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九上第六單元《學習改寫》教學設計學習目標:1.了解改寫的常見形式。2.依據文章的基本內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改寫,把握改寫的基本方法,明確改寫前后文章的風格、角度、順序一致等基本原則。重難點:寫作實踐,能依據文章的基本內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改寫。課時安排: 1課時教學過程:1、導入新課將杜牧《清明》(七絕)改寫為五絕、劇本、一首詞(只加標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2、解讀改寫閱讀課本《寫作 學習改寫》,思考討論下列問題。1. 什么是改寫?明確:改寫就是在忠于原作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文體、語體和敘述方式等,進行“再創作”,以服務于特定的需要。2. 改寫有哪些形式?明確:一是可以改變文體,比如將詩歌改寫成散文,將小說改寫成劇本;二是可以改變語體,比如將文言文改寫成白話文,把書面語改成口語;三是可以改變敘述方式,比如將第一人稱改成第三人稱,或將順敘改為倒敘、插敘。總之,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改寫。三、改寫指導四、玩轉改寫(一)改變文體把《楓橋夜泊》用現代漢語改寫成一篇散文。原詩:張繼《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1.深入體會原詩《楓橋夜泊》,把握其背景、內容、情感。明確:背景唐朝安史之亂后,他途經寒山寺時寫下這首羈旅詩。內容此詩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人)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事)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情感這首詩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用現代漢語講此詩的內容: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改成散文:《楓橋夜泊》已經是三更半夜了,淡黃色的月亮漸漸地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無邊的濃墨涂在天際,連星星的微光也沒有,滿天都是白花花的霜。“哇—哇—”烏鴉也都歸巢了,聲音是那么凄涼。我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心中充滿了愁緒,此時陪伴我的只有江邊的楓樹和船頭時隱時現的漁火。家鄉的親人,你們在做什么,日子過得好不好?恍惚間,兩個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現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他們都不見了……淚水從我臉上滑落下來……姑蘇城外的寒山寺還在那里悄然而立。“當—當—”寒山寺里的鐘聲敲到了我的心田。這凄涼的聲音,仿佛是親人在呼喚著我回家……2.就散文《楓橋夜泊》,在描寫、聯想想象、語言方面賞析。《楓橋夜泊》已經是三更半夜了,淡黃色的月亮漸漸地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無邊的濃墨涂在天際,連星星的微光也沒有,滿天都是白花花的霜。(景物描寫)“哇—哇—”烏鴉也都歸巢了,聲音是那么凄涼。(景物描寫)我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心中充滿了愁緒,此時陪伴我(第一人稱)的只有江邊的楓樹和船頭時隱時現的漁火。家鄉的親人,你們在做什么,日子過得好不好?(心理描寫)恍惚間,兩個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現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動作描寫)他們都不見了……淚水從我臉上滑落下來……(神態描寫)姑蘇城外的寒山寺還在那里悄然而立。“當—當—”寒山寺里的鐘聲敲到了我的心田(心理描寫)。這凄涼的聲音,仿佛是親人在呼喚著我回家……賞析:散文采用了人物多種描寫手法,在這樣一個深秋夜色苦寒的背景下,作者運用了豐富的聯想、想象和生動形象的語言,表達了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二)改變語體把寓言故事《拔苗助長》用現代漢語改寫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拔苗助長(原文)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改寫示例:拔苗助長宋國有個農夫,靠莊稼為生,每天必須去田里勞作。有一天,農夫照常上地里去勞作,勤勤懇懇。火紅的太陽高高懸掛在上空,得意地炙烤著大地,又沒東西遮陽。(生動的環境描寫)農夫又熱又累,調皮的汗珠一個個地向下滾,全身都濕透了,農夫就坐在田埂上休息“:我的禾苗怎么就不往高長 ”他急得抓耳撓騷,左思右想,可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突然,他想到了“:如果我把禾苗拔高……嘻嘻嘻,我真是太聰明了!”于是,他高興地彎下腰,將禾苗全都拔高了,還邊拔邊說:“莊稼苗呀莊稼苗,你知道我有多辛苦嗎 為了你的成長,我澆水,我施肥,你總是不長,我要把你拔高,叫你不長!哼!”拔完后,他氣喘噓噓地跑回了家,對著家人說:“好消息,今天雖然累壞了我,但是我卻幫莊稼苗長高了。”(合理的語言、動作、心理、細節描寫)妻子聽后問:“那你是怎么幫他長高的啊 ”他回答:“拔苗。”“啊 ” (人物對話,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他兒子說:“爸,看你做了什么傻事!”然后急急忙忙跑到地里,禾苗全都枯死了,兒子傷心地回到家,說:“死了,完了!”農夫一想才知道自己做了傻事。(三)改變敘述視角、敘述順序拔苗助長正午,日頭正烈,火熱的陽光炙烤著大地。我一臉憂愁地看著眼前田里的莊稼,禾苗還如剛種上一般大小。看著幼小的它們,我心急如焚,在田頭不停地走來走去。“咦,既然它們自己長得太慢,不如我幫它們一把,雖然我辛苦一點,但小苗們能快速長大,這點累也不算什么。”心動不如行動,我趕緊挽起褲腿,開啟了我忙碌得一天。……(改變敘述視角:第三人稱變第一人稱)拔苗助長看著滿地枯死的莊稼,農夫和他的妻子心灰意冷,這可是他們一家人唯一的生活來源……(改變敘述順序:順敘變倒敘)每天早上,太陽當空的時候,農夫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渾身的衣衫被汗浸得濕透……五、寫作實踐文題一參考原文: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思維導圖】【范例評點】《穿井得一人》改寫春秋時代的宋國,地處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澤,而且干旱少雨。農民種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澆灌。①(交代“穿井得一人”故事發生的環境,為下文寫丁家穿井一事做了鋪墊。)當時有一戶姓丁的農家,種了一些旱地。因為他家的地里沒有水井,澆地十分困難。于是,丁氏與家人決議打一口水井。當丁氏打井成功,從井里提起第一桶水時,他全家人歡天喜地,高興得合不上嘴,從此以后,他們家再也用不著總是派一個人風餐露宿、為運水澆地而勞苦奔波了。丁氏逢人便說:“我家里打了一口井,還得了一個人哩!”②(記敘穿井過程,引出“穿井得一人”的說法。)村里的人聽了丁氏的話以后,便有人說:“丁家在打井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了一個人!”大家你傳我,我傳你,竟然傳到了宋國國君耳朵里。宋國國君想:“假如真是從地底下挖出來了一個活人,那不是神仙便是妖精。非打聽個水落石出才行。”為了查明事實真相,宋國國君特地派人去問丁氏。丁氏回答說:“我家打的那口井給澆地帶來了很大方便。過去總要派一個人常年在外運水,現在可以不用了,從此家里多了一個空閑的人手,但這個人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來的。”③(交代“穿井得一人”說法的誤傳以及勘誤過程。)【師生互評】本文作者將古代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做了十分精彩的改寫,故事情節完整,且在敘述故事情節的過程中,大膽運用聯想,先交代丁家所處的地理環境,寫出了穿井的必要性,后還增加了對宋君聽到傳言后的心理描寫,使故事更加生動有趣,整體上又忠實于原文及其寓意,是一篇比較成功的改寫文。文題二參考【思維導圖】【例文評點】改寫《智取生辰綱》且說晁蓋等人得曉楊志押送生辰綱到東京的消息后,決定劫下這筆不義之財。可是,楊志乃將門之后,武藝高強,他們又怎么才能得手呢?①(從晁蓋的角度改寫,如何得手,這是最大的問題。)還是吳用想出了點子,利用黃泥岡前不著村,后不著店的地形特點,利用蒙汗藥。②(忠于原文內容,利用蒙汗藥。)可是問題又來了,誰能保證楊志他們一定要走黃泥岡,又有誰能保證讓警惕性很高的楊志喝下他們準備好的蒙汗藥呢?③(提出連續的問題,既符合晁蓋、吳用商討計策的事實,又引起讀者思索,設置懸念。)吳用不愧為智多星,他說:“黃泥岡是大名府前往汴梁的必經之地。況且,五月半天氣,天氣像下了火,那些軍士挑著重重的擔子,走了這么長的路,一定口干舌燥,必定要在黃泥岡松林里休息。而我們,扮作客商的模樣,與他們巧遇。這樣,再找一個人挑來酒,先不放藥,我們吃一桶,讓他們看著放心,這樣,我不信他們不動心!”④(詳寫吳用計策,突出文章重點。)晁蓋捋了捋胡子,說:“這個主意不錯,但是聽說楊志警惕性很高,他專挑天熱時走。即使我們吃了一桶,他也不會放心讓他的人吃那一桶的。”⑤(晁蓋再提疑問。)“這個,好辦,”吳用說,“我們先要從這個桶中舀一瓢吃,讓他們看見沒事,然后想辦法再加進蒙汗藥去。”⑥(重點設計放藥的過程,這是原作的精華所在。)“可是怎么做到這一點呢?”大家絞盡腦汁,冥思苦想。智多星吳用輕捻山羊小胡,微微一笑,只要如此這般,不怕楊志他們不上當。⑦(故意賣關子,學習原作的寫作技巧,增添趣味性。)大家聽了吳用的想法,一致拍手叫好。接下來的事就順利多了,先是暗暗派出密探打探楊志他們的消息。這一天,終于探聽到楊志他們明日將到達黃泥岡。晁蓋吳用他們便扮作販棗子的客商,在黃泥岡松林里等待。終于等來了狼狽不堪的楊志一行。⑧(略寫準備過程。)他們裝作非常害怕的樣子,遠遠地躲在一邊。楊志先是懷疑,但看他們倒還本分,也沒有做過多的懷疑。正在這時,白勝挑酒上山了,他邊走邊唱,歌聲嘹亮。然而對于長途跋涉的軍士們來說,更誘人的是他的桶中酒。軍士們準備湊錢買酒,楊志卻堅決制止。趁著這工夫,松林那邊的晁蓋一行人跑出來,買走了第一桶,痛痛快快地吃完。劉唐在歸還酒桶時,故意揭開另一個酒桶蓋,兜了一瓢邊吃邊往松林里跑,吳用趕快把蒙汗藥倒進瓢內,白勝故意追到松林,搶過酒瓢,往桶里一傾,藥已經攪在酒里,便假裝沒頭沒腦地數落開了。⑨(具體寫用計的過程,與前文的設計相照應。)楊志看這波人喝了酒沒事,又看見剛才這一桶也吃了一瓢,才很不情愿地默許軍士買酒,并且自己也喝了他們孝敬的半瓢。⑩(略寫楊志被蒙騙,中計。)白勝完成任務,唱著山歌下山。不多時,晁蓋、吳用等人便看見楊志他們一個個倒地,動彈不得,他們也不多說,趕緊倒掉了棗子,把生辰綱裝上大車,一溜煙消失在松林的盡頭。【師生互評】這是一篇選取《智取生辰綱》作為改寫對象的改寫文。小作者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突出了“智取”這一關鍵點,以晁蓋、吳用等人的視角創作,改變原作敘述方式,展開聯想和想象,詳寫用計過程,略寫計謀實施,構思精巧,而語言力求遵循原作風格,生動形象,富有表現力,是一篇不錯的改寫文。文題三參考【思維導圖】【例文評點】范進中舉[范進進學回家,母親和妻子高興地出來迎接。]①(改變呈現方式,人物、情節、場景集中性強。)范進:娘,我回來了!范母、范妻:回來了,我們去做飯。②(語言改寫,淺近易懂。)[范母和范妻去做飯,胡屠戶手提著一副大腸和一瓶酒出現在門口,故意咳嗽。]范進:(急忙恭敬地)是岳父大人呀,快請進!不知岳父大人前來,有失遠迎,還望恕罪,還望恕罪![胡屠戶進門坐下。]胡屠戶:(感嘆,高傲地)哎,我自認倒霉,把女兒嫁與你這不爭氣的現世寶窮鬼,掙不到錢反而還花了我不少。現如今不知上輩子積下了什么功德,讓你沾我的光當了個秀才,今兒帶酒肉來賀一賀(舉了舉手中的東西)。你如今是個秀才,以后凡事都要有個秀才的樣子。范進:(恭敬地連聲答應)是,岳父見教的是。胡屠戶:(居高臨下、語氣生硬地)③(舞臺說明,明確扼要。)比如像我這行事里,都是些正經有臉面的人,又是你的長輩,你怎敢在我們面前裝大!若是你和那些挑糞、種田的小老百姓拱手作揖、平起平坐,那就是壞了規矩、降了身份,我臉上也無光!范進:(躬身,低聲下氣地)是是是,我一定不忘您的教導。胡屠戶:(起身坐正,趾高氣揚地)我看你這爛忠厚沒用的人不懂禮教、不講規矩,所以才不得不教教你如何待人接物,免得惹人笑話,在外面把我的臉丟了!范進:(恭敬地)不吝賜教,不勝感激!胡屠戶:(頓了頓,又道)親家母也該來一同吃飯,我的小女也要吃些。自從我女兒進了你家門,這十幾年,不知豬油可曾吃過一兩回哩!可憐!可憐啊!范進:(慌張地拿起扇子給胡屠戶扇涼)是是是,岳父見教的是,岳父見教的是。[范進欲參加鄉試,因備不齊盤纏與胡屠戶商議。]④(舞臺提示,推進情節發展。)范進:(恭敬、小心翼翼地)那個,岳父大人,小婿過幾日想去參加鄉試,可手頭拮據沒有盤纏,不知您……胡屠戶:(拍桌,惱怒地打斷范進的話,盛氣凌人地)呸!少自不量力!不過沾光勉強當了個秀才,就“癩蛤蟆想吃天鵝肉”起來了!范進:(沮喪,急切地)可是,我……⑤(適當地再創作,人物形象更立體。)胡屠戶:你少以為得了個秀才名號就了不起!我聽說你中秀才也不過就是閱卷官看你老、可憐你,才施舍給你的!你看看城里張府那家財萬貫的大老爺,哪個不像我一樣濃眉大耳四方臉?你再看看你,尖嘴猴腮,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不三不四的,還沒干出什么大事就想吃天鵝肉!范進:(無奈,試探地)可岳父,我……胡屠戶:(不耐煩地)我什么我,我一天殺一頭豬也賺不到多少銀子。還讓你拿錢去打水漂?你好好養活你那老不死的老娘和你老婆才是正經,還想在我這里借錢,不可能!【師生互評】這是將小說《范進中舉》第一部分改寫成的課本劇。本課本劇,將原文中的空間和時間高度集中于一個場景,角色的安排十分合理,即將“范進”“胡屠戶”作為主角,“范母”“范妻”作為配角,符合人物形象在原文中的地位;將原文中人物的動作描寫等細節描寫,成功地改寫成了舞臺提示語;對于原文中范進及胡屠戶圍繞范進進學與鄉試所產生的矛盾沖突,通過對白的形式表現得集中突出。是一篇非常成功的課本劇。六、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改散文”“寓言改故事”“人稱改寫”“視角改寫”“小說改課本劇”五種改寫方法。總結提煉了改寫支架,相信同學們都有收獲。學習的過程,就是總結提煉的過程,希望同學們都能借此打開思維的大門,學有所得。七、課后作文(二選一)1.改寫《江雪》,150字——200字。江雪 / 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提示:背景:這首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實際上過著被管制、軟禁的“拘囚”生活。畫面:幽靜寒冷。主題:表現人物孤獨,清高孤傲。險惡的環境、政治上不利,并沒有把他壓垮。通過此詩展現他的人生價值和理想志趣。請大家在不改變主要內容和寓意的基礎上發揮聯想與想象,增添一些必要的細節描寫,選擇一條中國古代的寓言成語,用現代漢浯改寫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2. 改寫《木蘭詩》寫作指導:木蘭詩本就是一首敘事詩,改寫時要尊重詩歌的詳略安排和主題體現,在改寫中不要把戰爭場面作為敘寫的主要內容,而要在戰前準備、辭官回鄉、親人團聚這些故事中盡情刻畫,以體現木蘭孝敬父母、不貪富貴的優秀品質,另外,如果讓改寫的作文更富有才氣,還需要在改寫中穿插一定的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使得文章生動形象,有可讀性。板書設計:清 明(劇本)時間:清明時節地點:路上人物:行人 牧童情節:行人(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清明(五絕)清明時節雨,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清明(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上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下闋)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38張PPT)清 明(七絕)杜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1.改寫為五絕。2.改寫為劇本。3.改為一首詞(只加標點)。導入新課清明(五絕)清明時節雨,行人欲斷魂。酒家何處有?遙指杏花村。清明(詞)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上闋)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下闋)清 明(劇本)時間:清明時節地點:路上人物:行人 牧童情節:行人(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作學習改寫1.了解改寫的常見形式。2.依據文章的基本內容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改寫,把握改寫的基本方法,明確改寫前后文章的風格、角度、順序一致等基本原則。學習目標閱讀課本寫作—學習改寫思考討論下列問題。1. 什么是改寫?2. 改寫有哪些形式?解讀改寫改寫就是在忠于原作內容的基礎上,通過改變文體、語體和敘述方式等,進行“再創作”,以服務于特定的需要。一是可以改變文體,比如將詩歌改寫成散文,將小說改寫成劇本;二是可以改變語體,比如將文言文改寫成 白話文,把書面語改成口語;三是可以改變敘述方式,比如將第一人稱改成第三人稱,或將順敘改為倒敘、插敘。總之,可以從各個角度進行改寫。學習改寫充分忠實原著選擇改寫形式風格保持一致主題思想不變主要人物形象不變改變文體:詩歌變散文、小說變劇本等改變語體:文言變白話、書面變口語等改變敘述角度:第一人稱變第三人稱,順敘變倒敘、插敘等語言風格前后一致敘述視角全文統一可以充分發揮聯想和想象,圍繞原文的中心有意識地增加必要的情節、細節和語句。可以用劇本、實驗報告、日記體、書信體等創新形式。不能以翻譯代替改寫,要用自己的語言,通過敘述和描寫,重新組織文章。注意視角的轉換,改寫的文章在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描寫等方面要與人稱保持一致。情節安排連貫流暢改寫指導玩轉改寫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改變文體把《楓橋夜泊》用現代漢語改寫成一篇散文。背景唐朝安史之亂后,他途經寒山寺時寫下這首羈旅詩。內容此詩描述了一個客船夜泊者對江南深秋夜景的觀察和感受,勾畫了月落烏啼、霜天寒夜、江楓漁火、孤舟客子等景象,有景有情有聲有色。人事1.深入體會原詩《楓橋夜泊》,把握其背景、內容、情感情感這首詩將作者羈旅之思,家國之憂,以及身處亂世尚無歸宿的顧慮充分地表現出來,是寫愁的代表作。用現代漢語講此詩的內容: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對著江邊楓樹和漁火憂愁而眠。姑蘇城外寂寞清靜的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鐘的聲音傳到了客船。已經是三更半夜了,淡黃色的月亮漸漸地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無邊的濃墨涂在天際,連星星的微光也沒有,滿天都是白花花的霜。“哇—哇—”烏鴉也都歸巢了,聲音是那么凄涼。我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心中充滿了愁緒,此時陪伴我的只有江邊的楓樹和船頭時隱時現的漁火。家鄉的親人,你們在做什么,日子過得好不好?恍惚間,兩個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現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他們都不見了……淚水從我臉上滑落下來……姑蘇城外的寒山寺還在那里悄然而立。“當—當—”寒山寺里的鐘聲敲到了我的心田。這凄涼的聲音,仿佛是親人在呼喚著我回家……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已經是三更半夜了,淡黃色的月亮漸漸地落了下去。黑沉沉的夜,仿佛無邊的濃墨涂在天際,連星星的微光也沒有,滿天都是白花花的霜。“哇——哇——”烏鴉也都歸巢了,聲音是那么凄涼。我翻來覆去難以入眠,心中充滿愁緒,此時陪伴我的只有江邊的楓樹和船頭時隱時現的漁火。家鄉的親人,你們在做什么,日子過得好不好?恍惚間,兩個熟悉的身影似乎出現在我眼前,可是一伸手,他們都不見了······淚水從我臉上滑落下來······姑蘇城外的寒山寺還在那里悄然而立。“當——當——”寒山寺里的鐘聲敲到了我的心田。這凄涼的聲音,仿佛是親人呼喚著我回家·······(景物描寫)(景物描寫)(第一人稱)(心理描寫)(動作描寫)(神態描寫)(心理描寫)語言生動形象聯想、想象2.就散文《楓橋夜泊》,在描寫、聯想想象、語言方面賞析把寓言故事《拔苗助長》用現代漢語改寫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拔苗助長(原文)宋人有閔其苗之不長而揠之者,芒芒然歸,謂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長矣!”其子趨而往視之,苗則槁矣。玩轉改寫改變語體拔苗助長宋國有個農夫,靠莊稼為生,每天必須去田里勞作。有一天,農夫照常上地里去勞作,勤勤懇懇。火紅的太陽高高懸掛在上空,得意地炙烤著大地,又沒東西遮陽。農夫又熱又累,調皮的汗珠一個個地向下滾,全身都濕透了,農夫就坐在田埂上休息“:我的禾苗怎么就不往高長 ”他急得抓耳撓騷,左思右想,可是怎么也想不明白。突然,他想到了“:如果我把禾苗拔高……嘻嘻嘻,我真是太聰明了!”于是,他高興地彎下腰,將禾苗全都拔高了,還邊拔邊說:“莊稼苗呀莊稼苗,你知道我有多辛苦嗎 為了你的成長,我澆水,我施肥,你總是不長,我要把你拔高,叫你不長!哼!”拔完后,他氣喘噓噓地跑回了家,對著家人說:“好消息,今天雖然累壞了我,但是我卻幫莊稼苗長高了。”生動的環境描寫合理的語言、動作、心理、細節描寫妻子聽后問:“那你是怎么幫他長高的啊 ”他回答:“拔苗。”“啊 ”他兒子說:“爸,看你做了什么傻事!”然后急急忙忙跑到地里,禾苗全都枯死了,兒子傷心地回到家,說:“死了,完了!”農夫一想才知道自己做了傻事。人物對話,增添了故事的趣味性。拔苗助長正午,日頭正烈,火熱的陽光炙烤著大地。我一臉憂愁地看著眼前田里的莊稼,禾苗還如剛種上一般大小。看著幼小的它們,我心急如焚,在田頭不停地走來走去。“咦,既然它們自己長得太慢,不如我幫它們一把,雖然我辛苦一點,但小苗們能快速長大,這點累也不算什么。”心動不如行動,我趕緊挽起褲腿,開啟了我忙碌得一天。……改變敘述視角:第三人稱變第一人稱拔苗助長看著滿地枯死的莊稼,農夫和他的妻子心灰意冷,這可是他們一家人唯一的生活來源……每天早上,太陽當空的時候,農夫頭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掉,渾身的衣衫被汗浸得濕透……改變敘述順序:順敘變倒敘改變敘述視角、敘述順序玩轉改寫【一】選取一則古代寓言,用現代漢語改寫成一篇小故事。300字左右。改寫古代寓言選材寓言:《穿井得一人》《拔苗助長》《杞人憂天》……《穿井得一人》:不要道聽途說,不能以訛傳訛《杞人憂天》:不要為沒有必要或毫無根據的事情擔憂……《穿井得一人》:丁家所處的地理環境、國君的心理描寫等《杞人憂天》:杞人的身份背景、開導者的表情動作等……思維導圖選取寓言主題(寓意)不變合理想象,添加細節附上原文寫作實踐改寫《穿井得一人》春秋時期,宋國地處中原腹地,缺少江河湖澤,而且干旱少雨。農民種植的作物,主要靠井水澆灌。當時有一戶姓丁的農家,種了一些旱地。因為他們家地里沒有水井,澆地十分困難。于是,丁家一家人決定打一口水井。當他們成功地打出一口井后,全家人歡天喜地。從此以后,他們家再也不用總是派一個人風餐露宿、為運水澆地而勞苦奔波了。他們逢人便說:“我家里打了一口井,還得了一個人哩!”亮點批注交代“穿井得一人”故事發生的背景,為下文寫丁家穿井一事做鋪墊。記敘穿井過程,引出“穿井得一人”的說法。例文展示沒多久,村里便有人說:“丁家在打井的時候從地底下挖出了一個人!”之后,大家你傳我,我傳你,這件事竟然傳到了宋國國君的耳朵里。宋國國君想:“從地底下能挖出活人?世上怎么會有如此荒謬的事?百姓竟然也都信以為真。這件事非調查個水落石出不可!”為了查明事實真相,宋國國君特地派人去丁家查問。丁家人回答說:“我家打的那口井給澆地帶來了很大方便。過去總要派一個人常年在外運水澆地,現在可以不用了,因此家里多了一個空閑的人手,但這個人并不是從井里挖出來的。”交代“穿井得一人”說法的誤傳及澄清誤會的過程。亮點批注本文將古代寓言故事《穿井得一人》做了精彩的改寫,整體上忠實原文及寓意,且故事情節完整,又大膽運用了聯想。作者先補寫丁家所處的地理環境,交代了穿井的必要性;又增加宋君聽到傳言后的心理描寫,增強了故事的生動性。例文評析【二】從學過的小說中選擇一篇,改變原來的敘事視角,換成另一個人物的口吻來講述這個故事。不少于600字。思維導圖改寫小說《智取生辰綱》《劉姥姥進大觀園》……全篇/片段明確視角細節處理敘事風格《智取生辰綱》:晁蓋、白勝、吳用等的視角《劉姥姥進大觀園》:劉姥姥、王熙鳳、鴛鴦等的視角……注意人稱前后統一《智取生辰綱》中好漢下藥的過程細節《劉姥姥進大觀園》中劉姥姥的心理活動……合理想象,增加細節吳用的沉著冷靜、巧妙應對劉姥姥的樸素實在、機智圓滑……語言、動作等符合角色特征《智取生辰綱》中眾好漢與楊志斗智斗勇的過程《劉姥姥進大觀園》中劉姥姥上演“笑劇”的過程……抓住主要情節智取生辰綱(改寫)吳用等人聽見腳步聲,便讓劉唐出去看看。劉唐提起樸刀在樹林里觀望,正好驚動了楊志。①劉唐回去輕聲道:“大家做好準備。”所有人都做好警戒,只等楊志到來。①“吳用等人”,改變原文的敘述視角。增添對劉唐、楊志的語言描寫。例文展示一會兒功夫,只聽有人大喝道:“你這廝好大膽,怎敢看俺的行貨!”劉唐見他趕了過來,便拿起樸刀,六個人大聲喝道:“阿也!”都跳了起來。楊志喝道:“你等什么人?”此七人道:“你是什么人 ”楊志大怒:“你們莫不是歹人吧?”七人道:“你顛倒問!我乃小本經濟,如何搶你錢 ”楊志聽完,收起刀,說:“原來這樣,那多有得罪了。”“大家都是做小本生意的。我們七兄弟是賣棗的,你要不要來幾個?”吳用客氣地說。“不用了!”②楊志提起樸刀回去了。吳用到草叢邊發了個暗號讓白日鼠白勝上山來。②語言描寫,忠實于原文內容,卻變換了口吻。白勝挑著酒,唱著歌上了崗子,找了個離楊志等人近的地方坐了下來。幾個軍健問道:“你桶里是甚么東西?”那白日鼠道:“白酒。”軍健又問:“多少錢一桶?”“五貫足錢一桶。”眾軍健便圍到一起湊錢。此時楊志過來,將軍健打了一通道:“多少好漢是被蒙汗藥麻翻的!”白勝聽了,心內一驚,③故意喝道:“你這客官好不曉事,早是我不賣與你吃,卻說出這般沒氣力的話來!”③有人物的心理描寫吳用等人見此,借機過來,買了一桶輪流喝,還拿了捧棗子過口。吃完一桶后,劉唐問道:“正不曾問你多少價錢?”“五貫足錢一桶,十貫足錢一擔。”白勝道。吳用接上來:“五貫就五貫,只饒我們一瓢吃。”說罷就揭開桶蓋兜了一瓢,拿上便吃。白勝故意去奪,吳用端酒就走,白勝立刻追了上去。吳用在松林內下了藥后立刻轉出來,④又去舀酒。白勝追回,劈手奪來,傾在桶里。④原著暗寫吳用下藥,此處明寫。⑤選取最主要的情節展開描寫,刪繁就簡。楊志見他們喝了沒事,才勉強答應軍健們買了一桶,眾人搶著喝。劉唐還遞上一些棗子與他們吃。不一會,酒就吃光了。白勝收錢道:“這桶酒被那客官饒了一瓢吃了,少了你一些酒,我今饒你半貫錢罷。”接著挑著空桶,依舊唱著山歌下山崗去了。⑤吳用等人站在松樹邊,心中計算著藥發的時間,指著他們說:“倒也!倒也!”楊志與眾押行人都倒下了。于是,吳用等人推出江州車兒,倒了棗子,將金寶裝了去。⑥⑥全文敘事簡略,忠于原文情節。這是一篇對小說《智取生辰綱》情節高潮部分的改寫。本篇改寫敘述故事時視角的選取獨具匠心,敘事角度自始至終都以“吳用等人”來展開。另外,本改寫文雖然無原文敘事詳細,卻也能在忠實于原文情節的基礎上,將故事梗概交代清楚,并不乏細節描寫。改寫十分成功。例文評析【三】本單元的課文,情節富于戲劇色彩,人物形象也很鮮明。從中選擇一篇改寫成課本劇。思維導圖《智取生辰綱》《范進中舉》《三顧茅廬》《劉姥姥進大觀園》心理描寫改為自白或旁白,環境描寫、人物的動作神態改為舞臺說明,添加服裝、道具、背景、上下場的說明。《智取生辰綱》:出場人物:楊志一行、吳用一行。時間:六月初四正午。地點:黃泥岡松樹林。《范進中舉》:出場人物:范進、范母、范妻、胡屠戶、鄉鄰等。時間:放榜日。地點:集市上。《三顧茅廬》:出場人物: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童子。時間:東漢末年的一天。地點:劉備家、諸葛亮家。《劉姥姥進大觀園》:出場人物:劉姥姥、賈母一行。時間:早飯時。地點:瀟湘館、紫菱洲、曉翠堂。選擇課文確定劇本要素更改呈現方式《三顧茅廬》課本劇時間:東漢末年的一天。地點:劉備家、諸葛亮家。人物:劉備、諸葛亮、關羽、張飛、童子。(旁白: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劉備也聚義起兵,但屢戰屢敗。經人推薦,劉備決定請諸葛亮做軍師。可是,劉備兩次去拜訪諸葛亮,都沒見著,他準備第三次去拜訪……)張 飛:(不耐煩地)大哥,諸葛亮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草民,何必哥哥親自去,我只要用一根麻繩就把他捆來了。時間、地點、人物都交代得十分清楚。通過旁白,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和起因,引出下面劇情。例文展示亮點批注劉 備:(有一點生氣)胡說!諸葛先生乃曠世奇才,怎么能隨便派人去抓?你如此無禮,今天不必跟我去了。關 羽:大哥莫要生氣,三弟只是擔心你太過勞累罷了。劉 備:三弟,你若要去,就得答應我不再無禮。張 飛:聽大哥的。(三人騎馬前往隆中,離莊還有半里路時,劉備便下馬步行。三人來到莊前,輕輕叩門,童子出來開門)劉備:請問諸葛先生在家嗎?亮點批注劉備與張飛的對話,既符合人物性格特點,又凸顯劉備的禮賢下士。童 子:我家先生正在草堂午睡,您稍等,我這就去通報。劉 備:(壓低聲音,搖手)不用了,等先生醒了再通報吧。(回頭對關羽、張飛)你倆在門口等候,我先進去。(關羽、張飛下。劉備輕輕走進去,恭敬地站在草堂的臺階下等候。等了半晌工夫,諸葛亮翻了一個身,又朝里睡著了。又等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悠然醒來)諸葛亮: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伸個懶腰,翻了個身。問童子)有俗客來了嗎?對不合適舞臺表演的情節用舞臺說明來處理,很巧妙。亮點批注童 子:劉皇叔來此等候多時了。諸葛亮:(責備童子)有貴客來,怎么不早叫醒我?容我先更衣。(諸葛亮轉入后堂整理衣冠,半晌方出)劉 備:(對著諸葛亮下拜)在下劉備,諸葛先生,我已仰慕您多時了。前兩次來訪,都不得一見。今能一見,真是快慰平生。諸葛亮:將軍請起,我乃山野之人,疏懶性成,蒙將軍三顧茅廬,真是慚愧。不知將軍找我有何事?劉 備:我想請先生出山助我完成大業。諸葛亮:我僅是一介鄉野村夫,恐怕會誤了您的大事。體現了諸葛亮謙遜的態度。亮點批注劉 備:不,先生可是世上有德高人,徐庶、司馬先生多次提及先生,說我若能得先生相助,一定能完成大業,為蒼生謀福。請先生不吝賜教。諸葛亮:(拿出一張地圖)好吧,咱們來看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北面占了天時;孫權擁有江東之險,在南部占了地利;而皇叔信義著于四海,天下英雄賢才欲投奔于你已久。將軍可以先取荊州為家,再取益州建基業,以荊、益之地,內修政治,外結孫權,這樣天下就會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將軍圖霸中原之業可興矣!對隆中對策部分內容做了精簡,重點更突出。亮點批注劉 備:(猶疑地)但荊州是劉表的,益州是劉璋的。他們和我一樣都是漢室宗親,我怎么忍心奪他們的地盤呢?諸葛亮:我觀察了天象,劉表將不久于人世,而劉璋軟弱無能,不是一個明君,兩地以后必將歸于將軍。劉 備:先生的話,使我茅塞頓開,如同撥開云霧見青天。希望先生能出山幫我。(俯身再拜)諸葛亮:(回拜)承將軍看重,我愿效犬馬之勞。劉 備:(大喜)現在好了,我有了諸葛先生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如魚得水呀!從今天開始,諸葛先生就是我的軍師。精簡后面情節,條理清晰,結構完整。改寫后的課本劇以人物對話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場景設置符合課本劇的特點,人物形象鮮明,故事情節集中。作者在人物的對話中,將劉備、諸葛亮、張飛的性格特征展現得淋漓盡致。例文評析今天我們學習了“詩歌改散文”“寓言改故事”“人稱改寫”“視角改寫”“小說改課本劇”五種改寫方法。總結提煉了改寫支架,相信同學們都有收獲。學習的過程,就是總結提煉的過程,希望同學們都能借此打開思維的大門,學有所得。課堂小結1.改寫《江雪》,150字——200字。背景:這首詩作于柳宗元被貶永州,實際上過著被管制、軟禁的“拘囚”生活。畫面:幽靜寒冷主題:表現人物孤獨,清高孤傲。險惡的環境、政治上不利,并沒有把他壓垮。通過此詩展現他的人生價值和理想志趣。江雪唐·柳宗元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課后寫作(二選一)內容上精神上(聯想,想象)細節描寫景物描寫人物描寫外貌動作神態語言心理語言風格(生動形象)合情合理改寫提示:適當再創造2.改寫《木蘭詩》寫作指導:木蘭詩本就是一首敘事詩,改寫時要尊重詩歌的詳略安排和主題體現,在改寫中不要把戰爭場面作為敘寫的主要內容,而要在戰前準備、辭官回鄉、親人團聚這些故事中盡情刻畫,以體現木蘭孝敬父母、不貪富貴的優秀品質,另外,如果讓改寫的作文更富有才氣,還需要在改寫中穿插一定的人物描寫和環境描寫,使得文章生動形象,有可讀性。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九上第六單元寫作《學習改寫》教學設計.doc 九上第六單元寫作《學習改寫》課件.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