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十六年前的回憶(第一課時)教學目標:1.會寫“稚、避”等15個字,會寫“埋頭、幼稚”等20個詞語中,理解“軍閥”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概括出文章的四件事。3.結合資料,關注李大釗被捕前的言行,感悟李大釗忠于革命事業的品質。教學重難點:結合資料,關注李大釗被捕前的言行,感悟李大釗忠于革命事業的品質。教學準備:相關資料的查找。教學過程:一、前后勾連導入新課導語:課前,我們來看一段視頻,去了解一位偉大的革命先驅。(板書課題、齊讀)看了視頻,你知道他是誰?他的理想與志向是什么?解題:今天這節課,就讓我們一起來走近這位革命先驅,去學習一篇關于他的回憶錄。讀題。你知道是誰在回憶?(李星華)她回憶誰呢?(李大釗)李大釗是李星華的——父親。課前我們查閱了李大釗的資料,對他你有了哪些了解?請你簡單跟大家介紹一下。(指2—3名學生說)過渡:是的,看,毛主席曾說——李大釗同志是我真正的老師(齊讀)江澤民總書記也說——李大釗同志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地獻給了祖國,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黨的事業。(指生讀)胡錦濤總書記說——李大釗同志為共產主義事業在中國的勝利獻出了自己的生命,表現了一個共產黨人的崇高氣節和浩然正氣。(指生讀)習總書記說——李大釗同志開創的偉大事業和留下的思想遺產永遠不可磨滅,他播下的革命種子已經在中國大地上開花結果。(指生讀)二、出示新詞檢查預習導語:那李大釗到底是一個怎么樣的人?竟會受到中國幾任領導人的高度評價。下面就讓我們跟隨李星華女士一起,走近她的回憶,請打開課本60頁。在學習課文之前,先檢查一下你們的預習,這些詞語誰來讀?(出示新詞,指讀)幼稚 含糊 避免 嚴峻苦刑 匪徒 僻靜 軍閥重點:理解“軍閥”(指擁有部隊,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人。文中指以張作霖為首的占據一方的反動勢力。)三、借助時間梳理內容(一)學習第一自然段導語:字詞都沒問題了,那你知道課文中的十六年前,具體指的是哪一年呢?(1927年)從哪知道?(第一段)是呀,課文第一段就告訴我們(出示,齊讀)1927年,對于中國來說,是一個多事之秋。課前你了解到哪些資料?思考:在這一段里,你了解了些什么?預設1:知道了李大釗是在1927年4月28日被殺害的。(順勢理解“被難日”——因重大災禍喪失生命的那一天。)過渡:4月28日是父親被殺害的日子,作者不僅在開頭寫到了這一天,同樣在——結尾,也寫到了這一天,開頭與結尾——首尾呼應(相呼應)。那作者為什么要反復強調這一天呢?預設:突出了作者對這一天印象深刻,體現了對父親的懷念,也使文章結構更加完整。預設2:“永遠忘不了”——作者對這一天記憶深刻。(是呀,這一天距她寫這篇文章已經十六年了,那她是哪一年寫下這篇文章的?(1943年)過去了整整十六年。。小結: 我們再一起來讀讀,把作者的難忘、懷念讀出來。(二)梳理時間節點:過渡:同學們,對于六年前發生的事情,你還記得嗎?是呀,我們都不記得六年前發生了些什么,可李星華女士卻對十六年前的回憶卻是那么清晰。她不僅僅記住了4月28日,還清晰地記住了十六年前的哪些時間節點呢?請你默讀課文,去文中圈劃時間節點,并完成表格填寫。(課件出示學習提示一:默讀課文,圈劃時間節點,完成表格。)交流并完成表格:(指一名學生說)序號 時間節點1 那年春天2 4月6日3 十幾天過去了4 4月28日(課件出示)小結:這些時間節點都是——十六年前的回憶。(三)梳理主要事件導語:十六年前的每個時間節點,作者都記得清清楚楚,那這些時間節點里,在她的父親李大釗身上又發生了哪些事呢?請你1.再次默讀課文,圈劃關鍵詞句;2.四人小組討論,概括這些事件并寫在對應的時間節點上。交流匯報板書:那年春天——李大釗燒掉書籍、文件;堅持工作4月6日——被捕十幾天過去——被審問4月28日——被害過渡:這些事件,也都是——十六年前的回憶。那現在看著板書,你能來說說作者主要回憶了些什么呢?(指生說)四、品析言行悟品質導語:下面就讓我們就走1927年的那個春天,去看看父親被捕前的情形。先來看學習提示。(出示篇章頁)這個單元要求我們“關注外貌、神態、言行的描寫,體會人物品質。)請同學們默讀課文2—7自然段,找出描寫父親外貌、神態、言行的句子,想想你體會到了人物怎樣的品質,在邊上做好批注。(學習提示三)匯報交流:1.待了一會兒,父親才回答:“不要了就燒掉。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父親一向是慈祥的,從沒有罵過我們,更沒有打過我們。我總愛向父親問……父親竟這樣含糊地回答我。(指生回答,相機點評)(重點:1.抓住人物語言感受父親語氣中的嚴厲。從中體會父親嚴守黨的秘密,同時也是保護家人;2.抓住“慈祥與含糊”發現對比,抓住“一向、從沒有、更沒有、總是耐心”體會父親的慈祥。對比朗讀。從中體會作為父親的慈祥以及作為革命者忠誠革命事業的品質。)過渡:讓我們一起再來讀讀這段文字,感受李大釗作為父親的慈祥以及作為革命者的忠誠。還找到了哪些語句感受到了人物品質?2.局勢越來越嚴峻,父親的工作也越來越緊張。他的朋友……母親只好不再說什么了。(根據學生回答相機點評。重點:抓住“堅決”體會父親立場堅定,對革命事業高度負責。抓住“常對你說”體會父親堅守的決心;抓住“我哪能離開呢?”體會反問的強烈語氣和父親不顧安危堅守工作的決心。)引導:父親是在怎樣的情況下還堅決不肯離開呢?(局勢越來越嚴峻)什么是嚴峻?(緊張、危險)從哪看出局勢越來越嚴峻?(張作霖要派人來搜查,不得已燒毀文件、書籍;工友閻振三被抓) 再補充資料(作業本P41頁)思考:看了這段資料,你對李大釗的處境有了哪些新的認識?過渡:是啊,李大釗隨時面臨著死亡的危險,但卻始終不肯離開,你又感受到了他怎樣的品質?(指生說并寫到作業本第42頁<寫不寫視時間而定>)五、課堂總結小結:這節課,我們隨著李星華一起,回憶了十六年前發生在父親身上的重要事件,也抓住了父親被捕前的語言、神態等,認識了一位崇高的革命者。下節課,我們將繼續去關注人物細節,體會人物品質。板書設計:11.十六年級的回憶那年春天 4月6日 十幾天過去 4月28日燒掉書籍和文件 被 捕 被 審 被 害堅守工作慈祥忠于革命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