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昌吉州第五中學2025—2026學年第一學期期初測試九年級語文 問卷(卷面分值:150分 測試時間:150分鐘 )一、積累(共23分)閱讀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題。遼闊大地,滄桑巨變。新疆,正在向世界展示著大國基建的硬核實力和高質量發展的雄心魄力。天山勝利邃道貫通,天塹變通途,讓旅途沖破山川束縛,為區域經濟發展按下加速鍵;阿爾塔什水利樞扭工程建成,全力發揮發電、防洪、灌概等綜合效益;西氣東輸架起澎湃動脈,讓清潔能源走進千家萬戶,將西部能源血脈注入東部經濟心臟;布滿梭梭與紅柳的戈壁上,一列列輸電鐵塔高高聳立,鐵塔之間綿長的導線,傳送著火電、風電、太陽能發電電能……廣袤的新疆大地上,一項項“當驚世界殊”的宏大工程匯聚成一幅波瀾壯闊的新時代畫卷,新疆人民的自豪感( )。1.請用正楷字將文中畫線的句子工整地書寫在田字格里。(3分)2.下列詞語中字音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魄力(pò) B.天塹(qiàn) C.澎湃(bài) D.聳立(sǒng)3.下列詞語中字形正確的一項是( )(3分)A.邃道 B.束縛 C.樞扭 D.灌概4.填入文中括號內的成語恰當的一項是( )(3分)A.當之無愧 B.不期而至 C.相得益彰 D.油然而生5.下列內容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3分)A.柳宗元,字子厚,唐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參加政治革新失敗,因此被貶,著有《永州八記》。B.《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詩歌305篇,按表現手法可分為“風”“雅”“頌”,與“賦”“比”“興”合稱六義。C.阿西莫夫是美國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他的代表作有《基地》《新疆域》等。D.“社”原指土地神或土地廟。在紹興,社是一種居住區域,社戲就是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規戲”。6.詩文中有許多少年們可以傳承的精神。請結合所學,將下表補充完整。(8分,每空1分)少年之精神 詩句不畏艱難 溯洄從之,(1) 。(《詩經·蒹葭》)曠達胸襟 海內存知己,(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躬行實踐 雖有至道,弗學,(3) 。(《禮記·雖有嘉肴》)自由精神 水擊三千里,(4) 。(《莊子·北冥有魚》)家國擔當 (5)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志趣高潔 (6)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詠梅》陸游) (7) ,(8)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蘇軾)二、活動(共19分)昌吉州第五中學的同學正在進行一系列研學活動,請你參與。【活動一】博物館探秘之旅7.參觀博物館時,講解員介紹了“學”“習”兩個字。請根據解說推測“習”字的本義。(3分)文字 字形 解說學 屬會意字,上像雙手擺木棍計算;下加屋形、加子字部,表示在屋子里教孩子學習算術。意為學習。習 屬會意字,從羽,表示鳥張開雙翅在空中飛翔之意;從日,表示晴天、白天。《說文解字》:“習,數飛也。”意為 。8.下面是小博同學在查閱資料時摘錄的一則新聞,請你為這則新聞擬寫標題。(不超過25個字)(3分)2024年5月18日,第48個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陜西西安舉辦,圍繞“博物館致力于教育和研究”主題,主辦地開展了特色鮮明、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更多公眾尤其是青少年走進博物館、愛上博物館。活動現場,國家文物局發布最新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博物館接待觀眾12.9億人次,創歷史新高;2023年全年新增備案博物館268家,全國備案博物館達6833家。隨著我國博物館數量不斷增加,各地博物館接待能力也不斷提升。博物館教育功能持續發揮,博物館成為全民終身教育的重要平臺,“博物館熱”持續升溫。9.參觀博物館后,學校舉辦“博覽天下·啟智增慧”演講比賽。下面是小博演講稿中的一段話,其中有三處錯誤,請你任選一處作修改。(3分)博物館作為歷史的守護者和記錄者,不僅僅是一個展示文物和藝術品的地方,①還是傳承和保護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②是歷史、現在和未來的橋梁。在這里,我們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歷史和文化,同時也可以更好地洞察自己的內心世界。③讓我們經常時時走進博物館去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吧!我選 處,改為: 。【活動二】班級名著交流盛宴10.同學們策劃“跟著名著去研學”活動。下面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3分)A.北京——體驗《駱駝祥子》展現的老北京民俗風情和胡同里的大雜院生活。B.紹興——游覽《朝花夕拾》中那個陪伴少年魯迅成長的奇趣無窮的百草園。C.汨羅江——了解《經典常談》中重點介紹和詳細考證的端午龍舟習俗起源。D.延安——感受紀實作品《紅星照耀中國》高度贊揚的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11.“共讀經典韻 同抒時代聲”閱讀交流分享活動會上,小秦引用了習近平主席在2025年新年賀詞中的金句“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來表達自己的感想。請結合《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相關內容談談你對這句話的理解。(3分)12.班級名著交流活動中,有同學繪制了下面的圖片。看到這幅圖片,你會聯想到下面名著中的哪一個人物?請結合他的經歷,簡要詮釋這幅圖。(4分)①司馬遷(《經典常談》) ②保爾(《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三、閱讀(48分)(一)古代詩歌閱讀(3分)13.下面對《關雎》一詩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3分)關雎《詩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A.這首詩以雎鳩鳥和鳴起興,引出美麗賢淑的好姑娘,也寫出了男主人公對她的愛慕。B.詩歌通過“流之”“采之”“芼之”等一系列嫻熟的動作,意在表現女子勤勞的品質。C.“琴瑟友之”“鐘鼓樂之”真實描寫了男青年與女子的熱戀時光以及最終舉行婚禮的歡樂場面。D.“寤寐求之”中的“寤”和“寐”分別指醒時和睡時,可見君子思戀之苦。(二)文言文閱讀(18分)山水風光在古詩文中頻頻現身,傳遞著作者的心境和心志。閱讀下面兩篇文章,幫助小寶小安一起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務,體會古人的山水情懷。【甲】①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②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④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記》【乙】①蓋亭之所見,南北百里,東西一舍。濤瀾洶涌,風云開闔。晝則舟楫出沒于其前,夜則魚龍悲嘯于其下。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今乃得玩之幾席之上,舉目而足。西望武昌諸山,岡陵起伏,草木行列,煙消日出。漁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數。此其所以為“快哉”者也。②今張君不以謫為患,竊會計①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間,此其中宜有以過人者。將蓬戶甕牖②無所不快;而況乎濯長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不然,連山絕壑,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此皆騷人思士之所以悲傷憔悴而不能勝者,烏③睹其為快也哉!——蘇轍《黃州快哉亭》節選【注】①會計:是指征收錢谷,管理財務行政等事務。②篷戶甕牖:篷戶,用篷草編門;甕牖,用破甕做窗。③烏:哪里。【疏通山水之文】14.解釋下列加點詞的意思。(3分)字詞 出處 方法 釋義清 以其境過清 聯系上下文,根據語境推測 (1)窮 窮耳目之勝以自適也哉 查字典:①<形>貧困;貧乏。②<動>走到盡頭;尋究到底。③<動>窮盡;用盡。 (2)填序號:許 潭中魚可百許頭 課內遷移:高可二黍許 (3)用“/”標出【乙】文中畫波浪線句子地朗讀停頓。(限劃兩處)(3分)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16.用現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每小題3分)(1)斗折蛇行,明滅可見。(2)變化倏忽,動心駭目,不可久視。【品味山水之景】17.景物是作者心靈的投射。把握山水景物的特點,是閱讀山水詩文的基礎。小寶梳理了小石潭和快哉亭的景物,請補充完整。(3分)地點 景物 景物的特點 寫法小石潭 篁竹、小石潭、青樹翠蔓、魚 (1) 以動襯靜、側面烘托快哉亭 江濤洶涌、風云變幻、岡陵起伏、草木行列 (2) (3)18.【體會山水之情】(3分)(三)現代文閱讀(分)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19-21題。【材料一】①中國的傳統醫學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兩漢時期已發展到較高的水平,診斷和治療的手段更加先進,并建立起中醫學的基礎理論。②張仲景是東漢末年的名醫,他虛心向名醫求教,四處奔走,廣泛收集民間藥方,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臨床實踐,寫成了《傷寒雜病論》一書。這部著作發展了中醫學的理論和治療方法,總結了各種疾病的癥候,提出在診斷上要辯證分析病情,然后對癥治療。他還發展了“治未病”的思想,提倡預防疾病。張仲景是中醫臨床理論體系的開創者,為中醫藥學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他醫術精湛,醫德高尚,被后世稱為“醫圣”。③東漢末年的另一位名醫華佗,不僅擅長用針灸、湯藥為人治病,而且能實施外科手術。他發明了“麻沸散”,讓病人和酒服下,失去知覺,然后進行各種手術。華佗還模仿虎、鹿、熊、猿、鳥五種動物的活動姿態,創編出了“五禽戲”,幫助人們強身健體。——(選自義務教育教科書《中國歷史》七年級上冊)【材料二】①早在2000多年前,中醫藥就沿著古絲綢之路傳向世界。如今,中醫館開到越來越多國家、藥企加速國際化布局、海外教育開展順利……多年來,中國不斷加大中醫藥服務出口力度,貢獻具有中國特色的健康方案,中醫藥海外接受度越來越高。②據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統計,中醫藥已經傳播至世界196個國家和地區。中醫藥內容納入16個自由貿易協定,建設31個國家中醫藥服務出口基地。中醫針灸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醫典籍《黃帝內經》和《本草綱目》被列入“世界記憶名錄”,中醫藥的國際認可度和影響力持續提升。③在匈牙利,每年的中醫大型義診活動現場就診者排起長隊;在南非,針灸成了約翰內斯堡大學最受歡迎、最難申請的專業之一;在柬埔寨,中國醫療隊用中醫藥醫療服務幫助當地提高了醫療水平,贏得各界普遍贊譽……④中醫藥“走出去”步伐堅實,深化了世界各國對中華文明的了解,已成為促進全球衛生健康事業、增進人民健康福祉、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選自《人民日報》2024年3月29日,有刪改)【材料三】①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亦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中醫藥非遺傳承保護,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的發展方向。具體分為五個方面:第一,保持中醫藥優勢與特色,堅持中醫藥主體發展,是“守正創新”的核心。第二,應堅持遵循中醫藥發展規律,注重發掘中醫古籍文獻精華,不斷豐富中醫理論與實踐,是“守正創新”的關鍵。第三,發揮中醫藥養生保健、防病治病作用,有效實現民眾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的目的,是“守正創新”的不竭動力。第四,堅持中西醫優勢互補、協同創新,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發掘中醫藥寶庫財富,是“守正創新”的有效途徑。第五,致力營造珍惜、熱愛、享受與發展中醫藥的社會氛圍,有效服務民眾健康,是“守正創新”的根基。②中醫藥非遺承載的優秀傳統文化對當今世界和平發展,具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推動中醫藥非遺服務人類健康,有利于海外民眾深入體驗中醫藥智慧與實踐魅力,也是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途徑。(選自《光明日報》2024年4月30日,有刪改)19.下列對材料信息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張仲景被當世稱為“醫圣”,是因為他收集民間藥方,結合臨床實踐,寫成《傷寒雜病論》。B.2000多年前,中醫藥就沿著古絲綢之路傳向世界,時至今日,已經傳播至世界196個國家。C.中醫藥不斷地“走出去”,在國外廣受贊譽,已成為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的重要力量。D.中醫藥非遺傳承保護,必須“守正創新”。只有堅持中西醫優勢互補,才能達到創新目的。20.下列對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材料一列舉張仲景開創中醫臨床理論體系、提出預防疾病并實施外科手術等事例,證明兩漢時期中醫診斷和治療手段更加先進。B.材料二通過數據統計和列舉中醫藥國外發展情況,表明中醫藥傳播廣泛和國際認可度的提升,體現出中醫藥在國外的影響力。C.材料三論述了推進中醫藥非遺傳承保護必須堅持“守正創新”的發展方向。條分縷析,層次分明,語言嚴謹,具有較強的說服力。D.中醫歷史悠久,中醫藥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推動中醫藥走向世界,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更好地服務人類健康。21.學校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活動,圍繞“如何傳承中醫藥文化”,你可以提出哪些建議?(3分)閱讀下文,完成22-25題。伊犁的那些金喬葉①這個秋天,終于來到伊犁。對于伊犁是什么印象?兩個字:金的。②走出機場,正值太陽西下,當最后的余暉灑在一塊又一塊的田野上,深墨的樹林和不知名的翠綠鋪陳著,這情形仿佛某個畫家隨手涂抹的印象派作品。一團團的稻田金,變成了一針針、一棵棵。這些金搖曳在每一株稻子身上,是毛茸茸、鮮嫩嫩的金色,是驕傲的,也是沉著的、純粹的金色。③作為在田野中長大的中原人,我愛這種田野。④我第一次見薰衣草的時候,就覺得她的香氣是那么特別。她的香氣啊,仿佛會唱歌,而這歌聲是金色的。這沉默的芳香的花朵,這只用芳香來說話的花朵,她的芳香就是她的聲音。她的聲音,是金嗓子。然后,慢慢淡下來,淡下來,淡到都以為已經沒有的時候,再一聞,還是有,只是埋得深了。過些時日,再聞,還是有,而且,更深。⑤作為一個喜歡聽音樂的人,我愛這種芳香。⑥這里的食物也是金色的。馕,是金色的。剛出爐的馕,我可以吃一整個,左手拿著吃,右手忙著接掉落的芝麻粒,既狼狽又幸福。還有烤包子,它們不是圓的,有著棱角分明的造型,它們在烤爐里的樣子,真是可愛啊,金色的火焰熏烤著它們,一排排的,白色的面皮上開出了一朵朵勻稱的焦黃……還有金色的抓飯。胡蘿卜、白米飯、羊肉塊、皮牙子……都不是金色的,但湊到一起,就有一種金燦燦的效果。至于奶茶、粉湯、納仁、辣罐、面肺子、米腸、油塔子、油糕……在我的味覺中,它們統統是金色。那個下午,和兩個朋友去逛大巴扎,還看到了金色的紅薯。那么樸拙的紅薯,撕開了皮,便露出了金色的內里。當然,還有卡瓦斯,它當然是金色的。無論是玉米粉、玉米花還是炒麥茶制作的卡瓦斯,統統都是金色的。⑦作為一個地道的吃貨,我愛這里所有的食物。⑧那天下午,在夕陽下,我步行在伊犁河大橋上,一步步走近了伊犁河。走近伊犁河才知道,她也是金色的。在我的右側,河面上是寧靜的灰藍。在我的左側,逆光看去,河面上金光爍爍。以橋為界,以我為界,左側和右側似乎不是同一條河流。但我知道,這就是同一條河流。無論她的河面有多寬,有多窄,有多明,有多暗,有多渾,有多清,有多灰,有多金,這都是同一條河流。⑨作為一個雖然不智但是樂水的人,我愛這條河流。⑩返程那天,天有些陰,飛機從伊寧起飛。一路上,群山連綿,雪峰矗立,一座座干凈得要命,一看就知道從沒有被人煙浸染過,那么安詳、寧靜、沉寂、端莊圣潔,讓人不知道怎么形容才好。突然,太陽出來了。陽光照耀到的所有白色,都更白了,不,不是白,而是比白亮了幾分,不過,也不是黃澄澄的金色。或許用那個名詞更為恰當:白金。是的,是白金。 作為一個雖然不純但心向往之的人,我愛這白金一樣的山。 這些零碎的文字,是我從伊犁蹭來的金屑,回獻給伊犁,不成敬意。只有一點可以自我安慰:這金的成色是純凈的,是足赤金。(摘自《無數梅花落野橋》,有刪改)22.根據提示,概括作者寫到了伊犁的哪些“金”。(4分)、 、金色的食物、 、23.請從修辭角度賞析文中畫線的句子。(4分)當最后的余暉灑在一塊又一塊的田野上,深墨的樹林和不知名的翠綠鋪陳著,這情形仿佛某個畫家隨手涂抹的印象派作品。24.文中加點詞“狼狽”和“幸福”是否矛盾?為什么?(4分)25.結合全文,說說你對文章最后一段的理解。(6分)四、作文(共60分)26.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歲月匆匆,十五六歲的我們已走進人生的花季,站在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門檻上,清點行囊,我們會發現自己多了一分成熟,少了一分幼稚;多了一分思索,少了一分盲從;多了一分寬容,少了一分偏激;多了一分行動,少了一分幻想;還多了一分責任、理想與憧憬……我們的行囊變得沉甸甸的,我們的道路正在向未來延伸。請同學們以《初三,我多了一分 》為題,寫一篇有真情實感的文章。要求:①請在橫線上填入恰當的詞語,使題目完整;②除詩歌外,文體不限,文體特征鮮明;③不得抄襲,不得套作;④文中不能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等信息。600字左右;答案一、積累1. (按題目要求用正楷字書寫文中畫線句子,此處略)2. C3. B4. D5. B6.(1)道阻且長(或“道阻且躋”“道阻且右”)(2)天涯若比鄰(3)不知其善也(4)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5)安得廣廈千萬間(6)零落成泥碾作塵(7)揀盡寒枝不肯棲(8)寂寞沙洲冷二、活動7. 鳥在白天多次練習飛翔8. 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在西安舉辦,“博物館熱”升溫9. ① 還是保護和傳承人類文明的重要場所(或② 是連接歷史、現在和未來的橋梁;或③ 讓我們經常走進博物館去感受它獨特的魅力吧!)10. C11. 保爾在革命斗爭中,經歷了全身癱瘓、雙目失明等重重困難,但他沒有放棄,以頑強的意志在病榻上創作《暴風雨所誕生的》,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這正體現了“夢雖遙,追則能達;愿雖艱,持則可圓”,只要為了夢想堅持不懈地努力,就能克服困難,達成目標。12. 示例一:司馬遷。司馬遷因李陵之禍遭受宮刑,這是巨大的屈辱和痛苦,就像圖片中通往成功的曲折道路。但他沒有被打垮,忍辱負重,發憤著書,歷時多年終于完成《史記》,實現了人生的“成功”,詮釋了成功并非一帆風順,需歷經磨難方能達成。示例二:保爾。保爾在革命和建設過程中,多次面臨生命危險,如在戰場上受傷、在艱苦勞動中患病,甚至全身癱瘓、雙目失明,如同圖片中坎坷的成功之路。但他始終堅守信念,以鋼鐵般的意志克服困難,通過文學創作繼續為革命事業貢獻力量,最終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體現了成功需要歷經磨難、堅持不懈。三、閱讀(一)古代詩歌閱讀13. C(二)文言文閱讀14.(1)凄清(2)③(3)表示約數,左右、上下15. 長林古木/振之以清風/照之以明月16.(1)(溪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隱時現。(2)(景物)變化很快,使人看了感到驚心動魄,不能長時間觀賞。17.(1)清幽、靜謐(2)壯闊、多變(3)動靜結合、遠近結合18. 示例:《小石潭記》中,柳宗元初見小石潭時,被清脆的水聲、清幽的環境吸引,心中感到快樂;但久坐潭上,周圍寂寥無人的環境讓他觸景生情,產生凄神寒骨的憂傷,體現出他被貶后復雜的心境。《黃州快哉亭記》中,蘇轍描寫快哉亭的壯闊景色,并稱贊張君雖被貶卻能在山水間自得其樂,展現出一種豁達樂觀的情懷,表達了對張君曠達胸襟的敬佩。(三)現代文閱讀19. C20. A21. ① 學校開設中醫藥相關課程,普及中醫藥基礎知識;② 舉辦中醫藥文化展覽、講座等活動,提高學生對中醫藥文化的認知;③ 鼓勵學生參與中醫藥非遺傳承實踐,如學習傳統針灸、中藥炮制等技藝;④ 利用現代媒體,如制作短視頻、紀錄片,宣傳中醫藥文化,擴大其影響力。22. 金色的稻田 金色的薰衣草香氣 金色的伊犁河 白金般的山23. 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將夕陽下田野、樹林和翠綠構成的景象比作畫家隨手涂抹的印象派作品,生動形象地寫出了伊犁秋日傍晚景色的自然、靈動與富有藝術感,表達了作者對伊犁景色的喜愛之情。24. 不矛盾。“狼狽”指“我”左手拿馕吃,右手還要忙著接掉落的芝麻粒,動作忙亂;“幸福”指剛出爐的馕味道鮮美,“我”能盡情享用美食,內心感到滿足和愉悅。這兩個詞從動作和心理兩個角度,真實地展現了“我”吃馕時的狀態,體現出“我”對伊犁食物的喜愛。25. 作者將自己對伊犁的印象和感受比作“金屑”,既呼應了前文對伊犁各種“金”的描寫,又表達了這些印象雖然零散,但都是純粹、珍貴的;“回獻給伊犁,不成敬意”體現出作者對伊犁的熱愛與珍視;“這金的成色是純凈的,是足赤金”則強調了伊犁的美是純粹、真摯的,也表達了作者對伊犁深厚的情感,收束全文,升華主旨。四、作文26. (略,按題目要求寫作即可,需補充題目橫線上的詞語,如“成熟”“責任”“思索”等,圍繞題目展開,表達真情實感,文體不限,字數600字左右,不得抄襲套作,不出現真實校名、人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