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1.導入一個時代的作品都有其鮮明的特征,都有一個時代鮮明的烙印,甚至同一篇作品在不同的年代有著不同的風格。今天我們一起進入《立在地秋邊上的放號》和《峨日朵雪峰之側》,看看環境對詩風、詩人的心境有著什么樣的影響?作者介紹幼年在私塾讀書,有一次和同學們偷吃了廟里的桃子。和尚找先生告狀,先生追責學生,沒人承認。先生說,我出個對子,誰能對上免罰。先生曰:昨日偷桃鉆狗洞,不知是誰?他思索了片刻,對道: 。由于對句不凡, 表現了強烈的進取精神, 結果全體偷桃學生,一律免罰他了。對句:他年攀桂步蟾宮,必定有我。人物:郭沫若。作者介紹郭沫若(1892年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本名郭開貞,字鼎堂,號尚武,筆名除郭沫若外,中國現代作家、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代表作詩集《女神》、歷史劇《屈原》、長篇敘事抒情詩《鳳凰涅槃》。郭沫若汲取了西方自古典人道主義至柏格森、弗洛伊德等紛繁的現代生命哲學的精髓,以律合自然界奔騰不息的生命流動的進取之道,從涵養一個圓滿的自我人格開始,熱切地呼喚著一個盡善盡美的社會秩序的到來。“我即是神,一切自然都是自我的表現”。郭沫若作者介紹昌耀(1936年6月27日—2000年3月23日),本名王昌耀,出生于湖南常德,祖籍湖南桃源,中國當代詩人,歷任青海省文聯《青海湖》雜志編輯。1957年定為右派。1979年重返文壇。詩歌界有一種說法,是昌耀,保持了那個時代中國詩歌的尊嚴。“文化大革命”后平反,仍堅持留在青海,在青海省作協從事專業創作。1999年10月,被查出患有腺性肺癌。2000年1月中旬,病情惡化,再次住院治療;3月23日,在與肺腺癌抗爭數月后,在青海省人民醫院跳樓自殺,終年64歲。問:聽名家朗誦,在聽的過程中思考詩歌中的“我”是一個的形象?昌耀1、解題立在地球邊上的放號háo 拖長聲音大聲呼叫號hào 號令,命令,喇叭立在地球邊上的放號 站在地球邊上吹響號角 大聲呼喚1、解題峨日朵雪峰之側(1)峨日朵雪峰 祁連山脈的一座無名山 山頂終年積雪(2)之側 不是之頂 之峰 而是之側 因為詩人看到的風景是在山之側知人論世《立在地球邊上放號》寫于1919年9、10月間。其時郭沫若受五四運動和十月革命的沖擊,決然從日本渡海回國。當他置身于日本橫濱的海岸,面對浩渺無邊的大海,那驚天的激浪和著時代的洪流一起撞擊著他的胸懷。于是于是詩人寫下這首對于力的贊歌。知人論世《峨日朵雪峰之側》這首詩創作于1962年8月,是時代、社會、政治、意識形態等等外在因素刺激詩人后,引發起詩人的心理反應而產生的具有鮮明整體象征特點的一首短詩。這首詩最后完成在1983年,那是一個思想解放的年代。立在地球邊上的放號無數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壯麗的北冰洋的晴景喲!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啊啊!我眼前來了的滾滾的洪濤喲!啊啊!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努力喲!啊啊!力喲!力喲!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意象白云、北冰洋、太平洋、洪濤、我、力意象意,指心意;象,指物象。所謂意象,就是在主觀意識中,被選擇而有秩序的組織起來的客觀現象。中國古代詩歌講究“立象盡意”,“超以象外”,“言在意外”,“象”是詩人情感的載體,也是體驗詩人情感的途徑。那么怎么跟據意象體會詩人情感呢?1.意象的含義夕陽 兩層含義1.紅色 幸福2.夕陽 悲傷意象的共性詩歌中的常見意象,詩人們千百年來長期使用,有著約定俗成、相對比較固定的含意。例如:楊柳:常常表達依依惜別、怨別、懷遠等情思。如柳永《雨霖鈴》詞中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等。梧桐:在中國古典詩歌中,是凄涼悲傷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它就以梧桐葉落來寫凄苦愁思。意象的個性在具體的詩歌中,詩人們在使用意象時,在遵守意象的固定內涵前提下,又會根據所要表達的情感需要,賦予其新的含意。體悟意象時,要結合具體詩歌內容 靈活處理。比如蟬,古人以為蟬餐風飲露,是高潔的象征,虞世南《蟬》的“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但寒蟬又是悲涼的同義詞,柳永《雨霖鈴》開篇是“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釀造了一種足以觸動離愁別緒的氣氛。意象的組合性為強化某一方面的情感,詩人們往往使用某一類意象的組合,營造氛圍,表達強烈的感情。如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通過”枯藤”、“老樹”、“昏鴉”、“古道”、“西風”、“瘦馬”并列式意象組合, 表達作者的羈旅之苦和悲秋之恨。抒情方式直接抒情些意象可以很清楚明白的、一目了然的理解詩人的情感。如毛澤東在《沁園春·長沙》中所運用到的意象:寒秋、霜天、萬山、湘江、飛鷹、游魚等,生動形象的表達出作者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對當時革命形勢的深切感受,同時也表達出對國家未來的希望。抒情方式比喻抒情用意象比喻抒情,就是用具體的意象進行比喻,抒發詩人的感情。這與古代詩歌中的“比”是一樣的。舒婷的《致橡樹》一詩中,用“銅枝鐵干”“紅碩的花朵”比喻獨立的男性和女性之美;用“寒潮、風雷、霹靂”和“霧靄、流嵐、虹霓”比喻困難和幸福。抒情方式象征抒情用意象象征抒情,就是賦予意象一定的象征意義,表現深邃的意境,抒發詩人的感情。《致橡樹》以橡樹和木棉樹兩種高大壯美的喬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們比鄰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來象征男女之間的理想愛情。時代背景“雨”詩人經常用到的一種意象。在李商隱的“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表達的是思親之情;陸游的“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表達的是報國之情。因為前者的時代背景是離家,后者的時代背景是戰亂。無數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啊啊!好幅壯麗的北冰洋的晴景喲!無限的太平洋提起他全身的力量來要把地球推倒。寫景無數 無限 境界開闊怒涌 擬人白云怒涌、海濤洶涌的壯麗圖景想象瑰麗啊啊!我眼前來了的滾滾的洪濤喲!啊啊!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努力喲!滾滾 海濤洶涌洪濤 洶涌的革命浪潮、 “五四運動”巨大聲勢毀壞 舊世界、舊中國、舊社會、舊文化創造 新世界、新中國、新社會、新社會過渡,由景入情,對眼前景象的主觀感受啊啊!力喲!力喲!力的繪畫,力的舞蹈,力的音樂,力的詩歌,力的律呂喲!對力的贊美力的繪畫 指白云大海的壯麗景色力的舞蹈 洪濤滾滾力的音樂,力的詩歌 指洪濤的聲音力的律呂 洪濤的節奏和聲律力 五四時代精神的象征詩歌描繪了一個怎樣的畫面?一個巨人形象“全方位”俯瞰地球吹響一聲聲響徹寰宇的號角他的號角聲歡呼在怒涌的白云、壯麗的北冰洋,也歡呼在要把地球推倒的太平洋——歡呼來自空間各個方向。排山倒海般的洪濤既具有巨大的破壞力,又蘊藏著同樣巨大的創造力,那就看人們能否掌握它、駕馭它。看吧,滾滾而來的洪濤正在不斷地努力向前,描繪著“力的繪畫”,表演著“力的舞蹈”,演奏著“力的音樂”,抒寫著“力的詩歌”,激蕩著“力的律呂”。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1.對海洋雄偉壯麗的景色的贊美2.對“力”的謳歌3.表現出一種勇敢進取、積極創造的奮發昂揚精神和熱烈向往、執著追求的進取精神以及摧毀舊世界的勇氣和堅定。這首詩給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什么?火山爆發 氣勢洶涌,灼熱逼人個人的郁積,民族的郁積,在這時找出了噴火口,也找出了噴火的方式,我在那時差不多是狂了。五四時期 “狂飆突進”的風格,具有強烈的感召力。為什么詩的情感如此濃烈呢?(1)修辭 排比 象征 擬人(2)運用疊詞“啊啊”,運用“力喲!力喲!”這一反復手法,直抒胸臆,抒寫對“力”的贊嘆,增強藝術感染力。(3)句式自由,節奏鮮明。自由體新詩。這首詩采用了不受束縛的自由句式,具有極為鮮明、強烈的節奏感。長短句式隨著情感的變化而變化,自由、奔放沒有約束。(4)感嘆號總結文本特色——想象奇特、雄渾奔放1、構思精巧、想象奇特2、句式自由,節奏鮮明峨日朵雪峰之側“這是我此刻僅能征服的高度了”攀登者 盡力 并未放棄在狂熱的時代背景下,體現了游離于時代和現實之外的清醒和理智。我小心地探出前額,驚異于薄壁那邊朝向峨日朵之雪彷徨許久的太陽正決然躍入一片引力無窮的山海。處境危險 落日 落日之后 漫漫長夜 視覺沖擊力 語言陌生化那曾 度被時代捧為神明、視若永恒真理的“太陽”,在嚴峻的現實 前,在 們的困惑迷惘中,終于失卻了原來的 度,終于要被屢遭愚弄的時代 理放棄了。石礫不時滑坡,引動棕色深淵自上而下的一派囂鳴,像軍旅遠去的喊殺聲。危險 聽覺形象 自上而下、滑坡、遠去 冷寂 沉悶當“太陽”躍入山海,荒謬年代的所謂理想、所謂信念、所謂追求,不過是堆砌上去而根基根本不會穩固的“ 礫”,它們只能有“滑坡”的下場。我的指關節鉚釘 般楔 巨 罅隙。血滴,從撕裂的千層掌鞋底滲出。痛苦內外都有力拉扯“我”下滑,在堅守、占據自己的 度時其艱難和痛苦可想而知。呵,真渴望有一只雄鷹或雪豹與我為伍。雄鷹雪豹 高原霸主 英雄 渴望力量、鼓舞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強 的展示,呈現在這種 度的 命必定是強健和雄壯者的 命,定格在這種險峰的姿態必定是勝利者的姿態!在銹蝕的巖壁;但有 只小得可憐的蜘蛛與我 同默享著這大自然賜予的快慰。頓悟鮮明的對比 偉大與渺小 理想與現實蜘蛛 生命的謙卑與堅毅我與蜘蛛合二為一 對自我的感傷被蜘蛛征服了歌頌蜘蛛 歌頌人 對生命的熱愛 對生命力的贊頌對比與反諷這詩中始終充滿濃烈的對比意緒:強 和弱 ,光明和幽暗,熱鬧和沉寂,高拔和低矮……在峨日朵雪峰之側堅守住 度的不是強 的雄鷹或雪豹 是弱 得可憐的蜘蛛;光明的太陽不過是虛妄的神明和幻象的真理的別稱;堆砌的 礫不過是狂熱的信念、迷信的追求、廉價的樂觀的代號, 它們正在躍 幽暗卻引 窮的 海,正在滑向棕 的深淵; 派囂鳴的、像軍旅的喊殺聲的,原來是在“滑坡”,是在“遠去”, 接納和歸結它們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靜…狂熱虛浮偉岸 喧囂峨日朵雪峰之側太陽石礫雄鷹雪豹喊殺聲我 的 高 度堅守冷靜真實理智山海深淵蜘蛛默享總結詩 所看到的那只 得可憐的蜘蛛,開啟了我們解讀這 詩歌“由外 內”的通道,從 銜接起我們從詩 昌耀個體的內 世界闡釋詩意的空間。既然堅守在峨 朵雪峰之側的不是雄鷹或雪豹 是蜘蛛,那么說明真正強 、雄壯和堅韌的不是外在形式或形象 只能是精神、意志和 靈,這正是昌耀所要思考和揣度的所在,正是昌耀所要挖掘和探詢的層 。由此,昌耀似乎剛剛提筆鋪紙 樣, 把他的詩歌視線從身外牽拉回來投注到詩歌開頭,站在 的 命地平線上,前瞻或者后顧,重新寫就這 短詩。 我們,也 然 然就接受著這種詩緒的引領,深 他的個體 命追蹤他的靈魂歷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