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5年部編版新教材語文二年級上冊第五單元教案設計11.坐井觀天【教學目標】1.認識“沿、渴、喝”等6個生字,會寫“觀、沿、答”等8個生字。會用“一……就……”造句。2.懂得故事內容。3.學習全面看問題的思想方法。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核心素養】學習全面看問題的思想方法。【教學準備】1.生字卡片2.青蛙與小鳥的頭飾。【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過程】第1課時一、學生讀課文,讀準字音,感知課文大意1.板書課題:坐井觀天師:你們還記得朱老師昨天給你們講的故事嗎?同學們通過自己讀書都知道了這個故事,誰能說說“坐井觀天”的“觀”是什么意思。誰坐井觀天。2.再讀讀這個故事,同桌互相檢查生字讀音是否正確。3.出示生字卡片,檢查讀音。(1)從學生中選出一個“小老師”,負責正音。(2)開火車讀生字卡,誰的讀音不準,由“小老師”糾正。(注意“弄”的聲母是“n”,“錯”的聲母是平舌音)學生沒準的字音教師指導。二、讀課文,理解青蛙和小鳥對天的不同看法1.自己讀課文,想一想,從課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小鳥說天很大,青蛙說天很小。2.和同桌討論一下,把小鳥說天很大,青蛙說天很小的那兩個詞語(無邊無際、井口那么大)請找出來,作上記號,再讀一讀。3.教師在黑板上簡筆畫小鳥和青蛙。4.請同學把課文中小鳥說天很大,青蛙說天很小的詞語告訴大家。5.教師板書。6.教師指黑板引讀。 (1)小鳥說:“天無邊無際?!?br/>?。?)青蛙說:“天不過井口那么大?!?br/>三、再讀課文,理解小鳥和青蛙為什么對天有不同的看法1.提問:小鳥怎么知道天無邊無際,青蛙為什么說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讀課文,找出答案。2.誰愿意告訴大家,小鳥和青蛙為什么對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小鳥在天上飛,青蛙坐在井里)3.教師板書:“天上”、“井里”。4.指板書小結:小鳥說天無邊無際是因為它在天上飛,青蛙只有井那么大是因為它坐在井底。5.同學們討論一下,能不能給這只坐在井底看天的青蛙取個名字?(井底之蛙)四、指導朗讀,進一步理解課文意思1.放教學錄音。(有條件可用多媒體)2.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課文,在讀小鳥和青蛙的對話時要讀出不同的語氣。3.你最喜歡讀哪幾段,讀給大家聽聽。(抽生自由選讀,教師以參與的身份進行朗讀指導)4.同桌分角色讀、交換角色讀,互相評議。第2課時一、齊讀課文二、表演“坐井觀天”,進一步體會寓意1.假如你是青蛙,跳出井口后,你會看見些什么,你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自己練一練)2.帶上頭飾即興表演,大家評議。3.假如青蛙上天,小鳥下井,那么它們又會說些什么?(同桌互相指導表演,然后上臺帶頭飾表演)4.這個寓言故事告訴了我們一個什么道理?(學生自由談)5.小結:小鳥和青蛙都是說的實話,可是由于它們所處的位置不同,得出的結論就不一樣?!白^天”是一個比喻,就是把那些目光狹小、自以為是的人比做“井底之蛙”。通過學習這篇課文,啟發我們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看問題,才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三、做課后練習題1.分角色朗讀課文,讀好下面的句子。2.同桌按“一......就......”的句式來仿說句子。3.想想青蛙和小鳥的說法為什么會不一樣。四、識記生字,練習寫生字1.齊讀生字卡片。2.提問:(1)你在學習這課生字時有什么發現沒有?誰能告訴大家?(渴、喝字形相近)(2)你學這兩個字的小竅門是什么?你是怎么記住它的字形的?(“渴”是想喝水,所以是三點水旁;“喝”是用嘴喝水,所以是口字旁)(3)你認為寫“沿”字時,應該提醒同學們注意什么?(左窄右寬,第五筆“是橫折彎”)(4)寫“答”字時,注意上邊的竹字頭約占三分之一位置。3.教師在田字格中范寫“沿”、“答”、“渴”、“喝”等字。4.學生在書上田字格中練寫生字。【教學反思】12.寒號鳥【教學目標】1.認識“鵲、尋、枯”等17個生字,會寫“腳、陣、枯”等10個生字,掌握“號、當”兩個多音字。2.引導學生正確地評判故事中的角色,從寒號鳥可悲的下場,懂得只顧眼前,得過且過是不行的,應該像喜鵲那樣看得遠。著眼未來,從現在做起。3.學習按時間順序給課文分段。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能續編、改編故事。深入領會課文內客,發展兒童創造性。4.繼續培養兒童的自學能力,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及分角色朗讀課文。【核心素養】能創造性地復述課文,能續編、改編故事。深入領會課文內客,發展兒童創造性。教學時數】1課時。【教學過程】一、導語,引起學習興趣這一課,李老師給你們講一個民間故事。很早以前,很遠的一座高山腳下,有一堵石崖。如果在冬天的夜晚從山腳下經過,你會聽到從石崖里傳來的小鳥的哭叫的聲音:哆羅羅,哆羅羅,所以人民就給這小鳥取了個名字,叫寒號鳥。(板書課題)“號”是個多音字,在這里表示哭叫,讀第二聲háo ,例如“號叫”、“號哭”,課文上的“哀號”都讀第二聲。啊,這名字多么難聽,但又怪可憐的。寒號鳥為什么在嚴寒的夜晚號哭呢?我們可以去問問它的鄰居喜鵲。喜鵲就住在寒號鳥對面的大楊樹上。(作圖)二、自學課文,初步了解課文這是個很有趣的民間故事。現在請你們自己讀課文。看你們自己能看懂多少?有什么不懂的,一遍看不懂,可以再看一遍,然后同座的交流,談談你怎么自學的。學生自學。同座交流。三、檢查自學情況大家讀了課文知道了什么?也可以說說我是怎么自學的,注意了什么問題,還可以說說讀了以后的感想。(從自學的內容、方法和順序上加以引導。)四、利用反饋,引導掌握下列內容 1.了解大意。 2.弄清時間順序。3.注意對比的特點。五、讀講課文著重理解喜鵲看得遠,為了將來,早作準備。“幾陣秋風……”哪一個字告訴我們冬天快要到了?(盡)“冬天說到就到……”從哪兒告訴我們天氣冷了?(寫了寒風)用了兩個詞,一個模擬聲音的“呼呼地”,一個表示動作的“刮”,就不是秋風習習地吹著,“寒風臘月……”同樣寫風,怎么寫,告訴我們天氣更冷了,打了一個比喻“像獅子一樣狂吼”。1.現在把這些描寫天氣的句子讀讀。剛才提示的詞兒要突出一些。提示、指點:同樣寫天氣,用詞很講究,再例如課文中同樣寫太陽暖和就有“天氣暖和”“太陽高照”“太陽暖暖的”。冬天來了,寒風這么冷;寒冬臘月,北風這么大。這些在冬天還沒有來到的時候,喜鵲有沒有想到,從哪兒知道?(準備過冬)對,當冬天還沒有到,喜鵲就想到冬天,它想得遠,做得早,從哪兒可以看出它這樣想得遠,很對,這樣做很好?(溫暖、熟睡)你們說喜鵲傻不傻?2.指導朗讀。真正傻的是誰?現在讀他們的對話。男女聲輪讀喜鵲和寒號鳥的對話。指導喜鵲的話。喜鵲熱心幫助,語氣誠懇。“寒號鳥,別睡了。天氣暖和,趕快做窩?!?br/>喜鵲第二次勸寒號鳥,講出了現在不做窩的危害,語氣加重?!俺锰烨?,快做窩。現在懶惰,將來難過。”如果用“今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br/>如果用“從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點:從喜鵲說的話,更看出喜鵲看得遠。指導寒號鳥的話。寒號鳥有沒有接受勸告?為什么不做窩?在冬天來到的夜晚,凍得受不了,說第二天就做窩,到了第二天為什么又不做窩?誰來做填充。只看___________,不看___________。只顧___________,不顧___________。這就可以用一個什么詞來概括?“得過且過”(過得去就過去,過一天是一天。)“得過且過”的人往往是目光短淺,鼠目寸光。讀寒號鳥的話把它的糊涂、懶惰讀出來。指導讀寒號鳥的兩段獨白。3.內容一樣,讀起來語氣語調是不是一樣?示范。各自練習。 指名讀。第一次是“悲哀”,表示難過。第二次是“最后的哀號”奄奄一息。4.朗讀全文。小組分角色讀。指名分角色讀。(集體讀敘述的話,)六、創造性復述1.故事續編。寒號鳥終于在一個嚴寒的夜晚凍死了。第二天喜鵲叫喚他,你們想當時是怎樣的情景,誰能把故事繼續說下去。(叫喚、看望、嘆息)在喜鵲的話中,啟發用上“如果”“假如”“倘若”。2.故事新編。寒號鳥怎么就不會死,現在我們就編一個讓寒號鳥不會凍死的故事。利用原有提綱。 開頭 冬天快到 不聽勸告 冬天到了 聽勸告 寒冬臘月 快活地活著 同座準備。 指名復述(帶飾頭表演)。這樣的寒號鳥,可以給它改個什么名字?(知過鳥、寒喜鳥、寒樂鳥等等)七、課堂小結學了這個民間故事,我們懂得了不能像寒號鳥得過且過,而要像喜鵲,看得遠,做得早。【教學反思】13.我要的是葫蘆【教學目標】:1.認識“葫、蘆、藤”等8個生字,會寫“課、以、愛”等10個生字。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反問句、感嘆句與陳述句的不同語氣。3.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核心素養】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教學時數】2課時。【教學過程】一、巧設情境,復習引入(一)復習字詞小朋友們,今天有許多的葫蘆娃來到了我們的身邊,你們還認識他們嗎?(自由讀——開火車讀)PPT出示: 葫蘆 藤上 花謝 蚜蟲 盯著 啊 賽過 感到 奇怪 慢慢(二)檢查第一自然段(出示圖一)1.師:你們瞧,這個年輕人在干什么呢?2.通過上節課的學習,你知道這是一顆怎樣的葫蘆嗎?(出示葫蘆圖片)3.指名朗讀描寫葫蘆可愛的語句,抓住重點詞語“細長的、滿、雪白的、可愛”。(板書:葉子、葫蘆)PPT出示句子: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ㄖx以后,藤上掛了幾個小葫蘆。多么可愛的小葫蘆哇??!喜歡這樣的葫蘆嗎?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4.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真讓人愛不釋手。這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我要的是葫蘆》(課前板書)齊讀課題。師(過渡語):小朋友們都這么喜歡可愛的小葫蘆,種葫蘆的人呢?朗讀體會種葫蘆的人對葫蘆的喜愛。(1)PPT出示:那個人每天都要去看幾次。引導學生體會“每天、幾次”這兩個詞語的表達效果。(2)引導學生感情朗讀。齊讀。二、研讀課文,體驗感悟:(一)激趣生疑1.出示文中圖二(與圖一對比)師:仔細觀察這兩幅圖,比較兩幅圖有什么不同?(1)人的表情不一樣:一是面帶微笑,一是滿臉驚訝。(2)葫蘆的葉子不一樣:一是綠綠的葉子,一是枯黃的葉子,有的還有小孔。(3)葫蘆不一樣:一是掛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2.過渡語:找出了這么多的不同,你有什么疑問嗎?指名交流。(“這么可愛的小葫蘆,為什么會全落了呢?”)(二)初步感知師:誰來說一說,為什么可愛的小葫蘆都落了?(三)深入探究師:認真讀2、3兩小節,用“------”畫出種葫蘆的人所想所說的句子,用“~~~~”畫出鄰居所說的話。1.學習第二自然段教師巡視了解情況,對困難學生加以指點。(1)師:種葫蘆的人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說的呢?鄰居是怎么說的?我們一起來聽一聽第二小節的范讀。①誰愿意給大家讀讀這句話?PPT出示: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指名讀。(板書:長蟲)自己讀讀想想,你能給這句話換種說法嗎?PPT出示:有幾個蟲子不用怕。②你覺得該怎么讀?(對比朗讀,體會感嘆句的語氣)PPT出示:有幾個蟲子怕什么!有幾個蟲子不用怕。這幾個句子的意思是一樣的,你覺得哪一句更能說明不在乎呢?(引導觀察句末的“!”,反復讀,讀出感嘆、不在乎的語氣。)請大家把這句話讀一讀:有幾個蟲子怕什么!(2)師:那他是怎么說的呢?PPT出示句子:他盯著小葫蘆自言自語地說:“我的小葫蘆,快長啊,快長??!長得賽過大南瓜才好呢!”①“自言自語”是什么意思?②朗讀指導:你會自言自語地說說這句話嗎?“自言自語”是自己對自己說話,聲音要低一些,速度要快一些。大家練一練,看誰既能讀出“那個人”自言自語的語氣,還能讀出他的心情。朗讀指導。2.學習第三自然段種葫蘆的人這樣做,難怪他的鄰居也實在看不下去了,來勸他。請大家自己讀一讀第三小節。鄰居是怎么勸他的?PPT出示:你別光盯著葫蘆了,葉子上生了蚜蟲,快治一治吧!朗讀指導:(1)怎么勸?你會勸嗎?(2)如果老師就是那個年輕人,大家一起來勸勸我吧!(3)可是那個種葫蘆的人又是怎么說的呢?PPT出示:那個人感到很奇怪,他說:“什么?葉子上的蟲還用治?我要的是葫蘆。”我們一起來聽一聽他們的對話。PPT出示:葉子上的蟲還用治?葉子上的蟲不用治。師:知道這兩句話的意思嗎?這兩句的意思也是一樣的,你覺得哪個句子更加肯定地說葉子上的蟲子不用治呢?再讀讀這兩句。(引導觀察句末的“?”,這是反問句,表達感情更強烈。)3.練習:仿寫句子。回憶2、3兩小節,分角色朗讀對話。(先前后桌對話,再師生對話)(板書:落了)師:葫蘆葉與葫蘆的關系可大著了,孩子們看圖。葫蘆藤蔓根部從土壤中吸收水分,給葫蘆葉輸送養分,通過太陽公公的幫助,一起把營養輸送給小葫蘆,讓小葫蘆慢慢長大。任何植物的生長都要經歷生根、發芽、長葉、開花、結果,每一個環節都會互相影響。總結:我們做事情也一樣,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系,不能只注重結果。三、指導寫字,讀寫結合:指導書寫“謝”,學生在課本上描紅臨寫。四、能力提升,布置作業:編一編:第二年,那個人又種了一些葫蘆,又看到了葉子上的蚜蟲,他會怎么想?怎么做?五、提煉大綱,板書設計:【板書設計】我要的是葫蘆葉 子 葫 蘆長 蟲 落 了口語交際:商量【教學目標】1.讓學生明白生活中遇到當自己拿不定主意時或與人意見不一致時,遇到苦惱的事時,都可以找人商量,學會商量是一種交際的技巧。2.通過口語交際訓練,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領,做到找人商量態度真誠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傾聽,設身處地,積極策劃。3.培養學生傾聽的習慣,引導學生積極參與交際實踐,培養他們表達的自信心,愿意發表自己的見解。【教學重點】讓學生在實踐中自主探究并逐步掌握商量的要領,做到找人商量態度真誠以理服人,共同商量耐心傾聽,設身處地,積極策劃。【教學過程】一、直入課題1.同學們,今天我們口語交際的內容是(指板書)——學會商量。2.課前,老師請同學們寫下了心中想與別人商量的事,誰來跟大家說一說?(指名說三個)3.老師做了有心人,發現這三個同學所寫的是很有商量的價值。小結:是啊,同學們,商量的學問大著呢。生活中,當我們需要尋求別人幫助的時候、自己拿不定主意或與別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就應該——學會商量。二、創設情境,指導說話1.商量的任務:你值日那天因為你有事,所以你想和小麗調換一下值日的時間,該怎樣跟她商量呢?2.請在4人小組內討論交流。3.請每個小組派一名同學匯報。4.討論:怎樣說,小麗才更愿意和你調換值日的時間呢?5.總結學習商量的方法。三、再創情境,集體討論。1.遇到下面的情況,你會怎樣跟別人商量。(1)向同學借的書沒有看完,想再多借幾天。(2)最愛看的電視節目馬上就要開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賽。2.注意商量時就做到:(1)要用商量的語氣。(2)把自己的想法說清楚。3.開始討論,也可以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寫下來。4.全班交流。5.將大家的交流成果擇優寫一寫。四、說收獲。學生談談這一節課的收獲,教師適時點評表揚鼓勵。【教學反思】語文園地五【教學目標】1.學習區別識字的方法,認識“轎、救、摩”等10個生字。2.規范學生生字的書寫。會寫生字觀、肥、呼、如。3.積累關于語言的詞語,學會使用形容詞: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4.學習日積月累,積累關于努力學習的詩句。5.有主動識字的愿望,繼續培養愛閱讀,愛積累的好習慣。【核心素養】學習區別識字的方法,認識“轎、救、摩”等10個生字。【教學準備】制作多媒體課件。【教學時數】2課時。第1課時一、識字加油站。1、關于車輛和船只,看看這些字有什么特點。學生借助拼音認識生字。轎、救、摩、托、防、漁、貨、科、考、察。2、讀生字:自己讀、同桌讀、開火車讀、全班齊讀。3、學生動手連線。4、仔細觀察這些生字,看看有什么發現?5、學生匯報自己的發現。6、小結識字的方法。二、字詞句運用。1、讀句子。(1)細長的葫蘆藤上長滿了綠葉,開出了幾朵雪白的小花。(2)茂密的枝葉向四面展開,就像搭起了一個個綠色的涼棚。2.和同桌用“細長的、雪白的、茂密的、綠色的”說話。3.全班交流所說的句子。4.補充句子。(1) 天空飄著 氣球。(2) 池塘開滿 荷花。5.認識多音字。(1)課件出示詞語,指名讀詞語。(2)說說多音字不同讀音漢字的意思。三、書寫提示。1.先觀察,同學們互相提醒寫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么。2.請學生描紅,描紅以后再說說自己在寫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3.學生書寫,老師巡視指導。4.進行全班評比。第2課時一、學習日積月累1.學生自學詩句。少年不知勤學早,老來方知讀書遲。一日讀書一日功,一日不讀十日空。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2.指導讀詩句,并說說詩句的意思。3.背誦詩句。二、我愛閱讀: 刻舟求劍1.讀一讀。刻舟求劍從前,有個人坐船過江,他一不小心,把掛在身上的寶劍掉進江里去了。那個人一點兒也不著急,拿出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號。旁邊的人催他:“還不趕快撈!在船舷上刻記號有什么用啊?”那個人不慌不忙地指了指刻的記號,說:“不用著急,寶劍是從這兒掉下去的,等船靠了岸,我就從這兒跳下去,準能把寶劍撈上來?!?br/>(1)文中的“這兒”指的是哪里?(2)那個人能撈到寶劍嗎?為什么?2.看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故事講下來。3. 討論:有什么不同的方法,為什么?4.全班交流。5.小結。五、教師總結,布置作業。【教學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