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二十年后的家鄉[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描繪二十年后美麗的家鄉。2.能列習作提綱,在習作中分段敘述,把重點部分寫具體。【語文要素】3.能根據同學的建議修改習作。[教學重難點]1.能列習作提綱,在習作中分段敘述,把重點部分寫具體。2.根據習作要求大膽想象。[教學課時]1~2課時一、展示資料,引出話題1.課件出示二十年前的老照片與現在的照片,讓學生對比,看看二十年間發生了哪些變化,說說哪些方面的變化讓大家印象深刻。2.學生交流時,相機展示有關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的資料,引導學生感受科技帶給人類的變化。明確本次習作的話題:二十年后的家鄉。3.學生自主審題,明確習作要求:本次習作是想象作文,要寫出“家鄉”的變化,還要注意“二十年后”這樣一個時間。二、大膽想象,開啟思路1.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導學生發揮想象:二十年后你在哪里?在從事什么工作?你最想看到家鄉發生哪些變化?2.引導學生暢想家鄉的未來:你對二十年后的家鄉有哪些美好的祝愿?你最想看到家鄉有哪些變化?提示:(1)教師要從多個角度打開學生的想象空間。可以圍繞二十年后家鄉的人、事、景、物等方面的變化進行交流,避免交流的單一與局限。(2)可以提供給學生一些關鍵詞,如機場、交通、綠化、衛生、智能、母校、小區、同學、老師、親朋、服務等,幫助學生打開想象的空間。引導學生梳理歸納:環境的變化、工作的變化、生活的變化……3.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希望它有變化?你希望它發生怎樣的改變?(如科技給交通、生活環境、衣食住行帶來的變化,家鄉親朋、老師的外貌、服飾、職業、生活等方面的變化。)4.學生小組討論,交流想要怎么寫。(結合課前搜集的有關科技發展現狀的資料,說說想象的理由和依據是什么。)5.小組推薦代表,在全班進行交流。6.引導學生確定中心,選擇材料。三、學習列提綱,分段敘述1.引導學生初步感知提綱范例,了解提綱包含的內容及結構。2.指導學生編寫提綱。(1)學生先討論,交流怎樣列提綱。師生共同梳理。點撥:①列提綱之前首先要進行整體構思。如準備寫哪些變化,以什么樣的順序寫,詳寫哪個變化,略寫哪個變化,以及怎樣分段等。對本次習作先要有一個框架,做到心中有數后,再開始著手寫提綱。②要把想到的事情進行分類;每類要列舉一個例子;提綱寫得既不要太簡單,也不要太啰嗦;看到列出的提綱,就能基本了解文章要寫哪些內容。(2)讓學生試著編寫提綱。教師巡視,發現問題。3.根據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1)題目千篇一律,沒有特點。點撥:可以給自己的習作起一個新穎的題目,以吸引讀者。例如:“歡迎來到2040年的××”“穿越到二十年后的家鄉”“相約,2040”……(2)中間部分寫得太簡單或太啰嗦。教師可結合典型片段做具體指導。(3)所列內容排序混亂,沒有條理。教師選取典型片段進行指導,提示學生可根據時間順序或空間順序做調整。4.引導學生互相交流,修改提綱:請同伴看看各自的提綱,看能不能通過提綱了解各自要寫什么。先互相建議,再根據建議進行修改。四、根據提綱,完成習作1.根據提綱寫初稿。2.教師巡視學生習作情況,發現問題。五、小組評議,互改1.小組內互讀互改,提出修改建議。2.根據建議,再次進行修改。六、佳作賞評1.每個小組推選好的作品進行全班賞評,可以是全文,也可以是片段。2.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賞評。[教學反思]本次習作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編寫的提綱分段敘述,把重點部分寫具體。對于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習作前列提綱,把家鄉的變化寫具體,這是把文章寫得有條理的有效途徑。教學中,我首先出示習作要求,明確習作內容,接著我引導學生從幾個方面來想象家鄉二十年后的變化。然后,我指導學生列提綱,學生通過列提綱,能較明確地知道哪部分該詳寫,哪部分該略寫。通過這次習作教學我不禁感慨:我們永遠追不上孩子們的想象力!只有老師和家長想不到的,沒有孩子們寫不出來的!課堂上,我引導學生想象家鄉人、家鄉景和家鄉物質、精神生活的變化,他們把未來的家鄉想象得神奇、美好,大大超出了我的想象!我借勢引導他們在豐富想象的基礎上,加入適當的修辭,恰當使用借景抒情等寫法,因此,本次習作是到目前為止得到“良好”人數最多的一次。(共19張PPT)新課導入參考下面的兩張照片,說一說你目前的生活是什么樣的呢?(可從衣、食、住、行方面說)視頻通話“和諧號”動車高樓大廈現代化公路教案匹配版習作四——二十年后的家鄉課時目標:1.會認“乃、熏”2個生字,會寫“祭、乃”等4個生字。2.有感情地朗讀《示兒》《題臨安邸》。背誦古詩。默寫《示兒》。3.能借助注釋和相關資料,理解課時目標:1.引導學生充分發揮想象,描繪二十年后美麗的家鄉。2.能列習作提綱,在習作中分段敘述,把重點部分寫具體。【語文要素】3.能吸收同學好的建議修改習作。討論交流二十年后,你會在哪里從事什么工作?二十年后的生活會有哪些變化?你覺得二十年后的家鄉會發生哪些變化?你對二十年后的家鄉有哪些美好的祝愿?環境的變化:交通、綠化、衛生、河流……建筑的變化:學校、公園、機場……人物的變化:同學、鄰居、朋友、親戚……生活的變化:高科技、職業、出行、工作……二十年后的家鄉還會有哪些神奇的變化呢?學習列提綱,分段敘述初步感知提綱范例,了解提綱包含的內容及結構。試著列出自己的寫作提綱。寫作提綱題目:二十年后的家鄉開頭: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鄉。中間:1.環境的變化:山更綠了,水更清了。2.工作的變化:機器人在照料著果園。3.生活的變化:遇到老同學開著3D打印的汽車去郊游。結尾:表達我對二十年后家鄉生活的向往之情。討論交流列提綱之前首先要進行整體構思。如準備寫哪些變化,以什么樣的順序寫,詳寫哪個變化,略寫哪個變化,以及怎樣分段等。對本次習作先要有一個框架,做到心中有數后,再開始著手寫提綱。本次習作,我們應該如何去列提綱呢?要把想到的事情進行分類;每類要列舉一個例子;提綱寫得既不要太簡單,也不要太啰嗦;看到列出的提綱,就能基本了解文章要寫哪些內容。確定標題、開頭和結尾,梳理中間部分的主要內容。寫作提綱題目:開頭:中間:結尾:1.……2.……3.……(可以試著起一個新穎的題目)寫作提綱題目:開頭:中間:結尾:1.……2.……3.……(可以試試引用式開頭,如歌曲、詩歌等)(中間部分的內容排序要有條理,避免混亂,可以寫出關鍵詞,不用長篇大論)(可以用愿景式結尾,寫出對二十年后的期待)構思作文,列出自己的寫作提綱吧。范文講解,構建思路分析范文的寫作思路,交流對二十年后家鄉的想象。跟著老師一起欣賞范文,結合講解,完善自己的寫作思路。夢里,我發現自己變得不一樣了——頸下有喉結,臉上有胡茬。我連忙拿來手機,只見手機屏幕上赫然顯示著2042年9月22日。我竟然穿越到了二十年后了。“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二十年后的家鄉會是什么樣子呢 二十年后的家鄉①開頭別具一格,吸引讀者,激發了讀者的閱讀興趣。習作示例②引經據典,增加文采。你看!那浞河兩岸,綠樹成蔭,花草飄香。一進去就如同進了大森林,高新區成了一座富含氧離子的大寶庫,空氣純凈又清新。你看!那浞河的水,清如明鏡,在陽光下閃起粼粼波光,那么耀眼。水中魚兒游動著,嬉戲著,就像一個個快樂的小精靈。③語言表達的方式豐富,比喻句的運用為文章增添了幾分文采。走著走著,我來到一片果園。那果園里有很多忙碌的“小果農”,仔細一瞧,原來是小巧又可愛的機器人。它們正忙著摘水果呢!這些小機器人真是人類的好幫手,有了它們,果園的工作事半功倍。果園里的果農一邊熱情地跟我打著招呼,一邊連忙拿剛摘下來的水果招待我。我是這片果園的技術員,我成了農業科學家,正在研究一株多果樹。它的根長著土豆、地瓜,植株上既長水果也長糧食,這片果園正是我的試驗基地。④小作者大膽想象,寫出了二十年后家鄉果園的變化。走出果園,我來到一條綠蔭大道。一輛造型奇特的跑車在我身邊停下,我定睛一看,駕駛座上是我的同學小王。“怎么樣 最新的3D打印汽車,抓緊來一輛吧!”真沒想到我們的3D技術已經如此神奇,打印的汽車既符合個人喜好,也具有極高的實用性。我猛地一睜眼,原來剛才只是一個夢。我想: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快快長大,去迎接未來那個科技發達的家鄉。⑤由果園轉向寫交通工具的變化,小作者過渡得十分自然。⑥首尾呼應,表達了小作者的美好愿望。課后作業將你的寫作提綱給你的同桌看看,聽聽他的意見吧。根據完善后的寫作提綱,作文。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教學課件)習作四 二十年后的家鄉.pptx (配套教案)習作四 二十年后的家鄉.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