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七單元教學預案22.小毛蟲【設計理念】本課是一篇富有童趣而有教育意義的課文,通過講述了一條小毛蟲變成蝴蝶的故事,教會了同學們一個道理:盡心盡力地做好自己的事情,對自己有信心,堅持下去,就會成功。教材插圖根據課文的內容,形象生動地展現了小毛蟲的生活環境以及最終蛻變成蝴蝶的美麗。因此,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將通過看圖學文使學生了解小毛蟲經歷了哪些變化,通過這樣的學習方式,使學生更加直觀地感受這其中的所蘊含的哲理。同時在學習中使學生自主識字和獨立閱讀的能力得以培養,學習需求得以滿足,學習能力得以提升。【教材分析】《小毛蟲》一課,這篇課文是意大利著名的藝術家達芬奇為小朋友寫的寓言故事。一條可憐而又笨拙的小毛蟲并不悲觀失望,而是盡心竭力地做著自己的工作,終于它變成了一只靈巧輕盈的蝴蝶。通過毛蟲的羽化,告訴每個孩子不要因為自己不如別人而感到自卑、失望,要樂觀、充滿信心。惟有這樣才能感受生活的快樂和美好,才能真正有所為。【學情分析】二年級學生充滿好奇心,他們會非常喜歡小蟲子。因此在學習本課時,學生會有較強的學習積極性。但如何將學生從研究文本延伸至體會課文寓意、明白道理,是值得深思的一點。【教學目標】1.正確認讀“昆、憐”等16個生字;正確描寫“整、抽”等8個生字。2.正確朗讀課文,在閱讀中理解并積累“生機勃勃、盡心竭力”等詞語。3.能運用“邊讀邊思,展開想象,抓住關鍵詞句”等方法理解課文內容。4.懂得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悲觀失望,要盡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教學重點】正確讀文,識記、書寫生字。【教學難點】能通過有關詞句,講述小毛蟲的經歷,并懂得在任何時候都不能悲觀失望,要盡心竭力做好自己的事的道理。【課前預習】讀課文,圈生字,標自然段。【課時安排】2課時第一課時【課時目標】1.能在語言環境中正確認讀本課的16個生字,能正確描摹并記憶8個生字,能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詞語若干。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能在閱讀的過程中了解課文的內容。 3.能在老師的指導下,嘗試有感情地朗讀關鍵語段,并說說小毛蟲經歷了哪些變化。【學習過程】第一課時板塊一 任務導入,認識小毛蟲1.激趣讀題:這個故事的主人公是誰呢?齊讀課題。3.插圖引讀:出示插圖,引讀第一自然段。重點讀好“打量”的量,側重正音,讀輕聲。4.關注小毛蟲:這是一只( )的小毛蟲。板塊二 隨文識詞,梳理文脈過渡:這只小毛蟲發生了什么故事?學習活動一:合作朗讀,梳理文章脈絡讀:同桌合作朗讀課文,每人讀一段(讀對了,夸夸他;讀錯了,幫幫他)想:小毛蟲的成長經歷了哪些變化?(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指導)讀短語1.讀準多音字“盡”的讀音盡管 盡心竭力出示詞語,相機正音。多種形式讀詞:通過自己讀、小老師帶讀、同桌合作讀的形式,讀準字音“竭”。(3)去掉拼音帽再挑戰。(4)換詞理解:“竭”和“喝”“渴”。(5)隨文識詞:出示文中的兩個句子,比較讀音異同,積累多音字“盡”。2.讀準同偏旁的字紡織 編織小老師帶讀,及時正音。(2)發現規律:這一組詞語在字形上你發現了什么規律呢?點撥:絞絲旁,和什么有關?(絲織品)(3)隨文識詞:出示文中的句子,理解字義。(4)出示圖片:理解“抽絲紡織”和“繭屋”。(5)小結識字方法:借助偏旁,也能幫助我們記住這些詞語。讀長句子它靈巧地從繭子里掙脫出來,驚奇地發現自己身上生出了一對輕盈的翅膀,上面布滿色彩斑斕的花紋。1.關注停頓:朗讀長句子。2.讀好“地字短語”和“的字短語”。3.多種方法認識“掙”,朗讀積累。(三)理清故事1.理順小毛蟲的成長階段。(板貼:小毛蟲、繭、蝴蝶)2.根據板貼圖示,初次嘗試說故事,運用連接詞“先……然后……最后”。3.完成課堂作業本T4,先排序再根據圖示講故事。同學們快速排序,連起來說一說小毛蟲經歷的變化。校對答案,互講故事。板塊三 品詞析句,感知形象過渡:讓我們再次走進這個故事吧。學習活動二:品析詞句,感知小毛蟲形象讀:自由讀課文第1、2自然段圈:這是一只( )的小毛蟲。從文中圈出詞語,填一填(一)梳理文章大意1.關注語段大意(1)自由朗讀,思考關鍵問題:這是一只( )的小毛蟲。(2)自主朗讀,初知故事要點。(朗讀第一、二自然段)(3)提取要點,認讀詞語。(板貼:可憐 笨拙)(二)關注“可憐”2.理解語段信息(1)梳理信息:關注“可憐”之處,情感朗讀。(出示第一自然段)(2)提取要點:關注其他大大小小昆蟲的動作。(板貼:唱跳跑飛)3.品析語言表達:(1)指生朗讀:關注詞語“打量”,讀輕聲。(2)理解意思:詢問“打量”的意思,跟著老師一起做動作。4.理解“生機勃勃”(1)想象說話:小毛蟲看到了什么場景?(2)隨文識記“昆蟲”,羅列大大小小的昆蟲。(3)帶著感情全班齊讀文中“生機勃勃”的句子。5.多種形式朗讀(1)師生合作讀:讀出其他昆蟲的“生機勃勃”和小毛蟲的“可憐”。(2)對比說話:看到其他昆蟲會__,可是這只可憐的小毛蟲不會____;仿說練習,積累連接詞。(板貼:既……也……更……)這只可憐的小毛蟲不會唱。這只可憐的小毛蟲不會跑。這只可憐的小毛蟲不會飛。這只可憐的小毛蟲,既不會唱,也不會跑,更不會飛。(4)體驗式朗讀。(三)關注“笨拙”1.理解語段信息(1)梳理信息:關注“笨拙”之處,情感朗讀。(2)提取詞語:九牛二虎之力、挪動、笨拙、仿佛。正音,拓展識字。(3)指導朗讀。(板貼:九牛二虎之力)(4)相機理解“挪動”,體會小毛蟲的動作緩慢。2.品析語言表達:(1)理解“仿佛”,聯系生活經驗說意思。(板貼:仿佛)(2)有感情地朗讀,熟知故事情節。3.挖空朗讀,積累語段。板塊四 借助板書,知“變化”講故事創設情境:小毛蟲真可憐呀,我們先來合作拍攝小毛蟲的“變身前傳”吧!學習活動三:借助板書,知“變化”講故事1.說一說:借助板書,把課文的第1-2自然段講給同桌聽。2.評一評:根據標準,給同桌評評星。(1)出示標準:評價標準 星級聲音響亮 不看書本 借助板書提示講故事 (2)自主練習講故事。(3)同桌互當“小老師”,試講故事。(4)指名兩位學生上臺講故事,引導學生根據評星標準進行評價。板塊五 把握特點,指導書寫(一)學寫生字1.出示“紡”“織”“編”(1)請學生仔細觀察,自由說出有什么相同點。(偏旁相同+左右結構+左窄右寬)(2)關注穿插:看三個字的關鍵筆畫,是否發現相似之處。2.書寫“編”(1)教師示范書寫“編”,要點提示,學生跟著書空。打開語文作業本,學生書寫。3.展示學生書寫,根據評價標準進行評價,學生及時修正。4.梳理結課:這一節課我們知道了小毛蟲成長的三個階段,借助提示講了故事的前半部分,下節課我們再繼續聽故事,講故事。【板書設計】22小毛蟲(笨拙)小毛蟲不悲觀不失望盡心竭力蝴蝶(靈巧輕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