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三單元童年生活故事會—二年級上冊第三單元任務群整體教學設計)(人文主題分析)本單元圍繞“兒童生活”這一人文主題編排了《彩虹》《去外婆家》《數星星的孩子》三篇課文 , 均以兒童視角表現了兒童的生活 。語文園地三中的“日積月累”《小兒垂釣》以及口語交際“做手 工”,也都與“兒童生活”這一主題有關 。學習本單元過程中 ,學生可以結合生活來理解本單元的 內容。(語文要素分析)本單元語文要素之一是“閱讀課文 ,能說出自己的體會或經歷”。針對這一語文要素 ,課后 題設計了核心問題 ,引導學生暢談自己的體會或經歷 。 比如《彩虹》中 ,聯系課文中“我”為家人 做的事情 ,說說自己的體會;《去外婆家》中交流自己的經歷;《數星星的孩子》中 ,聯系課文內容 和生活經驗說說自己的體會。另一個語文要素是“借助詞句 ,把握課文主要信息”,教師要訓練學生抓住關鍵詞句 ,提取相 關信息進行講述的能力 。《彩虹》要求學生從課文中提取信息 ,梳理“我”想為家人做的事;《去外 婆家》要求學生結合課文內容 ,說一說外婆家給“我”帶來的樂趣;《數星星的孩子》要求學生抓住 關鍵詞句 ,說出爺爺告訴了張衡哪些知識 ,他聽了以后是怎么想的 ,又是怎么做的。(學習任務群定位)基于以上人文主題和語文要素的分析 ,參照《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中的學 段要求和課程內容組織與呈現方式 ,本單元定位于發展型學習任務群的“實用性閱讀與交流”和 “思辨性閱讀與表達”。通過單元整體分析 ,本單元的教材編寫意圖為 :引導學生閱讀以“兒童生活”為主題的課文 , 針對問題 ,能說出自己的體會或經歷 ;能借助關鍵詞句 ,把握課文主要信息 。《義務教育語文課 程標準(2022年版)》中“實用性閱讀與交流”提出了“通過傾聽、閱讀、觀察 ,獲取、整合有價值的 信息 ,根據具體交際情境和交流對象 ,清楚地表達 ,有效傳遞信息。”“思辨性閱讀與表達”提出了 “通過閱讀、比較、推斷、質疑、討論等方式 ,梳理觀點、事實與材料及其關系。”以上兩點與本單元 的整體框架是相通的。學習主題基于以上解析 ,本單元以“童年生活故事會”為學習主題 , 以 “故事會邀請函”為核心驅動任/// 27務 ,先后設計了“體會故事中的美好童年”“學習故事中的人物品質”“我的快樂童年生活”“故事 大王爭霸賽”四個任務 , 旨在引導學生在課文童年生活情境中 ,開展讀、說、寫、講的語文實踐 活動。(學習目標)1. 認識 52個生字 ,讀準 1個多音字 ,會寫 31個生字 ,會寫 31個詞語 ,能正確辨析與運用同 音字。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課文的內容 ,背誦古詩《小兒垂釣》。3. 能針對問題 ,說出自己的體會或經歷。4. 能借助關鍵詞句 ,把握課文主要信息 ,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多彩。5. 閱讀《聞雞起舞》,感受祖逖的勤奮刻苦。(任務框架)(評價指標)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評價等級識字與寫字 能讀準字音 ,讀通句子 ,會寫詞語。 ☆☆☆閱讀與鑒賞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能理解課文的內容。 ☆☆☆會背誦古詩《小兒垂釣》, 閱讀《聞雞起舞》, 能感受祖逖的勤奮 刻苦。 ☆☆☆28續表評價內容 評價標準 評價等級表達與交流 能借助關鍵詞句 , 把握課文主要信息 , 感受童年生活的豐富 多彩。 ☆☆☆能針對問題 ,說出自 己的體會或經歷。 ☆☆☆梳理與探究 能通過本單元內容的學習 ,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 ,用自 己的筆記 錄下多彩的生活。 ☆☆☆任務發布:故事會邀請函學習目標1. 明確單元主題 ,整體感知本單元課文內容。2. 明確本單元學習任務 ,了解活動流程。3. 初步學習本單元的詞語。課前準備師 :梳理任務 ,制作課件。生 :初步預習課文。(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任務發布。1. 教師導入 : 同學們 ,你聽說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嗎 你讀過邋遢大王的奇妙之旅嗎 這 些故事的情節十分精彩 ,主人公都是和同學們同齡的兒童 。2. 發布邀請函 :這個單元我們將走進“兒童生活”這個主題 ,讀一讀有關童年生活的故事 ,最 后我們還要舉行有關童年生活的“故事大王爭霸賽”呢 ,請接收我們的邀請函吧! (課件出示邀 請函)3. 教師出示任務框架 ,學生了解任務流程 。 (課件出示任務框架)(二)預習本單元學習內容。1. 自讀課文 ,圈出要求會認的生字 ,標畫生詞 ,想一想識字的好方法。2. 小組內以自己喜歡的形式讀一讀課文。3. 小組上臺展示課文朗讀。(三)初步檢查字詞預習效果。1. 出示課文中易讀錯的詞語 ,“開火車”讀一讀。/// 292. 出示課文中要求書寫的生字的組詞 ,學生朗讀詞語。(四)總結本課。1. 教師總結 :這節課 ,我們初步朗讀了這個單元的課文 ,了解了這個單元的學習任務。2. 過渡 :怎樣才能講好故事 ,在“故事大王稱霸賽”中獲得冠軍呢 讓我們做好充分的準備 , 在下面的學習中學習講好故事的方法吧!任務一:體會故事中的美好童年(學習目標)1. 認識“虹、澆”等 25個生字 ,會寫“麗、提”等 17個生字 ,會寫“天上、美麗”等 19個詞語。 積累“ 來 去”式的短語。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彩虹》《去外婆家》。3. 學習邊讀邊圈畫的方法 ,梳理《彩虹》中“我”想為家人做的事 ,體會“我”對家人的關愛。4. 說出外婆家帶給“我”的樂趣 ,體會鄉村生活的獨特魅力。(課前準備)師 :制作課件、生字卡片。生 :熟讀課文。(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體會“我”對家人的關愛(一)導入。1. 謎語導入 :雨過天晴掛天上 ,身材細彎像座橋 ,讓我仔細數一數 ,七種顏色真漂亮。同學 們 ,你們知道謎底是什么嗎 (謎底:彩虹)2. 課件出示彩虹圖片 。看 ,這就是美麗的彩虹 ,你眼中的彩虹像什么呢 預設 :一座橋。3. 今天 ,就讓我們一起走上這座“彩虹橋”吧。(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2. 認讀詞語 ,出示詞語 ,學生當“小老師”領讀 ,“開火車”讀。3. 識記生字。(1)讀好后鼻音的生字 :虹、鏡、蕩。(2)出示“澆水”“水壺”“裙子”等詞語 ,聯系生活實際識記“澆”“壺”“裙”等生字。4. 寫字。(1)麗 :橫畫長 ,“”左右兩部分收緊 ,長短寬窄一致。(2)哥 :上半部分寫得窄而扁 ,下半部分寫得寬而大 。豎鉤正對上豎 ,不要一筆寫成。30(三)提取信息,梳理“我 ”想為家人做的事情。1. 整體感知 :文中的“我”想在彩虹橋上做什么事 分別對應哪個自然段的內容 學生自主 讀課文 ,邊讀邊圈畫。學生匯報 :到彩虹橋上灑水澆田(第 2 自然段) 、拿著鏡子照媽媽梳頭(第 3 自然段) 、把哥哥 的秋千掛到彩虹橋上去蕩(第 4 自然段) 。2. 學習第 2 自然段。(1)學生自主朗讀 ,教師范讀 ,指導讀好長句子和問句。(2) “我”幫誰灑水澆田 “我”又是怎么灑水澆田的 學生演一演“我”灑水澆田的動作。(3)借助最后一句話 ,明確“我”幫爸爸灑水澆田的原因 : 因為“我”想讓爸爸高興 ,不想讓爸 爸這么辛苦。3. 學習第 3、4 自然段。(1)過渡 :“我”幫著爸爸灑水澆田 ,多開心啊! 那么“我”又是如何讓媽媽和哥哥開心的呢 自己讀一讀 ,注意長句的停頓 ,并圈畫出相關語句。(2)指名讀第 3 自然段。①出示實物:瞧,這就是媽媽最喜歡的那面“圓圓的鏡子”(強化讀) 。 當它高高地掛在夜晚 的天空時 ,像什么 (像月亮)②指導朗讀。(3) 大家猜猜 ,哥哥最喜歡什么 (蕩秋千)指名讀第 4 自然段。①小朋友 ,你們蕩過秋千嗎 什么感覺 ②課文中有一個詞就說出了這種感覺 。 (蕩來蕩去)③出示插圖:瞧,課文中的小姑娘也在蕩秋千 ,能通過朗讀讓秋千動起來嗎 ④動畫演示 :哇 ,秋千真的動起來了! 看 ,小姑娘的花裙子像什么 (彩云)指導讀好“飄啊飄”。⑤小結 :“×來×去”這一類的詞給人一種動起來的感覺 ,像這樣的詞語你還知道哪些 隨著 學生回答 ,教師出示詞語 ,學生選詞造句 。(飛來飛去、跑來跑去、游來游去、鉆來鉆去、爬來爬去)(四)拓展延伸,感受情感。1. “我”帶著美好的心愿走上彩虹橋 ,想幫爸爸灑水澆田、想拿著鏡子照媽媽梳頭、想把哥哥的 秋千掛到彩虹橋上去蕩 。文中的“我”繼續實現著她的愿望 ,想象一下 ,“我”還會為誰做什么呢 2. 學生練習 ,匯報。3. 從“我”想為家人做的事情中 ,你體會到了什么 (五)總結本課。教師總結 :這節課 ,我們了解了“我”想為爸爸、媽媽和哥哥做的事情 ,感受到了“我 ”對家人 濃濃的關愛 。下節課我們將繼續體會童年的快樂。活動二:感受鄉村生活的魅力(一)導入談話導入 :“搖啊搖 ,搖到外婆橋”。外婆家總是讓人期待 。這節課 ,就讓我們跟隨作者 ,一 起來到外婆家。/// 31(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2. 認讀詞語 :出示詞語 ,學生當“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3. 識記生字。(1)運用形聲字的構字規律識記“份”。(2)運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婆”“趣”。4. 寫字。(1)左窄右寬 :活、給、訴。(2)上窄下寬 :總 。上寬下窄 :香。(三)體會外婆家帶給“我 ”的樂趣。1. 學習第 1 自然段。(1)指名朗讀第 1 自然段 ,引導學生理解“樂趣”的含義 ,感受作者對外婆家的向往。(2)提出問題 :外婆家有哪些樂趣 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下文。2. 學習第 2 自然段。自由朗讀第 2 自然段 ,說說外婆家的山上山下都有哪些寶貝。3. 學習第 3 自然段。(1)結合圖片或實物 ,讓學生認識山楂、柿子、毛栗子等。(2)讀第 3 自然段 ,體會外婆和舅舅對“我”的關愛。(3)學生交流類似經歷 ,感受親情的溫暖。4. 學習第 4 自然段。(1)默讀第 4 自然段 ,勾畫出描寫小山雀的句子 ,感受小山雀的可愛。(2)想象和小山雀玩耍的情景 ,體會和小山雀玩耍的快樂。5. 學習第 5 自然段。(1)學生讀第 5 自然段 ,邊讀邊想象春天外婆家屋后山上的美景。(2)體會舅媽用野花裝扮自己時的快樂心情。6. 總結有趣之處。(1)全班齊讀第 6 自然段 ,思考 :為什么說“最大的樂趣就是去外婆家” (2) 引導學生從食物、動物、植物、親情等方面進行總結。(四)交流經歷,發現美景。1. 學生小組交流自己在外婆家或其他親戚家的有趣經歷 ,小組代表進行分享。2. 引導學生觀察身邊的自然景色和生活場景 ,用課文中的語言和句式寫一寫自己的發現。(五)總結過渡。這節課我們感受到了鄉村生活的魅力 ,體會到了作者童年的快樂 。下節課 ,我們將穿越時 空 ,見識少年英杰。任務二:學習故事中的人物品質學習目標1. 認識“珍、撒”等 16個生字 ,掌握多音字“轉 ”,會寫“數、晚 ”等 10個生字 ,會寫“星星”等3212個詞語。2. 能正確、流利地朗讀《數星星的孩子》《聞雞起舞》。3. 讀好句子中表示強調語氣的詞語 ,讀好人物之間的對話。4. 借助關鍵詞句 ,把握課文主要信息。5. 感受張衡善于觀察、樂于探究的美好品質以及祖逖勤奮刻苦的精神。(課前準備)師 :制作課件、生字卡片。生 :熟讀課文。(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學習張衡樂于探究的品質(一)導入。談話導入 :在晴朗的夜晚 ,當我們抬起頭 ,就會看見天空中有許多明亮的星星 。在漢朝的時 候 ,有個小孩子最喜歡數星星 。今天 ,我們就來學習《數星星的孩子》這個故事。(二)初讀課文,識字寫字。1.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難讀的生字多讀幾遍。2. 認讀詞語 :出示詞語 ,學生當“小老師”領讀、“開火車”讀。3. 識記生字。((2)運用“換一換”的方法識記“仰”:迎→仰)(1)運用“加一加”的方法識記“顆”“研”:果+頁=顆 石+開=研(3)學習多音字“轉”,在語言環境中進行區分。4. 寫字。(1)左窄右寬 :晚、奶、很、張、漢。(2)奶 :書寫時注意 ,“奶”右半部分的“乃”,橫折折折鉤要一筆寫成。(三)有感情地朗讀課文。1. 朗讀課文 ,讀好人物說話的語氣。(1)指導學生讀好奶奶說的話 ,要讀出慈愛的感覺。(2)指導學生讀好孩子說的話 ,讀出疑問的語氣。(3)指導學生讀好爺爺說的話 ,讀出循循善誘的語氣。2. 讀好表示強調語氣的重點詞語。(1) 出示“星星是在動 ,可不是亂動”“這顆星和那顆星 , 中間總是隔那么遠”“北斗七星果然 是繞著北極星轉動的”三句話 。通過聯系上下文 ,體會 “可 ”“總是”“果然”這三個字詞表達的意 思 ,進一步體會句子的語氣。(2)指導學生讀好句子。/// 33(四)理解課文內容。1. 學生讀課文 ,思考 :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2. 學習第 1、2 自然段。提問 :“張衡是怎樣數星星的 奶奶為什么說他 ‘傻 ’ ”學生分角色朗讀奶奶與張衡的對話 ,體會張衡的認真與堅持。3. 學習第 4 自然段。(1)提問 :爺爺告訴張衡哪些知識 學生讀課文 ,勾畫出相關語句 。 (北斗七星像勺子、勺 口 指向北極星、北斗七星繞北極星轉)展示動態圖 ,驗證“北斗七星果然是繞著北極星轉動的”。(2)討論 :張衡聽了爺爺的話后 ,是怎么做的 (一夜沒睡好 ,幾次起來觀察星星 ,驗證爺爺 的話)引導學生用“觀察→思考→驗證”的步驟復述過程。(五)課后題探究。1. 小組討論 :張衡為什么能成為著名的天文學家 總結 :細心觀察、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樂 于探究。2. 學生聯系實際生活 ,談談自己的體會。(六)總結過渡。這節課 ,我們學會了借助課文中的關鍵詞句把握課文的主要信息 ,還感受到了張衡細心觀察、 勤于思考、勇于實踐、樂于探究的美好品質 。下節課 ,我們將要繼續認識另一位了不起的少年。活動二:學習祖逖勤奮刻苦的品質1. 閱讀語文園地三中的“我愛閱讀”《聞雞起舞》。2. 提取文中的關鍵詞句 ,完成下列故事簡介。晉朝有一個青年名叫 。他為了 ,每天后半夜聽到 , 他就與好友劉琨起床到院子里 ,風雨無阻 。后來 , 當上了將軍 ,他帶 領的隊伍打了不少勝仗。3. 從這個故事中 ,你感受到了祖逖怎樣的精神品質 (勤奮刻苦)4. 勾畫出體現祖逖勤奮刻苦精神的句子 ,有感情地朗讀。5. 教師總結 :《數星星的孩子》《聞雞起舞》兩篇課文讓我們分別認識了樂于探究的張衡和勤 奮刻苦的祖逖 。課下 , 同學們也可以找一找這樣的故事 ,學習故事中主人公的優秀品質。任務三:我的快樂童年生活(學習目標)1. 學習語文園地三 ,認識 11個生字 ,會寫 4個生字 ,發現“動詞+名詞”的詞組的結構特點 , 并拓展練說 ;能正確辨析和運用四組同音字。2. 學習逗號的正確用法 ,給句子加上恰當的標點。3. 學習制作積累卡 ,交流課內外積累的詞句 ,初步養成積累的好習慣。4. 背誦《小兒垂釣》。345. 學習口語交際“做手工”,能按照順序說說手工作品的制作過程 ,養成專心聽、靜心聽的好 習慣 ,能一邊聽一邊記住主要信息。(課前準備)師 :制作課件、生字卡片。生 :制作手工作品。(課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活動一:感受快樂的童年(一)導入。教師導入 :前面的兩個學習任務 ,我們閱讀了三個有關童年生活的故事 ,這節課我們走進語 文園地三 ,聊一聊我們自己的童年生活 ,感受童年生活的快樂。(二)識字加油站。1. 創設情境 : 同學們課余時間都有哪些課外活動呢 學生交流。2. 出示詞語 ,學生多種形式認讀詞語(自讀、“開火車”讀、去掉拼音讀詞語)3. 引導學生發現詞組構成特點 :動詞+名詞。4. 聯系生活 ,運用詞語 :任選一個或兩個詞語說一句話。5. 拓展思維 :你還知道哪些類似特點的詞語 6. 出示生字 ,復習鞏固。7. 指導書寫 。“泥”“鐵”“環”都遵循左窄右寬的書寫特點。8. 總結 :我們的生活豐富多彩 , 積累這些描寫生活的詞語 , 可以幫助我們認識更多的漢 字喲!(三)字詞句運用。1. 比一比 ,填一填。(1)課件出示四組同音字 ,學生試著填一填 , 同桌交流。(2)全班交流。(3)教師出示句子 ,學生練習填一填。2. 讀一讀 ,想一想 ,根據語氣正確使用標點符號。出示句子 , 自主練讀 ,感知語氣 ;練習填寫 ,朗讀確認 ;借助圖片、真實情境 ,加深語氣感知 , 讀好疑問句。3. 教師過渡 :在學習的過程中 ,會遇到很多好詞好句 ,制作積累卡是學習的好方法。(1) 出示教材中展示臺的內容 ,學生讀一讀 ,說一說這三類詞句有什么特點 :寫自然的二字 詞語、寫春天的四字詞語、名人名言。(2)教師出示課外拓展的內容 ,學生讀一讀 ,引導學生也可以在課外閱讀中積累好詞佳句。(3)小結 :積累卡的內容 ,可以從課文中摘記 ,也可以從課外書中尋找 ;可以積累兩個字的詞/// 35語 ,也可以積累四字詞語 ,還可以積累名言警句等 。希望同學們養成積累的好習慣。(四)日積月累。1. 出示插圖 ,引導觀察 :古代兒童有哪些有趣的活動呢 請同學們觀察課文插圖 ,試著講講 這幅圖。2. 引導朗讀 :詩中描繪的垂釣情景是怎樣的呢 請大家借助拼音 ,讀一讀這首詩。3. 多種形式朗讀古詩。4. 引導學生理解詩意 :學生借助圖片 ,對照詩句 ,說說古詩的意思 。教師適時點撥。5. 學生嘗試背誦古詩。活動二:說說做手工(一)課前準備、布置任務。課前制作手工作品,并帶到學校。(二)小組交流、初步練說。1. 學生先在小組內展示自己的作品 , 然后試著從以下方面按順序說說自己的手工作品:做 的是什么、怎么做的 。要求把步驟說清楚 ,其他同學認真聽。2. 小組內推選一名同學全班展示說一說 ,提示其他學生認真傾聽。3. 小結方法 ,說清楚制作過程 :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也可以用上“第一步、第二步” 等其他表示順序的詞語。(三)教師示范,指導聽說。1. 以“折紙飛機”為例 ,教師一邊演示 ,一邊介紹制作過程。2. 學生聽完制作過程后 ,說一說記住了什么主要信息。3. 總結記住主要信息的方法。(1) 注意認真聽 。一邊聽 ,一邊思考制作的過程。(2) 注意介紹的順序 ,記住制作的主要步驟。(四)圍繞話題,學生練說。1. 在小組里介紹自己的手工作品。2. 推薦一位同學全班展示。3. 根據評價表 ,從說和聽兩個角度評一評。口語交際“做手工”評價表評價角度 評價內容 評價等級我會說 自然大方 ,音量適中。 ☆☆☆用上表示順序的詞語 ,按照順序說。 ☆☆☆用詞準確 ,說清楚 ,說明白。 ☆☆☆我會聽 注意聽 ,記住主要信息。 ☆☆☆不明白的地方 , 有禮貌地提問。 ☆☆☆4. 頒發“最佳小講解員”和 “最佳小聽眾”。36任務四:故事大王爭霸賽(學習目標)1. 能運用本單元學習的講好故事的方法 ,按照評價標準講好故事。2. 能認真傾聽同學講故事 ,記住故事的主要信息。3. 能就故事 ,說說自己的感受。(課前準備)師 :制作課件。生 :準備一個寫兒童生活的故事。(課時安排)1課時(教學過程)(一)課前準備、布置任務。1. 布置搜集有關兒童生活的故事的任務 ,古代的、現代的都可以。2. 學生按照講好故事的標準 ,練習講故事 ,為課上講故事作準備。(二)創設情境、小組內講故事。1. 教師創設情境 :“故事大王爭霸賽”拉開帷幕 ,你準備好了嗎 2. 教師出示故事大王評價標準 ,學生讀一讀 ,了解要求。故事大王評價標準評價內容 伙伴評價 自我評價發音準確 ,吐字清晰。 ☆☆☆ ☆☆☆A. 抓住關鍵詞 ,把故事內容講得清楚、明白。 B. 抓住關鍵句的順序 ,用上表示順序的詞 ,把故事講得清楚、明白。 ☆☆☆ ☆☆☆聲音洪亮 ,精神飽滿。 ☆☆☆ ☆☆☆加上合適的動作 ,吸引聽眾。 ☆☆☆ ☆☆☆3. 小組內講一講 ,評選兩位代表參加全班爭霸賽。(三)全班爭霸賽。1. 每個小組推選兩名代表在全班講故事 ,對聽的同學提出要求 ,認真傾聽 ,關注故事中的主 要信息。2. 學生投票評選“故事大王”,并說出理由。3. 全班學生交流聽故事后的感受。(四)總結本單元。教師總結 :這個單元我們收獲滿滿 ,在學習四位朋友的童年生活故事中 ,我們學會了借助關/// 37鍵詞句講述故事 ,還能大膽表達自己的體會或者經歷 , 同學們的語文能力得到了提升 。在 “故事 大王爭霸賽”中 ,我們了解了更多的童年生活故事 ,讓我們感受到童年的美好與幸福 。讓我們繼 續勤動腦 ,多思考 ,學會與他人溝通 ,多關心他人 ,盡情享受我們的童年吧!在本單元的教學過程中 ,結合教材內容 ,可以給學生推薦《聰明的徐文長》《一年級大個子二 年級小個子》《窗邊的小豆豆》等文章和書籍 ,以此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為學生講好童年故事 提供素材 。此外 ,還可以給學生推薦《邋遢大王奇遇記》等與兒童生活相關的視頻 ,讓學生在觀 影中收獲成長 。學習中還可以借助評價表等工具。1. 扎實落實語文要素“閱讀課文 ,能說出自己的體會或經歷”。課堂上 ,教師要預留給學生 充分朗讀課文的時間 ,讓學生在讀中自悟 。二年級學生還處于對事物充滿好奇心、樂于表達的 年齡階段 ,教師不能以“標準答案”來評判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要尊重學生的獨特體會 。引導學 生從課文內容想開去 ,聯系生活實際 ,說出自己的體會和經歷。2. 及時總結講好故事的方法 ,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本單元的教學針對“借助詞句 ,把握課文 主要信息”這一語文要素對學生做層次性的訓練 ,讓學生根據問題內容提取課文中的關鍵詞句 , 把握課文主要信息 ,進一步地了解故事內容 。 因此 ,在教學中 ,完成一個活動的學習后 ,教師都 要及時總結方法 ,讓學生學得明白 ,并且讓學生逐步練習講述故事的方法 ,這樣最終在單元學習 最后一個任務中 ,能以較高的水平講童年生活故事38108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