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4-2025學年高二上學期期中質量檢測語文試卷一、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中國紅色文藝,指與中國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相伴相生,自20世紀20年代至今,以反映無產階級革命運動為主要內容,集事件、人物和精神為一體的文藝體系。紅色文藝以其強大的精神感召力與文化創造力,形塑著百年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與情感取向,進而激勵著民眾積極投身于民族獨立與解放、建設現代民族國家的偉大事業之中?!侗Pl延安》《林海雪原》《紅旗譜》等戰爭題材的紅色小說塑造了周大勇、楊子榮、朱老忠等人物,他們在艱苦卓絕的人民戰爭中,以忠勇堅韌的崇高品質,彰顯出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的思想光輝,進而引領了中國人民心系國家、志存高遠的價值信念?!饵S河大合唱》以振奮人心的歌詞,豪邁激昂的旋律,訴說了中華民族的悲愴命運,鼓舞了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奮勇向前的士氣,張揚了中華民族剛毅不屈、自強不息的精神。紅色文藝將莊嚴崇高的理想信念與自信樂觀的豪邁情懷,潛移默化地播撒在中國人心中,深度參與了中華民族文化心理的構建與文化人格的形塑。紅色文藝藝術化地投射著中國民眾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多元生活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廣泛反映了百年中國社會文化生活與群體生存樣態。紅色文藝記錄了中國人生活方式的演變軌跡,呈現了中華民族破舊立新的現代化歷程。農村題材的紅色小說圍繞著土地革命、土地改革等問題,展現了廣大農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變革歷程。20世紀30年代,茅盾、葉紫、夏征農等創作的農村破產題材小說,揭示了“豐收成災”、谷賤傷民的畸形社會現象,反映了廣大農民在殘酷的剝削下,饑寒交迫、哀哀無告的生存處境以及艱難覺醒、走向抗爭的革命經歷。40年代,丁玲、周立波、趙樹理等創作的土改題材小說,顯示了土改運動之于廣大農民生活方式的變革意義,土改運動對農村生產關系的改造以及政治秩序的重建,使得廣大農民成為了土地的主人,實現了物質生活與政治生活的重大進步。紅色文藝折射著百年來中國人豐富的文化生活方式,呈現著富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文化傳統與民俗風情。趙樹理創作的《李有才板話》《三里灣》等,集中描繪了黃土高原的文化習俗,如“窯洞”民居方式、處置糾紛的“吃烙餅”儀式、“八音會”“求雨”等民俗事項,從中傳達出農民對民主政權、現代革命的迫切追求意識。紅色文藝作為一種獨特的中國美學經驗,彰顯了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的“中國作風”和“中國氣派”。紅色文藝注重將古典通俗小說中的英雄傳奇、才子佳人等敘事模式,創造性地轉換到革命歷史題材之中?!都t旗譜》將家族復仇的傳奇敘事嵌入階級斗爭的情節結構之中,從而彰顯正必勝邪的革命倫理?!肚啻褐琛穼尚越Y合的言情敘事嵌入革命性格的成長邏輯之中,從而強化知識分子的政治歸屬。紅色文藝注重采用自然鮮活、清新明快的民間語言,描繪土鄉土色、多姿多彩的民風民俗,從而契合人民大眾的期待視野與審美習慣,張揚人民大眾的審美主體性,進而符合人民大眾通俗化、民族化的審美追求。諸如趙樹理的“新評書體小說”、孫犁的“浪漫抒情小說”等,以鮮明的民間生活氣息、地域文化色彩與民族審美形式,深刻影響廣大民眾的接受心理與審美趣味。(摘編自趙學勇《百年中國紅色文藝的文化精神及當代意義》)材料二:美學家蘇珊·朗格認為:“藝術是人類情感的符號創造。”由此可見,情感在文藝作品中的地位重要而獨特。紅色故事由血淚和汗水鑄就,故事中天然地凝結著巨大的悲喜,隱藏著能夠激發人們情感的“引線”。回顧講述紅色故事的文藝作品會發現,但凡優秀之作,無不散發著情感的溫度。歌劇《白毛女》中有感天動地的父女情,電影《高山下的花環》中有生死相依的戰友情。文藝作品中的紅色故事,往往涉及黨史、軍史、國史中的重大史實,涉及革命先驅、黨和國家領袖以及英模人物。過去一段時間里,不少創作者不敢放飛想象的翅膀,不愿打開人物的情感世界,把人物都塑造成了“光偉正”“高大全”,導致紅色題材創作一度陷入人物臉譜化、故事程式化的怪圈,這樣的作品自然難以引起讀者、觀眾的興趣。雖然很多紅色故事發生時的時空環境與今天大不相同,但任何年代,人們的情感訴求和情感經驗總是相通的。通過為紅色故事注入更多情感邏輯和情感力量,能夠讓故事更具張力,讓人物更加豐滿,讓整個紅色敘事更加邏輯自洽、令人信服,讓嚴肅厚重的歷史和抽象的價值觀念走進普通百姓的內心。歷史與時代從來不能被分割,優秀的紅色題材作品應當將紅色歷史置于現代語境下進行審視,用現代人的審美來講述紅色故事,這樣才能給予現代人心靈的啟迪和精神的鼓舞。電視劇《覺醒年代》將百年前相繼發生的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中國共產黨成立等三件大事相互貫通,將李大釗、陳獨秀、胡適、蔡元培、魯迅等歷史人物與毛澤東、周恩來等,置于同一時空環境中進行展示,并發起一場今人與上述歷史人物的跨越時空的“對話”,讓今人從劇中人物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從而架起共情之橋,讓今人能夠更好地理解歷史人物的選擇。革命戰爭年代,英雄人物的一些超常的思想和行為往往難以被現代人所理解,如果文藝作品能對其進行合理解釋,那么它對主流價值的表述和言說就更有說服力。比如,幾十年前不同體裁的《江姐》,都側重表現主人公大無畏的革命英雄主義精神,而近幾年新創作的《江姐》則更加真實細膩,格外注重表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力求實現對人物性格的深度開掘,這就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深度敘事與大眾情感邏輯的契合。(摘編自包世琦《如何用文藝擦亮紅色文化底色》)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中國紅色文藝已有一百年左右的歷史,與中國無產階級革命緊密相聯,包含了文學、音樂、電影等不同的藝術樣式。B.趙樹理的《李有才板話》《三里灣》描寫了“吃烙餅”“八音會”等民俗,反映了黃土高原地區的地域文化特色。C.《覺醒年代》中角色人物的對話符合現代人的語言習慣,因此,觀眾能很好地理解劇中歷史人物的選擇。D.“江姐故事”是紅色文藝中的常見素材,近幾年新創作的《江姐》要比以前的《江姐》更注重人物內心世界,更真實細膩。2.根據材料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提到的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農村題材小說在主題上有所不同,反映了不同時期農村革命任務的變化。B.紅色小說借鑒古典通俗小說的敘事模式來講述革命故事,符合人民大眾的審美習慣,有利于宣傳革命。C.改變舊中國農村的生產關系,重建其政治秩序,使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能推動中國農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D.人物臉譜化、故事程式化的問題導致紅色文藝難以引起讀者、觀眾的興趣,一直困擾著紅色文藝的發展。3.下列對材料論證的相關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材料一開篇給“中國紅色文藝”下了定義,明確其內涵,增強了論證的邏輯性和說明力。B.材料一列舉了大量的紅色文藝作品,有力地證明了紅色文藝的生命力及其質量之高。C.材料二引用蘇珊·朗格的觀點,旨在論證紅色文藝中天然地凝結著人們的悲喜之情。D.材料二站在受眾角度,分析了各類紅色文藝作品的優劣,為創作者指明了創作方向。4.材料一從哪幾方面介紹百年中國紅色文藝的精神文化內涵?請簡要概括。5.在新時代,文藝工作者應如何創作紅色文藝作品?請結合材料二簡要說明。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大衛·科波菲爾(節選)狄更斯當清晨我蘇醒的時候,我的腳異常疼痛,全身都僵硬了。我知道,我若想到達目的地,今天就不能再走那么多路了。因此我那天的主要任務就是賣掉我的外套。我把外套脫了下來,試著學習沒有外套應該怎么生活。我用胳膊夾起外套,開始挨個兒地去收衣服的店看。那個地方可是一個最理想的買賣舊衣的地方,那兒的舊衣店多極了,而且店老板都站在門口等待著顧客。但他們的店門口大多掛著一兩件威風的帶著肩章的軍衣,因而我被他們的排場給嚇住了。我來回走了好幾趟,也沒敢把我的外套拿出來。由于膽怯,我只能更加注意那種不起眼的店鋪。終于,在一條骯臟小街的拐角,我看中了一家店。店旁的圍墻邊長著有刺的蕁麻,店里到處掛著舊水手服。此外還有幾張床、生銹的槍,還有一些用油布做的帽子和幾個裝滿了生銹鑰匙的盤子,那些鑰匙什么樣的都有,足以打開這世間所有的門。我小心翼翼地走進這間又低又小的屋子,屋子里有一扇窗,但上面卻掛著衣服,反倒讓店里的光線顯得更陰暗。我的心從進來時就一直打著鼓。突然,一個丑陋不堪的老頭從一個很臟的小屋中沖了出來,一把抓住我的頭發。他長得實在是太可怕了,他的下半截臉上長滿了斑白的胡子,身上的法蘭絨背心臟得要命,而且帶著一身的酒氣。在他剛出來的那個像窩一樣的屋里,放著一張被縫滿了補丁的床單蓋著的床,屋里也有一扇小窗子,窗外是蕁麻和一頭病了腿的驢。“喂,你進來干什么?”那老頭齜著一嘴的牙問我,那難聽的鼻音讓人毛骨悚然:“喂,你進來干什么?喂,嚕嚕,嚕嚕!”他一連串的話,把我嚇呆了,尤其是他從嗓子眼里冒出的最后那幾個讓人聽不懂的詞,我嚇得連話都不會說了,可是老頭卻依然揪著我的頭發說:“喂,你進來干什么?喂,嚕嚕!”他好容易才說出最后這個“嚕嚕”,他的眼睛差點也給憋出來。“我想問您一下,”我一邊發抖一邊說,“您要不要買外套?”“喂,讓我看看吧!”老頭叫道,“喂,我的心燒起來了,把外套給我看看!”說著說著,他放開了鳥爪一般抖動著的、抓著我頭發的手,然后戴上了眼鏡,我覺得那眼鏡也并不能讓他的眼睛明亮多少。“喂,你準備賣多少錢?”看完后他叫道,“喂,嚕嚕,你準備賣多少錢!”“半克朗?!蔽叶硕ㄉ裾f。“喂,我的心肝,”老頭叫道,“喂,我的手和腳,不可以!十八便士。嚕嚕!”每當他說這兩個字時,他的眼睛都有掉出來的可能。他說話總用一種腔調,就像一陣風,先從底下刮上來,然后再從上而刮下去,我覺得這么比喻是最恰當的。“行,”我說道,我為能把衣服順利賣出去而高興,“那就十八便士吧!”“喂,”老頭一邊把外套扔到架子上,一邊叫,“你給我出去!喂,嚕嚕,別想要錢,換東西吧?!?br/>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像這次這么害怕過,可是我還是苦苦哀求他,說我只需要錢,不需要東西。我可以出去,像他要求的那樣,在外邊等。我出了房子,找到一個陰涼的角落坐了下來。我在那里坐了不知有多久,那個角落從陰涼變得有陽光,再從有陽光又變得陰涼,而我就那么呆坐著,等著他出來給我錢。我現在想,希望再不要與什么酒鬼做生意了。從孩子們罵他的話中我才知道:他正是以酒鬼之名名聞當地的。那些孩子一會兒一會兒地來找他,大聲地罵他。這讓他非常氣憤,于是時不時地沖出來追那些孩子,而孩子們一見他出來拔腿就跑。他有時氣極了,就把我也當作那群孩子中的一個,嘴里嘟囔著說要把我撕成八塊??珊鋈挥窒肫鹞沂钦l,便又重新返回屋里。那些孩子看見我衣衫不整,而且又那么耐心和老實地待在店外面,以為我是這間店里的人,總是朝我扔石頭,或用別的方法折磨我。那個老頭用各種方法想讓我跟他換東西。他要么拿出根魚竿,要么拿出一把提琴,要么就是一頂尖尖的帽子,要么就拿出一根笛子。但我只是那么坐著,對他的要求一概不接受。而且每次都淚流滿面地要求他要么給我錢,要么還我衣服。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他從門口露出那張可怕的臉喊道:“喂,再給你兩便士,行了吧?”“不行,”我說,“那樣我就要被活活餓死了?!?br/>“喂,我的心肝,那給你三便士,你該走了吧?”“我真是在等著錢用,要不然你不給都行,”我說,“可我真的需要錢呀!”“喂,?!獓?!”我真不知該怎么形容他這時的樣子,他那奸詐的腦袋從門后探了出來盯著我:“四便士,總可以了吧?”我那時是那么的疲憊與困乏,聽他說給四便士,便答應了。我用我那發抖的手從他爪子一樣的手里接過了錢。太陽已落山了,我是那么的餓和渴,于是又花了三便士,才恢復了過來。我趁著精神不錯,于是又跛著腿向前走了七英里。這天晚上,我仍然睡在一堆干草上。我先在小河里泡了泡我的腳,然后用一些涼爽的葉子把它們包好。然后就躺在草上,美美地睡了一覺。第二天早晨,我發現我走的路兩邊都是蛇麻地和蘋果園,那正是一個蘋果成熟的季節,而在一些蛇麻地中,已經有人在工作了。我被周圍的環境深深吸引住了,我決定今晚就睡在這蛇麻地中,我覺得那一排排被綠葉纏著的桿子就像我的一個個伙伴。(有刪改)【注】本文選自《大衛·科波菲爾》第十三章。本章內容是,大衛·科波菲爾逃離倫敦,歷盡種種坎坷,最終到達了姨奶奶貝茨小姐的家,并受到了熱情款待。6.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當清晨我蘇醒的時候,我的腳異常疼痛,全身都僵硬了”“今天就不能再走那么多路了”這幾句描寫表明大衛昨天走了很多路。B.那個地方有很多舊衣店,但是這些店門口大多掛著威風的軍衣,大衛被這種排場震懾住了,只好找到街角一家不起眼的店賣衣服。C.從孩子們罵店主的話中,大衛得知店主是當地有名的酒鬼,才感到害怕,后悔與酒鬼做生意,但由于缺錢而又不得不堅持。D.店主拿走大衛的衣服,把大衛趕出屋子,大衛為了得到錢,一直待在店門口,經過長時間的交涉,終于得到了四便士。7.下列對小說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正確的一項是( )A.小說從第一天早上寫到第二天早上,從城里寫到鄉村,描繪了各類人物形象,全面地展示了當時的社會風貌。B.小說中的描寫隱含著對當時社會現實的批判,如酒鬼對“我”的蠻橫態度的描寫,以及孩子們對“我”的態度的描寫。C.“那個角落從陰涼變得有陽光,再從有陽光又變得陰涼”,這一句環境描寫形象地寫出了“我”的心理變化過程。D.“我覺得那一排排被綠葉纏著的桿子就像我的一個個伙伴”,這句話從兒童的視角來寫蛇麻,凸顯了大衛內心的孤獨。8.文章刻畫了老頭怎樣的形象特點?請簡要分析。9.《大衛·科波菲爾》中,大衛克服了重重困難,最終成長為一位卓有成就的作家。從節選的這部分的內容來看,大衛的行為能給你哪些啟示?二、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材料一:子曰:“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芍^好學也已?!保ā秾W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泰伯》)孔子曰:“譬如為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子罕》)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節選自《〈論語〉十二章》)材料二:孔子遷于蔡三歲,吳伐陳。楚救陳,軍于城父。聞孔子在陳蔡之間,楚使人聘孔子??鬃訉⑼荻Y,陳蔡大夫謀曰:“孔子賢者,所刺譏皆中諸侯之疾。今者久留陳蔡之間,諸大夫所設行皆非仲尼之意。今楚,大國也,來聘孔子??鬃佑糜诔?,則陳蔡用事大夫危矣?!庇谑悄讼嗯c發徒役圍孔子于野。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子路慍見曰:“君子亦有窮乎?”孔子曰:“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br/>孔子知弟子有慍心,乃召子貢而問曰:“賜,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子貢曰:“夫子之道至大也,故天下莫能容夫子。夫子蓋少貶焉?”孔子曰:“賜,良農能稼而不能為穡,良工能巧而不能為順。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今爾不修爾道而求為容。賜,而志不遠矣!”子貢出,顏回入見??鬃釉唬骸盎?,詩云‘匪兕匪虎,率彼曠野’。吾道非邪?吾何為于此?”顏回曰:“夫子之道至大,故天下莫能容。雖然夫子推而行之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國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見君子!”孔子欣然而笑曰:“有是哉顏氏之子!使爾多財,吾為爾宰。”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節選自《史記·孔子世家》)10.材料二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卡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雖然A夫子B推C而行之D不容E何病F不容G然后H見君子!11.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止,指停止,與《大學之道》中“止于至善”的“止”意思不同。B.謀,指商議,與《老子》中“其未兆易謀”的“謀”意思相同。C.固,指安守,與《五石之瓠》中“夫子固拙于用大矣”的“固”意思不同。D.使,指假使,與《兼愛》中“若使天下兼相愛”的“使”意思相同。12.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概述與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孔子認為,不追求豐足的物質生活,做事勤敏,說話謹慎,主動接近有道之人來匡正自己,這樣的人就是好學之人。B.孔子一行人遭到陳蔡大夫的圍困,有些弟子心存不滿,但孔子仍堅持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C.孔子先后問了子貢、顏回同一個問題,得到了兩個不同的回答,其中孔子對顏回的回答最為滿意。D.孔子痛斥子貢志向短淺,但后來卻委子貢以重任,派他到楚國求助,反映了孔子對學生態度的矛盾之處。13.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遠乎?(2)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14.材料二中孔子的言行如何是體現“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的?請簡要分析。三、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小題。晚興二首次人韻(其一)張綱①病骨支離怯晚風,可堪游目送飛鴻。書淫老去還知倦,酒圣秋來卻喜中。北伐會須空虎落②,西邊先欲靖蠶叢。卑飛莫起扶搖念,徒使莊生笑二蟲③。【注】①張綱:(1083—1166),宋代文學家,主要活動于兩宋之交。②虎落:用于遮護城邑或營寨的竹籬,也用作邊塞分界的標志。③二蟲:指蜩和學鳩兩種會飛的小動物?!肚f子·逍遙游》載,蜩與學鳩嘲笑大鵬,認為大鵬飛到九萬里高空,再飛往南海,是多余的,自己只要能飛起來就已經足夠了。15.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中“病”“老”兩個詞說明了詩人年老多病的狀況,流露出詩人的愁緒。B.首聯中“飛鴻”意象暗示了時間已到秋季,頷聯中“秋”字與之形成呼應。C.詩人曾熱愛讀書,而現在也感到厭倦了,但是喝酒的興趣此時卻很濃。D.詩人看到西部邊境已經平定,于是希望北伐成功,能夠徹底清除敵軍。16.詩歌尾聯意蘊豐富,請結合整首詩簡要賞析。四、名篇名句默寫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 , ”兩句寫女子見月光流轉,觸發離愁,試圖將月趕出自己的視線卻又徒勞。(2)古代詩文中有許多抒發人生短暫的名句,如李白《將進酒》“ , ”。(3)陸游《書憤》中“ ”一句描述了自己早年的壯志,“ ”一句描繪了自己晚年形象,詩人通過兩者的對比,表達了自己壯志未酬的憤懣。五、語言文字運用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齊整的石板路在飯館的拐角處 ① ,像是舍不得那纏繞的味道,不愿意再邁出一寸腳步。煙火堤壩一樣,截住了順著石板路蔓延而來的商業氣息。鎮子在這里,翻出了蛛網一樣的小巷和積木般的房子。巷子的確小,兩輛單車的寬度,卻 ② ,從沒見到斷頭路?;蛟S,巷子本就應該如此,小倒無妨,但須暢通,讓風任性地吹,讓人隨性地走。有了這樣的巷子,人和人之間的距離就近了。房子都是瓦房,隨巷子而蜿蜒,一邊的門楣朝向前邊的墻壁。墻都舊了,可見風雨和陽光的清晰印痕。海邊,風有咸腥味,包裹重重的濕氣,墻的石灰也就斑剝得明顯,可見一粒粒的沙子和碎碎的石礫。墻下有淺淺的水溝,想來是接順檐而下的雨水用的。湖東多雨,一如南方所有的地方。那雨 ③ 地下,水也嘩嘩啦啦地漲。門就必須高,更高的還有門檻,立在三五級石階上。推開門,可見一方小小的院子,大多會有一口水井,還有盆栽植物,或開各種花,或只是清凈地綠著。穿過院子再往里,是廳堂,兩邊是廂房。就因為近海,就因為一年總有幾次臺風到來,窗子就小了,長條形,像嵌在墻上的耳朵。18.請在文中橫線上填入恰當的成語。19.文中畫波浪線處的“截住”“翻出”兩個詞富有表現力,請作簡要分析。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① ,這是我方的觀點,理由如下:第一,從本體論上看,過程指事情進行或事物發展所經過的程序,它包括起因、經過和結果,也就是說, ② ,難道我們能見小忘大,以偏舍全嗎?祥林嫂置身封閉保守的魯鎮,飽經磨難和壓迫,雖“捐門檻”來救贖自己而不得,最終慘死于祝福之夜,如果我們讀這篇小說只關注祥林嫂“死”的結果而漠視事件發展過程,那就“竹籃打水一場空”,什么深意也讀不到了。第二,從邏輯上看,凡事有過程才會有結果。我們只要勤奮不息,即做好過程,必然會有好的結果。司馬光寫《資治通鑒》用了19年,班固寫《漢書》花了20余年時間,曹雪芹《紅樓夢》耗費畢生精力……十年辛苦不尋常,字字讀來皆是血。如果 ③ ,那么,只會“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第三,從時空上看,結果往往只在一瞬間,而過程則往往需要廣漠空間的輾轉騰挪和數日經年的漫長磨礪,我們怎可因為一時的結果而漠視甚至否定廣大時空的奮斗過程呢?即使陳勝、吳廣失敗了,但他們揭竿而起的一生難道精彩嗎?李杜一生才華橫溢,滿腔抱負,最終卻困頓飄零,我們難道會因為他們結局不佳就不記得他們一生的孜孜以求嗎?20.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0個字。21.請指出文中畫橫線處存在的兩處邏輯謬誤。22.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語病,請進行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可少量增刪詞語,但不得改變原意。六、作文23.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在當今時代,人生選擇豐富多樣,有人選擇逆流而上,有人選擇順潮流而動。人生是否該逆流而上?請你寫一篇文章談談你的看法。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1.C 2.D 3.A 4.①紅色文藝影響了百年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與情感世界。②紅色文藝反映了百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及其變化。③紅色文藝體現了百年來中國人的審美追求。 5.①文藝工作者應深入挖掘紅色文藝中的情感元素,使紅色文藝富有情感溫度。②文藝工作者要用現代審美去進行紅色文藝創作,讓現代人更易于理解革命歷史。③文藝工作者要對歷史人物的超常的思想與行為進行合理地解釋,更好地讓現代人接受。【導語】材料一和材料二共同探討了中國紅色文藝的歷史、文化內涵和發展方向。材料一詳細介紹了紅色文藝的歷史背景、作品主題及對社會價值觀的塑造,強調其在塑造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精神與多元文化反映中的作用。材料二則從情感表達出發,指出情感在紅色文藝作品中的重要性,并建議以現代審美視角詮釋紅色故事,避免臉譜化,增強人物的情感厚度和觀眾的共鳴。兩則材料相輔相成,討論了如何在新時代更好地創作紅色文藝作品。1.本題考查學生分析和運用材料相關信息的能力。C.“《覺醒年代》中角色人物的對話符合現代人的語言習慣”錯,曲解文意。根據材料二中“電視劇《覺醒年代》……發起一場今人與上述歷史人物的跨越時空的‘對話’”可知,該項曲解了材料中“對話”的意思。故選C。2.本題考查學生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推理和判斷的能力。D.“一直困擾著紅色文藝的發展”錯,無中生有。根據材料二中“過去一段時間里,不少創作者不敢放飛想象的翅膀,不愿打開人物的情感世界……導致紅色題材創作一度陷入人物臉譜化、故事程式化的怪圈”可知,原文是說紅色題材創作一度陷入人物臉譜化、故事程式化的怪圈,但是并沒有說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紅色文藝的發展”。故選D。3.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論點、論據和論證方法的能力。B.“有力地證明了紅色文藝的生命力及其質量之高”錯,材料一列舉的多部紅色文藝作品,是為了論證不同的分論點,并沒有證明紅色文藝的生命力及其質量之高。C.“旨在論證紅色文藝中天然地凝結著人們的悲喜之情”錯,材料二引用蘇珊·朗格的觀點,是為了論證情感在文藝作品中的地位重要而獨特。D.“分析了各類紅色文藝作品的優劣”錯,材料二并沒有分析各類紅色文藝作品的優劣,而是討論了紅色文藝創作中情感的重要性和如何讓紅色文藝作品更具有情感的力量。故選A。4.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①根據“紅色文藝以其強大的精神感召力與文化創造力,形塑著百年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與情感取向”概括:紅色文藝影響了百年來中國人的價值觀念與情感世界。②根據“紅色文藝藝術化地投射著中國民眾在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地域文化中的多元生活方式,在某種程度上,廣泛反映了百年中國社會文化生活與群體生存樣態”“農村題材的紅色小說……展現了廣大農民生活方式的現代化變革歷程”概括為:紅色文藝反映了百年來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及其變化。③根據“紅色文藝……契合人民大眾的期待視野與審美習慣,張揚人民大眾的審美主體性,進而符合人民大眾通俗化、民族化的審美追求”概括為:紅色文藝體現了百年來中國人的審美追求。5.本題考查學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問題,提出自己的見解的能力。①根據“紅色故事由血淚和汗水鑄就,故事中天然地凝結著巨大的悲喜,隱藏著能夠激發人們情感的‘引線’”“講述紅色故事的文藝作品會發現,但凡優秀之作,無不散發著情感的溫度”“通過為紅色故事注入更多情感邏輯和情感力量,能夠讓故事更具張力”分析,情感在文藝作品中的地位重要而獨特,紅色文藝中的紅色故事、紅色人物的魅力更能打動人們。所以,文藝工作者應深入挖掘紅色文藝中的情感元素,使紅色文藝富有情感溫度。②根據“優秀的紅色題材作品應當將紅色歷史置于現代語境下進行審視,用現代人的審美來講述紅色故事,這樣才能給予現代人心靈的啟迪和精神的鼓舞”分析,用現代人的審美來講述紅色故事,更能鼓舞現代人,更能給現代人心靈的啟迪,文藝工作者要用現代審美去進行紅色文藝創作,讓現代人更易于理解革命歷史。③根據“革命戰爭年代,英雄人物的一些超常的思想和行為往往難以被現代人所理解,如果文藝作品能對其進行合理解釋,那么它對主流價值的表述和言說就更有說服力”可知,文藝工作者要對歷史人物的超常的思想與行為進行合理地解釋,更好地讓現代人接受。6.C 7.B 8.①衰老骯臟。老頭滿臉胡子,穿著臟得要命的法蘭絨背心,他的店破舊臟亂。②兇橫不講信用。老頭不由分說地抓大衛的頭發,與大衛談好衣服的價格,卻不愿意給錢,并將大衛趕出去。 9.①堅持目標,毫不動搖。大衛決定把自己的外套賣掉,為了這個目標,他和店主耐心周旋,軟磨硬泡,直至目標實現。②心懷希望,樂觀應對困難。大衛雖然身處困境,但對未來依然充滿希望,積極樂觀地應對。從“美美地睡了一覺”,把“一排排被綠葉纏著的桿子”看成“一個個伙伴”可以看出。③講求方法,靈活變通。為了賣掉外套,大衛挑選了不起眼的店鋪;在和店主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不再堅持十八便士的價格,使交易得以完成。【解析】6.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C.“大衛得知店主是當地有名的酒鬼,才感到害怕”錯誤,結合“我這輩子從來沒有像這次這么害怕過”“我現在想,希望再不要與什么酒鬼做生意了。從孩子們罵他的話中我才知道:他正是以酒鬼之名名聞當地的”等內容可知,大衛在知道店主是酒鬼之前已經非常害怕,他此時害怕的是酒鬼蠻橫、兇狠的態度。故選C。7.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能力。A.“描繪了各類人物形象,全面地展示了當時的社會風貌”說法有誤,由原文“我小心翼翼地走進這間又低又小的屋子,屋子里有一扇窗……”和“‘喂,讓我看看吧!’老頭叫道”等信息可知,本文具體描寫的人物形象只有“我”和酒鬼兩個人。C.“形象地寫出了‘我’的心理變化過程”錯誤,從陰涼變得有陽光,從有陽光義變得陰涼的描寫,寫出“我”等待時間之長,而這個描寫體現不出“我”的心理變化過程。D.“凸顯了大衛內心的孤獨”說法有誤。根據前文“我被周圍的環境深深吸引住了,我決定今晚就睡在這蛇麻地中”可知,此時凸顯的是大衛的愉悅心理。故選B。8.本題考查學生鑒賞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由原文“突然,一個丑陋不堪的老頭從一個很臟的小屋中沖了出來,一把抓住我的頭發”“他長得實在是太可怕了,他的下半截臉上長滿了斑白的胡子,身上的法蘭絨背心臟得要命,而且帶著一身的酒氣。在他剛出來的那個像窩一樣的屋里,放著一張被縫滿了補丁的床單蓋著的床,屋里也有一扇小窗子,窗外是蕁麻和一頭病了腿的驢”可知,他衰老骯臟。由原文“他一連串的話,把我嚇呆了,尤其是他從嗓子眼里冒出的最后那幾個讓人聽不懂的詞,我嚇得連話都不會說了,可是老頭卻依然揪著我的頭發說:‘喂,你進來干什么?喂,嚕嚕!’”和“我說道,我為能把衣服順利賣出去而高興,‘那就十八便士吧!’‘喂,’老頭一邊把外套扔到架子上,一邊叫,‘你給我出去!喂,嚕嚕,別想要錢,換東西吧?!薄拔梗俳o你兩便士,行了吧?”等信息可知,他兇橫不講信用。9.本題考查學生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的能力。“喂,你準備賣多少錢?”看完后他叫道:“喂,嚕嚕,你準備賣多少錢!”“‘半克朗?!叶硕ㄉ裾f”“行,我說道”“為能把衣服順利賣出去而高興,‘那就十八便士吧!’”“我只是那么坐著,對他的要求一概不接受。而且每次都淚流滿面地要求他要么給我錢,要么還我衣服”,大衛決定把自己的外套賣掉,為了這個目標,他和店主耐心周旋,軟磨硬泡,直至目標實。從“我先在小河里泡了泡我的腳,然后用一些涼爽的葉子把它們包好。然后就躺在草上,美美地睡了一覺”“我被周圍的環境深深吸引住了,我決定今晚就睡在這蛇麻地中,我覺得那一排排被綠葉纏著的桿子就像我的一個個伙伴”可以看出,大衛一路跋涉,露宿野外,但他對未來依然充滿希望。“他們的店門口大多掛著一兩件威風的帶著肩章的軍衣,因而我被他們的排場給嚇住了。我來回走了好幾趟,也沒敢把我的外套拿出來……我只能更加注意那種不起眼的店鋪。終于,在一條骯臟小街的拐角,我看中了一家店”,為了賣掉外套,大衛挑選了不起眼的店鋪;從“喂,再給你兩便士,行了吧?”“‘不行,’我說”“喂,我的心肝,那給你三便士,你該走了吧?”“我真是在等著錢用,要不然你不給都行”“可我真的需要錢呀!”“我那時是那么的疲憊與困乏,聽他說給四便士,便答應了”可以看出,在和店主討價還價的過程中,不再堅持十八便士的價格,靈活變通,使交易得以完成。10.ADF 11.B 12.D 13.(1)讀書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強,因為他肩負的責任重大,而且道路遙遠。把實現“仁”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不重大嗎?到死為止,難道路程還不遙遠嗎?(2)孔子沒法前行,糧食也斷絕了。隨從的弟子精疲力竭,沒有人能夠站起來。 14.①知者不惑:面對弟子對被困絕境的疑惑,孔子堅信“君子能修其道”,堅守正道,不因不被容納而有所動搖。②仁者不憂:身處被圍絕糧的困境,孔子依舊講誦弦歌不衰,不憂慮當下的艱難處境。③勇者不懼:敢于直面困境,派子貢去楚國求助,積極尋求解決辦法。【導語】材料一體現了孔子及其門徒對理想人格和修身價值觀的追求,如君子的勤奮、慎言及對道義的執著。材料二則通過孔子在困境中堅持信念的表現,強調面對挫折的不惑、不憂、不懼,及保持自身修為的重要性。兩者共同描繪一種理想化的人格形象,倡導堅定意志和修身立德的精神,反映儒家重視道德修養與堅定信仰的核心思想。10.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的能力。 句意:即使這樣,老師推廣而實行它,不被容納擔心什么?正是不被容納,然后才現出君子本色!“雖然”是文言文中的固定詞語結構,常單獨運用,應和其他句子劃分開來,所以第一處斷在A處; “夫子推而行之”中“夫子”作主語,“之”作“推而行”的賓語,句子結構完整,其后應斷開,所以第二處斷在D處; “不容”作主語,“何病”是賓語前置,“病”作謂語,“何”作賓語,“病”后斷開,所以第三處斷在F處。 故選ADF。11.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詞語一詞多義的能力。A.正確。停止/達到。句意:這時停止,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達到道德修養的最高境界。B.“意思相同”錯誤,意思不同。商議/籌謀。句意:陳國、蔡國的大夫商議說。/事情沒露苗頭時容易籌謀。C.正確。安守/實在,確實。句意:君子走投無路時能夠安守節操。/先生實在是不善于使用大的東西啊。D.正確。句意:假使你擁有許多財產。/假使天下的人都相親相愛。故選B。12.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內容的能力。D.“痛斥子貢志向短淺”“反映了孔子對學生態度的矛盾之處”說法錯誤,孔子批評子貢是因為子貢提出讓孔子降低自身學說標準以求被容納,孔子認為君子應堅守正道而不是為求容于世而改變,并非是 “痛斥”,且派子貢去楚國是因為子貢善于言辭外交等,這體現了孔子根據學生不同特點和才能合理用人,并非態度矛盾。故選D。13.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文翻譯能力。(1)“弘毅”,志向遠大,意志堅強;“以為”,把……作為;“已”,停止。(2)“不得行”,省略句,省略主語“孔子”;“病”,精疲力竭;“興”,站起來。14.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①由“君子能修其道,綱而紀之,統而理之,而不能為容”等可知,面對弟子的疑惑,孔子清楚知曉自己所秉持之道的價值,堅信“君子能修其道”,不被子貢“少貶”建議所影響,展現出智者不為外界干擾、內心清明的特點,體現“知者不惑”。②由“不得行,絕糧。從者病,莫能興??鬃又v誦弦歌不衰”可知,身處被圍絕糧的困境,弟子們心生不滿、憂慮,而孔子依舊講誦弦歌不衰,以平和心態面對,不憂慮當下的艱難處境,體現出仁者不被困境左右、內心坦然無憂的境界,符合“仁者不憂”。③由“于是使子貢至楚。楚昭王興師迎孔子,然后得免”等可知,在艱難危險的狀況下,孔子沒有絲毫畏懼退縮,依然堅持自己的學說,還派子貢去楚國求助以擺脫困境,這彰顯出勇者無所畏懼的精神,體現了“勇者不懼”。參考譯文:材料一:孔子說:“君子應當飲食不求飽足,居住不求舒適,工作勤勉,說話小心謹慎,到有道的人那里去匡正自己,這樣可以說是好學了?!?br/>曾子說:“讀書人不可以不志向遠大,意志堅定,因為他責任重大,道路遙遠。把實現仁道作為自己的責任,難道還不重大嗎?一直到死才卸下重任,這不是很遙遠嗎?”孔子說:“譬如用土堆山,只差一筐土就完成了,這時停止,那是我自己要停下來的;譬如填平洼地,雖然只倒下一筐,這時繼續前進,那是我自己要前進的。”孔子說:“聰明的人不會迷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愁,勇敢的人不會畏懼。”材料二:孔子遷居到蔡國的第三年,吳國軍隊攻伐陳國。楚國出兵援救陳國,駐扎在城父。聽說孔子在陳國、蔡國之間,楚昭王派人聘請孔子。孔子準備前往拜見,陳國、蔡國的大夫商議說:“孔子是個賢人,他所譏刺抨擊的都切中諸侯的弊病。如今他長久滯留在陳國、蔡國之間,眾大夫所作所為都違反仲尼的心意。如今楚國是大國,派人前來聘請孔子,倘若孔子被楚國聘用,我們這些在陳國、蔡國主事的大夫就危險了?!庇谑蔷凸餐{發役徒將孔子圍困在野外。孔子沒法前行,斷絕了糧食。隨從的弟子精疲力竭,沒有人能站起來。但孔子仍然講習誦讀,演奏歌唱,傳授詩書禮樂毫不間斷。子路生氣地來見孔子說:“君子也有走投無路的時候嗎?”孔子說:“君子走投無路時能夠安守節操,小人走投無路時就會無節制做壞事了?!?br/>孔子知道弟子們有怨恨之心,就召見自貢詢問道:“賜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覀兊膶W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么淪落到這個地步?”子貢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弘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容得下您。老師是否可以稍微降低一點標準呢?”孔子說:“賜,優秀的農夫善于播種耕耘卻不能保證獲得好收成,優秀的工匠擅長工藝技巧卻不能迎合所有人的要求。君子能夠修明自己的學說,用法度來規范國家,用道統來治理臣民,但不能保證被世道所容,如今你不修明你奉行的學說卻去追求被世人收容。賜,你的志向太不遠了!”子貢出去,顏回入門進見??鬃诱f:“回啊,《詩》中說:‘不是犀牛也不是老虎,卻疲于奔命在空曠的原野?!覀兊膶W說難道有不對的地方嗎?我們為什么淪落到這個地步?”顏回說:“老師的學說極其弘大,所以天下沒有國家能夠容納。即使如此,老師推廣而實行它,不被容納擔心什么?正是不被容納,然后才現出君子本色!老師的學說不修明,這是我們的恥辱。老師的學說已經努力修明而不被采用,這是當權者的恥辱。不被容納擔心什么?不被容納然后才現出君子本色!”孔子高興地笑道:“有道理啊,顏家的孩子!假使你擁有許多財產,我給你當管家。”于是孔子派子貢到達楚國。楚昭王派兵迎接孔子,孔子然后得以脫身。15.D 16.①詩人雖有壯志卻年老多病,身體虛弱,只能勸慰自己“莫起扶搖念”,表現了作者對自己年老多病的傷感和無奈。②“扶搖念”體現作者內心有著遠大的抱負,渴望收復失地,表達他對國事的牽掛和擔憂。③對自身處境的清醒認識,即使有報國之志但現實的身體條件和復雜環境限制了他,只能壓抑自己的豪情壯志,蘊含著詩人壯志難酬的無奈。【導語】這首詩通過描寫詩人年老體弱的狀態,表達了其對人生和時局復雜的思考。詩中既有閑適情懷的呈現,如喜愛飲酒之樂趣,也透露出對國家邊境局勢的關注和深思。尾聯通過莊子故事的引用,表達了對自身無法大展宏圖的自嘲,蘊含了對理想和現實之間矛盾的深刻理解。15.本題考查學生鑒賞詩歌形象、分析理解內容的能力。D.“西部邊境已經平定”錯誤,頸聯“西邊先欲靖蠶叢”的“欲”字表明西部邊境還沒有平定,詩人希望先平定西部邊境,然后北伐成功,清除敵軍。故選D。16.本題考查學生理解詩歌內容,評價作者的情感、觀點態度的能力。尾聯中,詩人勸慰自己不要有像大鵬那樣扶搖直上九萬里的念頭,否則就會像蜩與學鳩嘲笑大鵬一樣。結合首聯分析,詩人病體虛弱,在晚風中感到不適,卻仍忍不住眺望天空,注視著飛鴻遠去的情景。由此可知,他勸自己“莫起扶搖念”,是因為自己雖有壯志卻身體衰老虛弱,表達了作者對此的傷感和無奈之情。結合頸聯分析,作者希望能夠徹底清除敵人的勢力,并且對于西部地區也抱有平定的愿望,希望國家能夠平定戰亂,實現國家的統一和安定。他的自嘲是一種無法實現愿望的無奈,這恰恰表現了他內心有著遠大的抱負,渴望收復失地,表達他對國事的牽掛和擔憂。尾聯作者告誡自己不要有高飛的妄想,以免被他人嘲笑。這既包含了詩人對自身處境的清醒認識,也有一種自嘲的意味,他雖然有報國之心,但現實的身體條件和復雜環境限制了他,只能壓抑自己的豪情壯志,蘊含著詩人壯志難酬的無奈。總的來說,尾聯不僅豐富了整首詩的意蘊,也反映了詩人的人生哲學和對現實的深刻洞察。17. 玉戶簾中卷不去 搗衣砧上拂還來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 朝如青絲暮成雪 中原北望氣如山 鏡中衰鬢已先斑【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默寫常見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錯字詞:搗、砧、暮、衰鬢、斑。18.①停滯不前②四通八達③淅淅瀝瀝 19.①“截住”運用擬人,生動表現石板路拐角處阻擋商業氣息的狀態,凸顯獨特煙火氣。②“翻出”將鎮子擬人化,形象展現出巷子、房子呈現的奇妙動態感,營造新奇氛圍。【解析】18.本題考查學生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①根據“像是舍不得那纏繞的味道,不愿意再邁出一寸腳步”可知,空處語境指石板路在拐角處就不再前進了,故可填“停滯不前”。停滯不前:停留下來不繼續前進。②根據“從沒見到斷頭路?;蛟S,巷子本就應該如此,小倒無妨,但須暢通,讓風任性地吹,讓人隨性地走”可知,空處語境強調四處道路都是相通的,故可填“四通八達”。四通八達:形容交通非常便利,四面八方都有道路相通。③根據“湖東多雨,一如南方所有的地方”“水也嘩嘩啦啦地漲”可知,語境描繪湖東地方下雨時那種不大卻持續不停的樣子,故可填“淅淅瀝瀝”。淅淅瀝瀝:一般指小雨落下的聲音。19.本題考查學生分析詞語表達效果的能力。①“截住”一詞將“煙火堤壩”當作人來寫,賦予其主動阻止、截斷的行為能力,生動形象地表現出石板路拐角處像堤壩一樣,有效地阻擋了順著石板路蔓延過來的商業氣息,讓這一處呈現出別樣的氛圍,與周邊可能存在的濃厚商業氛圍形成鮮明的分隔,凸顯此處獨特的生活氣息。②“翻出”把鎮子當作擁有神奇力量的主體,生動地展現出鎮子在這個特定位置呈現出如“蛛網一樣的小巷和積木般的房子”的奇妙景象,就好像是從某個地方翻找、變出來似的,使原本靜態的鎮子和巷子、房子的布局有了一種動態生成的感覺,讓讀者更容易想象出這里獨特的空間形態和錯落有致的布局特點。烘托出整個地方那種帶有古樸韻味又充滿生活氣息的獨特氛圍。20.①過程比結果更重要②結果只是過程的一部分③一味追求最后的結果 21.①強加因果,做好過程未必會取得不令人失望的結果。②以偏概全,“勤奮不息”強調勤,這只是做好過程的表現之一,做到“勤”不等同于做好過程。 22.陳勝、吳廣雖然失敗了,但他們揭竿而起的一生難道不精彩嗎?23.例文:乘勇氣之船,揚智慧之帆放眼看世界,風云激蕩,局勢多變;放眼看時代,日新月異,大有可為;放眼看人生,豐富多樣,機遇與挑戰并存。吾輩青年,生逢其時,唯有乘勇氣之船、揚智慧之帆,才能在世界的大海中乘風破浪,抵達理想的彼岸!面對浩瀚星空,大千世界,我們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氣。星海橫流,歲月成碑。當壓迫與暴政來臨,一聲“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勇敢吶喊掀起了農民起義的浪潮;當外敵入侵、國破家亡,一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壯志振奮人心;當國家遭受霸權侵略,一聲“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勇氣成就了人民的好總理;時序更替,歲在庚子,面對新冠疫情肆虐,中國人民逆流而上,將內心勇氣化作鎧甲,與病毒勇敢搏斗,拯救了無數生靈。吾輩青年,面對前方道路上的絆腳石,我們要有逆流而上的勇氣,敢于搏擊,用努力與汗水在波濤洶涌的海洋中激流奮進。面對變幻之時代,要有順勢而為者的智慧。當農產品售賣受阻、農民生計的困境到來,90后大學生楊寧順應時代潮流,轉戰互聯網,開創“苗阿嫂”等品牌,憑借智慧帶領百姓一同脫貧致富。當科技浪潮前進不已,華為抓住機遇,順勢而為,研發5G技術,憑借智慧走向世界5G最前沿。因而觀世界之局勢、時代之走向,順勢而為,揚起智慧之帆,才能在浪潮中“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吾輩青年,面對大好時光,也要有順勢而為的勇氣,為自己的成長與發展增添強大推動力。面對未來之人生,勇氣在左,智慧在右,才能乘風破浪。時代在發展,青年將擔起國家責任。當外國侵權,我們要有勇氣回擊,更要有智慧去反擊;當科技受阻,我們要有勇氣去發現,更要有智慧去改正;當他國誹謗,我們要有勇氣回應,更要有智慧去證明?!膀札執枴钡目蒲袌F隊平均年齡28歲,面對科研困難,他們有勇氣去夜以繼日地努力,他們更有智慧根據先前的經驗與教訓完善下一步行動,克服種種科技難題。勇氣與智慧并存,機遇與挑戰都要為我們所用。縱使世界風云激蕩、時代變化日新月異、人生選擇豐富多樣,吾輩青年都要有勇氣去迎擊,有智慧去化解。將勇氣化船,將智慧作帆,定能在時代大舞臺上綻放光彩。如此,山河可待,繁花盛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