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2張PPT)17 難忘的潑水節爭做“鳳凰花小主播”:直播解說潑水節的故事任務一:復習詞語 檢票入場第一組:多音字讀音_____鋪地毯_____床鋪鋪pūpù_______盛著清水_______茂盛盛chénɡshènɡ第二組:動詞短語敲著鼓點踩著“地毯”潑著清水駛過江面第三組:常用詞語傣族人民笑容滿面健康長壽龍船祝福銀碗快來近距離觀看潑水節場面任務二:歡迎場面 講講熱鬧1.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讀準字音,讀通句子。2.邊讀邊想: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感受了什么?自讀要求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第三自然段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敲起象腳鼓趕象腳鼓造型似大象的腳,而大象在傣族象征著五谷豐登、生活美好。討論:“趕來”可以換成“走來”嗎?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一條條一串串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那天早晨,人們敲起象腳鼓,從四面八方趕來了。為了歡迎周總理,人們在地上撒滿了鳳凰花的花瓣,好像鋪上了鮮紅的地毯。一條條龍船駛過江面,一串串花炮升上天空。人們歡呼著:“周總理來了!”有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任務三:講好潑水節的故事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開始潑水了。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默讀四五自然段邊讀邊想這兩段分別描寫了潑水節上的什么畫面?一起跳舞潑水祝福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水紅色頭巾體現出周總理對傣族人民的尊重。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說明周總理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看看插圖,從五段找一找描寫周總理動作的句子,用“-------”畫下來。圈畫要求1.讀清要求2.畫全句子3.認真檢查象征著純潔,有驅邪避毒的作用。柏樹枝象征著吉祥,能帶來平安幸福,抵御疾病。銀碗一手端著 一手拿著說說周總理會對傣族人民送上什么樣的祝福:周總理把水潑到老年人身上,祝愿——健康長壽,壽比南山周總理把水潑到年輕人身上,祝愿——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周總理把水潑到孩子們身上,祝愿——學習進步,茁長成長傣族人民一邊歡呼,一邊向周總理潑水,祝福他健康長壽。潑水祝福周總理身穿對襟白褂,咖啡色長褲,頭上包著一條水紅色頭巾,笑容滿面地來到人群中。他接過一只象腳鼓,敲著歡樂的鼓點,踩著鳳凰花鋪成的“地毯”,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開始潑水了。周總理一手端著盛滿清水的銀碗,一手拿著柏樹枝蘸了水,向人們潑灑,為人們祝福。有感情地齊讀四五自然段爭做故事大王——講好潑水節的故事用“象腳鼓”“鳳凰花”“銀碗”“柏樹枝”這幾個詞語和同桌講講周總理是怎么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肯定鍵質疑鍵補充鍵小組交流任務要求分工 一人表達 一人傾聽表達 編寫準確 語言流暢 自信大方態度 小組討論積極主動【衣著表情】周總理身穿 、 ,頭上包著一條 , 地來到人群中。【一起跳舞】他接過 ,敲著 ,踩著 ,同傣族人民 。【潑水】開始 了。周總理一手 ,一手 ,向人們 ,為人們 。【祝福】傣族人民一邊 ,一邊向周總理 ,祝福他健康長壽。“象腳鼓”“鳳凰花”“銀碗”“柏樹枝”清清的水,潑啊,灑啊!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笑啊,跳啊,是那么開心!多么幸福啊,1961年的潑水節!多么令人難忘啊,1961年的潑水節!齊讀要求:齊讀六、七、八自然段,想一想:1961年的潑水節為什么這么難忘?任務四:拓展閱讀《入木三分》能用上“筆山、墨池”說說王羲之是怎樣練字的。能用上“筆山、墨池”說說王羲之是怎樣練字的。課后請你繼續化身故事大王,用詞語百寶箱上的詞語給你的爸爸媽媽講一講1961年這場難忘的潑水節吧!“象腳鼓”“鳳凰花”“銀碗”“柏樹枝”基于課程標準的教學評一體化課時設計課題 《難忘的潑水節》 課型 精讀引領課課 標 分 析 教 材 分 析 學 情 分 析 學 習 目 標 課 時 任 務 維度已知未知困難障礙突破措施知識經驗能夠借助拼音讀準生字,自己讀通課文,了解課文大意。動詞與名詞的搭配使用不恰當。1.距離生活較遠,理解有難度。 2.動詞和名詞的搭配使用不恰當。 3.課文內容與課文表達的情感在理解上把握有難度。 4.描述不夠具體,觀察方法單一。1.適當補充背景資料,利用前后學習內容的關聯,幫助學生形成一定的認知。 2.隨文進行指導。通過觀察圖片,進行說話練習,并引導學生舉一反三嘗試自由練習。 3.結合課文特點,設計有針對性的評價任務。 4.多種形式練習,圖片之間前后串連,練講故事。 5.結合語境幫助學生構筑動作畫面,進行聯想記憶。生活經驗大多數孩子都聽說過周恩來的故事,對周總理有個基本上的了解。故事的時代背景距離學生有些遙遠,學生不容易理解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之間的感情。策略經驗能夠運用朗讀圈畫重點語句,感受周總理親民、愛民的情懷。 課文內容與課文表達的情感在理解上把握有難度。1.利用識字游戲,同桌互助、排火車朗讀區分認讀“鋪、盛”兩個多音字,通正確認讀含有動詞的短語及“銀碗”等常用短語。 2.通過借助圖片、理解關鍵詞語、自由朗讀等方式,感受傣族人民迎接周總理到來的熱烈場面。 3.通過找關鍵句體會體會周總理和傣族人民心連心的深厚情感。通過借助“象腳鼓、鳳凰花、銀碗、柏樹枝”等關鍵詞描述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情景。 4.運用所學方法,借助關鍵詞描述王羲之練字的場景。 爭做“鳳凰花小主播” 親愛的小朋友: 你們看,時光旅行的“小火車”開過來了,今天我們停靠的這個站點,正好有一場盛大的潑水節呢,里面是哪位革命先輩的故事呢?如果你能成功領取到進入活動現場的門票,就可以獲得“鳳凰花小主播”的評選資格,向大家直播解說現場熱鬧的場景。 任務要求:直播解說傣族人民和周總理過潑水節的故事。環節 學評任務 學教活動 評價標準環節1 游戲導入 (目標1) 任務一:識字游戲,鞏固生字 文中的重點詞語同學們還記得嗎? 恭喜同學們進獲得了門票,接下來,檢票入場嘍。 活動1:詞語朗讀,檢票入場 第一組:關注多音字讀音 盛著清水、茂盛、鋪地毯、床鋪 第二組:關注動詞短語 敲著鼓點、踩著地毯、潑著清水、駛過江面 第三組:常用詞語 健康長壽、祝福、銀碗、龍船 1.同桌互讀,糾錯改正。 2.排火車朗讀詞語。 評價任務1:排火車檢查認讀。 評價方式:師生評價 評價標準:環節2自主學習 (目標2) 任務二:感受熱烈的場面 傣族人民是怎樣歡迎周總理的? 哪些詞語能突出場面的熱鬧和隆重? 看,傣族人民正在迎接周總理的到來呢,他們都準備了什么?來感受一下熱烈的場面吧。 活動1:根據提示自學 朗讀課文第三自然段,用“ ”畫出相關的語句,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活動2:交流匯報 班級交流發現與想法,教師相機點播補充。 1.圖片出示,認識“象腳鼓”。 2.關鍵詞語的理解。 ①“趕”字,感受到傣族人民特別希望早點看到周總理,盼望著早些和總理一起過節那種高興和急切的心情。 ②聯系生活實際理解,“撒滿”和“鮮紅的地毯”。感受到傣族人民用自己的方式,隆重歡迎周總理的到來。每次看新聞聯播的時候,每當在重大的活動時,歡迎重要的客人,就會鋪上鮮紅的地毯。傣族人民把周總理當成最尊貴的客人,迎接他的到來,及時最隆重的場合。所以傣族人民花瓣鋪地,熱情相迎。 ③對比“一條條”“一條”“一串串”“一串”,體會到當時的場面喜慶和熱鬧。 ④“歡呼著”也能感受到人們的激動和開心。 3.有感情朗讀第三自然段。 ①齊讀第三自然,讀出傣族人民的熱情,讀出歡迎場面的熱鬧。 ②指名講解歡迎場面,把喜悅心情寫在臉上。 評價任務2:自學成果交流 評價方式:班級展示,師生評價 評價標準: 1.能夠積極參與討論; 2.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3.表達清晰。環節3 聚焦場景講故事 (目標3) ) 任務三:講好潑水節的故事 來到潑水節的周總理是什么樣子的? 周總理是怎樣跟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 我們如何借助插圖和詞語百寶箱里的詞語解說好潑水節的場景呢? 為什么這次潑水節這么令人難忘啊? 潑水節將要開始,周總理已經來到了我們視線里,你能認出他嗎?一起來看看周總理是怎么跟傣族人民過潑水節的吧! 活動1:圖文對照,聚焦周總理的衣著和表情,感受總理平易近人。 1.看看插圖,從文中找一找描寫周總理樣子的句子,用“-------”畫下來。 2.朗讀第四五自然段描寫周總理樣子的句子。 3.教師總結: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著裝是一樣的,而且面帶笑容,感受到周總理也是發自內心的高興,非常的平易近人。 活動2:圈畫周總理和傣族人民的動作,感受過節的快樂。 1.圖片出示“銀碗”、“柏樹枝”,認識這些事物。 2.圈畫周總理的動作。 3.邊讀邊做動作,感受當時周總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跳舞的場景。 4.想象說話,補充“祝福”:是啊,在潑水節這一天,水潑灑得越多,送出的祝福也就越多。 清清的水潑到白發老爺爺身上,周總理祝福他…… 清清的水潑到可愛的孩子身上,周總理祝福他…… 清清的水潑到年輕的小伙子身上,周總理祝福他…… 同時傣族人民也向周總理潑水祝福,祝福他……。 5.播放“潑水節”視頻,感受壯觀場面。 6.齊讀課文四、五自然段,讀出畫面。 活動3:爭做小主播。 借助板書,理清思路。 用“象腳鼓、鳳凰花、銀碗、柏樹枝”等關鍵事物詞,解說周總理是怎樣和傣族人民一起過潑水節的。 小組內交流、修改,班級展示。 活動4:情感深化,體會“難忘”。 1.自由朗讀六、七、八自然段,想一想:1961年的潑水節為什么這么難忘? 預設:周總理來到傣族村寨,把美好的祝愿帶給傣族人民,傣族人民永遠也忘不了這一天。 2.師生合作朗讀,讀出感嘆號,讀出強烈的情感。 評價任務3:過節現場講清楚 評價方式:小組展示,師生評價 評價標準:(表格)環節4拓展運用 (目標4) 任務四:閱讀拓展主題叢書《入木三分》 通過學習,大家已經初步掌握了描述場景的方法,接下來讓運用方法我們繼續宣揚更多先輩故事。 活動1:通讀課文,感知大意。 1.積累詞語“入木三分、端秀清新、剛勁有力”。 2.用自己的話說說“入木三分”用來比喻什么呢? 活動2:借助關鍵詞描述場景。 能用上“筆山、墨池”說說王羲之是怎樣練字的。 評價任務4:場景描述 評價方式:小組展示、師生評價 評價標準:作 業 設 計 基礎性作業: 拓展性作業:閱讀主題叢書上其他偉人的故事。板 書 設 計 17.難忘的潑水節 象腳鼓 心連心 銀碗 周總理 傣族人民 潑水祝福 鳳凰花 柏樹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17《難忘的潑水節》第2課時 教學設計.docx 17《難忘的潑水節》第2課時 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