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一、檢查作業(yè) 交流展示教師指名學生展示作業(yè)成果并點評。點撥:(1)三個“悄悄地”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細心”“耐心”和“小心”,更讓人體會到母親的“良苦用心”和“苦口婆心”,使得母親的形象在細微之處變得更加感人。刪去后則沒有這種表達效果。(2)共同的東西是母親的愛。二、研讀課文 理解母愛讀過課文后,我們知道文中的母親是一個直到臨終前還牽掛自己的孩子的人,這種偉大的母愛令人動容。文中有哪些細節(jié)體現(xiàn)了母愛呢?文中的母親具體是個怎樣的人呢?讓我們一起來找一找,探討一下。自讀課文,理解母愛圈點出文中體現(xiàn)母愛的詞句,并用“文中的母親是一個______的人,這體現(xiàn)在______”的句式說說自己對這些詞句的理解。點撥:(1)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理解:文中的母親是一個細心的人,這體現(xiàn)在三個“悄悄地”的細節(jié),表現(xiàn)了母親對兒子的“細心”“耐心”和“小心”,更是讓人體會到母親的“良苦用心”和“苦口婆心”。(2)母親撲過來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聲說:“咱娘兒倆在一塊兒,好好兒活,好好兒活……”理解:文中的母親是一個堅強的人,這體現(xiàn)在她面對“我”痛苦地捶打自己的腿絕望地喊時,忍住哭聲勸“我”。“撲”“抓”兩個動詞形象地再現(xiàn)了母親的痛心、焦急。(3)母親進來了,擋在窗前:“北海的菊花開了,我推著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臉上現(xiàn)出央求般的神色。理解: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慈愛的人,這體現(xiàn)在她深深理解兒子的痛苦,能夠包容兒子的暴怒,她想方設法寬慰兒子,多次央求兒子出去散散心,到北海看菊花,盼望兒子早日走出內心的絕望。(4)她高興得一會兒坐下,一會兒站起:“那就趕緊準備準備。”理解:文中的母親是個樂觀慈愛的人,這體現(xiàn)在她興奮的動作、語言中表現(xiàn)出的喜出望外。(5)她忽然不說了。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理解:文中的母親是個敏感細心的人,這體現(xiàn)在她“對于‘跑’和‘踩’一類的字眼兒,她比我還敏感”等細節(jié)描寫中。三、拓展思考 感悟母愛誦讀結尾,理解主題。再次朗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對于史鐵生的“好好兒活”,你的感受是什么?有什么啟發(fā)?點撥:感受:是佩服,是敬重,也是敬仰——他活出了境界,活出了生命的高貴。我在報紙上看到史鐵生和世界長跑冠軍卡爾·劉易斯的合影,身體衰弱的史鐵生雖然連站也站不起來,但他的靈魂卻在無羈地奔跑著,跑得跟卡爾·劉易斯一樣快,甚至比卡爾·劉易斯還快。啟發(fā):世界本來就是不完美的。有缺憾有痛苦,史鐵生在無法彌補的身體缺憾中依然能找到生命的價值,我們也應該對生活、對克服困難抱有信心,珍惜生命,珍惜身邊的人。結束語:如果你在本文中讀出了屬于你的思考,當你面對困境時,一定能想起老師和你討論的這個話題,想起史鐵生,想起他的這篇《秋天的懷念》給你帶來的啟示。四、總結課文 拓展延伸1.總結課文本文講述了一位身患重病的母親忍受著身體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精心呵護雙腿癱瘓的兒子的故事,歌頌了偉大、無私的母愛,表達了作者對母親深深的懷念和愧疚之情,以及正確面對生命的殘缺遺憾,勇敢地“好好兒活”的決心。2.拓展延伸學了這篇課文,你讀懂了什么?點撥:當苦難、逆境來臨的時候,我們首先應想到的是好好兒活,活得熱烈而輝煌。我們從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僅僅是母愛,還能看到作者對生命的思索。3.布置作業(yè)從①《媽媽,我想對您說》;②《史鐵生,我想對您說》中任選一題,寫一篇100字左右的短文。朗讀是本課學習的重要內容。通過朗讀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提升學生的素養(yǎng)。因此,本課教學設計將朗讀感悟貫穿始終,引導學生品味思考,從對內容的理解,到對情感的逐步深入領悟,到聯(lián)系現(xiàn)實思考,逐層達成教學目標。因此,我在教學設計中有層次地將朗讀技巧的訓練、對課文的理解感知和學生的朗讀體驗有機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看似平靜的敘述中飽含的深情,突出了朗讀教學與情感教育之間的聯(lián)系。第1課時在朗讀技巧的指導中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在朗讀中整體感知全文內容;第2課時則圍繞母親的讓兒子“好好兒活”,采用細節(jié)分析、品味重點詞語等方法,感染學生,引導學生想象體驗,幫助學生細細品味母愛的深刻內涵——不僅有無私的關愛,更有生命的啟迪與人生的責任。通過細細品味作者的悔責之情和對生命的感悟,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突出教學重點。5 秋天的懷念上課素材1.概括事件(1)語言要凝練。不需要面面俱到,時間和地點如果沒有特別的含義可以忽略,關鍵是“人+事”。(2)要點要全面。要抓住主要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要交代清楚,然后再用通順的語言組織在一起。(3)字數(shù)要符合要求。有的題干中限制了字數(shù)的要特別注意不要超過范圍。2.景物描寫、環(huán)境描寫的作用(1)交代時令、季節(jié)、地點等。(2)渲染氣氛,為下文作鋪墊。(3)烘托人物性格、情感、心理感受。(4)推動故事情節(jié)發(fā)展、暗示人物命運和結局。(5)深化作品主題。1.語言運用:積累“淡雅、爛漫、憔悴、翻來覆去”等詞語;在朗讀中把握感情基調的變化。2.思維發(fā)展:學習運用多種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3.審美鑒賞:領會作者將濃烈的感情寄托在敘事中的寫法,提高文學鑒賞水平。4.文化傳承:理解母親對“我”的關心照顧和“我”對母親的一片深情,培養(yǎng)學生的感恩意識。學習運用多種描寫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體會文章蘊含的思想感情。1.讓學生了解艱難生存的生命及其真正意義,深切地領悟文章蘊含的深沉無私的母愛。2.對“好好兒活”內涵的深刻探討。提問法、分組討論法。第1課時一、創(chuàng)設情景 導入新課(播放音樂《燭光里的媽媽》)母愛是一首唱不完的歌,自古以來,無數(shù)人吟誦、贊頌它。我國古代著名詩人孟郊就曾寫過“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樣的詩句表達自己對母親的感謝。今天,我們將學習當代文壇上一位非常特殊的作家——史鐵生的文章《秋天的懷念》,來看看他對母親有著怎樣復雜的情感。(板書課題)二、檢查預習 疏通字詞1.文學常識作者簡介史鐵生(1951—2010),原籍河北涿縣,1951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去延安一帶插隊。因雙腿癱瘓,于1971年回到北京。后來又患腎病并發(fā)展到尿毒癥,需要靠透析維持生命。自稱是“職業(yè)是生病,業(yè)余在寫作”。史鐵生創(chuàng)作的散文《我與地壇》鼓勵了無數(shù)的人。2.生難字詞(1)字音癱瘓(tān huàn) 暴怒(nù) 沉寂(jì) 侍弄(shì)捶打(chuí) 憔悴(qiáo cuì) 央求(yānɡ) 絮叨(xù dao)訣別(jué) 淡雅(yǎ) 高潔(jié) 爛漫(màn)翻來覆去(fù) 喜出望外(wànɡ) 整宿(xiǔ) 仿膳(shàn)(2)詞義【侍弄】經營照管(莊稼、家禽、家畜等)。【捶打】用拳頭或器物撞擊物體。【翻來覆去】來回翻身。【絮絮叨叨】形容說話啰唆。【敏感】生理上或心理上對外界事物反應很快。【淡雅】素凈雅致;素淡典雅。【爛漫】顏色鮮明而美麗。【憔悴】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三、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1.看課件上史鐵生說的一段話,你感受到他怎樣的情感呢?課件出示:“那時的我,作為她的兒子,還太年輕,還來不及為母親著想,我被命運擊昏了頭,一心以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個,不知道兒子的不幸在母親那兒總是要加倍的。她有一個長到二十歲時忽然截癱了的兒子,這是她唯一的兒子;她情愿截癱的是自己而不是兒子,可這事無法代替;她想,只要兒子能活下去哪怕自己去死也行,可她又確信一個人不能僅僅是活著,兒子得有一條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這條路呢,沒有誰能保證她的兒子終于能找到——而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點撥:對母親的懷念、思念之情;對母親的懺悔、懊悔之情;對母親的自責、內疚之情;在成長中完全理解了母親的情感……師總結:正如作者所說“這樣一個母親,注定是世界上活得最苦的母親”,因此當母親離他而去后,懷念伴隨他終生,所以他選取了母親離開人世的那個秋天的故事來抒寫復雜的懷念之情。2.朗讀課文,為本文劃分結構層次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點撥:第一部分(第1~2段):“我”雙腿癱瘓后,重病的母親安慰“我”。第二部分(第3~6段):母親在準備推“我”去北海看菊花前,因病離開了人世。第三部分(第7段):又一年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菊花,“我們”明白了母親的心意,決心“好好兒活”。四、朗讀悟情1.指導朗讀(1)請四名同學分別朗讀第1~2段、第3~4段、第5~6段、第7段。(2)根據朗讀的三級目標,評一評四個學生的朗讀達到了哪個目標層級。(學生讀,教師評)提示:朗讀的三級目標:①正確;②流利;③有感情。2.教師范讀學生聽朗讀并思考:本文的感情基調是什么?點撥:深沉、含蓄。五、布置作業(yè)課后用刪減比較法品讀下面的句子,看看刪減幾個“悄悄地”后表達效果有何不同。課件出示:(1)讀下面的話,比較用“悄悄地”和去掉“悄悄地”有什么不一樣。原句:“母親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悄悄地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調整后:“母親就躲出去,在我看不見的地方偷偷地聽著我的動靜。當一切恢復沉寂,她又進來,眼邊兒紅紅的,看著我。……她比我還敏感。她又出去了。”(2)同一個“悄悄地”表達了母親不同的情感。然而,這復雜的情感又有共同的東西,是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docx 第2課時.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