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大象的耳朵1教學目標:1.認識“耷、咦”等9個生字,讀準多音字“似、扇”,會寫“扇、慢”等8個字,會寫“大象、耳朵”等10個詞語,朗讀課文,能讀好文中的問句。2.能借助大象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3.結合生活實際,理解“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意思。教學重難點:能根據課文內容說說大象的耳朵是怎樣的,并借助大象的話,說說大象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教學準備:教學課件、生字卡片第一課時【教學過程】小朋友們,上課前,老師為大家請來了好多動物小伙伴,只不過它們害羞得遮住了臉,只能看見耳朵,讓我們快去和他們打個招呼吧!師:看!這是誰啊?小兔子(師:你是怎么猜的?小兔的耳朵特別長。)小羊、小老鼠、大象。(咱們接著看)小朋友們真聰明,你看不同的動物他的耳朵也是不同的,我們可以根據動物的特征來判斷小動物。一、揭題、讀題,學習第一段。1.今天咱們學習的課文就和大象的耳朵有關(出示)。【齊讀】2.這里的“的”和“朵”都讀輕聲。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3.預習過課文了,你知道:大象的耳朵是怎樣的?(預設:大大的、像扇子、耷拉著)4.是啊,關于大象的耳朵,故事的開頭是這樣寫的:(出示)大象有一對大耳朵,像扇子似的,耷拉著。(1)教學“似”。多音字,在這里讀翹舌音。【指名讀】它還有一個音讀——Si,(出示:二月春風似剪刀、似乎、相似);翹舌音只有一個詞“似的”(出示),其他時候都讀平舌音。(2)這句話中還有一個多音字呢,你能讀準確嗎,教學“扇”。(出示:有蟲子來的話,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們趕跑。)自己讀讀這兩句話。指名讀。齊讀。(3)引導發現:什么時候讀第一聲,什么時候讀第四聲?小結:只有表示動作的時候讀第一聲,其他都讀第四聲。(4)借助圖片積累詞語:電風扇、電扇、扇形等。掌握了這個規律,我們就能區別了。二、學習活動一:初讀課文,理清故事脈絡。1.大象這對像扇子似的耷拉著的大耳朵最近發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呢!出示要求:自己讀讀故事,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句子可以多讀幾遍,想一想,大象的耳朵發生了什么事?2.認讀新詞似的 耷拉 豎起來 竹竿 跳舞 心煩扇子 遇見 頭痛 不安 慢慢地 扇風(1)讀一讀,想一想,哪些詞語在讀的時候要特別注意?(2)重點強調:“耷拉”“扇子”注意第二個字讀輕聲。多音字“似”,在這里讀“shì”。“扇子”的“扇”讀“shàn”,“扇風”的“扇”讀“shān”。3.交流。大象的耳朵原本是(耷拉)著的,小動物們都說耳朵應該是(豎起來)的,于是,大象決定把耳朵(撐起來),最后,大象又讓耳朵(耷拉)下來了。我們一起看著板書來說一說。三、學習活動二:1.原來大象的耳朵經歷了這樣一個有趣的變化。下面我們默讀課文2——8段,找一找小動物們說的話,用波浪線畫一畫;找一找大象的話,用橫線畫一畫。2.交流反饋,多畫的或者少畫的都訂正一下。3.這一天,大象正在路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小兔子。出示:小兔子說:“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來了?”大象說:“我生來就是這樣啊。”小兔子說:“你看,我的耳朵是豎著的,你的耳朵一定是出毛病了。”(1)自己先讀讀這段對話。(2)理解:耷拉師:你們看,這就是大象的耳朵(出示圖片),看著這幅圖,你知道耷拉著就是——?生:往下掉著,往下垂著,往下掛著……師:請小朋友看這兩朵花瓣,哪一朵才是耷拉著?(出示圖片讓學生選花瓣)師:原來耷拉著就是垂下來,很沒精神。師:你知道還有什么東西也是耷拉著的?(3)采訪:師:小兔小兔,你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疑問? 能根據小兔子說的第二句話來思考。(4)學習大象的回答師:面對小兔子的疑問,大象是怎么說的?請你讀大象的話。師:大象說的“這樣”是指哪樣呢?(大象的耳朵就是耷拉著的)師:大象覺得自己的耳朵本來就是耷拉著,非常堅定,因為他內心充滿了自信。(板書:自信)來,讓我們充滿自信地讀讀這句話。4.不僅小兔子這么問,小羊也這么問。【出示】5.后來,大象還遇到了——(出圖:小鹿、小馬、小老鼠)他們又會說什么呢?請你選擇一種小動物,也用上疑問詞問一問大象。(出示提示語)要是能用上語氣詞,讀出疑問的感覺就更好了,誰來試試?6.同學們,為什么這么多小動物都要說大象的耳朵?看看課文插圖,采訪:大象啊大象,你是怎么想的?【指名說】出示:“我生來就是這樣啊。”可是,當很多小動物都這么說的時候——出示: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1)指名讀。(2)大象不安起來,開始自言自語。【點“不安”“自言自語”】。你會在什么情況下“不安”?這時候,你會自言自語地說——(考試考不好了,一個人......天黑了,一個人在家里......(3)自言自語,很輕地對自己說。指導讀好大象的話。四、書寫指導扇、遇、痛(都是半包圍結構)同學們,小動物們都覺得大象的耳朵出了毛病,才會耷拉下來。于是大象決定把耳朵豎起來,可是,故事的最后,大象又把耳朵耷拉回去了,這又是為什么呢?下節課我們再來學習。大象的耳朵2第二課時【教學過程】一、詞語復習似的 耷拉 豎起來 竹竿 跳舞 心煩扇子 遇見 頭痛 不安 慢慢地 扇風二、精讀感悟,重點突破1.角色朗讀,探究原因。(1)大象在外邊慢慢地散步,遇到了很多小動物,這些小動物分別是小兔子、小羊、小鹿、小馬還有小老鼠,大家都說他的耳朵有毛病。現在,分小組選擇你最喜歡的動物演一演,看看為什么小動物們覺得大象的耳朵有毛病。(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第2~7自然段,回顧復習小動物們認為大象耳朵有毛病的原因。(3)學生分組進行練習。(4)分組展示。小組上臺表演。(課前準備好動物頭飾)生1(蹦蹦跳跳)小兔子:“咦,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耷拉下來了?”生2(咩咩叫)小羊:“大象啊,你的耳朵怎么是耷拉著的呢?”生3(雙手放在頭頂當鹿角)小鹿:“大象呀,我的耳朵是豎起來的,多有精神,而你的怎么老是耷拉下來呢?”生4(嘚嘚嘚地跑過來)小馬:“大象啊,你真的和我們都不一樣,你的耳朵為什么老是耷拉下來呢?”生5(吱吱叫)小老鼠:“大象大哥,你都快急死我了,你的耳朵耷拉著,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生齊說:“你看,我們的耳朵都是豎著的,只有你的耳朵耷拉著,一定是出毛病了。”2.感悟過程,感受變化。(1)那么大象接受小動物們的意見沒有?指名讀第8~12自然段,小組合作完成表格。大象的做法 結果 大象的感受撐起來放下來(2)大象是怎么讓耳朵豎起來的?出示:每天,大象站著睡覺的時候,就用兩根竹竿把耳朵撐起來。同學們想一想,這樣做舒服嗎?你是從哪句話知道大象的感受的?出示:可是,大象的耳朵眼兒里,經常有小蟲子飛進去,還在里面跳舞,吵得他又頭痛,又心煩。認識“痛”和“煩”,理解“頭痛”和“心煩”的意思,這里指大象因小蟲子飛到耳朵里、吵得不能睡覺而焦躁不安。(3)你覺得大象應不應該把耳朵豎起來?為什么?(4)大象把耳朵耷拉下來后,結果怎樣?出示:這樣,蟲子飛不進去了。有蟲子來的話,大象只要把他的大耳朵一扇,就能把他們趕跑。(5)現在,我們明白了什么?預設:大象的耳朵根本沒有毛病呀,耷拉下來是有道理的。(6)讀一讀,體會問句三、 抓住“變化”,深化理解1.再讀課文,尋找改變。(1)大象一開始并沒有覺得自己的耳朵有什么不一樣。他的想法是怎么改變的?請找出文中大象的話。(2)交流匯報。出示:大象說:“我生來就是這樣啊。”大象也不安起來,他自言自語地說:“他們都這么說,是不是我的耳朵真的有毛病啦?我得讓我的耳朵豎起來。”大象說:“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2.鏈接生活,引導探究。(1)當大象明白了自己的耳朵沒有毛病后,又是怎么做的?“我還是讓耳朵耷拉著吧。人家是人家,我是我。”(2)“人家”指誰?你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3)結合你的生活實際,你聽說過或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嗎?(4)當你發現自己跟別人有不一樣的地方時,怎么做到“人家是人家,我是我”的?(5)小結:每個人都有和別人不一樣的地方,要正確對待別人的看法,要有自己的正確判斷,不要為了迎合別人而盲目地改變自己。只要是對的,我們就應該堅持。四、書寫指導慢、兔、安、根、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