞語學習】獲悉( xī) 交會( jiāo ) 節點( jié ) 駐留( zhù ) 關鍵( jiàn ) 軌道( gu )模式( mó ) 開啟( q ) 載人飛船( zài ) 核心艙( cāng )模式( mó) 載人( zài )模樣 (mú) 記載(zǎi)釋義:獲悉:獲得消息,知道某種情況。交會:會合;聚集。節點:結構各段之間相連的地方。駐留:停留。關鍵:比喻事物最關緊要的部分;對事情起決定作用的因素。再生生保:即“再生式生命保障系統”,人類實現中、長期載人航天飛行的關鍵技術之一,它能在載人航天器密封艙內為航天員創造一個適于人類生存的基本環境,并提供必需的生活支持保障。【朗讀新聞】同桌兩人一組相互聽,注意字音、節奏、語調,相互糾錯;(2)上講臺全班展讀【新課學習】從新聞結構看,新聞包括幾部分?找出本則消息的各個組成部分。標題:引標 神州十二號三名航天員順利進駐天和核心艙;主標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導語:消息的第一段或第一部分,揭示消息的核心內容,吸引讀者注意。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主體:“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詳細闡述導語內容: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過程、交會對接過程及航天員出艙活動。背景:航天領域要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結語:消息的最后一段或最后一句話。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消息的六要素是什么?找出這則消息的六要素。何時when:6月17日9時22分。何地where: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何人who: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何事what: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何故why:航天領域要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如何how: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從升空至三名航天員順利進入天和核心艙,以及后續按計劃要完成的工作。這則新聞寫了幾件事?有沒有詳略?為什么這樣安排?三件載人飛船成功發射;入軌后后快速自主交會對接;航天員開艙進駐第一件略,后兩件詳。中國載人航天發射技術已經成熟,不需過多講述;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的交會對接是首次進行,意義重大,尤其是對聶海勝等三位航天員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的細節,強化了事件的里程碑意義,同時也照應了主標題。【合作探究】消息的真實性、語言的準確性表現在哪里?請結合具體詞句分析。①“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這是向讀者交代消息來源。別看這句話只有16個字,寫與不寫那是不一樣的。報道重大新聞事件,必須要寫清楚消息的來源,以增強消息的權威性、可靠性、準確性。②“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內容。其中時間“6月17日9時22分”、人數“3名”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突出新聞語言的準確性。“準確”“順利”形容詞表現我國航天技術的高超,突出了我國科技的新成就。③“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寫明了這次活動的性質。其中“首次”,點明了這次活動的意義,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新聞語言的準確性,與客觀事實一致。 讀讀筆記學習詞語注音釋義筆記讀新聞讀勾畫筆記篩選勾畫筆記回答筆記小組討論筆記 明確目標目標1理解標題積累詞語完成目標3目標2完成目標2目標3目標3
基礎知識及運用下面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獲悉 ( xī ) 酒泉 (jiǔ ) 端口(duān ) 預定軌道( gu )B.神舟 ( zhōu ) 設置 ( zhí ) 發射 ( shè ) 核心艙( cāng )C.交會( huì) 對接( jiē ) 模式( mó ) 聶海勝( niè )D.順利( shùn ) 駐留( zhù ) 關鍵( jiàn ) 載人飛船(zǎi)下面句子有錯別字的一項是( )A.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B.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C.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D.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住留。下面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詞寫出了秋風銳不可當、驅除陳腐的凌厲威猛之勢,極具剛健遒勁之美。B.每座茶館里都人聲鼎沸,而超越這個的,則是茶館堂倌振聾發聵的吆喝聲。C.據調查,各種不文明行為中,市民對在公園、健康步道等公共場所遛狗的行為深惡痛絕D.他聰慧好學,多才多藝,陽光帥氣,在我們年級鶴立雞群,是非常受歡迎的學生。下面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原創作品能否獲得市場成功和良好反響,關鍵是能從讀者閱讀愿望中尋找契合點。B.對于那些不幸的人,我們不但要有同情心,還要有平等之心。C.有數據顯示,隨著生態持續優化,空氣質量不斷增加,這里的藍天成了常態。D.經過這次生病,身體瘦弱的張教授的父親已經沒有了往日自信,門都不大出了。課內閱讀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記者余建斌、吳月輝、劉詩瑤)①本報酒泉6月17日電 記者從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獲悉: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順利完成入軌狀態設置,于北京時間6月17日15時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成功對接于天和核心艙前向端口,與此前已對接的天舟二號貨運飛船一起構成三艙(船)組合體,整個交會對接過程歷時約6.5小時。這是天和核心艙發射入軌后,首次與載人飛船進行的交會對接。②在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成功實現自主快速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從返回艙進入軌道艙。按程序完成各項準備后,先后開啟節點艙艙門、核心艙艙門,北京時間17日18時48分,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先后進入天和核心艙,標志著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③后續,航天員乘組將按計劃開展相關工作,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這篇新聞的導語部分是哪句話?請說明導語在新聞中的作用。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天和核心艙完成交會對接后,航天員乘組接下來要開展哪些工作? 3.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這一事件,對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有何重要意義?請結合文章及自身理解進行闡述。 做練習 拓展提高
課堂小結 《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以新聞的視角展現了發射過程交會對接和航天員進駐等環節,不僅體現了中國航天技術的成熟和先進,也展示了中國航天人在面對困難和挑戰時的團結協作和勇往直前的精神。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原市| 大兴区| 崇州市| 商河县| 利津县| 荔波县| 太仆寺旗| 双峰县| 房产| 洪洞县| 茌平县| 龙南县| 娄底市| 湖北省| 嘉义市| 安塞县| 三河市| 梅州市| 阿城市| 榆林市| 城口县| 绥中县| 台山市| 那坡县| 龙陵县| 霍城县| 平陆县| 凌源市| 友谊县| 安达市| 右玉县| 台南市| 贡觉县| 丹江口市| 惠州市| 琼结县| 五台县| 邵阳县| 寿阳县| 南城县| 广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