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試卷 | 語文學科期末檢測試卷(滿分:120分 時間:120分鐘)一、積累與運用(25分)1.閱讀文段,回答問題。(5分)太陽從花園里收斂起它金色的余huī,月亮從地平線上升起來,灑下的清輝靜柔如水。我坐在樹叢下,注視著這瞬息萬變的天幕,樹葉飄舞,裊娜多姿,每一片葉子都是這次舞會的主角。葉子在空中劃出一道完美的弧線,熱忱地擺弄她妖嬈的舞姿,為春、夏、秋、冬做個總結,像是一只棕色的蝴蝶飛向大地,安祥地臥在大地的懷中,沒有遺憾,沒有感傷。(1)給加點的字注音,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3分)余huī( ) 裊娜 ( ) 遺憾 ( )(2)“息”在《現代漢語詞典》中主要有下面幾個解釋,文中的“瞬息萬變”的“息”意思應為(2分)( )①呼吸時進出的氣 ②消息 ③停止 ④休息 ⑤滋生,繁殖 ⑥利錢;利息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 (2分)A.我心里也感著一縷的酸辛,可憐這兩月來相伴的小侶!(伴侶)B.年與時馳。(疾行,指迅速逝去)C.撒鹽空中差可擬。(大體)D.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陪襯,使明顯突出)3.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 (2分)A.雷鋒的釘子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B.我們在作文中,應盡量避免不寫錯別字。C.思想內容是否健康,應是衡量好作品的重要標準。D.同學們以敬佩的目光注視和傾聽著企業家的報告。4.改寫下面句子中畫線的部分,使之與前面的句子形成一副對聯。(2分)原句:山間炊煙裊裊,如絲如縷;江中的片片帆影,像一首詩,又像一幅畫。山間炊煙裊裊,如絲如縷; 5.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2分)(1)我的母親老了,她早已習慣聽從她( )的兒子。(2)雨仍然偶爾( )大地,但它變得更吝嗇了。(3)古老的濟南,城內那么( ),城外又那么寬敞。A.強壯 拜訪 狹窄 B.強壯 造訪 狹窄C.強悍 造訪 狹小 D.強悍 拜訪 狹小6.下列文學常識搭配有誤的一項是( )(2分)A.《貓》——鄭振鐸——現代作家、文學史家——《文學大綱》B.《動物笑讀》——康拉德·勞倫茲——奧地利動物行為學家、科普作家——《狗的家世》C.《鳥》——梁實秋——作家、文學評論家、翻譯家——《雅舍小品》D.《狼》——蒲松齡——明代文學家——《聊齋志異》7.古詩文默寫。(7分)(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 (2)遙憐故園菊, 。 (3)陸游在《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中用 , 兩句表達了自己年邁體衰,但仍想守衛邊疆報效祖國的心愿。 (4)《潼關》中譚嗣同用 , 兩句表現作者渴望沖決羅網、勇往直前、追求個性解放的愿望。 (5)君問歸期未有期, 。 8.名著閱讀題。(3分)孫悟空的第一個師傅是 ,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 ,又喚如意金箍棒,大鬧天宮后被如來佛祖壓在五行山。后皈依佛門,唐僧為他取名孫行者。為西天取經立下汗馬功勞,后被封為 。 二、閱讀(45分)(一)閱讀下面文章,完成下題。(13分)沉默的竹笛①16歲一個憂傷的春夜,我躺在集體宿舍臨窗的床鋪上。潔白的月光潮水一般漫進窗戶,清冷的微風捎來潮濕的花香。我陷入少年無端的愁悶思緒里,分外孤單寂寞。這時,一縷悠揚的笛聲由遠而近,停留在我的耳畔。那笛聲仿佛是清澈的泉水,流過神話中迷人的花園,一路上集合了蝴蝶和黃鶯的夢想,決心要給我的心靈來一次徹底的洗禮。我陶醉在悅耳的笛聲里,憂傷早已悄悄地散去,心情澄澈空明。那晚,我的心中暗暗地滋生了一個強烈的愿望:做一個快樂的吹笛手。②好長一段日子,我為能擁有一枝笛子而心神恍惚。終于在一個星期六的下午,我從一個擺地攤的老人那里買到了我盼望已久的竹笛。③第一次擁有竹笛的那個下午是我人生中最美麗的一個下午。我清楚地記得我吹著竹笛走在鄉村田野上的情景:落日如一顆水靈靈的紅草莓點綴在暮靄籠罩的山尖,橫過頭頂的歸鳥翅膀上涂著夕陽粉紅的胭脂,嫩綠的小草在晚風中飄動,像是生命活潑的舞蹈。我一邊吹著竹笛——顯然是不成曲調的嗚嗚聲,一邊大踏步地把蒼茫暮色下的動人風景甩在身后。這時我覺得自己成了一個漂泊天涯的江湖俠客,心里洶涌著英雄縱橫天下的豪情。④從擁有竹笛的那個下午開始,我就決心把自己訓練成一個優秀的吹笛手。為了學會吹笛子,我付出了許多汗水和心血。清晨,我常常拿著竹笛,跑到學校后面的山坡上,對著蔥郁的群山大聲吹著,讓笨拙的笛聲喚醒嶄新的一天。深夜,同學們沉浸在夢鄉里,只有我坐在空曠的操場上,如癡如醉地吹著竹笛。笛聲一點也不悠揚動聽,但我吹得特別認真。竹笛在人家手里是一根音樂的神奇魔術棒,在我的手里卻成了一根沒有靈感的干枯竹枝。唉,想不到吹笛竟會是這樣的艱難。⑤在一次班會上,班主任老師要求每個同學表演一個節目。幾個調皮的同學就惡作劇地起哄,要我為大家表演吹笛子。天哪,我根本吹不成一首完整的曲子,但強烈的自尊心迫使我孤注一擲。面對全班同學,我終于勇敢地拿起了竹笛,漲紅了臉,堅持著把最后一個音符吹完,便逃出了教室。在無人的山坡上,我撫摸著被淚水浸潤的竹笛,傷心欲絕。從那以后,我發誓再也不吹笛子了。⑥后來,那枝帶給我幸福和恥辱的竹笛一直靜靜地懸掛在我的窗前。歲月悄然而過,多少年后,當我凝眸竹笛的時候,我就忍不住回想少年時代的往事。有些夢想是永遠不會開花結果的,但播種夢想的人從不放棄流汗流淚的機會,只是因為生命里那些動人的細節豐富了生命的內涵。沉默的竹笛啊,我無心再次吻你于唇,吹一曲歡快的歌謠,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你便足夠了,你的沉默其實高奏著我對少年爛漫心事的憑吊和酸澀的回憶。9.初讀全文,從“我”的角度梳理概括文章內容,填寫下表。(4分)事件 我的心理聽到竹笛,心生愿望想做笛手 期盼① 豪邁認真癡迷練竹笛 ② 班會課上演竹笛,發誓不再吹奏 ③ 凝眸竹笛,追憶少年往事 ④ 10.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第③段畫線句子。(4分)落日如一顆水靈靈的紅草莓點綴在暮靄籠罩的山尖,橫過頭頂的歸鳥翅膀上涂著夕陽粉紅的胭脂,嫩綠的小草在晚風中飄動,像是生命活潑的舞蹈。 11.作者以“沉默的竹笛”為題有什么作用 有人認為鏈接材料中琦君說的這段話也可以詮釋上文中作者表達的觀點、抒發的情感。請結合文章和鏈接材料談談你的理解。(5分)【鏈接材料】人生固然短暫,而生活是壯美的。生涯中的一花一木,一喜一怒都當以溫存的心,細細品味。哪怕當時是痛苦與煩惱,而過后思量,將可以化痛苦為信念、轉煩惱為菩提(指覺悟和智慧),使你擁有更多的勇氣和智慧, 面對現實。抗戰時期,我嘗盡了生離死別之苦,避亂窮鄉,有經歷了許多驚險,在工作中,我也領略到人間炎涼和溫暖的滋味。我漸漸的成長了,我懂得,人要掙扎著活下去是多么不容易,卻是多么值得贊美。我也懂得了如何以溫存的心體味生涯中的一花一木給予我的一喜一怒。 (二)閱讀下文,回答問題。(17分)走遠了再關門①QQ里,好友頗多。那日與一聊友閑談,忽然收到一好友的信息:夜已深,我先下了。我正欲對她說聲“晚安”,卻發現她的頭像已經變成了灰色。我的雙手停在鍵盤上,只得刪除那句已經打出來,卻沒有來得及發出去的問候。②真的這么急嗎 連給我說聲“再見”的時間都沒有,抑或是我過于矯情 ③數日前,我去拜訪一位前輩。該翁琴棋書畫無所不能,最令我佩服的是老人的那份平易近人,那種超脫淡然。攀談一番后,我起身告辭,老人把我送到門口,握手告別之后,我便向樓下走去。下到一樓時,我忽然想起自己的車鑰匙落在他的客廳了,便又“咚咚”往上跑。當我又回到他的門前時,老人才剛準備關門回屋。看我又上來,就問何事。我說明原因,老人走進客廳又折回來,將鑰匙遞到我的手上。④又是一陣告別。我下了幾層臺階,一轉身,發現老人正看著我。我既客氣又好奇地說:“外面太熱,趕緊回屋吧。”老人微笑著說:“我身體不好,不能送你下樓,那就等你走遠了再關門。”⑤等你走遠了再關門!多么溫暖的一句話。⑥去年有一天,我急于外出辦事。出門前,孩子拿著剛做完的作業讓我檢查簽字。我大致瞟了一眼,其中有道題是這樣的:下課了,同學們紛紛 教室。上面兒子歪歪扭扭地填的詞是“跑進”。我立刻火冒三丈,大聲呵斥道:“下課了,你跑進教室,你上的什么課 啊 ”為了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我特意把“下課”和“跑進”兩個詞說得很重。兒子剛想辯解,我一把將他的作業扔在茶幾上,然后,摔門而去。事情過了大半年,我早已把那件事忘得一干二凈。有一天收拾屋子,無意間看到了兒子的日記: ⑦“2008年12月22日,天氣陰。今天我讓媽媽檢查作業,其中有一道題目我并沒有做錯,上體育課的時候,下課鈴一響,我們的確是往教室跑啊。可是,媽媽為什么不給幾秒鐘讓我解釋呢 我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哭了整整一下午。”⑧兒子的話像一道閃電穿過我的五臟六腑,讓我渾身頓時有一種觸電的感覺。那一刻,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狹隘。⑨客人走遠了再關門,是一種善;留下幾秒,聽對方把話說完,是一種善;在驕陽的炙烤下耐心等待紅燈而不搶行,是一種善;等對方先掛電話,是一種善;路面積水,司機把車速降下來,是一種善……有些善很小很小,而且就那么短短幾秒鐘。然而,正是那么短短的幾秒鐘,卻能在心中氤氳(yīnyūn,煙云彌漫)起一份真情的感動。12.按照示例,分析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及句意。(4分)示例:抑或是我過于矯情【分析】(1)詞義:多心,猜疑。(2)句意:也許我太過于求全責備。我真的感到自己好狹隘。【分析】(1)詞義: (2)句意: 13.第⑤段中,“等你走遠了再關門”讓“我”感到溫暖的原因是什么 (3分) 14.文章一共寫了三件事,請用四個字概括最后一件事:QQ聊天→拜訪前輩→ 。這三件事之間由一個字貫串起來,這個字是 。(2分) 15.對文章的主旨理解最準確的一項是( )(2分)A.學會尊重他人,善待他人。 B.于細微處見精神。C.注重細節,真情無價。 D.學會理解,學會做人。16.有些人認為第①⑥段中的兩則材料與主題關聯不夠緊密,可以刪去或略微調整。請從內容與材料的安排上談談你的理解。(3分) 17.請你再列舉兩個學校生活中“善”的具體事例,來印證你對文章主旨的理解。(3分) (三)閱讀古詩詞,回答問題。(4分)天凈沙·秋思馬致遠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18.下列對這首元曲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2分)A.這首元曲的題目中“秋思”的意思是“秋天的思考”。B.“枯藤”“老樹”是最有特征性的秋景,給人以蕭條、寂寞、悲涼的感覺。C.“小橋”一句讀來令人親切,可仔細去想,卻更增添了“斷腸人”的愁緒。D.“斷腸人”句中的“斷腸人”是一位“離人”,“天涯”即“極遠的地方”。19.這首小令是元散曲中詠景的佳作,被譽為“ ”,為歷代所傳誦。小令僅28個字,寫了10種景物,表現了一個長期漂泊異鄉的游子的 之情。(2分) (四)文言文閱讀。(11分)【甲】《穿井得一人》宋之丁氏,家無井而出溉汲,常一人居外。及其家穿井,告人曰:“吾穿井得一人。”有聞而傳之者:“丁氏穿井得一人。”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宋君令人問之于丁氏,丁氏對曰:“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選自《呂氏春秋》)【乙】《桑中生李》南頓①張助于田中植禾,見李核,欲持去,顧見空桑②中有土,因植種,以余漿灌溉,后人見桑中復生李,轉相告語。有病目痛者息陰下,言:“李君③令我目愈,謝以一豚④。”目痛乃小疾,亦行⑤自愈。聞者傳語:“盲者得視。”眾犬吠聲⑥,遠近翕赫⑦,其下車騎常數千百,酒肉滂沱。間一歲余,張助遠出來還,見之驚云:“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因就斫之。(選自《新輯搜神記》)【注】①南頓:古縣名,在今河南項城市。②空桑:枯空的桑樹,老桑樹有枯空的樹洞。③李君:李先生。此指空桑里長出的李樹。④豚:小豬。⑤行:不久。⑥眾犬吠聲:是“一犬吠形,百犬吠聲”的省略,意思:一只狗叫,其他的狗也跟著叫起來。形容眾人盲目附和,眾人隨聲傳聞。⑦翕赫:翕:聚集。赫:盛貌。此指轟動、驚動。20.給下面句子劃分正確的朗讀節奏。(劃分一處,用“/”標出)(1分)有 病 目 痛 者 息 陰 下2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2分)(1)及其家穿井( ) (2)國人道之( )22.下面加點詞語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分)A.丁氏穿井得一人 盲者得視 B.后人見桑中復生李 將復何及C.聞者傳語 傳不習乎 D.以余漿灌溉 間一歲余23.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句子。(4分)(1)求聞之若此,不若無聞也。 (2)此有何神,乃我所種耳。 24.甲、乙兩文告訴我們該如何對待傳聞 (2分) 三、寫作(50分)25.親愛的同學,當你放學回家饑腸轆轆時,媽媽已為你準備了可口的飯菜;當你遇到挫折愁眉不展時,老師的開導使你重現燦爛的微笑;當你心事重重而悶悶不樂時,同學的熱情關心會掃去你心頭的烏云……這些小事,你可能不曾留意,不曾動心,但它們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請以《我感恩,我 》為題,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期末檢測試卷1.暉 niǎo hàn (2)①2.A 解析:“小侶”的意思為:小伙伴。3.A 解析:B.否定重復,刪除“不”;C.兩面對一面的問題,刪除“是否”;D.動賓搭配不當。4.江中帆影片片,如詩如畫。5.B 解析:強悍指強橫勇猛,語境中只指在母親眼里的兒子相對強狀,沒有勇猛的意思,所以選:強狀更合適;造訪有前往訪問的意思,符合“雨到大地”這一語境;與“寬敞”相對,“狹窄”符合語境。6.D 解析:D.有誤,蒲松齡是清代文學家不是明代文學家。7.(1)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2)應傍戰場開(3)僵臥孤村不自哀 尚思為國戍輪臺(4)河流大野猶嫌束 山入潼關不解平(5)巴山夜雨漲秋池8.菩提祖師 定海神針 斗戰勝佛9.①如愿以償買到竹笛并在鄉村田野上吹竹笛 ②失落 ③傷心 ④平靜10.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把落日比作草莓,將小草飄動比作生命的舞蹈,描繪了傍晚鄉村的明麗與活潑,表達了作者吹奏竹笛時的喜悅和興奮。11.琦君認為:生活是壯美的,當時的痛苦煩惱,過后可以轉化為信念、菩提(覺悟和智慧),使你擁有更多的勇氣和智慧來面對現實,所以經歷過的痛苦、煩惱、溫暖等都值得用心體會,真心贊美,要用溫存的心對待生命中的一切。原文中,作者寫“我”奮力追逐夢想卻在現實打擊下放棄了原來的夢想,夢想雖然破滅,但作者回想少年往事時,卻能平靜地看待生命中的這一切,他認為那些流汗流淚的往事,那些爛漫的情感、動人的細節豐富了生命的內涵,那些經歷都成了鮮活的生命記憶、真實的情感體驗。兩者表達的意思一致,都是要坦然、溫存、平靜地面對生命中的一切,用心體會、珍惜人生經歷所饋贈給自己的財富。12.(1)(心胸、氣量、見識等)局限在一個小范圍里。(2)我感到自己的氣量和見識都很不夠。13.老人這樣做表現了對“我”的尊重與關心。14.檢查作業 善(結尾第⑨段點題扣的是“善”字,所以貫串全文的字是“善”字)15.A16.示例:從內容上看,三件事是互不相關的日常小事,但都從不同角度恰當地表現了“善”的主旨;從材料的安排上看,這三件事是按“反—正—反”(不善—善—不善)的順序安排的,有序且嚴謹。所以不能刪去或調整。17.示例:(1)上下樓梯靠右行。(2)就餐要排隊。18.A19.秋思之祖 思鄉20.有病目痛者/息陰下21.(1)待,等到 (2)講述22.B 解析:A.得到/能夠;B.又/再、又;C.傳播/老師傳授的知識;D.剩下/多出來的。23.(1)尋到的消息如此,還不如不知道。(2)這樹有什么神靈,這是我隨手種下的罷了。24.對于傳聞,要以審慎的態度進行分析、甄別,不輕信傳聞;也不要輕易傳播未經證實的傳聞。【乙參考譯文】南頓有個叫張助的人,在田里種莊稼時發現一顆李子的核,本想拿走,回頭看見空心的桑洞里有泥土,就把李核種在那里,用剩下的水澆了一些。后來,有人看見桑樹中又長出李樹來,對此感到十分驚奇,就互相傳說開來。正好有個患有眼睛痛的人,在李樹下休息,向李樹禱告說:“李樹您如果能讓我的眼睛變好,我就把小豬獻給您。”眼痛這種小病,不久就會康復。眾人隨聲傳聞,李樹因為能使瞎了的人可以看見,所以遠近聞名。而遠近的人聽到這消息都很轟動,那樹下常有數千輛馬車,大家紛紛前來敬祭,酒肉很多,綿綿不斷。時隔一年,張助出遠門回來,看見這景象十分驚詫,說:“這有什么神奇的 這是我種的李樹罷了。”于是砍掉了它。25.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