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外古詩詞誦讀(二)一、詩歌默寫1.晏殊的《浣溪沙》中表現詞人盎然得意之情、閑散尋歡之志,又含蓄表達詞人傷感懷舊的句子是: , 。2.歐陽修的《采桑子》中寫駕著輕舟在西湖中游賞,表達悠然自得的愉悅之情的句子是: , 。3.朱敦儒在《相見歡》中表達了收復中原、還于舊都的強烈愿望,同時也表達了對南宋朝廷盛行投降主義的憤慨和抗議的句子是: , , ?4.李清照的《如夢令》中寫回憶出游、沉醉其中的情景的句子是: , 。二、詩歌閱讀(一)閱讀《浣溪沙》,回答問題。5.下列對本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夕陽西下幾時回”一句,表面上是發問,實際上是在抒發一種深重的感慨。B.“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將景與情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C.“小園香徑獨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詞人不寧的心緒,“獨”字更道出了詞人孤寂之深、傷感之重。D.詞人巧妙運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寫景抒情,語言平實直白。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請簡析這兩句好在哪里。(二)閱讀《采桑子》,回答問題。7.下列對本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首詞以輕松淡雅的筆調,描寫了詞人泛舟西湖時所見的景色。B.上片寫輕舟短棹,春草碧色,綠水清波,長堤掩映,柔和的笙簫隨風飄來,描繪了一幅淡遠的畫面。C.下片“驚起沙禽掠岸飛”以靜襯動,寫漣漪微動難免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愈顯西湖的幽靜。D.“無風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水面的平滑,更顯其晶瑩、澄澈。8.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三)閱讀《相見歡》,回答問題。9.朱敦儒《相見歡》中“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中的“淚”蘊含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四)閱讀《如夢令》,回答問題。10.請根據《如夢令》中詞人的行為,補充下面內容。(每處4字) →興盡晚歸→ →驚起鷗鷺。11.說說“驚起一灘鷗鷺”一句中“驚”字的妙處。課外古詩詞誦讀(二)一、詩歌默寫1.晏殊的《浣溪沙》中表現詞人盎然得意之情、閑散尋歡之志,又含蓄表達詞人傷感懷舊的句子是: 一曲新詞酒一杯 , 去年天氣舊亭臺 。2.歐陽修的《采桑子》中寫駕著輕舟在西湖中游賞,表達悠然自得的愉悅之情的句子是: 輕舟短棹西湖好 , 綠水逶迤 。3.朱敦儒在《相見歡》中表達了收復中原、還于舊都的強烈愿望,同時也表達了對南宋朝廷盛行投降主義的憤慨和抗議的句子是: 中原亂 , 簪纓散 , 幾時收 ?4.李清照的《如夢令》中寫回憶出游、沉醉其中的情景的句子是: 常記溪亭日暮 , 沉醉不知歸路 。二、詩歌閱讀(一)閱讀《浣溪沙》,回答問題。5.下列對本詞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D )A.“夕陽西下幾時回”一句,表面上是發問,實際上是在抒發一種深重的感慨。B.“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將景與情緊密地融合在一起,景中寓情,情景交融。C.“小園香徑獨徘徊”一句中“徘徊”反映了詞人不寧的心緒,“獨”字更道出了詞人孤寂之深、傷感之重。D.詞人巧妙運用典故,善于用白描的手法寫景抒情,語言平實直白。【解析】D.本詞中沒有使用典故。6.“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千古傳誦的名句,請簡析這兩句好在哪里。這兩句對仗工整,音調和諧,畫面生動,通過對易逝的自然風光的描寫,抒發了對青春易逝的感嘆,情感濃郁,寓意深刻,發人深省,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二)閱讀《采桑子》,回答問題。7.下列對本詞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C )A.這首詞以輕松淡雅的筆調,描寫了詞人泛舟西湖時所見的景色。B.上片寫輕舟短棹,春草碧色,綠水清波,長堤掩映,柔和的笙簫隨風飄來,描繪了一幅淡遠的畫面。C.下片“驚起沙禽掠岸飛”以靜襯動,寫漣漪微動難免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愈顯西湖的幽靜。D.“無風水面琉璃滑”中的“滑”字生動形象地描繪了水面的平滑,更顯其晶瑩、澄澈。【解析】C.應是“以動襯靜”。8.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表達了詞人對西湖的喜愛和贊美之情,抒發了詞人流連山水的愉快(或悠然自得、閑適)之情。(三)閱讀《相見歡》,回答問題。9.朱敦儒《相見歡》中“試倩悲風吹淚過揚州”中的“淚”蘊含了詞人怎樣的情感?請簡要分析。中原淪陷,達官貴族們紛紛逃散,收復國土無望,表達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對收復中原的渴望之情,對朝廷無心抗戰的憤慨等強烈的愛國之情。(四)閱讀《如夢令》,回答問題。10.請根據《如夢令》中詞人的行為,補充下面內容。(每處4字) 溪亭沉醉 →興盡晚歸→ 藕塘爭渡 →驚起鷗鷺。11.說說“驚起一灘鷗鷺”一句中“驚”字的妙處。“驚”字既寫出了船行速度之快,又生動地寫出了鷗鷺被嚇得驚慌失措的情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課外古詩詞誦讀(二) - 學生版.docx 課外古詩詞誦讀(二).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