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1張PPT)《改造我們的學習》《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導入“理論聯系實際”已成為人人都懂的真理,但是,身處具體的歷史情境中,有不少人會沉迷于理論,也有不少人迷失于支離破碎的細節。如何真正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偉人的文章總能給我們最好的回答。今天,我們以“理論聯系實際”為著手點,對比閱讀《改造我們的學習》、《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學習目標1.了解兩篇文章寫作背景的異同;2.梳理兩篇文章的觀點、思路、論證方法、各部分邏輯關系等;3.比較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4.掌握理論著作的閱讀方法,樹立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任務一 初讀全文,把握中心觀點《改造我們的學習》中心論點:(一)向全黨提出系統地周密地研究周圍環境的任務。(二)對于近百年的中國史,應聚集人材,分工合作地去做,克服無組織的狀態。(三)對于在職干部的教育和干部學校的教育,應確立以研究中國革命實際問題為中心,以馬克思列寧主義基本原則為指導的方針,廢除靜止地孤立地研究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方法。任務一 初讀全文,把握中心觀點《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中心論點: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只能從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這三項實踐中來。一個正確的認識,往往需要經過由物質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質,既由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這樣多次的反復,才能夠完成。任務一 初讀全文,把握中心觀點《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中心論點:對我們的同志,應當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以便端正思想,善于調查研究,總結經驗,克服困難,少犯錯誤,做好工作,努力奮斗,建設一個社會主義的偉大強國。并且幫助世界被壓迫被剝削的廣大人民,完成我們應當擔負的國際主義的偉大任務。任務一 初讀全文,把握中心觀點觀點異同:兩篇文章都強調要研究實際,強調堅持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改造》更強調具體情況的研究(現狀、歷史、馬列主義應用),《人的》更側重于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論說。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延安整風運動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整風運動。抗日戰爭時期,為了提高全黨的馬列主義水平,糾正黨內各種非無產階級思想,有必要集中開展一場普遍的馬克思主義思想教育運動,總結和吸取歷史上的經驗教訓,以統一廣大黨員、干部尤其是黨的高級干部的思想,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遵義會議之后,黨在政治上、軍事上糾正了“左”傾教條主義的錯誤,但由于各種條件的限制,對這種錯誤還沒來得及進行思想認識上的徹底清理,因而全民族抗戰爆發之初,黨內有人機械地執行共產國際關于統一戰線的指示,照搬他國共產黨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的經驗,對統一戰線的獨立自主認識不夠。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1937年12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上,王明在傳達共產國際指示時就明確提出要“一切經過統一戰線”,這說明教條主義在黨內還有一定的市場。此外,黨風上的宗派主義、文風上的黨八股等不良作風,在黨內一些人身上仍然存在。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全民族抗戰爆發之時,全國黨員約4萬人,偌大一個華北地區,盡管黨組織與過去相比有了很大發展,但也只有5000余名黨員。隨著大片抗日根據地的開辟和八路軍、新四軍影響的日益擴大,黨的組織力量和黨員數量嚴重落后于形勢的發展。1938年3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大量發展黨員的決議》,強調“大量的十百倍的發展黨員,成為黨目前迫切與嚴重的任務”。隨后,各級黨組織大力開展黨員發展工作。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到1939年,全國黨員發展到50萬人。到1940年7月,更是發展到80萬人。這些新黨員革命積極性很高,但他們大多出身農民和小資產階級,有些人身上還存在某些非無產階級思想,容易受到黨內教條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的影響。如何整頓黨的作風,把黨鍛造成為一個真正的馬克思主義政黨,在抗戰的大環境中保持黨的無產階級先鋒隊性質,就成為黨亟待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黨的建設離不開黨內教育。1940年1月,中共中央發出《關于干部學習的指示》,要求“各級組織的領導干部尤其是主要領導干部,必須以身作則的領導與提倡其他干部的學習。建立在職干部平均每日學習兩小時的制度,并保持其持久性與經常性”。3月24日,中共中央又發出《關于在職干部教育的指示》,規定凡環境許可的地方,可依類編成學習小組并每月開會討論一次,指示還決定每年5月5日馬克思生日為學習節,總結每年的經驗并進行獎勵。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中共中央的這些措施初步建立和健全了干部理論學習制度,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這兩年的學習運動也有缺點,主要是存在理論脫離實際的傾向,“在學校的教育中,在在職干部的教育中,教哲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邏輯,教經濟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經濟的特點,教政治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中國革命的策略,教軍事學的不引導學生研究適合中國特點的戰略和戰術”,等等。因此,有必要對這種教條主義的學習態度來一個徹底的改造。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1941年5月,毛澤東在延安高級干部會議上作《改造我們的學習》的報告。9—10月,中央政治局召開擴大會議(九月會議),黨的高級干部開始學習和研究黨的歷史,總結黨的歷史經驗,以求從政治路線上分清是非,達到基本一致的認識,為全黨普遍整風做了準備。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1963年5月2日-12日 毛澤東在杭州召集有部分中央政治局委員和大區書記參加的小型會議,討論農村社會主義教育問題。這次會議制定了《關于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簡稱《前十條》)。20日,中共中央把它作為指導社會主義教育運動的綱領性文件予以發布。任務二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前十條》對我國形勢作了“左”的估計,認為“當前中國社會中出現了嚴重的尖銳的階級斗爭情況”,資本主義勢力和封建勢力“正在對我們猖狂進攻”,要求“重新組織革命的階級隊伍”,開展大規模的群眾運動,打退資本主義和封建勢力的進攻。會后,各地重新訓練干部,進行試點,為大規模地開展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作了準備。任務二 回到歷史現場,把握時代脈搏背景的針對性:《改造》所面臨的黨內黨外的環境更加嚴峻,黨內的思想認識并未真正得到統一,面臨認識與實踐的雙重問題。《人的》所面臨的國際國內環境要好于《改造》,黨內的思想認識只是需要進一步提高,面臨的問題側重于思想認識。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1.梳理兩篇文章的論說思路。《改造我們的學習》:引論(提出問題)一、二、三:本論(分析問題,說明為什么要改造我們的學習)四:結論(提出具體的做法,即改造我們的學習的途徑)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1.梳理兩篇文章的論說思路。《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提出問題: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這種思想一旦被群眾掌握,就會變成改造社會、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分析問題:講認識的兩個飛躍,是對第一部分的具體闡釋。解決問題:點明對我們的同志進行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的教育的意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2.分析兩篇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改造》一,以敘代議,按時間順序梳理中國共產黨20年來的實踐,證明普遍真理與具體實踐的結合,是使中國革命面貌為之一新的重要因素。正面論證。肯定成績,論證學習必須理論聯系實際。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2.分析兩篇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改造》二,反面論證,提出問題,論證學風必須改造。3-7,缺點。8-11,危害。一、二兩部分都是在圍繞“馬克思列寧主義真理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這一核心來寫的,前后一致,邏輯清晰。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2.分析兩篇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改》三:正反論證主觀主義的態度同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態度的對比。前三部分的關系不是簡單的并列關系,第一二部分之間是正反對照關系,第一部分寫得簡略,第二部分寫的相對詳細一點。第一第二部分與第三部分之間是層進關系。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2.分析兩篇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人的》論述了四個問題,層層遞進,充分體現了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2.分析兩篇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第一,批判了在認識論問題上的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錯誤,論述了只有社會實踐,只有社會的生產斗爭、階級斗爭和科學實驗。才是正確認識的來源。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2.分析兩篇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第二,具體分析了人的認識活動過程的兩個階段。前一階段是認識過程的第一次飛躍,后一階段是認識過程的第二次飛躍。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2.分析兩篇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第三,論述了認識過程的第二次能動飛躍,即由精神變物質,由思想到存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2.分析兩篇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文章各部分的邏輯關系如何體現理論聯系實際、辯證唯物論認識論的?第四,論述了認識過程的無限性,指出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經過由物質的精神,有精神的物質,既有實踐到認識,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3.體會兩篇文章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改造》二主要運用的是例證法,列舉的研究現狀、研究歷史、學習經驗和真理三個方面“極壞的作風”的具體表現。《改造》三采用對比論證,突出主觀主義的危害和馬列主義的好處。采用引證法,引用馬克思等革命導師的話論證主觀主義的錯誤。采用喻證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主觀主義者的可笑、錯誤。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3.體會兩篇文章證明觀點的論證方法。《人的》沒有明顯的論證方法,主要進行直接論述。《改造》的閱讀對象有反對意見,且與自己的觀點矛盾沖突較大,必須采用各種有效的論證方法,以達到說服聽眾的效果。《人的》的時代已經基本上統一思想,所需要的只是深化,側重思想認識的深化。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4.體會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改造》語言準確鮮明,作者善于使用口語,成語和文言詞語善于善于運用修辭手法,使語言生動活潑。p8“閉塞眼睛捉麻雀”形象說明了主觀主義的做派,“瞎子摸魚”、粗枝大葉、夸夸其談,言簡意賅說明主觀主義的表現。p8根據“想當然”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4.體會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改造》:“老子天下第一”用口語說明主觀主義者不尊重實際,單憑主觀,想當然,通俗易懂而而有趣味。“欽差大臣”比喻主觀主義者不了解實際,亂發號施令,既貼切生動,又通俗易懂。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4.體會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改造》:p10無實事求是之意,有嘩眾取寵之心。p12有實事求是之意,無嘩眾取寵之心。從不同角度進行正反對比,鮮明地表達了作者的態度,愛憎分明。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4.體會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改造》:15段、18段分別連用三個“在這種狀態下,就是”構成了一組排比句,用相同的排比句式對同樣的缺點從正反兩方面對比,酣暢淋漓,透徹鮮明地揭示了兩種態度和存在的缺點間的關系,指出了缺點產生的原因及改造的方向,氣勢連貫,揭露深刻。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4.體會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改造》:15段,從這三個方面指出了學習中存在的缺點這一部分,又從這三個方面分析缺點產生的各種原因。18段仍從這三個方面指出改造建議,使文章前后一致。邏輯連貫。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4.體會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改造》:16段,用蘆葦,竹子給主觀主義者畫像,形象地寫出了這類人沒有科學態度,沒有真才實學,徒有虛名的特點,既貼切生動,又通俗易懂。18段,有針對性地巧妙解釋成語“有的放矢”“實事求是”,清楚明白地說明了理論和實際統一這一馬克思主義作風及方法的實質。任務三鑒賞理論文章的寫作藝術4.體會兩篇文章的語言特色。《人的》:語言通俗、簡潔明確。任務四 總結文本,明確理論著作閱讀方法《改造》全文四個部分圍繞“馬列主義真理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這一核心,緊扣中國革命實際、馬列主義真理這兩個重點,從研究現狀、研究歷史、學習國際經驗三個領域,分成回顧好現象、反思缺點、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四個層次,邏輯嚴謹、深入淺出地論證了改造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任務四 總結文本,明確理論著作閱讀方法《改造》全文四個部分圍繞“馬列主義真理和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這一核心,緊扣中國革命實際、馬列主義真理這兩個重點,從研究現狀、研究歷史、學習國際經驗三個領域,分成回顧好現象、反思缺點、分析原因、提出建議四個層次,邏輯嚴謹、深入淺出地論證了改造學習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可行性。任務四 總結文本,明確理論著作閱讀方法《人的》以題目入手,詳細闡釋認識的兩個階段,借此明確馬克思主義辯證唯物論的認識論,點明進行這一認識論教育的重要。任務四 總結文本,明確理論著作閱讀方法理論著作的閱讀方法:抓住中心觀點(無法再往前推),理清思路(積累論證結構),重點理解主要概念,明確論證藝術(論證方法及作用)以及語言的準確性和嚴密性,了解歷史背景,思考文章的針對性。讀完兩篇文章,你還有哪些新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