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湖南省郴州市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下學期期末語文試題一、基礎知識綜合遨游詩海,汲取精神食糧。請閱讀小湘同學擬寫的開場白,完成下面小題。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從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現實主義詩歌傳統的源頭《詩經》開始,詩詞的芬芳便彌漫在人們的生活中。《詩經》拉開中國詩歌的帷mù,從此,光輝的詩篇摩肩接踵,令人嘆為觀止。①徜徉其間,我們不僅可以受到精神的感染和美的熏陶,還可以觸摸時代的脈搏。②這些詩歌,篇幅雖短,卻意蘊頗豐。③遨游詩海,我們震驚于君子取義成仁的英勇無畏,體會到詩人蘊藏心底的悲歡離合,唱響了海燕果敢自信的高傲之歌……④在這草長鶯飛的季節里,讓我們一起“誦經典詩歌,做有志少年”,從經典詩篇里汲取精神食糧,志存高遠,勇立潮頭,爭做時代的舵手。1.根據拼音寫漢字,給語段中加點的字注音。帷mù( ) 徜徉( )2.語段中畫橫線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摩肩接踵 B.嘆為觀止 C.取義成仁 D.草長鶯飛3.語段中①②③④句語序不當,請選出下列排序正確的一項是( )A.①③②④ B.③②①④ C.①②③④ D.④③①②二、現代文閱讀請閱讀下面的文本,完成小題。【材料一】兒童在教育過程中的成長,一定意義上就是在重演人類的發展史。我們的祖先通過勞動實現了人類文明的提升,由此我們每個人,特別是我們在兒童階段的成長,都離不開勞動環節的淬煉。《朱子家訓》中說:“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可見,古人講究從細節培養生活自理的勞動習慣,從而保持身體和精神的基本健康。現在有的家長卻不讓孩子做家務或參加其他勞動,習慣大包大攬,目的是讓孩子多點時間讀書學習。其本意是愛孩子,然而,這卻剝奪了孩子一個非常重要的全面“學以成人”的機會,家長這樣的做法,并不一定能幫助孩子提升學業成績,反而可能會讓孩子在人格發展上出現不足,難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責任意識。我們必須謹記:盡管我們人類文明有了長足的發展,但勞動仍然是我們“學以成人”的基礎性活動。現代社會,勞動教育并不只是要鍛煉體質,還要讓兒童在勞動中學會生存、學會合作、學會創造,提高動手能力,這對于德育、智育、體育、美育都有重要的影響。比如說,人類往往在勞動中創造美的世界,讓兒童學習通過勞動創造美的世界,可以提升兒童的審美情趣。由于勞動教育關涉諸多方面的教育,因此必須系統、合理地加以推進。(選自韓震《勞動是學以成人的基礎》,《光明日報》2019年1月28日,有刪改)【材料二】2019年長沙市普通中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數據顯示:調查內容 初中生 高中生能正確認識勞動價值、尊重勞動、崇尚勞動 86.79% 84.14%熱愛勞動、積極參與勞動 70.61% 72.38%將集中體現吃苦耐勞、敬業奮斗精神的“科學家、醫生、工程師、警察、軍人”等作為自己未來的理想職業 68.75% 76.97%在家中“從不”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1.65% 1.69%在家中“偶爾”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 26.66% 26.9%(摘自《長沙發布“中小學校勞動教育評價指標”》,長沙晚報,2020年4月16日【材料三】中華民族是一個勤于勞動、善于創造的民族。從《尚書》中的“克勤于邦、克儉于家”,到《國語》中的“勞則思,思則善心生”,再到《朱子治家格言》中的“黎明即起,灑掃庭除,要內外整潔”,諸多古訓格言都彰顯了勤儉自持、耕讀傳家的中華傳統美德。當今時代,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勞動形態發生巨大變化。這就要求勞動教育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相呼應、挖掘勞動教育新內涵,創新勞動教育形式。鼓勵學生運用多學科知識,開展創造性勞動,使新時代勞動教育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要求。勞動教育要與立德、增智、強體、育美相結合,實現道德的提升、智慧的增長、體質的強健、美感的涵養,進一步彰顯勞動教育在新時代的綜合育人價值。(選自劉余莉《積極開展新時代勞動教育》《人民日報》2020年4月30日,有刪改)4.根據以上材料,下列理解和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兒童若缺少勞動,可能會在人格發展上出現不足,難以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和責任意識。B.對兒童而言,勞動教育必須系統、合理地加以推進,因為這會關涉到諸多方面的教育。C.長沙市普通中學學生中,把工程師作為自己未來理想職業的初中生比高中生的比例高。D.新時代勞動教育要適應科技發展和產業變革要求,進一步彰顯其綜合育人價值。5.材料一中說“人類往往在勞動中創造美的世界”,請聯系你的生活經歷,談談對這句話的認識。讓“非遺”綻放時代光彩①湖南,這片鐘靈毓秀、人文薈萃的土地,孕育了豐富多彩、獨具魅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們宛如璀璨星辰,閃耀著湖湘文化的深厚底蘊和獨特魅力。②湖南非遺資源豐富,目前已構建了完備的國家、省、市、縣四級非遺名錄體系,全省共有十大類非遺代表性項目5254個、代表性傳承人4841人。其中,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個、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410個;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121人、省級代表性傳承人304人。此外,還有4個國家級和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8個國家生產性保護基地和302個各級非遺工坊。③然而,在時代浪潮的洶涌沖擊下,湖南非遺的傳承與創新面臨著諸多嚴峻挑戰。由于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湖南的文化生態發生了巨大變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受到的沖擊越來越大,一些依靠口授和行為傳承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正在逐漸消失,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大量有歷史、文化價值的珍貴實物與資料遭到毀棄或流失,隨意濫用、不合理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象時有發生。④要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真正走進千家萬戶,達到在保護中傳承、在創新中發展的目的,仍有許多工作要做。⑤傳承乃創新之基石。湘繡,作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以其針法細膩、色彩明艷而著稱。傳承人懷著對傳統技藝的敬畏與堅守,通過口傳心授,將精湛的針法和獨特的構圖技巧代代相傳。正是這種矢志不渝的傳承精神,使得湘繡歷經歲月滄桑,始終散發著獨特的藝術魅力。⑥再如汨羅江畔的汨羅長樂故事會,這一古老的民間藝術形式,巧妙融合了表演、造型、彩繪等多種元素。每逢重大節日,當地民眾自發組織,生動演繹著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傳承人們的執著堅守,讓這一傳統民俗得以薪火相傳,成為汨羅文化熠熠生輝的一張亮麗名片。⑦創新則是傳承之動力源泉。瀏陽花炮是久負盛名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是湖南名優特產和主要出口商品之一,迄今有1400多年的歷史。2006年,瀏陽花炮制作技藝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作為煙花產業主產區,瀏陽市全面描繪“三高四新”美好藍圖,通過文化與科技的創意賦能,全力推進煙花產業與創意設計、媒體藝術深度融合,開辟出了一條創意煙花新賽道。⑧湘西土家族織錦技藝也積極與時尚設計有機結合,將傳統圖案和色彩巧妙運用到現代服飾、家居用品中,讓古老的織錦重煥新生,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⑨在湖南非遺傳承創新的漫漫征程中,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需攜手同心、群策群力。政府應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資金投入規模,為非遺傳承創新筑牢堅實保障。企業要勇擔社會責任,將非遺元素巧妙融入產品開發,有力推動非遺產業化發展。社會各界應積極踴躍參與,共同營造尊重、保護和傳承非遺的濃厚良好氛圍。⑩同時,我們要深度挖掘非遺的文化內涵,精心打造具有湖南特色的非遺品牌。譬如張家界陽戲,通過深入挖掘其背后的地域文化和民俗風情,匠心獨運地打造品牌,不僅在本地備受歡迎,還昂首闊步走向了更為廣闊的舞臺。 湖南非遺傳承創新之路任重道遠。我們應以堅定不移的文化自信和強烈的使命感,傳承和創新雙管齊下,讓湖南非遺在新時代綻放出更加絢爛奪目的光彩,為豐富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動文化強省建設貢獻力量。(選自“新湖南網”2024年8月21日)鏈接材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非物質文化遺產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傳并視為其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包括:(一)傳統口頭文學以及作為其載體的語言;(二)傳統美術、書法、音樂、舞蹈、戲劇、曲藝和雜技;(三)傳統技藝、醫藥和歷法;(四)傳統禮儀、節慶等民俗;(五)傳統體育和游藝;(六)其他非物質文化遺產。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組成部分的實物和場所,凡屬文物的,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的有關規定。(選自《中華人民共和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法》)6.下列有關“湖南非遺”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湖南非遺資源豐富,目前已構建了完備的非遺名錄體系,且全省共有十大類非遺代表性項目超過五千個。B.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直接導致了湖南許多傳統技藝瀕臨消亡。C.要想讓非物質文化遺產走進千家萬戶,傳承和創新是相輔相成的,傳承乃創新之基石,創新則是傳承之動力源泉。D.對于非遺的傳承和創新,政府、企業和社會各界都應參與其中,挖掘其文化內涵,打造非遺品牌。7.下列對原文和鏈接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湘繡,作為湖南四大名繡之一,以其針法細膩、色彩明艷而著稱,它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B.由政府組織舉辦的汨羅長樂故事會在重大節日進行演出,生動演繹歷史典故和神話傳說,起到了宣傳汨羅文化的作用。C.瀏陽全力推進花炮創新設計與湘西土家族織錦技藝走向時尚兩個事例,都體現出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的重要性。D.非物質文化遺產包含各種傳統文化表現形式以及與傳統文化表現形式相關的實物和場所。如春節、故宮等都屬于非物質文化遺產。8.現如今,非遺在傳承的過程中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吸引了眾多年輕人的關注和喜愛。請結合文段內容或生活實際闡述理由。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傳家寶凌晶年①有一檔《家有傳家寶》電視節目,開播幾期,就引起了不少觀眾的興趣與好評,說是比有些鑒寶節目有品位,收視率很快飆升。這檔節目之所以火,原因不外有二:其一,是傳家寶極少有贗品,有假貨;其二,傳家寶往往有故事,有真實的故事,與煽情無關,與編造無關。②這不,上一期來了一個三十多歲的八零后,他說,他要借這個平臺,曬曬他爺爺傳給他爹,他爹傳給他的一件寶貝。③什么寶貝呢?④一塊銀圓。⑤觀眾席上頓時發出噓聲一片,類似喝倒彩。你想想,上幾期,人家亮出的都是壓箱底的寶貝,有的傳了好幾代人,有的價值連城,你一塊小小的銀圓,有什么資格到這個大舞臺來顯擺。大家都不以為然。⑥這位八零后,不亢不卑地說:“剛才有人可能認為我小題大做了,一塊銀圓也能算寶貝。是的,一塊銀圓值不了幾個錢。但在我家,確實當作傳家寶,因為沒有這塊銀圓,我爺爺早不在人世,也就沒有我父親,沒有父親就沒有我。好,不扯遠,我來說說我家這塊銀圓的來歷。⑦“那是1943年冬天,一場與日本鬼子的惡戰馬上要拉開了,開戰前兩天,我爺爺石國棟心里琢磨著當兵這么多年攢下的三塊銀圓,該怎么辦。他上過戰場,知道打仗的殘酷,一交火,就是你死我活,也許過不了幾天自己就為國捐軀了,銀圓如果寄到家里,多少能給家里些許幫襯,也算自己為家里盡了最后一點力。想到這兒,他一刻不敢耽誤,趕到郵局,寄了兩塊銀圓到家里。”⑧“我爺爺留下了一塊銀圓,在盤算著怎么花。他走過小酒館,想一醉方休,可銀圓都攥出了汗,終究沒舍得花。”⑨“就在我爺爺在街上漫無目標轉悠的時候,看到前面有幾個人圍著在看什么,擠過去一看,有位老婦人在傷心地哭訴,說自己被騙了,給了她一塊假銀圓。”⑩石國棟感覺那老婦人有點像自己的娘,感覺就像自己的娘被人騙了。他上前對老婦人說:“大娘,不要哭了,你把銀圓給我看看,到底是真是假?” 石國棟把老婦人遞給他的一枚銀圓放到嘴前,用力吹了一口氣,又放到耳邊聽回音,吹了兩回,聽了兩回后,他把銀圓還給老婦人,說:“這銀圓是真的,你趕快拿著回家吧。” 老婦人開始不肯相信,她反反復復看了手里的銀圓,也吹了一下,聽了一下,破涕為笑,難道剛才自己眼花?疑疑惑惑的她,對著石國棟千恩萬謝而去。 石國棟把換下的假銀圓放進了自己的上衣口袋,回到了兵營。 第三天,石國棟就在城外與小鬼子干上了。那仗啊,打得天昏地暗,眼看自己的弟兄一個接一個倒下,石國棟知道,也許下一刻就輪到自己了。突然,一顆子彈擊中胸口,他倒下了,但竟然沒有死,一摸胸口,那一顆子彈打在了假銀圓上,假銀圓被打出了一個癟囊,差點就穿了。謝天謝地,這假銀圓什么材質,擋住了子彈,救了他一命。石國棟懷疑那老婦人是菩薩化身,來考驗他的,來度化他的。從此,這塊銀圓再沒有離身,他一直妥善地保存著。 新中國成立后,石國棟把這故事講給了他兒子聽,把銀圓當作傳家寶傳給了兒子,告誡他多做善事,自有福報。 八零后小伙子說:“前不久,我父親把這枚銀圓交到了我手里。他什么話也沒有說,但我懂他的意思。我今天來這節目,不是來炫耀我家的寶貝,更不是來拍賣寶貝,我只是想告訴各位,我愿意做義工回報社會。另外,如果有哪家博物館想收藏我爺爺留下的這枚銀圓,我也愿意捐贈。畢竟,與70多年前的抗戰有關,這枚假銀圓是一個小小的見證。” 突然,觀眾席上爆發了長久的掌聲。(選自《永遠的簫聲》西苑出版社2017年版,有刪改)9.閱讀全文,簡述“傳家寶”的來歷。10.下面文字中“攥”的細節描寫有什么表達效果?他走過小酒館,想一醉方休,可銀圓都攥出了汗,終究沒舍得花。11.文章首尾兩次寫觀眾的反應:“觀眾席上頓時發出噓聲一片,類似喝倒彩。”“突然,觀眾席上爆發了長久的掌聲。”這樣寫的作用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次描寫觀眾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突出銀圓背后故事的感人,體現了人性的善良。B.側面描寫,第一次寫出小小的銀圓的微不足道,第二次寫出了銀圓背后故事的感人。C.前后呼應,使文章結構完整。D.第一次描寫承上啟下,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留下懸念,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第二次描寫收束全文,突出了傳家寶故事的感人,體現人性的善變。12.假如你是《2025中國年度小小說》一書的責任編輯,擬按主題分設專輯,你準備把本文收錄進下面哪個專輯?請聯系小說內容簡述理由。A.似水流年 B.良善家風 C.大師風范三、名句名篇默寫13.詩文承古,韻致悠長。請補全下列詩句,領略古人風采。(1)坐觀垂釣者, 。(孟浩然《望洞庭湖贈張丞相》)(2)成語“秋水伊人”源于《蒹葭》中的詩句是 , 。(3)少年志在四方,請你為即將遠行追夢的朋友準備一句表現豁達胸襟的送別詩句: , 。四、詩歌鑒賞14.閱讀下面唐詩,完成小題。杜陵叟(節選)白居易杜陵叟,杜陵居,歲種薄田一頃余。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長吏明知不申破,急斂暴征求考課①。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剝我身上帛②,奪我口中粟。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鉤爪鋸牙食人肉?注:①考課:古代指查政績。②帛:絲織品。本詩揭露了一個怎樣的社會現實?請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分析。五、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兩則文言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甲)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珮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小石潭記》(乙)廿二日天稍和,偕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②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③面而髻鬟④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⑤而歌者,紅裝而蹇⑥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⑦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⑧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夫能不以游墮事,瀟然于山石草木之間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始,惡⑨能無紀?己亥之二月也。《滿井游記》注釋:①鵠:天鵝。②鱗浪:像魚鱗似的細浪紋。③靧(huì):洗臉。④髻鬟(jì huán):古時婦女發式,將頭發環曲束于頂。⑤罍(léi):酒杯。⑥蹇(jiǎn):騎驢。⑦呷:吸,這里用其引申義戲水。⑧毛羽鱗鬣:毛,指虎狼獸類;羽,指鳥類;鱗,指魚類和爬行動物;鬣,指馬一類動物。合起來,泛指一切動物。⑨惡:怎么。15.下面加點詞詞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A.潭西南而望/而此地適與余近 B.夫不能以游墮事/以其境過清C.然徒步則汗出浹背/佁然不動 D.全石以為底/山巒為晴雪所洗16.請借助下面的知識卡片,將【乙】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始:①動詞或名詞:開始,最初②副詞:才,方才③副詞:當初,起初(查閱詞典法) 未始:否定副詞,強調過去未發生的動作或狀態。(語境推斷法)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7.心懷猛虎之志,也要細品山水之美。甲乙兩文在寫景方面有什么共同點?任意選擇一個角度并舉例分析。18.人在山水處,志在山水間。請結合文章分析兩文作者觀景后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六、名著閱讀19.請根據《經典常談》相關內容,選擇相關書籍補全對話。李老師:《經典常談》共13篇,全書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排列,其中《周易》《尚書》屬于“經”, 屬于“史”。小華:李老師,應該怎樣閱讀《經典常談》呢?李老師:整本書涉及面較廣,我們不妨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部分閱讀。如果對上古夏商周的歷史知識感興趣,可以先讀 。小華:我對先秦儒墨道法等流派的思想和古代禮制都比較感興趣。李老師:那你可以閱讀《經典常談》中的 和 。《經典常談》目錄1.《說文解字》第一 2.《周易》第二 3.《尚書》第三 4.《詩經》第四 5.三禮第五 6.《春秋》三傳第六 7.四書第七 8.《戰國策》第八 9.《史記》《漢書》第九 10.諸子第十 11.辭賦第十一 12.詩第十二 13.文第十三20.奧斯特洛夫斯基說:“鋼是在烈火與驟冷中鑄造而成的。只有這樣它才能堅硬,什么都不懼怕。”下面所列《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中與保爾相關的事件,哪一項最能印證這一觀點?請作出選擇并簡要分析。A.與瓦西里神父作對 B.和隊員們筑路 C.對麗達產生誤會七、作文21.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作。有兩顆種子,它們同時被埋在土壤里。第一顆種子選擇奮力向上生長,沖破土層,最終長成了參天大樹;第二顆種子卻害怕外界的風雨,選擇一直躲在土壤里,最終腐爛成泥。你對這段話有什么感想?請任選一個角度,結合生活實際,自擬題目,寫一篇記敘文或議論文。要求:①文體(除詩歌、戲劇以外)不限;②不出現真實地名、校名、人名;③書寫規范,字數不少于600字。參考答案1. 幕 cháng 2.A 3.B4.C 5.示例一:勞動能讓我們的學習環境更美,比如我們在學校打掃衛生,張貼書法、繪畫作品布置教室,使教室更美。我們要多參加勞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示例二:勞動能讓我們的居住環境更美,我們在庭院、小區種花,使庭院小區更加舒適、美觀。我們應該多參加勞動,讓生活變得更美好。6.B 7.C 8.示例:非遺在傳承的過程中融入了許多現代元素,吸引眾多年輕人關注的原因是,通過與現代科技、時尚設計的結合,傳統手工藝品煥發了新生。正如文中提到的瀏陽花炮和湘西土家族織錦技藝,這種創新不僅有助于非遺的傳承,還能推動其產業化發展。現代元素的加入使得非遺能夠更好地融入現代社會,展現文化的多樣性,更貼近年輕人的生活。9.爺爺在抗戰期間用自己多年攢下來的真銀圓,換下老婦人被騙的假銀圓,這塊假銀圓,在戰場上救了他的命。 10.“攥”是緊緊握住或抓住物品的意思,寫出了爺爺是否用僅剩的一塊銀圓買酒喝的內心的矛盾與糾結,刻畫出爺爺生活節儉、對家庭負責(有責任擔當)的人物形象。 11.D 12.選B,良善家風。理由:小說講述了戰亂時期爺爺幫助老婦人的故事,把換下的假銀圓放進了自己的上衣口袋,回到了兵營,體現了爺爺的心地善良;把銀圓當作傳家寶傳給了兒子,并告誡后人多做善事,自有福報。這正是體現了良善家風的傳承。13. 徒有羨魚情 所謂伊人 在水一方 示例: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14.示例:“三月無雨旱風起,麥苗不秀多黃死。九月降霜秋早寒。禾穗未熟皆青乾。” 記敘了一位年邁的杜陵老人因天災人禍而陷入困境的故事,“典桑賣地納官租,明年衣食將何如”側面描寫出這是一位守著薄田,衣食不繼,受盡剝削的貧苦農民形象。所以本詩深刻揭露了封建官僚階層對普通百姓的殘酷壓榨的社會現實。15.B 16.我這才知道郊外未嘗沒有春天,然而住在城里的人卻不知道。 17.示例:兩文在寫景方面都運用了動靜結合的手法。如《小石潭記》中“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既有魚兒的靜態描寫,又有其動態描寫,生動展現了小石潭的幽靜與生機;《滿井游記》中“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一句,同樣通過靜態和動態的描寫,展現了滿井早春的清新與活力。 18.甲文“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可知,作者通過小石潭環境景物的幽寂靜穆,抒發了自己貶官失意后的抑郁憂傷之情乙文從“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可知,作者對郊外早春景色的贊美和喜悅之情,以及對大自然的向往之情。最后一段“而此地適與余近,余之游將自此,惡能無紀?”可知,作者擺脫官場束縛后,對這次春游的美好印象,體現了作者的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19. 《史記》 《尚書》 三禮第五 諸子第十20.選B。保爾承受了極端惡劣環境中傷病的煎熬,對共產主義信念愈加堅定。21.例文:沖破土層的勇氣陽臺的花盆里躺著兩顆牽牛花種子。去年深秋埋下它們時,我總覺得那層薄薄的土壤,像一道難以逾越的關隘。最先有動靜的是左邊那顆。一周后,它頂破土面,冒出個嫩黃的芽尖,像只怯生生的小拳頭。可沒過兩天,寒流突然襲來,芽尖被凍得發蔫,蔫頭耷腦地伏在土上。我以為它活不成了,沒想到晴日一到,它又倔強地挺起來,沿著我插的竹籬慢慢攀爬。右邊那顆卻始終沒露面。我扒開土看,它還是圓滾滾的模樣,外皮卻泛著霉斑。媽媽說:“它怕外面冷,躲在土里不肯出來,遲早要爛掉。”這話讓我猛地想起去年學滑板的事。那時我總怕摔,扶著墻練了半個月,連直線滑行都磕磕絆絆。教練指著廣場上飛馳的孩子說:“你總躲在安全區里,永遠學不會。”后來我咬著牙松開手,摔了七八次,膝蓋青一塊紫一塊,卻在某個黃昏突然找到了平衡感。現在回想,那時的恐懼,多像這顆不肯破土的種子啊。眼前的牽牛花又長高了些,卷須牢牢抓住竹籬,葉片在風中舒展。某天清晨,我竟發現頂端綴著個花苞。而右邊的種子,真的在土里腐爛了,只剩下薄薄一層空殼。花開那天,紫色的花瓣迎著陽光張開,像只小喇叭。我忽然懂了,土壤于種子,從來不是溫暖的安樂窩,而是需要沖破的考驗。就像人生路上的那些“害怕”,看似是保護,實則是禁錮。如今那株牽牛花已爬滿半面陽臺,風吹過時,滿架綠葉沙沙作響,像是在說:所謂成長,不過是帶著恐懼,也要往前挪一步的勇氣。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