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9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學習目標1.通過默讀、速讀及文本細讀方法的學習,同學們能整體感知文章框架內容及作者情感。2.通過對百草園“三樂”賞讀、三味書屋“先生”特點的分析,同學們能懂得描寫景物、人物要抓住特點、回憶類文章可以變換敘事視角等寫作方法。作者簡介魯迅,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是我國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革命家 。 著作有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小說集《吶喊》《仿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等。1918年發表我國現代文學史上第一篇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魯迅名言時間就是生命,無端的空耗別人的時間,其實無異于謀財害命。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你愿意擠,總還是有的 。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薦軒轅。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散文集,共搜集了10篇文章,大部分作品是作者回憶自己童年、少年時代生活的。寫本篇文章時魯迅已經40多歲了。這部散文集題名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晚年了,回憶起少年時代的事。záoqíshuàichánmìshāisùyuāndǐngtì tǎngshānbósuǐtuìcuánkuīshuòliǎn確鑿 菜畦 蟋蟀纏絡 覓食 竹篩宿儒 淵博 鼎沸珊瑚 錫箔 倜儻腦髓 蟬蛻 攢盔甲 東方朔 斂字詞積累本文題為“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你從這個題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解 題點明文章寫的兩個地方的生活:百草園和三味書屋。表明了作者由幼時玩樂到長大讀書的過程。“從……到……”表明文章以空間的變換為順序記敘的。初讀課文分別找出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兩部分的起止語句,想一想,這兩部分是怎樣連接起來?空間順序百草園的生活(1—8)過渡承上啟下三味書屋的生活(10—24)(9)默讀課文1-8段,百草園不過是荒園,為什么作者稱它為“樂園”?“樂園”(1)樂景(2)樂聞(3-6)樂事(7-8)百草園問題探究完成“有趣的動植物”卡片作者描寫了百草園中的那么多景物,用了一個什么樣的句式把它們連起來?(找出句式并勾畫)“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有趣的動植物“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就有……”,句式中的景物各有什么特點,分別從哪些角度、什么順序描寫這些景物的?“不必說 ……也不必說……”(整體)色形形色聲形動碧綠的光滑的高大的紫紅的肥胖的輕捷的菜畦石井欄皂莢樹桑椹鳴蟬黃蜂叫天子長吟伏竄靜物低高動物高低有趣的動植物單是……就有……(局部)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烏藤木蓮藤木蓮果何首烏根覆盆子低唱(聲音)彈琴(聲音)按啪/噴(動作)(聲音)纏絡(形狀)像蓮房(形狀)臃腫(形狀)像小球又酸又甜(味道)(形狀)動物靜物中間結合敘寫人的行為和動作有趣的動植物有趣的故事插敘美女蛇的故事,有什么作用?有必要寫這個故事嗎?雪地捕鳥的樂趣(第7、8段)作者先寫百草園冬天的“無味”,然后寫下雪帶來的樂趣,這是什么寫法?起什么作用?寫法:先抑后揚,欲揚先抑。作用:以沒有雪的無味來襯托下雪帶來的樂趣。雪后的百草園有什么好玩的?拍雪人、塑雪羅漢、捕鳥捕鳥需要什么條件?總需積雪蓋了地面一兩天,鳥雀們久已無處覓食的時候雪地捕鳥的樂趣(第7、8段)雪地捕鳥的樂趣(第7、8段)掃露支撒系牽拉看罩九個表述動作的詞,準確而生動地表現了雪地捕鳥的全過程,寫出了雪后捕鳥的樂趣。可見,童年的“我”對捕鳥十分感興趣。寫出了兒童捕鳥時的興奮、驚喜之情,樂在其中。為什么要寫捕鳥 寫捕鳥也是寫百草園給愛玩的兒童帶來無窮樂趣。再次暗點樂園。朗讀課文第9段,思考問題“我”即將結束在百草園的生活,要去私塾讀書,“我”是怎么想的?三個“也許”——他在反復揣測,認為可能是做錯了事所受的懲罰。可見他對百草園是多么的留戀。預示著三味書屋與百草園將是截然不同的一塊天地。“我”為何留戀百草園的生活?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在這里,“我”學到了許多知識,是“我”從老師和書本中學不到的東西。品讀書味從文中找出寫三味書屋環境的句子,說說三味書屋的環境是怎樣的?(第10段、第17段的描寫)由于魯迅對三味書屋十分熟悉,很有感情,所以描述的竹門、匾、梅花鹿等雖只寥寥數語,也使讀者如親目所睹。作者選取了哪幾個片段再現了怎樣的私塾教育?你對私塾教育有什么看法?四個片段。一是提問“怪哉”一蟲的事。二是寫到三味書屋后面的園里去自尋樂趣。三是寫師生讀書的場面。四是寫學生做游戲,畫畫兒。三味書屋后園求知中不乏樂趣壽懷鑒(1849—1930),字鏡吾,晚號菊叟,浙江紹興人,清同治八年(1869)中舉,憤于洋人跋扈,清政府喪權辱國,以不買洋貨,絕意仕進明志,在家中“三味書屋”設館收徒,厘定規約,年收學生不超過8人。壽鏡吾老先生自二十歲考取秀才后,不再參加考試,遠離仕途,自甘淡泊,子承父業坐館教書達六十年之久。他諳熟四書五經,博學正直,具有反清愛國思想。在封建社會中他還是比較開明的,為人方正、質樸,對學生和藹,對童年的魯迅十分關心。他是魯迅的啟蒙老師,魯迅對他一直很恭敬。魯迅成年后,師生之間常有書信往來,魯迅每次回家也都前去看望先生。關于提問“怪哉”一蟲的故事情節很想知道,而且是詳細地知道可見兒童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上了生書,將要退下來的時候可見時機選擇得很好;趕忙,可見問的情態。他似乎很不高興了則表現出提問后偷偷向老師一瞥的所見。兒童的心理、表情、態度表現得活靈活現。提問碰壁后的心理活動也寫得非常符合兒童的特點。我才知道做學生是不應該問這些事情的引出了碰壁后的心理活動先生最初這幾天對我很嚴厲,后來卻好起來了。我的勤奮好學博得了先生的好感。三味書屋有哪些趣事 跑出去玩折臘梅花尋蟬蛻在座位上做各種游戲,畫畫兒等描寫“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的這兩部分內容是什么關系?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第一種看法:兩個部分是對比關系,即用百草園自由快樂的生活同三味書屋枯燥的生活作對比,一個非常適合兒童貪玩淘氣的心理,另一個則使兒童對其產生厭煩情緒。第二種看法:兩個部分相互襯托,用自由歡樂的百草園生活來襯托枯燥無味的三味書屋生活,以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對兒童天性的束縛。第三種看法:兩個部分是一個整體,是和諧統一的關系,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知識的追求都使人感到快樂、幸福,這正是這篇散文意境美和韻味美之所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魯迅先生兒時生活的一段美好回憶。這段生活經歷對魯迅先生的人生發展產生過巨大的影響。我們要像魯迅先生一樣,保持兒童純真活潑的天性,要有求知的欲望和進取心。今天,時代變了,我們的生活環境和學習環境也變了,我們的思想行為也應當為之一變。我們要從小努力學習,熱愛自然、熱愛生活,把自己培養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文章小結童年啊!是夢中的真,是真中的夢,是回憶時含淚的微笑 。——冰心作業:1.仿照“不必說......也不必說......單是......”這個句式,描繪一處校園或是教室的一個小角落。(200字左右)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