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學習目標學會有感情有節奏地朗讀詩歌。了解詩歌情景交融的特點;培養賞讀詩歌的能力。了解古代詩歌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唐代大詩人。有“詩魔”之稱。著有《白氏長慶集》,代表作有《賣炭翁》《長恨歌》《琵琶行》等。作者介紹長慶三年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的時候,到西湖游玩,騎馬走在白沙堤上,觀看風景迷人的西湖,被它特別的氣質吸引了,在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初春的美好。他心曠神怡,詩興大發,寫下了這首著名的七言律詩,抒發了自己對西湖春天的贊美和熱愛之情。寫作背景認真閱讀課文及課下注釋,疏通詩意。記錄疑難問題,將自主學習沒有解決的問題記錄下來,用于精讀課文時解決。1.圈出自己不懂的字詞。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自主學習初讀詩歌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疏通詩歌意思。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譯文:從孤山寺以北出發,到賈公亭以西,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浪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浪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向陽的樹譯文:幾只早早飛出的黃鶯爭著飛上向陽的樹木,不知誰家新來的燕子正忙著啄泥銜草筑巢。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紛繁的花將要,快要使人眼花繚亂。迷,使……迷亂剛,僅遮沒譯文:紛繁的春花漸漸快要使人眼花繚亂,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譯文: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覺得游玩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游玩不夠古詩風景欣賞孤山寺賈(公)亭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古詩風景欣賞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古詩風景欣賞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古詩風景欣賞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古詩風景欣賞綠楊陰里白沙堤古詩風景欣賞這首詩處處緊扣初春的季節特征,把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請從詩歌頷聯中選擇一個體現季節特征的詞語,并加以說明。示例1:“早鶯”。鶯是春的歌手,都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一展歌喉,體現了季節特征。示例2:“新燕”。燕是春的信使,已開始啄泥銜草筑巢,體現了季節特征。詩句“幾處早鶯爭暖樹”句中,“爭”用得好,請說說它好在哪里 準確地描繪出早鶯飛歇枝頭、向陽歡歌的景象,生動地再現了初春的蓬勃生氣。這首詩的頷聯和頸聯從動植物的變化描寫季節特征,用詞準確而精妙,從中找出一處并進行品析。如“爭”生動反映出西湖早春黃鶯活躍的熱鬧景象,又寫出春光給自然帶來的活力;如“幾處”照應“早鶯”,說明早鶯尚少,新燕不多,準確寫出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的特點和作者的喜悅之情:如“亂”“迷”客觀真實地再現湖邊五顏六色的野花姹紫嫣紅,讓人眼花繚亂的早春之景等等。請賞析“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br/>這兩句詩生動形象地寫出了西湖早春的嫵媚和生機:”亂花”、“淺草”分別表現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漸欲”、“才能”表現了春天的發展變化,這些詞語突出了春天的勃勃生機。在前六句中,詩人已經把西湖春色描繪得十分美好,在結尾處卻說自己“最愛”湖東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愛,除點明“綠陽陰里”外,詩人未做任何解釋,你覺得詩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可以讓讀者根據前面的描寫,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從而取得“含不盡之意于言外”的效果。同是春天,初春、仲春、暮春的景物各有不同。《錢塘湖春行》寫的是初春景色,詩中哪些詞語透露出這一點 品讀下列詩句,想一想它們描寫的景物分別屬于春天的哪個階段,說說你的理由。(1)帶雪梅初暖,含煙柳尚青。(孟浩然《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2)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燃。(王維《輞川別業》)(3)楊柳陰陰細雨晴,殘花落盡見流鶯。(武元衡《春興》)(4)半煙半雨江橋畔,映杏映桃山路中。(鄭谷《柳》)《錢塘湖春行》一詩圍繞初春來寫,描繪了西湖明媚的春光。詩中很多詞語都能從中看出寫的是初春景象,“早鶯”“新燕”自不必說;“幾處”說明早鶯尚少;“爭暖樹”,說明是乍暖還寒時候,早鶯爭奪向陽的樹木;“啄春泥”,說明燕子始回,開始筑巢;“亂花”“漸欲”說明花兒還未盛開,但盛開可期;“淺草”“才能”說明芳草柔嫩,尚未長高。1.初春,乍暖還寒時候(梅尚帶雪,柳葉初發)。2.仲春(春雨初降,綠意正濃,桃花盛開)。3.暮春(楊柳成蔭,殘花落盡,群鶯亂飛)。4.仲春(山中杏花、桃花盛開)。總結:這首詩的題意主要在“行”字,詩人寫騎馬游春的樂趣,寫了從孤山寺北至白沙堤的這段游程的所見、所聞、所感。開頭寫“湖面初平”是孤山寺所見之景,中間寫游程中所見,最后用“綠楊陰里”寫白沙堤之景,明麗輕快,令人神往。作業安排:根據你對這首詩的理解,把它改寫或擴寫為一篇短文,題目自擬。背誦、默寫這首詩。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