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秘密★考試結束前2024年秋季學期學生綜合素養階段性練習三年級語文模擬(一)【命題范圍:上冊完】題號三總評n評價裝一、積累與梳理。(一)把爸爸購物清單中的詞語分類抄寫在相應的田字格中,注意把字寫美觀。水果生活用品零食購物清單橙子如果凍衣架(二)根據語境看拼音寫詞語。1.夜幕降臨,秋蟲在草叢里ynzuqing roumeimido的樂曲。線2.小鳥dǒudong了幾下chi bang飛向藍藍的天空。趙3.jiao wai的戰斗十分ili論但戰土們不怕wei xianrenqran奮不顧身地沖向敵軍。4.我家yudn里的菊開了,可以wen到淡淡的香味。三年級語文模擬(一)·第1頁(共6頁)】(三)用“√”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旋轉(xuan xuan)真假(jiǎià)》搖晃(huang huang)玫瑰(gur gui)噴香(penpen)掠過(lièniè)(四)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再組詞。(五)照樣子寫詞語。懶洋洋(ABB)秋風習習(ABCC)搖頭晃腦(帶有身體部位)四面八方(含數字)】(六)選擇題。1.下面和“嚼”字在意義上屬于同一類的一項是()。A咬咽啃B.吵吼喊C.啪嘩嗚D.吱吼啃2.下面對詞語的分類有誤的一項是()。A.描寫春天:草長鶯飛春光明媚B.描寫夏天:烈日炎炎驕陽似火C.描寫秋天:春華秋實花紅柳綠D.描寫冬天:鵝毛大雪冰天雪地3.下列句子中,運用的修辭手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是()A.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唱著歡快地歌兒。B.飄落的樹葉像一只只金黃的小鳥,上下翻飛。C.濕潤的東方走過荒野,在竹林中吹著風笛。D.美麗的菊花在秋雨里頻頻點頭。4.我學會了在對話中正確使用標,點符號,下列句子中,標點符號使用正確的一組是)。A.“不要緊,”小公雞說道:“第一次能這樣就很不錯了。”三年級語文模擬(一)·第2頁(共6頁)B.螞蟻隊長宣布,“今天搬運糧食,只許出力,不許偷嘴。”C.“哎呀!”狐貍說道,“你這是給我設了一個圈套啊!”D.“小蜘蛛,你吃飽了嗎”老屋問。(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1.這種水果甜得像蜜一樣。(照樣子寫句子)》紅得2.密密層層的枝葉把森林封得嚴嚴實實。(改為“被”字句)3.我怎么能要你的椅子呢?(換一種說法,句子意思不變。)4.古老的銅鐘掛在大青樹粗壯的枝干上。(縮句)5.菜地里種著許多蔬菜,有茄子、青菜、西瓜和南瓜。(用符號修改病句)》(八)按課文內容填空。1.本學期古人帶我們游歷了祖國的山水:李白筆下壯麗的天門山“兩岸青山相對出,”:長江沿岸的風光“兩岸猿聲啼不住,”:劉禹錫望到的洞庭湖風光“,潭面無風鏡未磨”。2暖于布帛,深于矛戟”,這句話告訴我們要對人說和善的話,不能惡語傷人。諺語“無理寸步難行”告訴了我們“理”的重要性。奶奶經常告訴我們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忙,正如俗語所說的“一個籬笆三個樁,二、閱讀理解。(九)課內閱讀。海濱小城(節選)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有桉樹、椰子樹、橄欖樹、鳳凰樹,還有別的許多亞熱帶樹木。初夏,校樹葉子散發出來的香味,飄得滿街滿院都是。鳳鳳樹開了花,開得那么熱鬧,小城好像籠罩在一片片紅云中。三年級語文模擬(一)·第3頁(共6頁)2024年秋季學期學生綜合素養階段性練習三年級語文模擬(一)參考答案及評價標準(滿分100分)》一、積累與梳理(50分)(一)把爸爸購物清單中的詞語分類抄寫在相應的田字格中,注意把字寫美觀。(3分)略(二)根據語境看拼音寫詞語。(10分)1.演奏輕美妙2.抖動翅膀3.郊外激烈危險仍然4.院聞(三)用“√”給下列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3分)xuaniǎhuangguipenlue(四)寫出帶有下面偏旁的字,再組詞。(6分)略(五)照樣子寫詞語。(8分)略(六)選擇題。(8分)1.A2.C3.B4.C(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練習。(5分)1.她的臉紅得像蘋果一樣。2.森林被密密層層的枝葉封得嚴嚴實實。3.我不能要你的椅子。4.銅鐘掛在枝干上。5.刪掉“西瓜和”(八)按課文內容填空。(7分)1.孤帆一片日邊來輕舟已過萬重山湖光秋月兩相和2.與人善言傷人以言有理走遍天下一個好漢三個幫二、閱讀理解。(20分)(九)課內閱讀。(7分)1.(1分)小城里每一個庭院都栽了很多樹。2.(4分)樹多樹種類多桉樹香味濃鳳凰花開得熱鬧3.(2分)擬人比喻(十)課外閱讀。(13分)》1.(6分)找一找②③④⑤自然段的關鍵句,完成思維導圖。三月的西湖真是花柳迷人。西湖是一西湖的夏天荷葉荷花飄香。幅絕美的山水畫卷。西湖的秋天色彩斑斕。降雪時,西湖顯現朦朧的美。2.(2分)柳條桃花3.(3分)荷花,她們有的燦爛地微笑,有的害羞地低頭,有的翩翩起舞,還有的在陽光下左顧右盼。4.(2分)略三、習作與表達。(30分)(十一)口語交際。(5分)略(十二)習作。(25分)》略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三年級語文_Print.pdf 三年級語文參考答案_Print.pdf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