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5張PPT)我們從讀書中能獲得什么?一、了解黑塞、王佐良及其作品,了解隨筆的相關知識,體會親切白然的談話風格,品味文中哲理性語句。二、梳理作者的讀書感受與思考,感受經典的力量,培養愛讀書的好習慣,嘗試在書籍中發現世界、認識社會、完善自我。學習目標一、閱讀作者檔案,初步理解文意任務1:閱讀作者檔案,發現文意關聯請閱讀下面的作者檔案,嘗試尋找作者生平與文章關于學習和讀書的觀點有關聯的地方,每篇1-2處即可。赫爾曼、黑塞,德國作家、詩人,1919年遷居瑞士,1923年46歲時入瑞士籍。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1962年于瑞士家中去世,享年85歲。愛好音樂與繪畫,是一位漂泊、孤獨、隱逸的詩人,代表作有《彼得卡門青》《荒原狼》《東方之旅》《玻璃球游戲》。黑塞的創作真正繼承了德國文學的浪漫主義,因而世人稱他為“新浪漫主義者”。黑塞曾在神學院學習,而神學院教育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壓抑和扼殺人性。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后,他深深地陷入了與德國民族主義沖突的境地。戰爭無疑是毀滅人性的,這促進了他對人性的思考和探索。他試圖從教育和修養方面來探索人性。作者檔案(一)一、閱讀作者檔案,初步理解文意作者檔案(二)王佐良,1916年2月12日生,詩人、翻譯家、教授、英國文學研究專家,浙江上虞人。1929年1934年, 在武昌文華中學讀書。1939年畢業于西南聯合大學外語系(原清華大學外語系),留校任教,1947年赴英國牛津大學為攻讀英國文學研究生。1949年回國后,中國莎士比亞學會、中國英語教學研究會第一屆會長,北京外國語學院顧問兼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曾經翻譯大量中外文學名著名篇,如《雷雨》。(英譯本)《彭斯選集》《英國詩文選譯集》等等,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他與許國璋、吳景榮曾被譽為新中國的“三大英語權威”,為中國的翻譯事業和文化交流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一、閱讀作者檔案,初步理解文意第一種是事實性關聯,如:(1) 黑塞創作本文的背景大約是一戰前后,享樂主義已經開始甚囂塵上。所以文中會有“為數甚多的年輕人,似乎覺得舍棄愉快的生活而埋頭讀書,是既可笑又不值得的”等描寫。(2)王佐良先生主攻外國文學及翻譯,因此上圖書館的經歷也主要圍繞著英美文化等雜志和書籍展開,文章中也會有莎士比亞《哈姆萊特》的臺詞引用,無處不體現著外國文化的學術底蘊。一、閱讀作者檔案,初步理解文意第二種是觀點性關聯,如:(1) 基于戰爭殘酷性的反思和自身隱逸浪漫風格的追求,黑塞對于人性擁有非常深刻的思考和探索,他堅持提倡通過讀書來提高修養,達到心靈和個性的自我完善。(2) 文章和作者檔案中都提及王佐良先生在武昌文華中學、西南聯大、牛津大學,始終堅持著良好的讀書習慣,擁有了深厚的學術功底,最終才能在外國文學和翻譯領城有如此卓蓄的建樹。一、閱讀作者檔案,初步理解文意 書籍名稱或類型 讀書的過程或想法 書籍對他的影響黑塞示例:《魯濱遜漂流記》《一千零一夜》巴爾扎克的小說《老子》《論語》《莊子》《孟子》《呂氏春秋》《中國民間童話》、中國抒情詩歌和通俗小說激發了對讀書的濃厚興趣,孜孜不倦地閱讀一坐就是幾個鐘頭。曾經期待充滿狂熱與糾葛的故事,卻失落于詳細的財務狀況;很久之后重新發現其獨特的價值。通過父親的指點,開始閱讀《老子》,并逐漸從轉譯本到德譯本,從《老子》到各種中國文學的書籍。灰色的的大海里也可以撈到珍珠。讀書要認清自我,過去的自己讀不了,現在的自己放不下。體會到了中國精神對于今日歐洲的意義。自然與精神,宗教信仰與日常生活相反相成,各得其所,令人振奮和感動。二、讀什么書?任務2:梳理讀書經歷,思考讀書影響 書籍名稱或類型 讀書的過程或想法 書籍對他的影響王佐良斯蒂文生的小說英文雜志《星期六晚郵刊》等柏拉圖《對話》/西洋哲學史、古羅馬史/希臘悲劇、英國16、17世紀詩劇獲得最初翻閱英文小說的快樂。公書林”幫我養成看英文雜志的好習慣。清華大學圖書館的“指定參考書閱覽室”在一個19歲青年的心上投下溫情和寧靜的光。在” 公書林”找尋翻閱,只是看看封面、目錄和插圖。滿足了對外間世界的好奇心,也學英文。讓我進入了一個知識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燦爛。二、讀什么書?任務2:梳理讀書經歷,思考讀書影響英文的古本牛津大學包德林圖書館“亨福萊公爵室”,古本用鏈子鎖在書架上,讀起來很吃力。中古僧侶修習的遺風與家鄉戰亂中讀書的心情合拍。而后北平解放,心情豁然開朗,圖書館的燈光也光亮起來。讀書的心境與現實的心境常常相匹配。根據上表,請同學們試著比較一下二人在讀書的內容、讀書的過程、讀書對他們的影響三方面有著怎樣的異同點?二、讀什么書?任務3:對比讀書經歷,探究讀書心得根據上表,請同學們試著比較一下二人在讀書的內容、讀書的過程、讀書對他們的影響三方面有著怎樣的異同點?相同點:①都從少年時代開始讀書,并由此點燃了讀書的興趣;②都是從世界文學等書籍開始讀起;③都從書籍上認識了東西方文化間的差異,拓寬了眼界,并由此獲得認知上的共鳴;④都從讀書中獲得了知識上、情感上、精神上的新體悟;二、讀什么書?根據上表,請同學們試著比較一下二人在讀書的內容、讀書的過程、讀書對他們的影響三方面有著怎樣的異同點?不同點:①黑塞的讀書啟蒙更側重來源于家庭;王佐良的讀書基本都是由圖書館豐富的藏書予以的支持。②黑塞的讀書過程中有過“曾經不愛讀、之后放不下”的讀書經歷,涉獵的范圍更龐雜,王佐良的讀書經歷基本圍繞中外文學文化,沒有這種起伏跌宕的讀書心得。③王佐良曾經因為現實的心境影響讀書的心境,黑塞整體上沒有提及。二、讀什么書?第一步:請大家以個人或者小組的形式,找出《讀書:目的和前提》中讓你比較有感觸的、談及如何讀書的句子。三、怎么去讀書?任務4:思考名言警句,完成思維導圖,發表我的觀點”對于教養也即精神和心靈完善的追求,并非是朝向某些狹隘目標的艱難跋涉,而是我們自我意識的增強和擴展,從而使我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享受更多更大的幸福?!?br/>“真正的修養一如真正的體育,既是完成同時又是激勵,隨處都可到達終點卻又從不停歇,永遠都在半道上,與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br/>三、怎么去讀書?”對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理解,都會使你感動滿足和幸?!皇且驗楂@得了僵死的知識,而是有了鮮活的意識和理解?!?br/>“讀書絕不是要使我們“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們集中心智?!?br/>三、怎么去讀書?“讀者的第一要務乃是認識自己,進而認識那些特別能引起共鳴的作品?!?br/>”有的人一生中只讀過十來本書,卻仍然不失為真正的讀書人。還有人見書便生吞下去,對什么都能說上幾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費。因為教養得有一個可教養的客體作為前提?!?br/>“單靠報紙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學,是學不會真正意義上的閱讀的,必須讀杰作。”三、怎么去讀書?“我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價值,才會發現杰作的真正價值。”第二步:請大家嘗試將這些句子填寫到文章的思維導圖中,看看它們適合嵌入到哪一個部分 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適度調整。三、怎么去讀書?任務4:思考名言警句,完成思維導圖,發表我的觀點三、怎么去讀書?三、怎么去讀書?第三步:結合自身經歷,完成小型演講。(1)讀書的目的就是追求真正的修養嗎 (2)讀書的數量真的沒有什么意義嗎 (3)強迫自己閱讀名著,確實沒有任何價值嗎 (4)報紙和流行文學真的沒有閱讀的意義嗎 (5)......三、怎么去讀書?任務4:思考名言警句,完成思維導圖,發表我的觀點再讀《上圖書館》,思考王佐良先生的閱讀人生經歷了幾個怎樣的階段呢 在“公書林”讀斯蒂文生的小說時翻翻插圖、目錄,初識讀書之趣四、到哪里去讀書?在牛津大學圖書館捧著被鐵鏈鎖著的英文古籍撰寫學術論文在清華大學溫情寧靜的燈光下徜徉在西方文學的海洋“這個覆蓋眾生的蒼穹,這一頂壯麗的帳幕,這個點綴著金黃色火球的莊嚴的屋宇......人類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貴的理性!多么偉大的力量! ......”——莎士比亞四、到哪里去讀書?讀書好比“隱身”地串門,要參見欽佩的老師或拜謁有名的學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見,也不怕攪擾主人,翻開書面就闖進大門,翻過幾頁就登堂入室,而且可以經常去,時刻去,如果不得要領,還可以不辭而別,或另請高明,和它對質。——楊絳五、總結●荀子《勸學》●韓愈《師說》●毛澤東《反對黨八股》●魯迅《拿來主義》●黑塞《讀書:目的和前提》●王佐良《上圖書館》學習之道五、總結1、反思黑塞關于讀書的觀點和論述,請結合自己的讀書經驗,將你的觀點用一段完整的論述寫下來,形成一篇小型的演講稿,不少于500字。2.如果你有機會設計一個圖書館,你希望它是什么樣子的 請制作一個設計圖,展現你心目中理想的圖書館,包括以下內容:規模、樣式、布局、圖書分類方式等,并給出你安排這些設計的緣由,不少于300字。作業布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