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 階段檢測三初 三 語 文 試 題本試題共 8 頁。滿分 150 分。考試用時 120 分鐘。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務必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和座號填寫在答題卡和試卷規(guī)定的位置上。2.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 2B 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案寫在試卷上無效。3.非選擇題必須用 0.5 毫米黑色簽字筆作答,答案必須寫在答題卡各題目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應的位置,不能寫在試卷上;如需改動,先劃掉原來的答案,然后再寫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膠帶紙、修正帶。不按以上要求做答的答案無效。一、積累與運用在五四青年節(jié)到來之際,學校開展了“青春榜樣”主題綜合實踐活動,請你參與。【青春 感悟英雄精神】參觀抗日英烈事跡展覽館,主持人撰寫開場白時,在語言運用方面遇到了以下困難,請你幫他解決。【A】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在中華民族 5000 多年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中,每當遇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總有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挺身而出,慷慨前行。【B】近代以后,特別是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以來,為贏得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實現(xiàn)國家富強和人民幸福,無數(shù)革命先烈(失 矢)志不渝,前赴.后繼;無數(shù)平凡英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C】他們猶如一顆顆星□一盞盞燈□一簇簇火,光耀天空,燭照大地,推動中華民族不斷發(fā)展壯大,照亮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光輝前程。【D】梁啟超先生曾說:“人生須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有盡責任的樂處。”責任與擔當永遠是砥礪著奮勇前行的精神支柱。時代把歷史責任賦予青年,從眾志成城的搶險救災前線,到逐夢(蒼 滄)穹的航天科技一線□從盡顯風流的奧運賽場,到保家衛(wèi)國的邊防哨卡.……新時代的青年主動作為,勇挑重擔,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1.文中加點字的讀音和括號中的字形,完全正確的一項是(3 分)A. 失 fū 蒼 kǎ B. 矢 fū 滄 qiǎC. 失 fù 滄 kǎ D. 矢 fù 蒼 qiǎ2.上文□內(nèi)標點符號運用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 分)A. 。 、 、 ; B. 。 , , ,C. , , , ; D. , 、 、 ,3.將下列句子放在語段中,最合適的一處是(3 分)初四語文試題 第 1 頁(共 8 頁)“一個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沒有英雄,一個有前途的國家不能沒有先鋒。”A.A 處 B.B 處 C.C 處 D.D 處4.下列從以上文段中選出的句子,有語病的一項是(3 分)A.每當遇到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總有無數(shù)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挺身而出,慷慨前行。B.無數(shù)平凡英雄艱苦奮斗,無私奉獻,譜寫了氣吞山河的英雄壯歌。C.責任與擔當永遠是砥礪著奮勇前行的精神支柱。D.新時代的青年主動作為,勇挑重擔,譜寫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激昂的青春樂章。【青春 閱讀經(jīng)典著作】5.在 2025 年“世界讀書日”到來之際,學校組織了相關讀書活動,請你參加。(8 分)(1)學校面向全校師生及家長征集“讀書”系列公益廣告,倡導全民閱讀,請你設計一條有關讀書的公益廣告。(25 字以內(nèi))(2 分)(2)下面是中國國民閱讀方式傾向調(diào)查結果,請你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圖中反映的信息。(50字以內(nèi))(3 分)(3)同學們看到“國民閱讀方式傾向”調(diào)查結果后,議論紛紛。有的說:“現(xiàn)在都是數(shù)字時代了,用手機閱讀或上網(wǎng)閱讀才是主流,我們沒有必要再讀紙質(zhì)書了。”也有的說:“網(wǎng)絡上的書籍魚龍混雜,容易受到不好的影響,還是杜絕的好。”請你就調(diào)查結果,發(fā)表自己的觀點。(3分)6.在活動期間,同學們聯(lián)想到古詩文中與“人生哲思”相關的詩句,請你參與整理。(10 分)人生哲思 相關詩文1 ,嬌兒惡臥踏里裂。家國情懷2 可憐身上衣正單, 。3 ,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責任擔當4 學然后知不足, 。憂國憂民 5 水擊三千里,_____________。初四語文試題 第 2 頁(共 8 頁)6 _____________。駢死于槽櫪之間。7 杜甫的《石壕吏》一詩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現(xiàn)老婦喪子的悲痛和含悲度日的痛苦,揭露了安史之亂給百姓帶來的苦難。8 《大道之行也》中,“ , ”的意思是每個人都能推己及人,把奉養(yǎng)父母、撫育兒女的心意擴大到其他人身上。7. .閱讀下面的語段,按要求作答。“我離開桑菲爾德我感到傷心。我愛桑菲爾德。——我愛它,因為我在這兒過了一段愉快而充實的生活,——至少過了短短一個時間。我沒有遭踐踏。我沒有被嚇呆。沒有硬把我限制在頭腦較低下的人中間,排斥在聰明、能干、高尚的心靈交往的一切機會之外。我能跟我敬重的人面對面地交談,跟我所喜愛的,——一個獨特、活躍、寬廣的心靈交談。我認識了你, A 先生,一旦感到我非得永遠跟你生生拆開,真叫我感到既害怕,又痛苦。我看出了非分手不可,但這就像是看到了非死不可一樣。”(1)《簡·愛》的作者是 ,A 處的人物是指 。(2 分)(2)從小說情節(jié)看,簡·愛為什么會產(chǎn)生“非分手不可”的念頭?從這一故事情節(jié)可以看出,簡·愛是個怎樣的人?____________________(5 分)二、閱讀與鑒賞(54 分)(一)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 9~10 題。(7 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8.下列各項中,對詩歌的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點明送別的地點和友人要赴任的地方,使詩歌開篇境界開闊。B.頷聯(lián)中“宦游人”的意思是出外做官的人。C.尾聯(lián)點明“送”的主旨。詩人與友人在離別之時難舍難分,紛紛留下不舍的淚水。D.全詩既抒發(fā)了詩人送別友人的不舍,依依惜別之情,也表現(xiàn)了詩人樂觀豁達的人生態(tài)度。9.“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表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懷?請簡要分析。(4分)(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1~15 題。(14 分)【甲】世有伯樂,然后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祗辱于奴隸人之手,駢死于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初四語文試題 第 3 頁(共 8 頁)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zhí)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馬說》)【乙】晉平公浮①西河,中流而嘆曰:“嗟乎!安得賢士與共此樂者?”船人固桑進跪而對曰君言過矣!夫劍產(chǎn)于越,珠產(chǎn)江漢,玉產(chǎn)昆山,此三寶者,皆無足而至。今君茍好士,則賢士至矣。平公曰:“吾門下食客者三千余人,朝食不足,暮收市租;暮食不足,朝收市租。吾尚可謂不好士乎?”固桑對曰:“今夫鴻鵠高飛沖天,然其所恃者六翮②耳。夫腹下之毳③,背上之毛,增去④一把,飛不為高下。不知君之食客,六翮邪,將腹背之毳也?”平公默然而不應焉。 (選自漢·劉向《新序·雜事第一》,有刪改)【注釋】①浮:泛舟。②翮(hé):鳥羽的莖狀部分,中空透明。③毳:鳥獸的細毛。④去:失去。10.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3 分)A.皆無足而至 不足為外人道也(《桃花源記》)B.吾尚可謂不好士乎 可愛者甚蕃(《愛蓮說》)C.朝食不足 有時朝發(fā)白帝(《三峽》)D.平公默然而不應焉 而伯樂不常有(《馬說》)11.把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 分)(1)嗟乎!安得賢士與共此樂者?(2 分)(2)今君茍好士,則賢士至矣。(2 分)12.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兩處)。(2 分)船人固桑進跪而對曰君言過矣13.(共 5 分)【甲】文運用 A (1 分)的寫法,以千里馬不遇伯樂比喻 B ,( 1 分 ) 【 乙 】 文 中 的 船 人 固 桑 用 C 比 喻 人 才 , 他 想 告 訴 晉 平 公 D(2 分)的道理。(C 用原文兩字詞語回答;A、B、D三處均概括回答)(三)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9 題。(14 分)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發(fā),未來“人工”會被取代嗎?智春麗“寫詩寫得比我好,畫畫水平比我高,能剪視頻,能做 PPT,最近人工智能是真‘能’了,我想知道:未來我會被 AI 取代嗎?我會因為 AI 的到來而失業(yè)嗎?”以上為一位網(wǎng)友在人民網(wǎng)“科技”版的留言。這個問題,問出了很多人的好奇和擔憂。剛剛閉幕的全國兩會上,從會場到駐地,代表委初四語文試題 第 4 頁(共 8 頁)員們也議論風生。我向 DeepSeek 求證——“你被問最多的關于人工智能的問題是什么?”“AI 會取代人類的工作嗎?”位列榜首。其實,這不是新問題。人類對人工智能有多少好奇,就有多少憂慮。當前,生成式人工智能爆發(fā),AI 如同水電一樣成為智能生活的基礎設施,讓老問題有了新的緊迫感。人類如何看待 AI,如同一面鏡子,映照著對自身的認知。對 AI 的焦慮,很大程度源自不了解。我們不妨先弄清楚: ①從技術實現(xiàn)看,與其說現(xiàn)在的 AI“像人一樣思考”,不如說它是“會學習的機器”。上世紀 50 年代以來,科學家想了很多辦法,試圖讓計算機具備人的感知與認知智能,但收效不大。近年來,大數(shù)據(jù)驅動的深度學習、機器學習取得重大突破,其底層邏輯不是模仿人腦運作,而是基于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建模。以寫詩為例,春花秋月、格律平仄,在人心中是感動和審美,在 AI 那兒就是一通“暴力計算”,根據(jù)概率輸出字符組合。AI 更像是升級的“工具箱”、個人能力的“擴展包”,大可不必將 AI 人格化。連小學生都知道,“我又不是只會學習的機器”。接下來,我們再來說“怎么辦”:“人工”會被 AI 取代嗎?某些領域,可能會。放眼身邊,AI 司機、AI 主播、AI 助教、AI 醫(yī)生悄然上崗。推理大模型有問必答,機器狗“挑山工”健步如飛,AI 巡檢機器人“上天入地”,情緒穩(wěn)定不怕累,“人工”難以望其項背。某些領域,又不會。AI 只是工具,人獨特的感知、判斷、審美是難以替代的。與此同時,舊崗位減少,也伴隨著新業(yè)態(tài)、新崗位的誕生。歷史上,汽車取代馬車、印刷術取代抄寫,短期內(nèi)有人失業(yè),長遠看新就業(yè)機會是原來的千萬倍。AI 將帶來哪些機會?《政府工作報告》里有答案:持續(xù)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shù)字技術與制造優(yōu)勢、市場優(yōu)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大力發(fā)展智能網(wǎng)聯(lián)新能源汽車、人工智能手機和電腦、智能機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終端以及智能制造裝備。開源大模型,圈粉!機器人 720 度回旋踢,絲滑!2025 年剛剛過去兩個多月,我們就感受到中國 AI 創(chuàng)新的“酷炫”。兩會上代表委員紛紛獻策:加強智能養(yǎng)老機器人研發(fā)與應用,將人工智能納入教育培養(yǎng)體系……“人工智能+”賦能千行百業(yè),已然動起來、跑起來。曾經(jīng)在蒸汽革命、電氣革命中錯失機遇的中國,這一次,看得夠深、夠遠。“人工智能是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chǎn)業(yè)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量”,頂層設計將人工智能作為戰(zhàn)略性產(chǎn)業(yè),從未來產(chǎn)業(yè)布局到算力部署、場景落地,穩(wěn)扎穩(wěn)打。同時,充分認識其技術與倫理風險,確保 AI 向善,未雨綢繆。科技向善,本質(zhì)上是給每個人創(chuàng)造更多機會。在這片孕育了 5000 多年文明史的土地上,近 2.5 億用戶熱情擁抱生成式 AI,人工智能核心產(chǎn)業(yè)規(guī)模近 6000 億元。芯片、算法、數(shù)據(jù)、平臺、應用,產(chǎn)業(yè)鏈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初四語文試題 第 5 頁(共 8 頁)賽道。代碼閃爍,如同蝴蝶扇動翅膀,為人類認知新世界投下美麗漣漪。未來可期,人永遠不可能被 AI 完全替代。寫到這兒,我又去問 DeepSeek: ② DeepSeek 回答: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延伸,而人類是感性與理性的交響。危險的不是機器像人一樣思考,而是人像機器一樣工作。開啟人機協(xié)作,你準備好了嗎?(選自 2025 年 3 月 20 日《人民日報》)14.請根據(jù)本文的行文思路,補寫出文中橫線處的內(nèi)容。(3 分)① “人工”會被AI取代嗎? AI 將帶來哪些機會? ②115.下列對本文內(nèi)容及寫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3分)A.文章題目即話題:“未來人工會被取代嗎?”B.近年來,人工智能研究取得重大突破,其底層邏輯是讓機器模仿人腦運作。C.人工智能會寫詩,是通過“暴力計算”,根據(jù)概率輸出字符組合,而人類寫詩是出于感動和審美。D.發(fā)展人工智能,要充分認識其技術與倫理風險,確保 AI 向善。16.請你談談對文中畫線句子的理解。(4 分)危險的不是機器像人一樣思考,而是人像機器一樣工作。17.讀完全文,請你到人民網(wǎng)給那位網(wǎng)友留言回答他的問題,并解釋原因以消除他的焦慮。(100字以內(nèi))(4 分)(四)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3 題。(18 分)歌 聲吳伯簫①感人的歌聲留給人的記憶是長遠的。無論哪一首激動人心的歌,最初在哪里聽過,哪里的情景就會深深地留在記憶里。②我以無限戀念的心情,想起延安的歌聲來了。③延安的歌聲,是革命的歌聲,戰(zhàn)斗的歌聲,勞動的歌聲,極為廣泛的群眾的歌聲。④回想從冼星海同志指揮的《生產(chǎn)大合唱》開始吧。那是一九三九年夏初一個晚上,在延安城北門外西山腳下的坪壩上,聚集了上萬的人。記得那時候我剛剛從前方回到延安,雖然只出去四五個月,也像久別回家那樣,心里熱乎乎的,見到每個人都感到親熱。大家說說笑笑,熙熙攘攘,像歡度快樂的節(jié)日一樣。是的,正是歡樂的節(jié)日,是第一個五四青年節(jié)。就是在那天晚上,我們聽了偉大的領袖毛澤東同志那篇有名的報告:《青年運動的方向》。⑤說的這時候,是報告完了,大家正極興奮的時候。那真是“意氣風發(fā),斗志昂揚”。每個人都咀嚼、回味報告里的深刻意義和警辟的語句,同時等候大合唱開始。初四語文試題 第 6 頁(共 8 頁)⑥露天會場。【A】西邊是黑黝黝的群山,東邊是流水湯湯的延河,隔河是青涼山。南邊是隱隱約約的古城和城上的女墻。北邊是一條路,沿了延河,蜿蜒過藍家坪,狄青牢,直通去三邊的陽關大道。合唱開始,大概已是夜里十一點了。⑦就在那樣不平凡的時刻,在那個可紀念的地方,我第一次聽見唱:⑧二月里來,好風光,⑨家家戶戶種田忙……⑩隨著指揮棍的移動,上百人,不,上千人,還不,仿佛全部到會的,上萬人,都一齊歌唱。歌聲悠揚,淳樸,像諄諄的教誨,又像娓娓的談話,一直唱到人們的心里,又從心里唱出來,彌漫整個廣場。聲浪碰到群山,越過延河,幾翻回蕩往復,一直輻散到遙遠的地方。抗日戰(zhàn)爭的前線后方,有誰沒有聽過,沒有唱過那種從延安唱出來的歌呢? 延安唱歌,成為一種風氣。部隊里唱歌,學校里唱歌,工廠、農(nóng)村、機關里也唱歌。每逢開會,各路隊伍都是踏著歌走來,踏著歌回去。列寧記 19 世紀 70 年代德國工人歌詠團,說他們是“在一間黑暗的、充滿了油煙的小酒館里屋集會”。在黑暗的時代里,唱唱歌該是多么困難啊。在延安,大家是在解放了的自由的土地上,每次唱歌,都有唱有合,互相鼓舞著唱,競賽著唱。有時簡直形成歌的河流,歌的海洋,歌聲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接唱,聯(lián)唱,輪唱,使你辨不清頭尾,摸不到邊際。【B】那才叫盡情的歌唱嘿! 最喜歡千人、萬人的大會上,一個指揮用伸出的右手向前一指,唱一首歌的頭一個音節(jié)定定調(diào),全場就可以用同一種聲音唱起來。一首歌唱完,指揮用兩臂有力地一收,歌聲便戛然而止。千人萬人被歌聲團結起來,組織起來,踏著統(tǒng)一的步伐前進,聽著統(tǒng)一號令戰(zhàn)斗。 延安歌聲,也有傳統(tǒng),那就是陜北民歌。 “信天游”唱起來高亢悠遠,“藍花花”唱起來纏綿哀怨。那多半是歌唱愛情,訴說別離,控訴舊社會剝削壓迫的。時代變了,延安的歌就增加了新曲調(diào),換上了新內(nèi)容。 延安唱的歌很快傳到各抗日根據(jù)地,后來又傳到一個個解放了的地區(qū)。日本投降以后,哪里聽到延安的歌聲,哪里就快要解放了。延安的歌聲直接變成了解放的先聲,譬如《三大紀律,八項注意》那首歌吧,聽見這首歌,連小孩子都知道人民的救星來了,毛主席的隊伍來了。它是黑夜的火把,雪天的煤炭,大旱的甘霖。人們含著笑又含著喜歡的眼淚聽這首歌。我甚至養(yǎng)成了這樣一種習慣,聽見聲音,仿佛同時看見了隊伍,看見隊伍兩旁擁擠著歡迎隊伍的人群。這首歌,唱一千遍,聽一萬遍,我都喜歡。(選自《浴血的墨跡——中國抗戰(zhàn)散文選》,有刪改)18.下列對這篇散文相關內(nèi)容和藝術特色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 分)A.文章以“歌聲”為題,生動描繪出延安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一個側面。《歌聲》是對延安革命精神的禮贊。B.文章以歌聲為線索,分別從唱歌的熱烈場面、唱歌的風氣、唱歌的傳統(tǒng)三個方面,對延安歌聲的特點做了生動而形象的描述。C.描寫《生產(chǎn)大合唱》的場景,表現(xiàn)了延安軍民龍騰虎躍的勞動場面,傳達了延安軍民不畏困難、決心抗戰(zhàn)到底的不屈意志。初四語文試題 第 7 頁(共 8 頁)D.文章將敘述、描寫、議論、抒情熔于一爐。以敘事為主,穿插場景描寫、細節(jié)描寫,字里行間融進抒情的音調(diào)和色彩。19.讀完文章,請你與同學一起品味語言。(4 分)小齊:我覺得這篇散文融記敘、描寫、抒情、議論于一爐,請你從【A】【B】兩句中任選一句分析它的表達方式及其作用吧。你:20.班級開展“精神傳承”主題班會,你作為小組代表,請結合本文內(nèi)容,參考鏈接材料,探究延安人民的精神內(nèi)涵。(5 分)【鏈接材料】本文寫于 1961 年國民經(jīng)濟嚴重困難時期,面對三年連續(xù)的自然災害,人們生活十分艱苦。21.班級將組織“紅色經(jīng)典誦讀”活動,請為《歌聲》中的某一場景設計一個朗誦腳本。要求:①從文中選擇一個具體場景(如“萬人合唱”“指揮手勢”“歌聲傳遍解放區(qū)”);②設計朗誦腳本,包含朗誦語氣、背景音樂、肢體動作中的至少兩種;③簡要說明設計理由。(6 分)三、寫作(60 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每一代青年都曾經(jīng)“迷茫”,都曾經(jīng)被長輩擔心“垮掉”。而任何時候,面對青春的迷茫,最有效的“解藥”,是九個字:“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你如何看待青春的“彷徨”“迷茫”?請結合材料肉容,給本校新生寫一篇演講稿,倡議新生們“直面青春迷茫,要從我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文中要體現(xiàn)你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①要有真情實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②不少于 600 字。③不得泄露真實的人名、校名等個人信息。初四語文試題 第 8 頁(共 8 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