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質量監測七年級語文試卷親愛的同學,在你答題前,請認真閱讀下面的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三大題,21小題,滿分12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2.答題前,請將姓名、學號、學校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卷上指定的位置。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題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收答題卷,試卷請自行保存。預祝你取得優異成績!一、基礎知識和運用。(單選題,每題3分)1. 體育局召開奧運會代表團慶功大會,在為獲獎選手準備的桌牌中,有錯誤的一項是( )A 樊振東 Fan Zhendong B 潘展樂 Pan Zhanle C 鄭欽文 Zheng Xinwen D 全紅嬋 Quan HongchanA. A B. B C. C D. D2. 和示例中詞語關系不同的一項是( )示例:射擊——百步穿楊A. 游泳——劈波斬浪 B. 跳水——一飛沖天C. 舉重——一舉成功 D. 競走——健步如飛3. 把詞語送進括號,最恰當的一項是( )本屆奧運會,中國選手用( )的技藝、( )的意志、( )的形象和( )的性格,向全世界展現了新一代中國體育健兒的健康形象。A. 高雅 剛強 多變 剛毅 B. 高超 頑強 陽光 開朗C. 高檔 自強 迷人 活潑 D. 高明 堅強 帥氣 快樂4. 巴黎奧運會,楊家玉奪得女子20公里競走金牌。賽后接受采訪時,她說:“這塊金牌我等了八年。”楊家玉最想表達的意思是( )A. 夏季奧運會八年一次。 B. 對楊家玉來說,獲得這塊金牌如同探囊取物。C. 持續拼搏,一定能蟾宮折桂。 D. 奧運奪冠,實屬不易。5. 下列各句中,不是病句的一項是( )A. 中國體育代表團創造了在巴黎奧運會上空前未有的輝煌。B. 奧運會上,運動員們打破一次又一次世界紀錄C. 奧運會后,掀起了一股打乒乓球的熱潮。D. 謝瑜憑借對射擊運動的熱愛和不懈的努力,逐漸嶄露頭角。6. 和例句使用了相同修辭手法的句子是( )例:過了六月,大家就更忙了。奧運會眨眼就到了。A. 每次家庭聚會,大家都是吃吃喝喝,蘇炳添從來不亂吃東西,不吃豬肉,更從來不喝酒,因為“怕拉肚子”,他甚至不喝橙汁,不吃西瓜。B. 男子舉重運動員諶利軍說:“賽前,為了控制飲食每天只能吃一頓飽飯,餓到看見床都想啃兩口……”C. 游泳選手張雨霏在一個小時之內連續拿下兩塊金牌。賽后她說:“我看大家都不想游樣子,所以我在后半程也減慢了速度。”她的自信與率真令人驚嘆!D. 獲得奧運第六金后,馬龍紅著眼睛說:“感覺像做夢一樣,不知道是不是在做夢。”7. 賽后,有記者向鄭欽文提問:“明天你終于可以休息一天了,你會因為過于興奮以致于沒法好好休息嗎?”鄭欽文做出了回答。記者記錄的時候,把語序弄亂了。調整語序最正確的一項是( )①今天雖然我很累,我卻感覺可以繼續打,即使你現在讓我為祖國再打三個小時,我仍然愿意再來一次。②記得在澳網的時候我也是非常疲憊,那時我也很累,感覺我已經無法再繼續了。③但我不知道為什么,在這次比賽中有一股額外的力量支撐著我。④我睡眠不足且非常疲憊,身體狀況已經達到了極限。A ②③①④ B. ②①③④ C. ④②③① D. ④①③②8. 體育節目解說員在對奧運健兒參賽情況解說時,用得最貼切的一句是( )A. 張雨霏經歷長時間的低谷期沒有放棄,終于破繭化蝶,在巴黎奧運會加冕“蝶后”。解說員夸贊她“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B. 對于意外失誤的跳水運動員,解說員無不遺憾地說:“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C. 龐偉、姜冉馨在氣手槍混合團體項目中驚天逆轉,解說員引用“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來夸贊35歲的老將龐偉。D. 女子四人雙槳以領先6秒的優勢奪冠,解說員激動地贊道:“四朵金花遙遙領先!真是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9. 體育報記者對中國奧運軍團的備賽做了一番點評。點評中的分號使用正確的一項是( )A. 中國體操隊本周期展現的頑強拼搏精神令人動容。鄒敬園頂著手腕和肩膀的傷病,除了主項雙杠外,全力提升吊環、鞍馬實力;肖若騰在腳部手術后全力恢復,趕在奧運年“狀態拉滿”;張博恒也克服腰傷困擾,力爭在巴黎賽場展現最好的自己。B. 巴黎奧運周期,中國跳水隊面臨著不小挑戰,部分運動員進入生長發育期,需要控體重、增力量,為了穩定一個動作,往往要練成百上千遍;面對世界好手的沖擊,隊員們迎難而上,憑借穩健表現更勝一籌;面對驕人戰績,隊員們冷靜客觀,目標直指下一個冠軍。C. 中國舉重隊在巴黎奧運周期經歷了級別調整,參賽人數縮減;資格獲取方式大變革等重要挑戰,但依然在國際賽場展現出中國力量的統治力。D. 出征巴黎之前,中國射擊隊在北京進行了巴黎奧運會賽場環境的模擬演練,將訓練場地按照奧運會場地樣式進行了改造,包括燈光照射范圍;陽光反射區域;靶位排列密度;甚至靶位放置槍臺的臺子高度都參照奧運會場地,幫助隊員提前適應。10. 網友熱議梁山好漢若來參加奧運會,奪金呼聲最高的應該是( )A. 李逵——擊劍 B. 武松——馬術 C. 戴宗——馬拉松 D. 時遷——110米欄二、閱讀。(共40分)(一)(5分)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奧運會獲獎選手年齡的數據統計。從獲獎與年齡的關系上看,年齡的分布呈現右偏分布,其中80%的區域集中在19歲到33歲之間,25歲左右是運動員的黃金年齡,男性參賽者和獲獎者的平均年齡均高于女性。如果你想提高獲獎率,年齡確實很重要。參賽國家需要重視男女運動員均存在獲獎的“黃金年齡”,加大對處于巔峰運動員的投入,提高參賽隊伍中處于黃金年齡的運動員的占比。但是,也有一些特例。比如縱觀整個奧運史,年齡最小的運動員僅為10歲。1896年,第一屆現代奧運會在希臘舉辦,僅僅10歲零218天的東道主體操選手Dimitrios Loundras參賽并獲得了銅牌。材料二:年齡>50的運動員最愛參加項目的數據統計。有趣的是,在1924-1948這幾年中竟出現了年齡高于80歲甚至達到97歲的參賽選手,他們參加的都是Art Competitions(藝術比賽)這一項目。11. 根據上述兩則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年齡在25歲左右的運動員獲獎比例更高。B. 男運動員比女運動員獲得金牌的比例更高。C. 藝術比賽項目對高齡運動員的吸引力更大。D. 無論年齡大小,都有可能在奧運會上獲獎。12. 張爺爺說:“想參加奧運,年過花甲都不晚。”這種說法對嗎?請結合上述材料,談談你的看法,并說明理由。(二)(8分)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下面小題。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13. 書寫題:請將這首詩工工整整抄寫在書寫欄。14. 下列對本詩內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 首句“沙似雪”描繪了邊疆沙漠的荒涼與寒冷,突出了環境的惡劣。B. 次句“月如霜”的比喻,進一步渲染了邊疆夜晚清冷孤寂的氛圍。C. 頸聯“不知何處吹蘆管”表達了詩人對吹蘆管之人的好奇與探尋。D. 尾句描繪了征人因思鄉而夜不能寐的情景,凸顯了深沉的思鄉之情。(三)(7分)閱讀《朝花夕拾》節選部分,完成下面小題。①大約十多年前吧,S城中曾經盛傳過一個名醫的故事:②他出診原來是一元四角,特拔十元,深夜加倍,出城又加倍。有一夜,一家城外人家的因女生急病,來請他了,因為他其時已經闊得不耐煩,便非一百元不去。他們只得都依他。待去時,卻只是草草地一看,說道“不要緊的”,開一張方,拿了一百元就走。那病家似乎很有錢,第二天又來請了。他一到門,只見主人笑面承迎,道:“昨晚服了先生的藥,好得多了,所以再請你來復診一回。”仍舊引到房里,老媽子便將病人的手拉出帳外來。他一按,冷冰冰的,也沒有脈,于是點點頭道:“唔,這病我明白了。”從從容容走到桌前,取了藥方紙,提筆寫道:③“憑票付英洋壹百元整。”下面是署名,畫押。④“先生,這病看來很不輕了,用藥怕還得重一點吧。”主人在背后說。⑤“可以。”他說。于是另開了一張方:⑥“憑票付英洋貳百元整。”下面仍是署名,畫押。⑦這樣,主人就收了藥方,很客氣地送他出來了。15. 文中的名醫是如何為城外人家的閨女看病的?請簡要概括這一過程。16. 這是一位怎樣的醫生?請從兩個方面概括這位名醫的主要特點。(四)(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學類文本,完成下面小題。菊花憑什么和松樹比肩①在景山公園悠然漫步,我目睹園丁精心地將一盆盆菊花安放在花圃之中。這些質樸的黃色花朵,在四周高大松樹的環繞下顯得格外渺小。這讓我忽然想起國畫中松菊并列的經典構圖。我不禁心生疑惑:這星星點點的菊花,憑什么能與挺拔的松樹并肩而立,在文人墨客的心中占據一席之地呢?②秋風送爽,正是賞菊的最佳時節。回溯歷史長河,中國人對菊花的喜愛之情從未停歇。③古人對菊花的喜愛,不僅體現在將其位列植物“四君子”的殊榮上,更在于他們通過各種文學藝術創作,賦予了菊花豐富的文化內涵。陶淵明筆下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展現了一種淡泊名利、超脫世俗的淡定從容;司空圖的“落花無言,人淡如菊”,則描繪了一種典雅安靜、超然物外的境界;唐寅的“多少天涯未歸客,盡借籬落看秋風”,流露出對離愁別緒的深切感慨;李清照的“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則以對比的手法烘托出孤獨凄涼的氛圍;而黃巢的“中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則賦予了菊花豪邁奔放、壯志凌云的英雄氣概;東晉田園詩人陶淵明那句“三徑就荒,松菊猶存”,不僅道出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向往,更在無形中為菊花賦予了堅韌不拔的品格;南宋繪畫大師馬遠的《陶淵明采菊圖》,更是將松與菊并置,寓意深遠,仿佛是在訴說著二者之間某種不為人知的默契與共鳴。這些詩詞畫作,使菊花與松樹一樣,成為深受古代文人墨客鐘愛的文化意象。④步入現代,藝術家們對菊花的熱愛并未減退。新月派詩人聞一多在《鼓手與琴師》中,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各種形態的菊花,從雞爪菊到繡球菊,從江西臘到各種色彩的珍品,他不僅用文字捕捉到了菊花的神韻,更通過豐富的想象力,將思鄉愛國之情融入其中,使讀者在欣賞文字的同時,仿佛也看到了那一幅幅生動的菊花畫卷。⑤同樣,曾留學法國的畫家孫福熙,也被清華園內的菊花所吸引。他運用中西合璧的畫法,將菊花的美麗與風骨定格在畫布之上,并贈予魯迅先生以表敬意。在孫福熙的筆下,菊花不僅是自然的饋贈,更是他心志的寄托。他盛贊魯迅先生如長庚星般璀璨奪目,不畏艱難,勇于探索,而他自己也如同那挺身抗寒的菊花,雖柔弱卻倔強,雖渺小也燦爛。⑥孫福熙不僅欣賞菊花,也欣賞松樹。這不僅因為它們在自然界中展現出不畏嚴寒、堅韌不拔的品格,更因為這些品格與那些在亂世中堅守信念、默默奉獻的人們有著深刻的共鳴。在孫福熙看來,菊花與松樹不僅是自然界的杰作,更是中華民族文化精神的象征,它們所蘊含的精神力量,已經深深植根于民族的文化血脈之中。⑦我逐漸明白,菊花之所以能與松樹在文化中比肩而立,不僅僅因為它們在國畫中的并列構圖給人以美的享受,更在于它們所共同代表的堅韌不拔、高潔自守的品格,已經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這種品格,不僅彰顯了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更是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為國家的繁榮富強而努力奮斗的精神源泉。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們更應深刻理解和傳承這種精神,無論身處何種環境,都應保持堅韌與高潔,用實際行動詮釋雖柔弱卻倔強,雖渺小也燦爛的生命價值。17. 讀第①段,作者為什么對“松菊并列”感到疑惑?請簡要概括。18. 讀②③段,古人對菊花的喜愛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19. 讀④⑤段,現代藝術家們是如何表達對菊花的喜愛的?20. 讀⑥⑦段,菊花能和松樹比肩的原因有哪些?請簡要概括。三、作文(50分)21.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一道錯題,有可能幫助你查漏補缺,夯實基礎;一句錯話,有可能教育你謹言慎思,學會為人;一樁錯事,有可能促使你反思問題,吸取教訓……犯錯,有時在所難免;犯錯,其實并不可怕。錯誤,有可能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正視錯誤,往往會幫助我們更好地成長。請以“在錯誤中成長”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記敘文。文中如果出現真實的姓名或校名,請以化名代替。2024-2025學年度第一學期期中質量監測七年級語文試卷親愛的同學,在你答題前,請認真閱讀下面的注意事項:1.本試卷共三大題,21小題,滿分120分。考試用時150分鐘。2.答題前,請將姓名、學號、學校用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填寫在答題卷上指定的位置。3.所有答案全部做在答題卷上的指定位置,在草稿紙、試卷上答題無效。4.考試結束,監考人員只收答題卷,試卷請自行保存。預祝你取得優異成績!一、基礎知識和運用。(單選題,每題3分)【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B【3題答案】【答案】B【4題答案】【答案】D【5題答案】【答案】D【6題答案】【答案】B【7題答案】【答案】C【8題答案】【答案】A【9題答案】【答案】A【10題答案】【答案】C二、閱讀。(共40分)(一)(5分)【11~12題答案】【答案】11. B 12. 這種說法是對的。根據材料二可知,奧運會是有超過80歲的選手參賽的。所以如果想參加奧運會,“年過花甲”也是不晚的。(二)(8分)【13~14題答案】【答案】13. 示例: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 14. C(三)(7分)【15~16題答案】【答案】15. 文中的名醫出診需加倍診費,看診時卻草草了事,收取高昂費用,將病人醫死后為了保住自己的名聲假裝用開藥方的方式來給家屬賠償。16. ①草菅人命/醫德敗壞/漠視生死②貪婪/貪圖錢財③徒有虛名/虛偽(寫兩個方面即可)(四)(20分)【17~20題答案】【答案】17. 因為從外表上看,菊花質樸而零散,對比松樹的高大挺拔,顯得格外渺小,所以作者疑惑為什么菊花和松樹可以地位等同。18. ①在地位上,古人將菊花位列植物“四君子”之中;②在文學創作領域,古人賦予菊花豐富的文化內涵;③在詩詞畫作里,菊花和松樹一樣,成為古人鐘愛的意象。19. ①聞一多不僅用文字描繪菊花的神韻,還將菊花與思鄉愛國之情相融合。②畫家孫福熙采用中西合璧畫法將菊花的美麗與風骨繪畫出來,還將菊花視作他自身,成為他心志的寄托20. ①菊花和松樹不僅都體現著不畏嚴寒,堅韌不拔的品格,且這一品格與亂世中堅守信念、默默奉獻的人們產生了深刻共鳴。②菊花和松樹不僅在國畫中以并列構圖給人以美的享受,并共同代表著堅韌不拔,高潔自守的品格,成為中華文化缺一不可的組成部分。③菊花和松樹的品格彰顯著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且一直是激勵中華人民努力奮斗的精神源泉,在當今依舊有意義有價值。三、作文(50分)【21題答案】【答案】例文:錯誤中成長教室后排的儲物柜里,至今放著一個有些變形的航模機翼。每次看到它,我都會想起那個讓我學會“踏實”的下午。那是初二上學期科技節,學校舉辦航模比賽。從小喜歡擺弄機械的我,一看到通知就興沖沖報了名,滿心想著要拿一等獎。拿到材料包時,我粗略翻了翻說明書,覺得步驟很簡單,便把“先檢查零件、再按順序組裝”的提醒拋到了腦后。周末下午,我趴在書桌上組裝。機身很快拼好了,可裝機翼時,我發現零件對不上——本該嵌入卡槽的接口,怎么也塞不進去。我急得滿頭大汗,以為是零件有問題,抓起剪刀就想把接口剪大一點。“咔嚓”一聲,塑料碎片飛濺,機翼邊緣頓時多了個缺口。我愣住了,再仔細看說明書,才發現自己把左右機翼裝反了,還弄斷了關鍵的卡扣。眼看比賽只剩兩天,我盯著殘缺的機翼,心里又懊惱又著急,眼淚差點掉下來。爸爸下班回家,看到我垂頭喪氣的樣子,拿起航模看了看,沒批評我,只說:“知道錯在哪了嗎?不是零件難,是你太急了。”他陪我重新拆開機身,一點點比對說明書,還找來熱熔膠,小心修補斷裂的卡扣。那天晚上,我們忙到十點多,機翼終于穩穩地裝在了機身上,雖然修補的痕跡還在,但比之前牢固多了。比賽那天,我的航模沒能像其他同學的那樣飛得又高又遠,只得了三等獎。可站在領獎臺上,我卻比拿一等獎還開心。因為我明白,這次的“錯誤”教會我的,比獎狀更重要——做事不能急于求成,只有一步一步踏實做好每一個細節,才能把事情做好。后來,我把那個航模放進了儲物柜。它提醒我,成長路上的錯誤從來不是絆腳石,而是幫我們看清不足的鏡子。正是那次組裝航模的失誤,讓我改掉了粗心急躁的毛病,無論是后來的物理實驗,還是班級活動策劃,我都會先靜下心來做好準備,再也沒犯過類似的錯。原來,錯誤并不可怕。只要愿意正視它、改正它,那些曾讓我們懊惱的瞬間,終會變成推著我們向前的力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