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狼牙山五壯士》第二課時作業設計一、給詞語中加點的字選擇正確解釋,填序號。 居高臨下( )①靠近 ②對著 ③來到 ④將要 身負重傷( )①承擔 ②失敗 ③遭受 ④享有 引上絕路( )①停止 ②達到極點 ③走不通的 大舉進攻( )①提出 ②推選 ③動作 ④抬起 二、寫出下列詞的近義詞與反義詞。 近義詞:掩護( ) 依托( ) 豪邁( ) 全神貫注( ) 反義詞:仇恨( ) 崎嶇( ) 沉著( )全神貫注( ) 三、課文整體梳理。課文記敘的是發生在_______________時期的故事,五壯士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文的記敘順序可以概括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個部分,表現了五壯士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氣概。四、重點段落品析。五位戰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準備轉移。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后;另一條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走哪條路呢?為了不讓敵人發現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1)“斬釘截鐵”是什么意思?這個詞表現了班長馬寶玉的什么品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擺在五壯士面前的是兩條什么樣的路?五壯士怎樣選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段中劃橫線的句子表現了五壯士為了保護群眾和連隊主力__________的決心和__________的精神。朗讀這兩句話時要讀得____________。思維創新大拓展五、為了紀念狼牙山五壯士的英雄事跡,易縣人民政府在狼牙山的頂峰修建了紀念塔。聶榮臻同志親筆題寫塔名“狼牙山五勇士紀念塔”。面對著英勇跳崖的五位勇士,面對著漢白玉的紀念碑上那金色的大字,今天的你想說些什么,請同學們書寫下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 一、 ②③③③二、近義詞:保護 依靠 豪爽 專心致志 反義詞:感激 平坦 慌張 東張西望三、抗日戰爭 馬寶玉 葛振林 宋學義 胡德林 胡福才 熱愛人民 勇于獻身四、(1)“斬釘截鐵”比喻處理事情或說話堅定果斷,毫不猶豫。表現了班長馬寶玉堅定果斷、毫不猶豫的品質。(2)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后;另一條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五壯士向棋盤陀走去。(3)堅定不移 不畏犧牲 鏗鏘有力 擲地有聲五、略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共19張PPT)6.狼牙山五壯士第二課時(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2.誰能說一說五壯士的英雄事跡?1.指名說說《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期?復習導入要想進一步了解五壯士的英雄品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課文中,抓住重點詞句細細品讀,走進五壯士的內心世界。下面,請同學們對照學習提示用心品讀課文,一會我們來交流。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猛地舉起一塊大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讀“頂峰殲敵”部分,你從哪里讀出了五位壯士的英雄氣概?搶前一步奪過猛地舉起砸寫出了班長當機立斷,身手敏捷,有勇有謀,也寫出了他的果敢勇毅和對敵人強烈仇恨。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把石頭比作“雹子”,既寫出了石頭砸下時密集、迅猛、有力,又表現了戰士們英勇殺敵的英雄氣概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決心。石頭像雹子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揭示了五壯士頑強戰斗的力量源泉,充分體現出五壯士英勇殺敵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自由讀“英勇跳崖”部分。思考:這一段話是怎樣描寫五壯士的壯舉的?點面結合這一段先描摹了狼牙山五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的群像圖,然后通過對班長馬寶玉的語言和動作的描寫,重點表現了他勇于犧牲的精神,這屬于對個體形象的刻畫;最后,“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又一次對戰士們作了群像的描摹。這樣的寫法,有點有面,強化了描寫的層次感,突出了五壯士英勇無畏的犧牲精神。“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這聲音”指的是什么?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這聲音“這聲音”指的是五壯士跳崖時呼喊的壯烈豪邁的口號聲,充分體現出五壯士對日本帝國主義的仇恨,對黨和人民的熱愛與忠誠。贊揚了中國人民將抗戰進行到底的決心和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課文前半部分把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稱作“戰士”,為什么后半部分改稱為“壯士”?因為五位戰士勝利地完成了上級交給他們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很好地履行了戰士的職責,所以稱作“戰士”。又因為他們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自己也沒有退路可走,做好了犧牲的準備,最后他們為了人民的利益,英勇地跳下了懸崖,所以改稱作“壯士”。再讀課文,想一想課文中兩次講到完成掩護任務,哪一次是作為重點來寫的,為什么要這樣寫?第二次是作為重點來寫的,這樣寫更能突出五壯士堅強不屈、視死如歸的大無畏英雄氣概,表現了他們的頑強斗爭精神。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一身報國有萬死,雙鬢向人無再青。——陸游《夜泊水村》關于報國的詩句拓展延伸仿照第2自然段描寫五壯士痛擊敵人的寫法,想象生活中的場景,寫出幾個同學的不同表現,注意寫出他們的動作和神態。他lūn( )圓了胳膊,使出渾身的力氣,把一顆 shǒu liú dàn( )扔下了xuán yá( )。掄手榴彈懸崖一、看拼音寫詞語。隨堂練習二、閱讀課文片段,完成練習。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這句話運用_____的修辭手法,把_____比作_____,說明石頭往下砸時_____________________。這句話充分體現出五壯士__________的決心和與敵人血戰到底的______氣概。比喻石頭雹子非常密集、迅猛、英勇殺敵英雄有力常思奮不顧身,而殉國家之急。——漢·司馬遷《報任安書》三、拓展閱讀。【譯文】常常想著在國家危難的時候,自己能夠為了國家發奮向前,甚至不顧生命。查閱資料,了解抗日戰爭時期其他感人的英雄事跡,和同學們相互交流。課后作業/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6、《狼牙山五壯士》第二課時學習任務單課程基本信息學科 語文 年級 六年級 學期 秋季課題 6、狼牙山五壯士教科書 書名:義務教育教科書 版本:統編版學生信息姓名 學校 班級 學號學習目標1.理解課文內容,了解五壯士痛殲敵寇、壯烈犧牲的英雄事跡。 2.抓住重點詞句,感受五位壯士的英雄氣概。 3.體會課文既關注群體,又聚焦個體的寫法。課前學習任務1.復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字和詞語。 2.能夠借助小標題,概括文章主要內容。課上學習任務【學習任務一】了解歷史背景 1.自讀第一自然段,思考:五位戰士是在什么情況下接受了任務? 2.抓住關鍵句,初步了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 3.借助資料,深入了解故事發生的歷史背景,感受任務之艱巨。 【學習任務二】感受五壯士英雄氣概 1.默讀課文第 2~9 自然段,畫出相關語句,圈出關鍵詞語,在旁邊作批注。 2.抓住班長馬寶玉的動作描寫和語言描寫,感受班長馬寶玉的英雄氣概。 3.抓住其余四名戰士的動作描寫和神態描寫,感受他們的英雄氣概。 4.抓住文中對五位戰士的整體描寫,感受他們的英雄氣概。 【學習任務三】關注文章寫法 1.讀一讀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里是人物群體描寫,哪里是個體描摹。 2.說一說“點面結合”的好處。 3.找一找課文中還在哪里運用了“點面結合”的寫法。推薦的學習資源閱讀《抗日英雄小故事》,觀看抗日題材的影片,比如:《小兵張嘎》《地雷戰》等。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讓教學更有效 精品 | 語文學科6、《狼牙山五壯士》第二課時教學設計課題 6、狼牙山五壯士 單元 二 學科 語文 年級 六學習 目標 1.復習所學內容,說五壯士的事跡。 2.研讀課文,感悟壯士們英勇頑強、毫不畏懼和舍生取義的精神。 重點 1.復習所學內容,說五壯士的事跡。 2.研讀課文,感悟壯士們英勇頑強、毫不畏懼和舍生取義的精神。 難點 1.復習所學內容,說五壯士的事跡。 2.研讀課文,感悟壯士們英勇頑強、毫不畏懼和舍生取義的精神。 教具 準備 課件。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 1.指名說說《狼牙山五壯士》的故事發生在什么時期? 生:抗日戰爭時期。 2.誰能說一說五壯士的英雄事跡? 學生說,教師總結。 3.要想進一步了解五壯士的英雄品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深入到課文中,抓住重點詞句細細品讀,走進五壯士的內心世界。下面,請同學們對照學習提示用心品讀課文,一會我們來交流。二、研讀“痛擊敵人”,感悟英勇頑強 1.師:五壯士在誘敵上山、痛殲敵人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場面深深打動了你。讓我們細細地讀課文,一步步去感受五壯士的英雄本色和壯志豪情。 2.自由讀第二自然段,找出文中描寫戰斗場面的句子,想一想,怎樣才能讀好這些句子。 3.教師指名讀。【出示課件】 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 師:同學們,現在,你就是五壯士中的一員,那些一撥又一撥沖上來的敵人,用槍用刀殺害了你的親人你的同胞,用火燒毀了你的房子你的村莊的敵人,你準備怎樣去報仇? 齊讀,讀得雄壯有力。 4.師:同學們,“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lūn)一個圈”,這里,掄讀“lūn”,而不讀“lún”,掄是手臂很用力地旋動的意思,掄一個圈,掄動的是——(生:是對敵人的仇恨!是戰勝敵人的力量。) 師:繃,是一個多音字,不讀bēng,而讀běng,表示“強忍,板著”的意思,我覺得更體現出兩個小戰士的專注和莊嚴。誰愿意再讀讀,可以加上動作讀。(指名讀) 5.師:男生們,壯士們,如果你們能夠阻擊敵人,那么,主力部隊可以安全轉移,群眾可以安全轉移,那正在轉移的人群里,有你的親人,你的鄰居,你的同胞,你準備怎樣去阻擊敵人? 生讀,讀得鏗鏘有力,甚至還有情不自禁的動作。 師:女生們,從他們的朗讀中,你聽出了什么? 生:我聽出了仇恨。聽出了消滅敵人的決心。聽出了他們與敵人決一死戰的勇氣。 6.師:同學們,讀了這段文字,五位戰士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面前,作者抓住了五位戰士的神態動作進行了細致的描寫,從這些神態動作中我們就能體會到五壯士的——(英勇)體會到他們對——(敵人的仇恨)那英勇的五壯士為什么如此仇恨敵人呢? 生匯報,展示收集的資料: 抗日戰爭期間,日本侵略者對中國人民犯下的累累罪行,每一個中國人都感到了刻骨銘心的仇恨。你能把這種感受讀出來嗎? 師生一起配樂讀。 7.師小結:作者通過五壯士的神態和動作描寫,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的英勇頑強和對敵人的仇恨。這就是我們英勇頑強的——(生齊讀課題)《狼牙山五壯士》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讓學生研讀壯士們“痛擊敵人”部分,感悟戰士們的英勇頑強。教師讓學生以換位思考的方式來想象當時的情景,深刻體會戰士們的內心世界,感悟他們的英勇頑強?!?br/>三、研讀“引上絕路”,感悟毫不畏懼 1.師:五壯士一次又一次地打退了敵人的進攻,終于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準備轉移,擺在他們面前的有兩條路,讀—— 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后;另一條是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走哪條路呢?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境鍪菊n件】 2.師:如果我們把這長長的一段,讀成兩個字,是哪兩個字?(生:選擇) 3.師:是啊,這不是一般的選擇,而是生死抉擇。面對生死抉擇,班長馬寶玉是怎么做的?誰再來斬釘截鐵、毫不猶豫地讀讀這句話? 指名讀。 師:再看看這兩條路。如果你就是班長馬寶玉,望著這兩條路你會想些什么? 生答)。 師:你是在為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的安全著想。好一個顧全大局,不怕犧牲的班長!一個“走”字斬釘截鐵,充分表現了馬寶玉的英雄氣概。聽了這一聲“走”,其他戰士怎么反應? 生:熱血沸騰、緊跟。 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生:五壯士一句話也沒說,他們和班長想的一樣,他們一樣令人敬佩! 師:那就讓我們帶著這份感受一起讀讀這句話。 【出示課件】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 師:在兩條路之中,五位戰士選擇了通往狼牙山頂峰棋盤陀的那一條路,他們選擇了懸崖峭壁,選擇了把敵人引上絕路—— 生:也就選擇了把自己逼上絕路。 師:他們選擇了把轉移的時間留給群眾和主力部隊—— 生:也就選擇了把死亡的危險留給自己。 7.師小結:就是這種義無反顧,就是這種毫不畏懼,感動著我們,震撼著我們。這就是我們毫不畏懼的——(生齊讀課題)《狼牙山五壯士》 【設計意圖:讓學生把課文做高度概括,抓住“選擇”兩個字,由此展開議論,可以體會壯士們為了部隊和群眾寧可犧牲自己的高貴品質?!?br/>四、研讀“頂峰殲敵”,感悟寧死不屈 1.師:戰斗漸漸接近尾聲,戰士們漸漸走上絕頂,子彈打完了,手榴彈也打完了,他們能夠御敵殺敵的唯一武器,只有那磨盤大的石頭。同學們,你們見過磨盤嗎?磨盤是用那種很結實的石頭做成,大約有這么大(比劃),一塊就有一百多斤重,一般人很難搬起來,可是,班長馬寶玉卻“猛地舉起”,他為什么戰士們的力氣那么大? 生:因為他們充滿了仇恨。他們想要為親人報仇。 【出示課件】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師:把石頭比喻成冰雹,這個比喻合適嗎?你認為作者這樣比有什么用意? 生:石頭像冰雹一樣,說明了數量多,速度快,力量大呀!這更寫出了戰士們的英勇頑強啊!寫出了他們對敵人的仇恨。 3.師:說得太好了。此刻的石頭,也被賦予了生命和感情,頓時,(生接讀)石頭像雹子一樣…… 4.師:像這樣體會著人物的感情去讀,就會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就用這種方法,我們一起讀讀這段話。 【出示課件】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 師小結:壯士們在槍盡彈絕的情況下,寧死也要與敵人血戰到底。同學們,這種勇敢頑強,寧死不屈的精神,感動著我們,震撼著我們。這就是我們寧死不屈的《狼牙山五壯士》。 【設計意圖:研討戰士們在子彈打完后用石頭砸敵人這一情節,讓學生體會到戰士們對敵人的刻骨仇恨,體會到戰士們在敵眾我寡的情況下無所畏懼、寧死不屈的戰斗精神。】五、研讀“英勇跳崖”,感悟舍生取義 1.師:最壯烈的一幕出現了。師配樂范讀“英勇跳崖”部分,即第6—9自然段。 2.師:帶著崇敬的心情,讀一讀,想一想五壯士是帶著怎樣的感情跳崖的?完成屏幕上的練習。 【出示課件】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 ,帶著 ,帶著 。昂首挺胸,相繼跳崖。 生:填帶著“勝利的喜悅”。 師板書:勝利的喜悅 3.師:五壯士明明要犧牲了,為什么還要帶著“勝利的喜悅”? 生:掩護了群眾和主力。 師:你還體會到了什么?(、 生:對敵人的憎恨。 從哪看出來的? 生:把槍砸爛了。 師:因為不能把槍留給敵人。不能讓日寇拿著這些槍再來傷害我們。還從哪體會到了? 生:從“打倒日本帝國主義”的口號看出對日寇憎恨。 師板書:對日寇的憎恨 師:從另一句口號,你體會到了什么? 生:對黨和人民的熱愛。 板書:對黨和人民的熱愛 師:所以五壯士勝利完成任務之后,帶著——(勝利的喜悅),帶著——(對日寇的憎恨),帶著——(對黨和人民的熱愛)昂首挺胸,相繼跳崖。五壯士用他們的壯舉,證明了中國人民是不可戰勝的,中國人民是不可侵犯的。所以文章結尾用了這樣的語句,大家一起深情地讀: 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 4.此時,讓我們把這五位壯士的名字深深刻在心里,他們是: 【出示課件】狼牙山五壯士:馬寶玉 葛振林 宋學義 胡德林 胡福才 請大家起立:舉起我們的手,向五位壯烈豪邁,勇于獻身的英雄致以崇高的敬禮!捧起書,讓我們一起深情地誦讀,來表達對他們的崇敬。 【設計意圖:研讀“英勇跳崖”一部分,使學生明白壯士們跳崖時的心理活動和高大形象,心中油然升起一種敬意,體會到壯士們對黨和人民的熱愛和對敵人的憎恨,深化了主題?!?br/>六、談話拓展升華,再次激發情感 1.師:五位壯士的英雄壯舉,徹底征服了瘋狂的日本鬼子。在五壯士的跳崖處,他們列隊向五壯士行了日本軍禮!這難道不是最大的勝利嗎? 讓我們用朗讀來告訴他們:這就是我們英雄的狼牙山五壯士?。ㄉR讀此段) 2.師:五壯士的英雄壯舉創造了奇跡:葛振林、宋學義被一棵樹卡在半山腰,奇跡般的生還。這奇跡的發生難道不是被五壯士的英雄壯舉所感動嗎? 讓我們用朗讀來告訴世界:這就是我們英雄的狼牙山五壯士! 生齊讀此段。 3.課后,同學們通過讀書和上網,繼續去感受英雄人物們的偉大形象。 【設計意圖:教師補充日本侵略者為壯士們行軍禮一事,意在強調壯士們舍己為人,寧死不屈精神之偉大,突出了文章的中心。】七、拓展延伸【出示課件】八、隨堂練習【出示課件】七、課后作業【出示課件】 查閱資料,了解抗日戰爭時期其他感人的英雄事跡,和同學們相互交流。 【設計意圖:查閱資料,了解抗日戰爭時期其他感人的英雄事跡的布置是為了讓學生勤于積累,提高語文素養?!?br/>【板書設計】教學反思《狼牙山五壯士》這篇課文條理分明,重點突出,詳略得當,字里行間飽含著對五壯士的崇敬與頌揚之情。課文是按照事情發展順序記敘的,突出了一個“壯”字。教學時我先通過談話導入新課,讓學生了解故事發生的背景,知道五壯士在人們心目中的位置。激發學生情感,把學生推到主動探索的地位,既讓學生探明了學習的方向,又激發了他們的思疑解惑的欲望,從而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用心性,培養了學生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潛力。 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從語言文字中領悟思想與情感。先讓學生初讀課文,大致了解課文資料。在初讀的基礎上,理清文章敘述的順序。然后讓學生反復朗讀語句,努力讀出感情。再透過全班交流與教師點拔,明確這些語句所體現的五壯士的偉大精神,并透過有感情地朗讀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 在學生理解感悟課文的過程中,我還抓住重點語句、段落,采用指名讀、分組讀、齊讀、配樂讀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指導朗讀中,采用創設情境、滲透歷史資料等多種方式,努力使學生把自己的心放到文章中去,用心去讀,動情而讀,產生情感的共鳴。在讀中記住人物形象,激發愛國情感,積累精彩語言,到達文道統一的教學境界。 課文教學的重點在理解描述壯士痛殲敵人,英勇跳崖的動作和神態的語句上,體會五壯士的思想感情和偉大的獻身精神。本課是對學生進行感人至深的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文章中的語句體現了五壯士的愛國情感,透過感情朗讀,能夠把情感內化為學生的情感。我指導學生抓住五壯士的語言和行動進行感情朗讀,學生能朗讀出味道,感受到五壯士的精神。這樣五壯士的形象得到了提升,精神得到了升華,課文的重點得到了突破。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二單元 第2課時 6 《狼牙山五壯士》 作業設計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docx 第二單元 第2課時 6 《狼牙山五壯士》 學習任務單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docx 第二單元 第2課時 6 《狼牙山五壯士》 教學設計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docx 第二單元 第2課時 6 《狼牙山五壯士》 課件 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ppt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