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8張PPT)狼牙山五壯士五壯士狼牙山6.部編版六年級上冊1941年秋,日軍集結兵力,進犯晉察冀根據地,晉察冀軍區某團七連負責防守狼牙山。經過連續奮戰,敵人受到了重擊。但是敵我力量懸殊,七連決定將連隊和群眾轉移到龍王廟,六班的五位戰士擔任掩護任務。他們為了給部隊轉移爭取時間,把敵人引向了狼牙山頂峰,后舍身跳崖,用生命譜寫了氣壯山河的頌歌。背景資料狼牙山,古稱郎山,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縣西部的太行山東麓,屬太行山脈,距縣城36千米,由5坨36峰組成。因其奇峰林立、崢嶸險峻、狀若狼牙而得名。狼牙山沈重主要作品:《神槍手李殿冰》《冷落了的大亞公司》等。生平介紹:浙江人,新聞記者。1941年在《晉察冀日報》上發表了《棋盤陀上的五個神兵》,這篇通訊后被改編為《狼牙山五壯士》。作者介紹自由讀課文,讀正確、流利,難讀的語句多讀幾遍。課文可以分為哪幾部分,根據每部分的意思,概括小標題。第一部分(第 自然段):接受任務。第二部分(第 自然段):痛擊敵人。第三部分(第 自然段):引上絕路。第四部分(第 自然段):頂峰殲敵。第五部分(第 自然段):英勇跳崖。1234-56-9課文內容1941年秋,日寇(kòu)集中兵力,向我晉察冀根據地大舉進犯。當時,七連奉命在狼牙山一帶堅持游擊戰爭。經過一個多月英勇奮戰,七連決定向龍王廟轉移,把掩護群眾和連隊轉移的任務交給了六班。1日寇進犯狼牙山,六班接受了掩護群眾和連隊主力轉移的任務。為了拖住敵人,七連六班的五個戰士一邊痛擊追上來的敵人,一邊有計劃地把大批敵人引上了狼牙山。他們利用險要的地形,把沖上來的敵人一次又一次地打了下去。班長馬寶玉沉著地指揮戰斗,讓敵人走近了,才下命令狠狠地打。副班長葛(gě)振林打一槍就大吼(hǒu)一聲,好像細小的槍口噴不完他的滿腔怒火。戰士宋學義扔手榴彈總要把胳膊掄(lūn)一個圈,好使出渾身的力氣。胡德林和胡福才這兩個小戰士把臉繃(běng)得緊緊的,全神貫注地瞄準敵人射擊。敵人始終不能前進一步。在崎(qí)嶇(qū)的山路上,橫七豎八地躺著許多敵人的尸(shī)體。2五位戰士誘敵上山,利用險要地形痛擊敵人。3五位戰士勝利地完成了掩護任務,準備轉移。面前有兩條路:一條通往主力轉移的方向,走這條路可以很快追上連隊,可是敵人緊跟在身后;另一條是通向狼牙山的頂峰棋盤陀,那兒三面都是懸崖絕壁。走哪條路呢?為了不讓敵人發現群眾和連隊主力,班長馬寶玉斬釘截鐵地說了一聲“走!”帶頭向棋盤陀走去。戰士們熱血沸騰,緊跟在班長后面。他們知道班長要把敵人引上絕路。五位戰士決定把敵人引上絕路。五位壯士一面向頂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樹和巖石向敵人射擊。山路上又留下了許多具敵人的尸體。到了狼牙山峰頂,五位壯士居高臨下,繼續向緊跟在身后的敵人射擊。不少敵人墜落山澗,粉身碎骨。班長馬寶玉負傷了,子彈都打完了,只有胡福才手里還剩下一顆手榴彈。他剛要擰開蓋子,馬寶玉搶前一步,奪過手榴彈插在腰間,他猛地舉起一塊磨盤大的石頭,大聲喊道:“同志們!用石頭砸!”頓時,石頭像雹子一樣,帶著五位壯士的決心,帶著中國人民的仇恨,向敵人頭上砸去。山坡上傳來一陣嘰里呱啦的叫聲,敵人紛紛滾落深谷。又一群敵人撲上來了。馬寶玉嗖(sōu)的一聲拔出手榴彈,擰開蓋子,用盡全身氣力扔向敵人。隨著一聲巨響,手榴彈在敵群中開了花。4五位壯士把敵人引上狼牙山頂峰,英勇殲敵。搶奪插舉喊5動詞:讓文章更生動形象,突出戰士們對敵人的憎恨。6五位壯士屹立在狼牙山頂峰,眺望著群眾和部隊主力遠去的方向。他們回頭望望還在向上爬的敵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喜悅。班長馬寶玉激動地說:“同志們,我們的任務勝利完成了!”說罷,他把那支從敵人手里奪來的槍砸碎了,然后走到懸崖邊上,像每次發起沖鋒一樣,第一個縱身跳下深谷。戰士們也昂首挺胸,相繼從懸崖往下跳。狼牙山上響起了他們壯烈豪邁的口號聲:五壯士勝利完成了任務,英勇壯烈地跳下深谷。7“打倒日本帝國主義!”“中國共產黨萬歲!”這是英雄的中國人民堅強不屈的聲音!這聲音驚天動地,氣壯山河!89戰士們的口號回響在山間,震徹大地。(1)課文主要內容這篇課文寫的是抗日戰爭時期,八路軍某部七連六班的五位戰士,為了掩護群眾和主力部隊轉移,把敵人引上狼牙山,最后英勇跳崖的事跡。課文中的五壯士分別指誰?他們做了什么?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 胡德林 胡福才他們為了掩護人民群眾和連隊主力轉移,和敵人英勇作戰,最后跳崖。作者抓住了人物的哪些特點來寫的?班長馬寶玉: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小戰士胡德林、胡福才:“沉著”——神態描寫“大吼一聲”——動作描寫“掄一個圈”——動作描寫“繃”“全神貫注”——神態描寫“瞄準”“射擊”——動作描寫狼牙山五壯士接受任務(略)誘敵上山(詳)引上絕路(略)頂峰殲敵(詳)英勇頑強、不畏犧牲、忠于黨和人民英勇跳崖(詳)板書設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