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壓縮語段“壓縮語段”是指在理解的基礎上,對材料中相關的信息進行篩選、提取,最后歸納概括為符合命題要求的語言表達形式。壓縮語段主要是考查學生提煉、概括、壓縮及表述的能力。壓縮語段,關鍵是提煉語段的信息要點,刪去次要信息。記敘性語段,信息要點是敘述的事件、主體、經過(人物+事件+時間+地點+原因+結果);說明性語段,信息要點是說明對象及其特征,有時還包括說明目的;議論性語段,信息要點是論述的話題、見解和主張,用來論證的材料及理由,最后得出的結論等。2024年高考題,壓縮語段(概括段意)與表達簡明融合在一起考查。突破點三 下定義突破點二 新聞類壓縮突破點一 段意概括壓縮語段三大題型題型一段意概括語段類型 內容要點 壓縮方法記敘性 語段 敘述的時間、地點、主體、事件(起因+經過+結果) 舍偏取正法:舍去枝葉信息,提取主干信息(敘述要素)說明性 語段 說明對象及其特征,說明目的 分層合并法:劃分層次,提取要點,組合要點議論性 語段 論述的話題、見解和主張,用來論證的材料及理由,最后得出的結論,等等 關鍵語句突破法:尋找中心句,或起概括作用的關鍵句語段壓縮“兩步驟”第一步,明確語段類型,提取信息要點。第二步,根據題干要求,切分或整合內容要點。題干要求按指定句式進行壓縮,就要根據句式的特點,對上一步的內容要點進行切分、重組,如要求使用包含因果關系的句子概括,就要將內容要點按照原因和結果進行切分、重組,然后用表示因果關系的關聯詞連接。題干要求按指定開頭進行壓縮,就要圍繞這一開頭對內容要點進行轉換、重組、整合。題型二新聞類壓縮常見的新聞類壓縮語段題有:概括新聞的主要信息、擬寫新聞標題、擬寫導語、擬寫一句話新聞等。新聞類語段是側重記敘性語段。新聞的六要素包括“五個W”“一個H”: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時)、Where(何地)、Why(何因)、How(如何),即: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在新聞壓縮語段中,一般圍繞六要素概括。新聞的結構,指的是新聞中材料的安排方式。新聞一般包括標題、導語、主體、背景和結語五部分。新聞的“眼睛”,概括新聞的主要內容。①標題新聞的核心內容,開頭的第一段或第一句話。②導語新聞的“軀干”,是對導語內容的進一步擴展和闡釋。③主體新聞發生的社會環境和自然環境。④背景一般指新聞結尾的最后一句或一段話。⑤結語浙江科普節學術節金秋舉行本報杭州9月3日訊(記者 肖國強) 首屆中國浙江科普節、中國浙江學術節將分別于9月下旬和10月舉行。屆時,將有海內外著名科學家、萬名科技人員和百萬群眾參與數百項活動。這是記者今天上午從省政府新聞辦獲得的消息。省科協創辦“兩節”,是在新世紀發展科協事業,推進科普工作和科技創新、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新探索,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中國科協和我省科技界的高度重視和支持。科普節將于9月20日至28日舉行,主題是“科普、文明、小康”。科普節面向大眾、全省聯動,開展十萬農民進修農業新技術、百場萬人科技報告會等500余項科普活動。學術節將于10月9日至16日舉行,以“開放、合作、發展”為主題。學術節上,將舉辦一批國際性、全國性、區域性及海峽兩岸交流的學術會議和全省性系列學術研討活動。據悉,中國浙江科普節、中國浙江學術節以后每兩年舉辦一次。標題結尾主體導語壓縮新聞主體新聞的主體部分要有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包括經過、結果)、原因等要素。在事件的順敘中,有時還插入有關的背景材料和其他相關內容。壓縮主體時應刪除的輔助性信息:1.補充說明性內容(與此同時,另外)2.解釋說明性內容3.舉例說明的內容4.插入的背景材料5.數字刪掉,但數字反映的規律總結出來6.比較的客體7.比喻性、描述性詞語壓縮主體:人物+事件 (經過、結果等)+時間+地點+原因擬寫“一句話新聞”擬寫一句話新聞一句話新聞,也稱為標題新聞,用一句話,采用新聞標題的語言表達形式,將新聞事件中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表達出來的新聞。它要求比導語精練,比標題具體豐富。要把握語段語意,從中篩選出關鍵信息(讀者最關心、最有新聞價值的內容),然后用簡明的語言把它表達出來。對象、事件、時間、原因為首選因素,倘是動態新聞,以時間為主選,倘涉及未來事情,其原因的價值大一些。一般以單句為主。一句話新聞(標題新聞)陳述句式要素:時間+地點+原因(目的)+主體(對象)+具體事件(過程、結果)。提要法(提取新聞的主要要素加以整合):第一步,提取新聞的主體對象及事件構成主謂句,按照“誰發生了何事”寫出基本結構。注意:“誰”不要狹隘地理解為“人”,地區、事物、行為方式等都可以作為主體。①時間、地點(必要的、體現新聞價值的)。②主體事件目前的狀態、結果、趨勢,即人們最關心的新聞點。第二步:突出獨特性、新穎性。在找出基本的新聞要素的前提下,著重突出新聞最吸引人、最有價值的信息。如:“首次”“世界最大”“排名第一”等,以及具有新聞價值的時間、地點。第三步,整合要素,準確寫出“一句話”。可以是單句,也可以是復句,一般情況下以單句為主。閱讀下面一則消息,將其概括成一句話新聞,不超過15字。據京華時報報道,國務院總理李克強訪問泰國期間,中泰兩國簽署了《關于深化鐵路合作的諒解備忘錄》。跨國鐵路激發“泛亞鐵路網”聯想,高鐵所代表的“中國速度”,將為區域經濟一體化注入新動力。鐵路專家、同濟大學教授孫章介紹,中國高鐵在國內大發展的同時,也積極謀劃“走出去”。目前中國已經與包括美國、巴西、白俄羅斯在內的多個國家建立高鐵合作關系。他認為,中國高鐵能在短短幾年間駛出國門,主要有三大優勢。首先是性價比,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國外建設高鐵每公里成本為0.5億美元,而中國只有0.33億美元;其次是技術;最后是安全性。第一步:找出新聞的陳述對象“誰”——中國高鐵第二步:從“干什么”角度概括事件主體——走出國門第三步:明確這則消息后半部分的主要內容——介紹了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三大優勢第四步:用一句話概括,注意字數限制【答案示例】三大優勢助中國高鐵走出國門 天宮二號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將以下段落概括為一句話新聞(不超過15個字)據最新消息,15日晚成功發射的天宮二號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精確控制下,于16日成功實施了兩次軌道控制,順利進入在軌測試軌道。據悉,和之前的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與神舟十一號的交會對接、組合體運行和飛船返回,開展軌道高度與未來空間站的軌道高度基本相同,不過飛行任務的軌道控制策略與測控模式更加接近未來空間站要求。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總體室主任陳險峰說:“天宮二號目前狀態良好,各分系統工作正常。”天宮二號進入在軌測試軌道后,地面人員將對平臺上各分系統的基本功能和穩定性進行測試,還將利用搭載的有效載荷開展一系列空間科學試驗活動。擬寫新聞標題1.概寫標題通常要求的是一行標題(即主標題)的概寫。2.一般說來標題較一句話新聞更簡潔,往往不需要時間,只要求兩個必備要素人物(對象)和事件,句中通常不停頓,文末不用標點。3.好的標題還要醒目,引人注意。往往用詞別具一格、結構工整,善于使用比喻、借代、雙關、對偶、引用等修辭方法等;4.標題往往使用主謂句或對偶句的形式來表達,句中一般不能停頓。一般形式為:誰(什么)+怎么了,或什么人(什么事)做了什么(結果怎樣)一般采用的句式:①對稱式 如:臺灣問題油發酵 藍營擔憂影響選情②動賓式 如:構建北京至莫斯科高速走廊③單句式 如:北京公交地鐵票這回真的要漲價④偏正式 如:17歲女學生的諾獎之路 給下面短文擬寫一個標題,12字以內。事實上,“一帶一路”推動的不僅僅是經濟上的合作,更是文明互通的基礎建設,是連接世界上不同文明的“帶”與“路”。它以文明對話為引領,強調不同文明的相互尊重、平等對話與交流融合,其路徑很清晰:基礎設施建設先行,貿易發展緊隨,伴著人民交往、文化交流,逐漸實現沿線國家民眾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和平共處、共同發展,最終達至民心相通,文化相融。“一帶一路”推動文明互通請為下面的消息擬一條導語。(不超過45個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韓國新的大學入學考試制度規定,從2001年起,大學入學考試不再計算總分,而是把科目考試的成績按一定比例轉換為9個等級,如1為7%,3為12%等等。各大學將根據各科目考試等級、學生手冊、面試成績、專長等情況招收學生。教育部高等教育局局長金英植說,這次改革的目的是引導學生不要只注意在高考中多得幾分,而是把精力更多地用在培養自己的專長和特別技能方面。韓國教育部(對象)公布新的大學入學制考試制度(事件),以引導學生更努力地發揮自己的專長(目的)。題型三下定義下定義是一種特殊的壓縮語段考題。它要求以定義的格式對語段中的某個概念,進行概括表達。回答語段壓縮(下定義)題主要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1)牢記一個公式被定義概念(種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種差”是指同一屬概念下的種概念所獨有的屬性,即和其他種概念的本質差別(被定義概念的本質特點);“鄰近屬概念”是指被定義者的最小的屬概念,即比被定義概念大一級的屬概念。多采用判斷單句的形式。其格式多為“××(種概念)是××(種差)的××(屬概念)”,如:無理數(一種概念)是(判斷詞)無限而不循環(本質特征)的小數(屬概念)。(2)走好三個步驟第一步:提取“鄰近屬概念”。下定義時,首先在所提供的材料中找一個鄰近屬概念。鄰近屬概念的出現一般有兩種情況:一是隱含在所給材料中,需要考生自己找出來;二是材料所給信息中沒有現成的屬概念,需要考生根據材料的內容自己確定屬概念。第二步:尋找種差。就是尋找那些屬于鄰近屬概念的信息點。要注意有些種差是由多個屬性組成的復雜屬性,在提取相關信息時這些屬性一個也不能少,否則會造成定義不嚴密。第三步:整合成單句。就是將被定義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用“是”“叫”等一類連接詞聯結起來,使之符合“被定義概念(種概念)=種差+(鄰近)屬概念”的公式。(2022·浙江高考)閱讀下面的圖文,根據要求完成題目。贛南臍橙、柞水木耳、五常大米……這些耳熟能詳的土特產,如今都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地理標志產品。“地理標志,就是地理名稱加上商品名稱,強調的是產品的原產地。”法律工作者告訴記者,“地理標志是促進區域特色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是推進鄉村振興的有力支撐。”地理標志注冊為集體商標或證明商標后,只要滿足特定的條件,誰都可以申請使用。有學者指出:“在我國,地理標志是與‘三農’聯系極為密切的知識產權標識。”我國地方名優特產數不勝數,地理標志打響了特色產品的品牌。很多地理標志產品獲得消費者認可,成為市場的“通行證”,展現了良好的競爭力。蓬勃發展的地理標志產品帶動了上下游產業發展。根據文中信息,給“地理標志”下定義。不超過20個字。【答案】地理標志是(地理標志是)由地理名和商品名組成的知識產權標識。 [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壓縮語段的能力。這是下定義題。下定義的基本公式是“被定義概念(種概念)=被定義概念的本質特點(種差)+鄰近屬概念”。本題中,依據“在我國,地理標志是與‘三農’聯系極為密切的知識產權標識”可知,屬概念是“知識產權標識”。依據“地理標志,就是地理名稱加上商品名稱”可知其本質特點。所以可得出結論:地理標志是由地理名和商品名組成的知識產權標識。提取下列材料的要點,整合成一個單句,為“二十四史”下定義。(可適當增刪詞語,不得改變原意)(4分)①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歷史借鑒是二十四史的編撰目的。②封建統治者稱二十四史為“正史”。③紀傳體是二十四史采用的體例。④對中國四千多年來的歷史,二十四史所作的記錄是比較系統的。第一步 確定主干第二步 篩選信息第三步 合理排列第四步 檢驗梳理二十四史是……正史①編撰②目的 ③體例 ④內容二十四史是以為封建統治階級提供歷史借鑒為目的編撰的對中國四千多年來的歷史作了比較系統的記錄的紀傳體正史。對下面這段文字提供的信息進行篩選、整合,給“創造”下定義,不超過30個字。作為人的一種活動,創造包括思維活動和行為活動。創造一定要獲得成果。形形色色的創造成果可以分為兩種類型:一類是精神性的,即新的認識;另一類是物質性的,即新的事物。這些創造成果不管以何種形式表現出來,都必須具備“首次獲得”這個必要條件。第一步:找到“創造”的鄰近屬概念根據語段的第一句,可知“創造”的鄰近屬概念是“活動”。第二步:找到被下定義概念的本質特點,也就是“種差”篩選文段中的能表現“創造”特點的重要信息,如“首次獲得”“兩種類型”“包括思維活動和行為活動”等,把其作為種差。第三步:組織語言,整合成單句組合信息時注意字數要達“標”,要點的組合一定要符合下定義的規范,即形成“創造是……活動”的格式。答案:創造是(人)(首次獲得)(精神或物質成果的)(思維和行為)活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