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統編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試卷(考試時間:90 分鐘 滿分:100 分)第一部分 積累運用(30 分)一、小小書法家(3 分)請將《“飛天” 凌空》中描寫跳水動作的經典語句 “輕舒雙臂,向上舉起,只見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 工整地抄寫在下面的橫線上,要求書寫規范、美觀,不涂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讀文段,完成下面題目(6 分)閱讀下面與 “中國航天” 相關的文段,完成 1-3 題。2021 年 6 月 17 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 3 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 19 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當航天員進入天和核心艙,開啟為期 3 個月的在軌駐留時,億萬國人通過屏幕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 —— 中國空間站迎來首批 “住戶”,中華民族千年的 “飛天夢” 在接續奮斗中邁向新高度。從 “神舟” 飛天到 “嫦娥” 探月,從 “天宮” 遨游到 “天問” 探火,中國航天人以熾熱的信念、執著的堅守,在浩瀚宇宙中書寫著屬于中國的浪漫與榮光。1.文段中加點字 “熾” 的讀音是( )(2 分)A. zhì B. chì C. chǐ D. zhí2.文段中 “駐留” 一詞的意思是( )(2 分)A. 停留、居住 B. 駐守、保衛 C. 停留、等待 D. 駐扎、停留3.請賞析文段中畫橫線句子(從修辭手法角度),并結合課內《“飛天” 凌空》的語言風格,簡要分析兩者的共同點(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選擇題(10 分,每題 2 分)1.下列加點字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 )A. 潰退(kuì) 要塞(sài) 仲裁(zhōng) 銳不可當(dāng)B. 頒發(bān) 遺囑(zhǔ) 巨額(é) 屏息斂聲(bǐng)C. 悄然(qiāo) 翹首(qiáo) 酷似(sì) 殫精竭慮(dān)D. 公祭(jì) 初衷(zhōng) 殺戮(lù) 振聾發聵(guì)2.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詞語,最恰當的一項是( )在《一著驚海天》中,記者用細膩的筆觸______了航母艦載戰斗機首架次成功著艦的全過程:從飛行員______的操作,到現場人員______的等待,再到著艦成功后全場______的歡呼,每一個細節都充滿了力量。A. 記錄 嫻熟 緊張 熱烈 B. 記載 熟練 焦急 激烈C. 記錄 熟練 緊張 激烈 D. 記載 嫻熟 焦急 熱烈3.下列關于課文內容理解不準確的一項是( )A. 《消息二則》是毛澤東同志為新華社寫的新聞稿,語言簡潔有力,體現了新聞的真實性與時效性,其中《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報道了渡江戰役的整體情況。B. 《“飛天” 凌空》是一篇新聞特寫,以特寫鏡頭展現了呂偉跳水的精彩瞬間,將動作描寫與環境描寫結合,語言生動形象,富有畫面感。C.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以時間為線索,詳細介紹了諾貝爾獎的頒獎對象、頒獎儀式流程及獎金來源,體現了諾貝爾獎的公平與權威。D. 《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通過列舉歷史事實與現實數據,控訴了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呼吁銘記歷史、珍愛和平,情感強烈,立場鮮明。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 通過閱讀《中國人首次進入自己的空間站》,讓我們感受到了中國航天事業的飛速發展。B. 航母艦載戰斗機的成功著艦,標志著我國已經具備了獨立培養艦載機飛行員的能力。C. 首屆諾貝爾獎頒發于 1901 年,此后每年的 12 月 10 日,瑞典國王都會在斯德哥爾摩音樂廳向獲獎者頒布證書和獎金。D. 為了防止類似 “南京大屠殺” 的悲劇不再重演,我們必須銘記歷史,堅定維護世界和平。5.下列語句排列正確的一項是( )①新聞特寫則像電影中的特寫鏡頭,聚焦事件的某個局部,展現細節之美。②新聞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個部分,以準確、客觀地報道事件全貌為核心。③此外,還有新聞評論,通過對新聞事件的分析,表達觀點與立場。④在新聞體裁中,不同類型的文本有著不同的特點和作用。⑤如《“飛天” 凌空》就通過對跳水動作的細致描寫,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A. ④②①⑤③ B. ④①②⑤③ C. ②①⑤④③ D. ②⑤①③④四、根據解釋寫詞語(4 分,每題 1 分)(軍隊)被打垮而后退。( )(出自《消息二則》)形容勇往直前的氣勢,不可抵擋。( )(出自《消息二則》)用盡精力,費盡心思。( )(出自《“飛天” 凌空》)聲音很大,使耳聾的人也能聽見,比喻用語言文字喚醒糊涂麻木的人。( )(出自《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五、文學文化常識填空(4 分,每空 1 分)新聞(消息)的最大特點是______、______和準確性,其結構通常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其中______是新聞的核心,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事件的主要內容。諾貝爾獎是根據瑞典化學家阿爾弗雷德 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的,最初分設______、物理學、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五個獎項,1968 年又增設了經濟學獎。六、綜合性學習(3 分)學校將開展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 主題活動,請你為活動設計一個具體的環節,并說明設計意圖。環節名稱:____________________設計意圖: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部分 閱讀運用(40 分)一、課內外對比閱讀(20 分)(一)閱讀課內文段,完成 1-4 題(10 分)【文段一】(節選自《“飛天” 凌空》)①她站在 10 米高臺的前沿,沉靜自若,風度優雅,白云似在她的頭頂飄浮,飛鳥掠過她的身旁。這是達卡多拉游泳場的八千名觀眾一齊翹首而望、屏息斂聲的一剎那。②輕舒雙臂,向上舉起,只見呂偉輕輕一蹬,就向空中飛去。一瞬間,她那修長美妙的身體猶如被空氣托住了,襯著藍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畫中凌空翔舞的 “飛天”。③緊接著,是向前翻騰一周半,同時伴隨著旋風般的空中轉體三周,動作疾如流星,又瀟灑自如,1.7 秒的時間對她似乎特別慷慨,讓她從容不迫地展示身體優美的線條,從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續到繃直的足尖。④還沒等觀眾從眼花繚亂中反應過來,她已經展開身體,像輕盈的、筆直的箭,“哧” 地插入碧波之中,幾串白色的氣泡擁抱了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則悄然不驚。1.文段第①段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2 分)2.賞析文段第②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從修辭手法角度)。(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第③段中 “1.7 秒的時間對她似乎特別慷慨” 一句,如何理解 “慷慨” 一詞的含義?(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通過對呂偉跳水動作的細致描寫,展現了她怎樣的形象特點?(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閱讀課外文段,完成 5-8 題(10 分)【文段二】(選自新華社新聞《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有刪改)2022 年 11 月 29 日 23 時 08 分,搭載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 F 遙十五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 10 分鐘后,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航天員費俊龍、鄧清明、張陸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 27 次飛行任務,也是進入空間站應用與發展階段后的第 4 次載人飛行任務。此次發射成功,標志著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規劃的 12 次發射任務全部完成。神舟十五號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生活 6 個月,開展空間站艙內外設備安裝、調試、維護維修,空間科學實驗與技術試驗,出艙活動等一系列工作,為后續空間站建造和應用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從 “神舟” 問天到 “天宮” 筑夢,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始終以堅定的步伐邁向星辰大海。此次神舟十五號發射,不僅讓中國空間站進入 “長期有人照料” 的新階段,更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航天的實力與擔當。請用一句話概括文段二的主要內容。(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段中 “約 10 分鐘后”“6 個月” 等詞語體現了新聞的什么特點?(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發射成功有什么意義?請結合文段簡要概括。(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比文段一(《“飛天” 凌空》)和文段二,說說新聞特寫與消息在寫作上的不同之處。(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課外閱讀(20 分)閱讀下面的新聞評論,完成 1-4 題。銘記歷史,是對和平最好的守護—— 寫在第七個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之際當凄厲的防空警報在南京城上空響起,當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前的燭光連成一片星海,當無數人在 “歷史記憶墻” 前駐足沉思 —— 我們又一次迎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這個以國家名義設立的紀念日,不僅是對 30 多萬遇難同胞的深切緬懷,更是對歷史真相的堅定捍衛,對和平正義的執著追求。1937 年 12 月 13 日,侵華日軍攻陷南京,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燒殺搶掠、無惡不作,30 多萬手無寸鐵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慘遭殺害,六朝古都淪為人間地獄。這段血淚斑斑的歷史,不是冰冷的文字,不是遙遠的故事,而是鐫刻在中華民族骨血里的傷痛,是人類文明史上不能忘卻的悲劇。然而,歷史不會自動留存,真相需要主動捍衛。近年來,一些日本右翼勢力試圖歪曲歷史、美化侵略,否認南京大屠殺的史實,甚至篡改教科書、參拜靖國神社。這種行為不僅是對遇難同胞的褻瀆,更是對人類良知的傷害,對世界和平的威脅。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 我們設立國家公祭日,就是要以堅定的態度告訴世界:歷史不容篡改,真相不容否認,任何試圖歪曲歷史的行為,都將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銘記歷史,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守護和平。從南京大屠殺到奧斯維辛集中營,從二戰中的無數慘案到當今世界的局部沖突,歷史一次次證明: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忽視和平就意味著危險。今天,我們紀念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就是要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珍惜來之不易的和平;就是要讓年輕一代了解歷史真相,樹立正確的歷史觀;就是要呼吁世界各國共同捍衛人類和平,防止戰爭悲劇再次上演。“昭昭前事,惕惕后人。” 在第七個國家公祭日,讓我們再次以國之名,緬懷遇難同胞,銘記歷史真相。愿燭光照亮前行的路,愿和平之花永遠綻放,愿中華民族在銘記與前行中,為世界和平貢獻更多力量。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么?(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第②段回憶南京大屠殺的史實,有什么作用?(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賞析文章第③段中引用習近平總書記話語的表達效果。(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結合全文,說說我們應該如何 “守護和平”?(5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聯系本單元《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一文,談談你對 “銘記歷史” 的理解。(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 寫作天地(30 分)一、快樂寫作生活中總有許多值得記錄的瞬間:一場精彩的運動會、一次難忘的志愿者活動、一個感人的鄰里故事…… 請你以 “______現場” 為題,寫一篇新聞稿,記錄你親身經歷或觀察到的某個事件。要求:1. 先將題目補充完整;2. 符合新聞稿的基本結構(標題、導語、主體、背景或結語);3. 內容真實,語言簡潔,不少于 500 字;4. 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地名。參考答案及詳解第一部分 積累運用一、小小書法家(3 分)評分標準:書寫規范(1 分)、字跡工整(1 分)、無涂改(1 分),錯字、漏字每處扣 0.5 分,扣完為止。二、讀文段,完成下面題目(6 分)B(“熾” 讀 chì,注意與 “炙(zhì)” 區分)A(結合語境,“駐留” 指航天員在空間站停留居住,其他選項不符合 “在軌生活” 的語境)3.(1)修辭手法:運用擬人的修辭手法(0.5 分),將 “中國空間站” 擬人化,把航天員比作 “住戶”,生動形象地寫出航天員進駐空間站的場景,賦予航天事件生活化的溫度,體現中華民族實現 “飛天夢” 的喜悅(0.5 分);(2)與《“飛天” 凌空》語言風格的共同點:兩者都善用生動形象的表達,避免新聞語言的枯燥,《“飛天” 凌空》將跳水動作比作 “飛天”“箭”,本文將空間站比作 “住所”,均以形象化語言增強文本的感染力,讓讀者更易共情(1 分)。三、選擇題(10 分)B(A 項 “仲裁” 應讀 zhòng;C 項 “悄然” 應讀 qiǎo;D 項 “振聾發聵” 應讀 kuì)A(“記錄” 側重客觀記載,“記載” 側重書面記錄,此處用 “記錄” 更合適;“嫻熟” 比 “熟練” 更強調技巧的精湛,符合飛行員操作;“緊張” 體現現場等待的氛圍,“焦急” 程度過重;“熱烈” 形容歡呼,“激烈” 多形容沖突,故選 A)C(《首屆諾貝爾獎頒發》未 “詳細介紹頒獎儀式流程”,僅提及頒獎時間、地點及獎項設置,故 C 項不準確)B(A 項缺主語,刪去 “通過” 或 “讓”;C 項 “頒布” 與 “獎金” 搭配不當,應改為 “頒發證書和獎金”;D 項否定不當,刪去 “不”)A(先總述新聞體裁的不同特點(④),再分述新聞的特點(②),接著介紹新聞特寫(①),用《“飛天” 凌空》舉例(⑤),最后補充新聞評論(③),邏輯順序為④②①⑤③)四、根據解釋寫詞語(4 分)1.潰退 2.銳不可當 3.殫精竭慮 4.振聾發聵(每空 1 分,錯字、別字不得分)五、文學文化常識填空(4 分)時效性、真實性;導語(每空 1 分,“時效性” 與 “真實性” 順序可互換)和平獎(注意 “和平” 而非 “和平學”,需準確對應諾貝爾獎初始獎項)六、綜合性學習(3 分)示例:環節名稱:“英雄故事分享會”設計意圖:邀請同學分享本單元新聞中航天英雄、抗疫英雄等人物的故事,或身邊普通人的英雄事跡,引導學生從歷史與現實中感受英雄精神,激發致敬英雄、學習英雄的情感。(環節名稱 1 分,設計意圖 2 分,需貼合 “銘記歷史,致敬英雄” 主題,具有可操作性)第二部分 閱讀運用一、課內外對比閱讀(20 分)(一)課內文段(10 分)環境描寫(1 分)。作用:通過描寫白云、飛鳥與觀眾的反應,烘托出呂偉跳水前的沉靜氛圍,突出此時的緊張與莊重,為下文描寫跳水動作做鋪墊(1 分)。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1 分),將呂偉的身體比作 “敦煌壁畫中凌空翔舞的‘飛天’”(1 分),生動形象地寫出了呂偉跳水時的輕盈、優美,體現了動作的藝術感(1 分)。“慷慨” 本指大方、不吝嗇,此處運用擬人手法(1 分),形象地寫出 1.7 秒的時間雖短,但在呂偉的演繹下,顯得充足而從容,突出了她動作的嫻熟與流暢(1 分)。展現了呂偉技藝精湛、從容自信、優雅灑脫的形象特點(3 分,每點 1 分,意思對即可)。(二)課外文段(10 分)5. 2022 年 11 月 29 日,神舟十五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航天員乘組將在軌工作 6 個月(2 分,包含時間、事件、結果,意思對即可)。6. 體現了新聞的準確性特點(1 分),“約 10 分鐘”“6 個月” 等具體時間表述,準確客觀地報道了事件細節,增強了新聞的可信度(1 分)。7. ①標志著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和建造階段的 12 次發射任務全部完成;②讓中國空間站進入 “長期有人照料” 的新階段;③為后續空間站建造和應用發展奠定基礎;④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航天的實力與擔當(答出 3 點即可,每點 1 分)。8. ①新聞特寫(文段一)聚焦事件局部(呂偉跳水動作),用生動的描寫展現細節,語言富有感染力;②消息(文段二)聚焦事件全貌(飛船發射),以準確、簡潔的語言報道核心信息,結構完整(包含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等)(3 分,答出 “聚焦范圍”“語言風格”“寫作重點” 等差異,意思對即可)。二、課外閱讀(20 分)1.銘記歷史,是對和平最好的守護(3 分,若用文中其他句子概括,需包含 “銘記歷史”“守護和平” 核心,意思對即可)。2.①交代南京大屠殺的史實,引出 “國家公祭日” 的背景,讓讀者了解紀念的原因;②用血淚史實控訴日軍罪行,激發讀者對遇難同胞的同情和對歷史的重視;③為下文論述 “捍衛歷史真相、守護和平” 做鋪墊(答出 2 點即可,每點 2 分)。3.引用論證(1 分),引用習近平總書記的話語,有力地反駁了日本右翼勢力歪曲歷史的行為(1 分),強調了歷史真相的不可否認性(1 分),增強了文章的權威性和說服力(1 分)。4.①設立國家公祭日,緬懷遇難同胞,捍衛歷史真相;②教育年輕一代了解歷史,樹立正確歷史觀;③反對歪曲歷史、美化侵略的行為;④呼吁世界各國共同維護和平,防止戰爭悲劇重演;⑤從歷史中汲取教訓,珍惜當下和平(答出 3 點即可,每點 2 分,滿分 5 分)。5.①銘記歷史,是銘記像南京大屠殺這樣的苦難史實,不忘民族傷痛;②銘記歷史,不是延續仇恨,而是以史為鑒,守護當下的和平;③銘記歷史,是對遇難者的緬懷,也是對人類良知的堅守;④正如《國行公祭,為佑世界和平》中所說,銘記歷史能 “凝聚正義的力量”,推動世界和平發展(4 分,結合課文 1 分,談理解 3 分,意思對即可)。第三部分 寫作天地(30 分)評分標準:題目補充完整(2 分),未補充或補充不當扣 2 分。新聞結構完整(標題、導語、主體、背景 / 結語)(8 分):標題簡潔明了(2 分),導語概括事件核心(2 分),主體詳細敘述過程(3 分),有背景或結語(1 分),結構缺失一處扣 2 分。內容真實,符合新聞 “真實性” 特點(6 分):事件具體(3 分),細節真實(3 分),內容空洞或虛構扣 3-6 分。語言簡潔、流暢(6 分):語言準確(3 分),無明顯語病(3 分),語病較多扣 3-6 分。字數達標(500 字以上)(3 分),每少 50 字扣 1 分,扣完為止。書寫規范(3 分),錯字、涂改每處扣 0.5 分,扣完為止。示例(片段):校園運動會 800 米決賽現場本報訊(記者:XXX)10 月 26 日下午,我校第 20 屆秋季運動會 800 米決賽在操場跑道上演巔峰對決。來自八年級的 5 名選手展開激烈角逐,最終八年級(3)班的李明同學以 2 分 15 秒的成績奪冠。決賽開始前,跑道旁圍滿了各班觀眾,加油聲此起彼伏。隨著裁判一聲槍響,5 名選手迅速沖出起跑線。李明同學起初保持在第三的位置,勻速跟隨前方選手。進入第二圈,他逐漸加速,超越兩人,與領跑的王浩同學并駕齊驅。最后 100 米,李明突然發力,憑借強勁的沖刺能力率先沖過終點線。“平時每天放學后都會練習跑步,這次能奪冠,離不開教練的指導和同學的鼓勵。” 賽后,李明喘著氣說。據悉,此次運動會 800 米項目的成績較去年提升了 5 秒,體現了我校學生身體素質的整體進步。此次決賽不僅展現了選手們的競技精神,更增強了班級凝聚力,為校園增添了活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