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5—2026學年度第一學期期初測試七年級語文學科試卷一、知識積累及運用(本題共8個小題,共30分)1.下列加點字的讀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分歧(qí) 粗獷(kuàng) 侍弄(shì) 憔悴(qiáo)B.應和(hè) 收斂(liǎn) 截然(jié) 慚愧(kuì)C.綻放(zhàn) 貯蓄(chù) 淡雅(yǎ) 慘淡(cǎn)D.黃暈(yùn) 倜儻(dǎng) 高邈(miǎo) 嬌媚(mèi)2.下列沒有錯別字的一項是(2分)A.掩飾 披蓑戴笠 淅淅瀝瀝 翻來復去B.沐浴 喜出望外 小心冀冀 煞有介事C.急燥 美不勝收 人跡罕至 人聲鼎沸D.訣別 呼朋引伴 混為一談 疲倦不堪3.下列句中加點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2分)A.一次任務中,邱麟輝和戰友駕駛飛機冒雨升空,面對咄咄逼人的外國軍機,他們實施連續機動,做好戰斗準備。B.在紀念毛澤東誕辰130周年的活動中,回顧偉人對歷史的重大貢獻,敬佩之情油然而生。C.開學第一天,同學們都打扮得花枝招展,興高采烈地來到學校。D.“終于在今天看到了滿意的答卷!”雅萬高鐵首次試驗運行取得圓滿成功,讓中國、印尼鐵路建設者們喜出望外。4.下列關于文學文化常識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A.《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原名朱自華,字佩弦,現代詩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詩集《蹤跡》,小說《背影》等。B.古人稱謂有尊稱和謙辭的區分。尊稱對方的女兒可用“令愛”,謙稱自己的女兒可用小女。C.《世說新語》是唐朝“志人小說”的代表作,是由劉義慶組織編寫的。D.《論語》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語錄體著作,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由孔子編寫而成。5.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我省要全面加強森林生態文明建設,提高森林資源開發利用的效率和范圍。B.通過“師德師風”主題教育學習,使老師們認識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重要意義。C.有大約800年左右歷史的巴黎圣母院突發大火,尖塔倒塌,屋頂燒毀,損失慘重。D.在學習中我們應該注意培養自己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6.下列句子的排序,與上下文銜接最恰當的一項是(2分)好的勞動教育讓人終身受益,要實現勞動育人目標,就要上好每一節勞動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需要學校、家庭、社會共同努力。①可以讓學生在真實的任務情境中,親歷實際的勞動過程②好的勞動課注重實踐,強調身心參與,注重手腦并用③一堂好的勞動課,還要注重教育效果④上好勞動課,對課程實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⑤幫助學生形成自覺的勞動意識,養成良好的勞動習慣A.②③①④⑤ B.④③①②⑤ C.④③①⑤② D.②①③⑤④7.經典詩文默寫與賞析。共14分(1)在自然美景中,讀“①______,風正一帆懸”,我們感受到春潮涌漲的浩渺開闊;而讀“②_______,小橋流水人家”,我們則感受到郊野秋日的蕭瑟。在人間真情中,讀“③_______,思君不見下渝州”,我們仿佛看到詩人江行水上,對友人的依依惜別;而讀“④________,應傍戰場開”,我們則感受到詩人對飽經戰亂的百姓的同情與對和平的渴望。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是李白對故友王昌齡被貶謫的關心、思念與惆悵。在思考啟迪中,孔子認為學和思的辯證關系是:“⑦__________,⑧__________。”孔子運用生動的比喻修辭告訴我們,對待人生富貴的正確態度是:“⑨__________⑩__________。(每空1分)(2)賞析詩歌,按要求回答問題。(4分)① 【甲】 觀滄海曹操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詠志。【乙】 登鸛雀樓王之渙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①【甲】詩是曹操北征烏桓途經碣石山時所作。開頭兩句直陳其事,交代了觀海的方位、地點、對象;中間六句寫所觀之景,“______”寫出山島的巍然,“叢生”“豐茂”寫出草木的欣欣向榮“澹澹”和“洪波涌起”顯示了大海的遼闊和宏偉氣勢;最后借助想象表現了______的氣概,給人一種壯美的感覺。(2分)②.古人常登高抒懷,曹操的《觀滄海》和王之渙的《登鸛雀樓》就是登高佳作。請你結合上面兩首古詩,簡要說明兩首詩歌各自表達了詩人怎樣的志趣。(2分)8.名著閱讀(4分)(1)諷刺,是用藝術的手法對人或事進行揭露、批評或嘲笑。下列《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形象,作者沒有對其進行諷刺的是()(2分)①藤野先生 ②老萊子 ③長媽媽 ④范愛農 ⑤名醫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③④⑤ D.①③④(2)《藤野先生》主要記敘“______”和“______”(事件),不僅批判了當時日本那些所謂的“愛國青年”,更寫出自己“棄醫從文”的動因。(2分)二、口語交際及綜合性學習(第9、10題,共5分)“龍年游龍江,夏季好風光”,第六屆黑龍江省旅游產業發展大會請你作為志愿者,和社區工作人員共同完成以下任務。9.任務一:為提升家鄉形象,你和社區工作人員對街面招牌用字不規范等問題進行調查反饋。請補全以下環節。(2分)(一)調查統計 (二)交流反饋1.分成小組,記錄問題。 3.組間交流,補充完善。2.______,______。 4.反饋問題,協助改正。10.任務二:為家鄉代言,做小小文旅推介官。請你錄制小視頻向游客介紹自己的家鄉(可選擇當地特產、旅游景點或特色美食等進行介紹),在視頻中你會如何表達 (3分)三、閱讀理解及分析(本題共10個小題,共30分)(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1~16題。(共12分)[甲]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 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乙]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 ”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1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詞。(4分)①吾日三省吾身 省:______ ②與朋友交而不信乎 信: ______③于斯三者何先 斯: ______ ④足食,足兵 足: ______12.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①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譯文:②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譯文:13.【甲】文中曾子的話與[乙]文共同強調的核心價值觀是什么 你如何看待它在人生成長中的作 (4分)答:(二)閱讀材料,回答14-16題。(7分)材料一: 何謂網紅①《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界定的“網紅”具備三個特征:首先,“網紅”必須來源于網絡,具備網生性,而不能僅僅是線下名人的線上化;其次,“網紅”要能夠憑借優質的內容和個人魅力聚集粉絲,并能夠對粉絲的消費習慣、生活方式甚至價值觀產生影響;最后,“網紅”必須是具備傳播渠道的獨立個體,可以是具體的人,也可以是象征性的符號。報告將“網紅”分為五種類型:電商網紅、視頻網紅、直播網紅、圖文網紅和事件網紅。②報告還分析,“網紅”與粉絲在年齡和學歷程度上存在極大的相似性,這使得“網紅”與粉絲往往擁有相似的消費習慣、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他們之間也容易產生情感共鳴。③他們的走紅皆因為自身的某種特質在網絡作用下被放大,與網民的審美、審丑、娛樂、刺激、品味以及看客等心理相契合,有意或無意間受到網絡世界的追捧,成為“網絡紅人”。因此,“網絡紅人”的產生不是自發的,而是網絡媒介環境下,網絡紅人、網絡推手、傳統媒體以及受眾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體綜合作用下的結果。材料二:①網絡文字時代:互聯網還不便捷,人們常關注的是網絡小說,其中一些作者攜帶著作品在BBS等網絡論壇之中活躍。②網絡圖文時代:人們使用互聯網變得便捷,QQ空間、水木清華等在網絡上橫行,一些人開始在網絡中發布與人們審美契合或是反差的照片,博人眼球,成為新一代網紅。③網絡微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社交渠道更加便捷,微博、短視頻平臺渠道迅速崛起,人們在網絡熱點中可以掌握話語的主動權,越來越多的人物、事情成為焦點,隨之演變成為網紅這一階段,開始啟動了網紅經濟的高速發展。④互聯網交互時代:網絡直播的出現;實時交互的便捷性催生了“網紅制造”公司,造就了一大批網紅,成為網紅數量最多,網紅經濟發展最快的時代。網紅藝人化這條支線越來越明顯。材料三:網紅向網紅經濟的轉變網紅經濟,是指依托互聯網特別是移動互聯網傳播及其社交平臺推廣,通過大量聚集社會關注度,形成龐大的粉絲和營銷市場,并圍繞網紅IP而衍生出的各種消費市場,最終形成網產業鏈條的一種新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注意力延伸出的經濟行為:以用戶變現為方式的直經濟行為(打賞、道具、付費問答等)和間接的經濟行為(廣告、品牌、代言等)。材料四:社會需要正能量網紅①網紅與用戶之間,存在精神與文化的聯結。網紅群體以多種方式傳達正能量,對互聯網文化乃至健康社會風氣營造,意義重大。②600歲的故宮博物院是“網紅景點”,高品質文物展覽、特色文創設計,讓年輕人愛上傳統文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成為“網紅醫生”,他的每次“硬核”發言,在網絡上都會迎來一片點贊叫好之聲;青島網紅“交警大V”李涌,用圖文的方式宣傳交通安全、為網友答疑解惑,多次護送危重傷員前往醫院救治,他用一生踐行愛民情懷,守護百姓平安……事物和人物借助傳媒力量“走紅網絡”,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③成為網紅,看起來容易,其實需要辛苦耕耘。在互聯網早期,一些人以噱頭博取眼球成為網紅,雖短時間內為眾人矚目,但因未能持續提供內容而迅速淡出公眾視野。事實證明,網紅要"長紅",必須有鮮明突出的自身定位、個人特色以及強大的內容輸出能力,才能獲得穩定、持續的粉絲吸引力,形成自身品牌。④網紅經濟頗為可觀。數據顯示,目前中國網紅產業年產值已達千億元規模。不過,人們追捧網紅顯然并不只是為了消費,網紅與用戶之間,存在精神與文化的聯結。在網絡社群中粉絲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潛移默化地受網紅影響。譬如,喜歡“網紅教師”的人,往往對拓展知識有濃厚的興趣;喜歡“網紅故宮”的人,崇尚恬淡、古雅的生活方式。網紅通過不斷輸出產品、知識、理念、價值觀或生活態度,持續影響受眾,豐富時代文化生活。⑤近年來,從袁隆平到鐘南山,從為國爭光的運動健兒到為愛逆行的人民子弟兵,正能量“網紅”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愛豆”,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我們社會的價值主流。奮斗者、創造者、奉獻者,才是我們心中的最美英雄。網紅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出眾的才華、獨特的個性、可貴的人格魅力、端正的價值觀、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多一些這樣的正能量網紅群體,以多種方式傳達正能量,對互聯網文化乃至健康社會風氣營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14.從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斷,正確的一項(2分)A.“網絡紅人”的產生是自發的,在網絡媒介環境下,網絡紅人、網絡推手、傳統媒體以及受眾心理需求等利益共同體綜合作用下的結果。B.網絡圖文時代啟動了網紅經濟的高速發展,互聯網交互時代成為網紅數量最多、網紅經濟發展最快的時代。C.網紅經濟的本質是注意力延伸出的經濟行為,以用戶變現為方式的直接經濟行為和間接的經濟行為。D.在網絡社群中,網紅生活方式和價值取向潛移默化地受粉絲的影響。15.根據材料一為“網紅”下一個定義。(3分)16.在網紅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也產生了一些亂象。例如:過度、虛假宣傳,表演過程中傳播低俗、不健康內容等。如何讓網紅經濟獲得長期、穩定的發展,請你結合以上幾則材料提出二條建議。(2分)(三)閱讀《父親的自行車》,回答17-20題。(11分)①那次回老家,父親說自行車丟了。“唉,真倒霉,到菜場買菜,一轉頭自行車就沒了。”“丟就丟了,再買一輛,又不值多少錢。”我對父親說。父親沒有吭聲,只是神情沮喪,仿佛多年前和我趕集走散的光景。②記憶里,父親的自行車是在我五六歲時買的。那時,父親在鎮上的供銷社上班,母親在鄉下務農。父親為了方便回家干活兒和照看我們,花費半年的工資買了輛鳳凰牌自行車。③有了自行車,我和弟弟就有了期盼。日之夕矣,我們坐在門檻上焦急地等待父親。當我們聽到隱隱的鈴聲,便賽跑一般穿過那打谷場,跨過小橋,朝竹林那邊的石子路沖去。我們賽跑只是為了能坐在前面的單杠上按鈴鐺。自然我總是比弟弟跑得快。等到我興奮地把鈴鐺按得叮當直響時,弟弟往往才氣喘吁吁地趕到。父親像先前抱我一樣把弟弟抱上后座,樂呵呵地推著我們回家。④最快樂的等待在節日里,因為父親的自行車上比往常多了月餅、糖果之類的東西,它們是那時最美味的食品。鈴聲還沒有響,我和弟弟就已經翹首以待。我們一邊等待,一邊討論一邊想象自行車滿載而歸的情形。等待的時光快樂而漫長。或許是單位加班的緣故,或許是我們心情焦急的緣故,父親在節日里似乎總回來得晚些。太陽快要落山了,父親尚未歸來“爸爸回不回來呀?”弟弟擔心地問。“怎么不回來?你聽,鈴聲。”鈴聲并沒有響,我只是哄他“好像有。”弟弟側耳傾聽,但很快又失望了。⑤記憶里,總是在我們略略失望時,鈴聲乍起。于是,我們又賽跑著上路。不過,這時的我們不是爭坐前面,而是爭提食品。父親取下食品,每人手里放一些。我們小心翼翼地往家提,生怕有半點兒閃失。⑥記憶里也有不快樂的時光。我和弟弟常常同時生病,而且常常在夜晚。等到忙碌一天的父親準備休息時,我們便開始發燒。為什么我們的病總在晚上發作?我很不明白。我只記得,父親把我們一前一后放在車上,急匆匆地往鎮衛生院趕,父親要推六七里路才能到達。有時,月光如水,靜靜地鋪在父親的背上和自行車的單杠上,顯得那么溫柔;有時,滿天星辰,每一個亮晶晶的星星都在向我們眨眼,似乎是責備我們又惹父親勞神;有時,夜黑似漆,父親和自行車在黑暗中一步一步艱難地摸索,而我們常常就在自行車上睡著了。⑦輪到我們上學,父親的自行車便成了我、弟弟還有二哥的公交車。父親便請會木工手藝的二叔在車的后座上加了一塊結實的木板。我和二哥坐在后面,弟弟則坐前面。父親騎得十分吃力,只見他身體竭力前傾,兩腳費力地向前蹬,布滿汗滴的額頭上,根根青筋突起。數九寒冬都會累得滿頭大汗。若逢雨天,他騎得更吃力,汗水和雨水混在一起,分不出哪是汗水哪.雨水。但無論天氣如何,父親都堅持把我們按時送到學校,從未讓我們遲到。⑧父親黯然的神情讓我想起過去,也許父親和我一樣并不在乎買自行車的錢,在乎的只是逝去的艱難歲月,而我更多了一份對父愛的深深謝意。17.文章圍繞“父親的自行車”寫了四個場景,請根據提示補充概括。(2分)(1)平日里:“我”和弟弟賽跑爭位的歡快情景。(2)節日里:(3)生病時:父親夜晚送孩子治病的溫馨情景。(4)上學時:18.第①段寫到“父親沒有吭聲,只是神情沮喪,仿佛多年前和我趕集走散的光景”,聯系全文說說父親為什么如此沮喪。(3分)19.品析下面句子中加點詞的表達效果。(3分)當我們聽到隱隱的鈴聲,便賽跑一般穿過那打谷場,跨過小橋,朝竹林那邊的石子路沖去。20.文章以“父親的自行車”為題有什么作用 (3分)四、作文(第21題,共50+5分)21.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50分)有這樣一句話,它是父母飽含深情的細細叮嚀;有這樣一句話,它是師長嚴厲的批評;有這樣一句話,它是名人大家令你警醒的諍言;有這樣一句話,它是陌生人在當時可令你心生感動的平凡語句……請以“這樣一句話”為題寫一篇文章。文題二:轉眼之間,初中生活一年了,在這一年的時間里,你一定對初中生活有了了解和感受。請將文題“初中生活真____”補充完整,寫一篇文章。要求:①文體自選(詩歌、戲劇除外)②表達真情實感,不要套作、不得抄襲.③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④字跡工整,書寫清楚,卷面整潔。不少于500字.⑤完成作文后,空兩行給自己文章寫一段不少于50字的中肯評語。(提示:以第三人稱進行評價,可從字數、書寫、主題、內容、結構、語言、表現手法、表達情感等多個角度進行。)(5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