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課時一、復習舊課 導入新課上一節課我們了解了本文的主要內容及其結構,這一節我們來深入探討一下寫作方法及其中心。二、精讀課文 探究分析(一)默讀課文 解讀探究1.擁有白鴿是“我”的夢想,在擁有白鴿之前,“我”的心情是不斷變化的。細讀課文,找出相關語句并加以體會。點撥:第1段:我禁不住問:“有白色的沒有?純白的?”第2段:老舅大約看出我的失望,繼續解釋說:“那一對老白鴿你養不住……”第3段:我就等待著,并不焦急……第4段:出乎我意料的是,一周沒過,舅舅又來了,而且捉來了一對白鴿。面對我的欣喜和驚訝之情,老舅說:“我回去后想了……”得知老舅養著一群鴿子,“禁不住問”有沒有白色的,可看出“我”對白鴿的期盼;老舅說“到時候我把小白鴿給你捉來”時,我是失望的;聽完老舅的解釋我開始“等待”;一周后老舅捉來了一對白鴿,“我”“欣喜和驚訝”;老舅說出送來白鴿的原因后,“我”的心不由“怦然顫動”。2.細讀課文,說說作者是怎樣一步步獲得白鴿的信賴的。點撥:“我在祖居的已經完全破敗的老屋的后墻上的土坯縫隙里,砸進了兩根木棍子,架上一只硬質包裝紙箱,紙箱的右下角剪開一個四方小洞,就把這對白鴿放進去了。……沒遍沒數兒地跑到后院里,輕輕地撒上一把玉米粒兒。……我于是走開,以便它們可以放心進食。”先是認真筑巢,接著精心喂養,一步步獲得白鴿的信賴。3.第6段“這幢已無人居住的破落的老屋似乎從此獲得了生氣”,“獲得了生氣”的僅僅是破敗的“老屋”嗎?點撥:不是,還有作者自己,白鴿的到來讓作者寂寞的生活多了一些鮮活和生機。4.第7段“終于出現奇跡”,這里的“奇跡”是指什么?試著用自己的話說一說。點撥:指白鴿愿意和“我”親近,“我”獲得了白鴿的信賴。5.作者是怎樣描寫幼鴿誕生的?找出句子加以賞析。點撥:示例:我站在后院里,先是發現了兩只破碎的蛋殼,隨之就聽到從紙箱里傳下來的細嫩的新生命的啼叫聲。那聲音細弱而又嫩氣,如同初生嬰兒無意識的本能的啼叫,又是那樣令人動心動情。賞析: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幼鴿啼叫聲的細嫩,傳達出作者對幼鴿的憐惜之情。6.第9段“終于聽到了破殼出卵的幼鴿的細嫩的叫聲”中“終于”一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點撥:表達了作者等待的焦急,以及對幼鴿誕生的欣喜之情。7.揣摩第11~14段對小白鴿一丑一美形象的描寫。(1)第11段:哦!那是兩只多么丑陋的小鴿,碩大的腦袋光溜溜的,又長又粗的喙尤其難看,眼睛剛剛睜開,兩只肉翅同樣光禿禿的,它倆緊緊依偎在一起,靜靜地等待母親或父親歸來哺食。點撥:“光溜溜”“光禿禿”等詞語生動形象地寫出幼鴿的丑陋,烘托作者期盼白鴿成長的急切心情。(2)第14段:我無意間往墻上的紙箱一瞅,兩只幼鴿擠在四方洞口,以驚異稚氣的眼睛瞅著正在地上啄食的父親和母親。那是怎樣漂亮的兩只幼鴿喲,雪白的羽毛,讓人聯想到剛剛擠出的牛乳。點撥:“驚異”“稚氣”等詞語生動形象地寫出幼鴿的靈性,“讓人聯想到剛剛擠出的牛乳”凸顯了白色羽毛的漂亮,表達了作者對幼鴿的喜愛、贊美,對生命的尊重。8.第16段作者再次描寫幼鴿的“美”,找出語句加以賞析。思考:作者面對幼鴿的“本真之美”,心靈受到了怎樣的觸動?點撥:示例:兩只幼鴿在墻頭上轉來轉去,瞅瞅我又瞅瞅在地上啄食的老白鴿,膽怯的眼光如此顯明,我不禁笑了。從腦袋到尾巴,一色純白,沒有一根雜毛,牛乳似的柔嫩的白色,像是天宮降臨的仙女。賞析:運用動作、神態描寫,“轉來轉去”“瞅瞅”寫出幼鴿的機敏和膽怯;純白如仙女的比喻,生動地寫出作者對幼鴿純潔的欣賞。9.第19~20段寫“我”和老白鴿一起馴飛小白鴿,找出精彩語句加以賞析。點撥:示例:兩只老白鴿就繞著房子飛過來旋過去,無疑是在鼓勵它們的兒女勇敢地起飛。賞析:運用動作描寫和擬人手法,強化老白鴿的示范動作,寄予老白鴿對幼鴿的無限希望。(二)討論交流 探究中心“這一刻,世界對我來說就是白鴿”這句話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點撥:對白鴿的喜愛、贊美之情;對白鴿飛翔于故鄉山原河川上空景象的陶醉;看到小白鴿第一次飛上天空時的激動心情;對生命成長的感嘆;對小白鴿能夠獨立飛翔的驕傲、自豪。三、總結課文 拓展延伸1.總結課文通過本課的學習,學生將能夠掌握鴿子的基本特征和生活習性,理解作者通過白鴿表達的深層情感或寓意,并培養閱讀理解能力及情感共鳴能力。同時,學生還將增強對自然和動物的喜愛之情,以及愛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意識。2.拓展延伸引導學生閱讀陳忠實的其他作品,或欣賞與白鴿相關的文學作品、藝術作品。3.布置作業(1)利用本課學習的關于細節描寫的方法,進行片段寫作訓練,寫出你與動物相處的經歷,并寫出你的感悟。(2)本課原題為《告別白鴿》,選入課本后進行了刪改。請同學們課后搜索原作進行閱讀,體會作者的情感。本課教學設計遵循從整體把握到具體探究的思路,符合學生的學習規律。除此之外,還充分運用了圈點勾畫、寫批注、做摘錄等閱讀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整體把握中,讓學生運用圈點勾畫法進行事件梳理;在具體探究中,對白鴿形象、習性特點的相關語句進行批注,初步探究作者情感,再摘錄精彩的細節,并進行賞析,從而把握作者情感。以老師設問、追問,學生討論、交流的方式進行課堂探究,使學生能深入思考。最后學以致用,進行寫作訓練,并讓學生閱讀原文,使學生獲得更加全面、深入的認識,這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思辨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人文情懷。18 我的白鴿1.語言運用:正確認讀并理解“愜意”“蛻變”等詞語,能根據特定場景正確運用。2.思維發展:通過細節描寫,感受白鴿的特點,以及帶給作者的心靈觸動。3.審美鑒賞:體會作者對美好生命的尊重和追求,懂得欣賞美、追求美。4.文化傳承:培養學生愛護動物、珍愛生命的意識。1.把握文本中的情感線索和作者對白鴿的描寫。2.理解作者通過白鴿寄托的深層情感或寓意。1.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文本,體會作者的內心世界。2.鼓勵學生表達自己對文本的獨特理解和感受。提問法、分組討論法。第1課時一、創設情景 導入新課同學們,你們聽過《丹頂鶴》這首歌嗎?這首歌講述了女大學生徐秀娟為了保護丹頂鶴而獻出生命的故事,凄婉哀傷的旋律久久回蕩在我們的心頭。人與動物的緣分,是生命中最美麗的邂逅。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陳忠實先生的《我的白鴿》,看一看陳忠實先生與他的白鴿之間又演繹了怎樣的感人故事。(板書課題)二、檢查預習 疏通字詞1.文學常識(1)作者簡介陳忠實(1942—2016),陜西省西安市人,中國當代著名作家,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白鹿原》是其成名作,其他代表作有短篇小說集《鄉村》《到老白楊樹背后去》,中篇小說集《康家小院》《藍袍先生》,散文集《告別白鴿》《俯仰關中》,文論集《創作感受談》等。陳忠實的創作有著濃厚的關中文化背景,對鄉土文化有著執著的堅守。他關注現實,也關注歷史,尤其是對歷史中人的命運與民族的命運有著深切的反思。敘述風格質樸、客觀,將作家主觀思想傾向蘊含在對人物情節樸素、客觀的刻畫之中。另外,作者成功地將普通話與方言相結合,增加了地方特色,呈現出雅俗共賞的語言特點。(2)作品簡介《白鹿原》這部長篇小說共50余萬字,由陳忠實歷時六年創作完成。該小說以陜西關中地區白鹿原上白鹿村為縮影,通過講述白姓和鹿姓兩大家族祖孫三代的恩怨紛爭,表現了從清朝末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長達半個多世紀的歷史變化。1997年,該小說榮獲中國第四屆茅盾文學獎。(3)寫作背景本文創作于1996年8月,后刊載于《大家》第5期。原題為《告別白鴿》,本文只節選了一部分。文章描述的故事是陳忠實在創作長篇小說《白鹿原》時發生的。白鴿給了創作中的作者一些放松和慰藉,讓作者產生了觸動,并對作者的寫作和生命產生了深遠影響。2.生難字詞(1)字音喙(huì) 幢(zhuàng) 愜意(qiè) 孵化(fū) 蛻變(tuì)豁朗(huò) 漫溢(yì) 拗手(ào) 邋遢(lā ta) 土坯(pī)驪山(lí) 南麓(lù) 排解(jiě)(2)詞義【愜意】滿意,稱心。【排解】寬慰,消解。【洞達豁朗】文中形容能看透人的心思。【蛻變】形質發生改變或轉化。【氣性】氣質性情。【邋遢】骯臟,不整潔。【亭亭玉立】花木主干挺拔或女子身材修長。文中形容姿態端正美好。【風燭殘年】比喻臨近死亡的晚年。文中指即將不再存在。【氣象萬千】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種多樣,非常壯觀。三、初讀課文 整體感知學生自主閱讀課文,標出不懂的詞句和感興趣的內容。教師巡視指導,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和討論并嘗試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大意。1.勾畫關于白鴿的細節描寫,感受白鴿的特點,以及帶給作者的心靈觸動。2.標記出有疑問的地方,在旁邊批注問題。一邊朗讀,一邊思考:文章寫了“我”和白鴿之間的哪些故事?作者通過這些故事的敘述,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學生圈點勾畫出關鍵語句,小組交流討論)點撥:時間 事件 “我”的情感起始 喂食白鴿 喜愛、關切那天早晨 白鴿主動飛到“我”的手臂上啄食 激動、欣慰又是一個堪稱美麗的早晨 發現白鴿產卵 欣喜、期盼這一天 觀察初生形態的白鴿 急切、期盼又是一個美麗的早晨 看見長成的幼鴿 喜悅、放心那是一個下午 欣賞墻頭落棲的白鴿 震顫、畏怯黃昏(夕陽絢爛的光線投射過來) 看四只白鴿在家鄉的山川上空齊飛 陶醉、滿足師小結:在行文中,作者調動了自己的心靈體驗與情感體驗,將由美好的白鴿身上得到的喜悅體驗融注于筆墨之中,從而生發為一種深沉的人生思考。四、合作探究 生成能力(一)小組討論交流:理清文章結構點撥:第一部分(第1~5段):在期盼等待中,舅舅送給“我”一對白鴿。第二部分(第6~7段):“我”給白鴿筑巢并喂養它們,最終獲得它們的信任。第三部分(第8~10段):兩只小白鴿誕生,歡鬧的白鴿影響著“我”的心緒。第四部分(第11~14段):“我”觀察小白鴿并喂養它們,幼鴿終于長成。第五部分(第15~20段):小白鴿在“我”和老白鴿的鼓勵下學會飛翔。(二)深入討論:分組討論:學生分組討論作者如何描寫白鴿,以及白鴿在文中的作用。教師點撥:引導學生理解作者的情感表達,感受文本的深層寓意。分享交流:每組選派代表分享討論成果,其他組進行補充和評價。五、布置作業1.認真閱讀課文,分析本文的寫作特點。2.復習課上的學習內容,整理聽課筆記。3.預習:圈點出你認為寫得生動的地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課時.docx 第2課時.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