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小毛蟲》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昆、憐"等16個生字;正確描寫"紡、織、編"3個生字;2.正確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并積累"生機勃勃、盡心竭力"等詞語;3.能運用"邊讀邊思,展開想象,抓住關鍵詞句"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4.能夠借助生字詞語、圖片復述故事。5.懂得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悲觀失望,要盡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教學重難點:1.正確讀文,識記、書寫生字。2.能夠借助生字詞語、圖片復述故事。并懂得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悲觀失望,要盡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教學設計:一、導入師:今天老師帶來了許多昆蟲界好朋友,這是蜜蜂,這是蜻蜓,這是毛毛蟲。(課件出示昆蟲圖片)這節課我們學習一篇關于小毛蟲的課文。板書課題:22小毛蟲伸出手指與老師書寫課題。齊讀課題二、初讀課文(一)師:請同學們打開課本,翻到22課,自由讀一讀課文。注意讀書要求:1.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生字詞多讀幾遍;2.標好自然段。(二)檢測生字詞1.(出示生字詞)讀完了,現在老師來考考大家的生字詞。昆蟲 可憐 挪動 仿佛盡管 任何 紡織 規律等待 掙脫 愉快 絨毛打量 明白 事情生機勃勃 盡心竭力 九牛二虎之力①指名讀(每人一行)②多音字: jin 盡管、盡快、盡早jin 盡心竭力盡善盡美③齊讀2.現在這些生字想單獨出來與你們交朋友,還認識它們嗎?同學互相讀一讀,討論怎么記住它們的;3.指名說:你用什么辦法記住了哪個難認的字;4.游戲:毛毛蟲變蝴蝶(都記住了,那我們現在來做個游戲考考大家。)三、學習第1自然段(一)師:生字詞掌握好了,同學們真不錯。現在,我們走進課文。老師想請一位同學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學邊聽邊想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毛蟲?(貼毛蟲)正音:打量(二)交流:那這是一條怎樣的小毛蟲呢?(可憐)板書你從哪里看出了他可憐?(指名讀)如果其它昆蟲與小毛蟲一樣不會唱,不會跳,不會跑,不會飛,還會覺得小毛蟲這么可憐嗎?那其它昆蟲在干什么呢?(出示:第一句)齊讀(三)腦海中出現了哪些小昆蟲?誰在唱,誰在跑,誰在飛?還有誰在干什么?(節奏快)多么活躍,多么充滿生命力,這就是生機勃勃(貼)。誰來讀一讀(評:我仿佛看到了一群歡快的小昆蟲。)誰再來試一試(四)評:多么生機勃勃的畫面啊,而這條小毛蟲呢?出示:第二句誰來讀?-﹣他可憐嗎?(可憐)那請你帶著感情再讀讀。(五)男女生對比讀(男生來做這些歡快的小昆蟲,女生來做這條可憐的小毛蟲。)四、學習第2自然段(一)師:小毛蟲不會唱,不會跑,不會飛,他會干什么呢?誰來讀第二自然段?(二)他會干什么呢?(爬)這段文字中還有一個詞語表示爬(挪動),板書:挪到。理解挪動:請你挪動一下身子,挪動是怎樣的移動?(輕輕的移動)你會覺得挪動時輕而易舉還是很困難?(很困難))小毛蟲怎么爬的?(出示第一句)誰來讀?九牛二虎之力(貼),九頭牛加上兩只老虎的力氣,。這是多大的力氣啊!師生合作讀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挪動(生)(師)小毛蟲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生)(師)小毛蟲(生)(三)就這擇,小毛獨一點一點慢慢地挪動。出示二第句,齊讀。爬的時候,小毛蟲在想什呢?(真慢呀真累、辛苦)帶著這份辛苦勞累讀第二自然段。五、學習第3、4自然段(一)、1.師:盡管如此,小毛蟲不悲觀失望,也不羨慕任何人。他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呢?默讀3、4自然段(課件出示默讀要求)用橫線畫出怎么想的,用波浪線畫出怎么做的?(提醒:默讀不動嘴,不動手指)2.他是怎么想的?貼: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3.小毛蟲該做的事情是什么呀?(抽絲紡織)板書:抽絲紡織貼:繭屋(二)、1.師:小毛蟲是怎樣去工作的呢?請一名朗讀最好的同來讀第4自然段。小毛蟲怎樣工作的?一個詞(盡心竭力)盡和竭是一對近義詞都表示"用盡"。用盡了心思用盡了力氣去抽絲紡織。誰來讀一讀這句話。談話訓練,體會"盡心竭力",朗讀訓練天還沒亮,小毛蟲就起床了,在抽絲紡織。他織呀織呀,中午到了,烈日炎炎,小毛蟲還_;他織呀織呀__天黑了,小毛蟲_;他織啊織啊,螞蚱邀他去玩,小毛蟲說他織呀織呀,小毛蟲腰酸背痛,但他心里想__。他織呀織呀,最后把——。這是一只怎樣的小毛蟲(樂觀、堅持不懈),誰來讀一讀?六、復述這段故事1.師:(手指板書)看,可憐的小毛蟲,現在住在了溫暖的繭屋,這是因為她懂得了多可愛多樂觀的小毛蟲啊,小朋友們可以借助黑板上的內容,把這段講給同學聽嗎2.指名復述故事七、寫字訓練1.師:這只可憐的小毛蟲沒有悲觀失望,沒有羨慕任何人。它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它盡心竭力地抽絲紡織,編織繭屋。現在我們就來寫"紡、織、編"3個字。2.觀察:3.描一個寫一個4.展示評價,再寫一個八、總結:這是一只樂觀向上、堅持不懈的小毛蟲,之后會有什么變化呢?故事還沒有講完,咱們下節課繼續學。板書22小毛蟲小毛蟲圖片 可憐挪動九牛二虎之力每個人都有自己該做的事情。竭盡全力繭屋圖片 抽絲 紡織 溫暖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