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達一中高2024級2025年秋季第入學考試語文試題(總分:150分,考試時間:150分鐘)一、現代文閱讀(35分)(一)現代文閱讀Ⅰ(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小題。材料一:創作并不是為細節而細節。細節的存在是因為細節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人們也許會忘記作品的情節、人物,但會因一個典型細節而記住作品。細節的存在使人物形象的刻畫更為鮮活。這也是人們對細節意義的普遍性認知?!缎《诮Y婚》中的二諸葛、三仙姑等人物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這與趙樹理善于捕捉并使用細節分不開。細節在某種條件下也往往會影響作品的結構?;蛘哒f,作者會設計一種類似于“中樞”意義的細節,并圍繞這一細節來展開作品。劉慈欣的《鄉村教師》中的鄉村教師讓孩子們背誦牛頓定律的細節是整個小說結構的重心。這種“宇宙巧合”的細節使人類與宇宙中的碳基聯邦發生了奇異的聯系,進而產生了拯救太陽系的功用。在很多情況下,細節會改變作品的藝術境界,使作品的品格發生變化。當然這種變化可能是積極的,也可能是消極的。衡量的標準就在于對細節的使用是否合適。有一種情況是,由于細節的出現對作品中的社會背景、人物命運等形成某種暗示或隱喻。茅盾的《子夜》中描寫吳老太爺從傳統的鄉下進入當時燈紅酒綠的上海,立刻就暈了過去。這個細節充滿了象征意味,隱喻當時的中國社會也將面臨像吳老太爺一樣的命運。可見,細節使作品變得血肉飽滿、氣韻生動具有真實的力量和超越真實的靈動性。盡管并不是所有的優秀作家都重視細節描寫,但長于細節描寫的作家一定是優秀的。他們具有營造細節的天賦、才華,以及準確運用細節提升作品品格的卓越能力。作家首先要有藝術的敏感度。就是說作家對萬物所含的藝術可能性要有敏銳的鑒別力、感受力。如果作家沒有這種敏銳性,對萬事萬物持冷漠、麻木、僵硬的態度,就難以發現藝術的細節。作家其次要有對生活的熟悉度。不熟悉、不了解生活,不知道人們是怎樣度過每一天的,就難以表現出活色生香、充滿人間氣息的生活。而細節正隱藏在這樣的生活中。細節可能是作家捻斷數根須后創造的,但最好的狀態是在熟悉描寫對象之后的從心所欲不逾矩,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作家還要有表達的準確度。有的人認識到了細節的重要性,喜歡描寫細節,但可能這些細節或者冗雜多余或者與作品需要的藝術情境不符,或者張冠李戴,與人物的性格、精神品格相悖。這樣的細節描寫就是不妥的,甚至是失敗的。細節的準確度除了要體現人物的性格、價值觀之外,還要體現其生存的社會環境,包括經濟的、文化的與倫理的……只有準確的細節才能點石成金、錦上添花,使作品的品格得到升華,藝術的魅力得到強化。(摘編自杜學文《細節,無所不在又意味深長》)材料二:細節可以揭示出小說的秘密。小說是時間的藝術,如何在時間之流中呈現一定密度和頻次的細節,是小說藝術成敗的關鍵要素。在這里,所謂密度是指一個細節單元的體量,頻次主要是指相同或相似細節出現的頻率。一般而言,小說中的細節描寫越豐富越好,但這并不等于無原則的堆砌和羅列細節。匈牙利哲學家盧卡奇從其倡導的“總體性”出發,認為細節應該是情節之中的細節,應該是為了塑造人物、書寫命運而存在,否則就是“細節肥大癥”。所謂“肥大”不僅是細節的“量”的問題,還指細節所承擔的功能及其藝術效果。就人物塑造而言,作家常常采取外貌、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來塑造人物,但如果沒有抓住人物性格的關鍵特征,再多的細節也無法掩飾人物形象的模糊和空洞?!凹毠澐蚀蟀Y”不僅是寫作技巧問題,還是以何種姿態來面對人、書寫人的寫作倫理問題。很多推理小說的細節描寫極其嚴密和精細,但很少能塑造出光彩動人的人物形象,根本原因還是沒有把人物作為統率故事、細節的靈魂。小說往往通過“細節的洪流”來成就別樣的小說藝術。所謂“細節的洪流”,是說“眾多細節不再是懸念或者宏大敘事拋棄的多余之物,相反這是一種歷史存在”??ǚ蚩ǖ摹蹲冃斡洝酚么罅考毠澗毜孛枋隽烁窭锔郀栕兂杉紫x之后的各種變化和感受,細節不為情節發展而設置,卻有力地表現了主人公艱難的生存境遇和體驗。“細節的洪流”就是小說的主體,細節本身具有了自足性。如果沒有這些“細節的洪流”,讀者無法“原諒”一位不解釋格里高爾“為何變”“如何變”的作者。小說藝術常常通過調節相同或相似細節的出現頻次來實現不同的藝術效果。美國文學評論家米勒在《小說與重復》中寫道:“對一部小說的闡釋,在一定程度上要通過注意諸如此類重復出現的現象來完成。”理解了這種“重復”與“頻次”,也就拿到了打開小說藝術的鑰匙。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中,奧雷里亞諾上校反復制作又銷毀小金魚的細節,似乎在象征著人類永不停息地勞作、永不停息地抗爭,但這種抗爭又是徒勞的。這個多頻次的細節描寫實現了制造懸念、推進敘事、前后呼應的效果。(摘編自李曉禺《細節揭示出小說的秘密》)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細節能鮮活刻畫人物,典型細節可使形象超越情節被銘記。B.細節或隱喻社會背景,或象征人物命運,從而提升藝術境界。C.材料二指出,部分推理小說因細節過密而陷入“細節肥大癥”。D.《變形記》以“細節的洪流”為主體,細節自足,不依附情節。2.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是( )(3分)A.細節的準確運用可以提升作品的品格,但細節的冗雜和與人物性格不符的描寫會導致作品品格產生消極的變化。B.因為細節描寫能提升作品品格,所以優秀作家會將細節描寫作為作品創作的核心要素,而輕視情節架構。C.“細節的洪流”使小說擺脫了對情節發展的依賴,眾多細節自成體系,共同構建起小說的獨特藝術世界。D.小說中運用多頻次的細節描寫,就能實現制造懸念、推進敘事、前后呼應的藝術效果,因此細節的頻次越高越好。3.下列選項,最不適合作為論據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 )(3分)A.《祝?!分卸啻蚊鑼懴榱稚┑难凵褡兓瑥淖畛醯摹绊樦邸钡胶髞淼摹爸敝邸?,通過細節展現了她的精神變化,推動了情節的發展。B.《促織》中描寫村中少年“掩口胡盧而笑”的細節,表現了市井之徒的勢利心態和嘲弄態度,折射出當時社會趨炎附勢的風氣。C.《裝在套子里的人》中別里科夫反復說“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強化了人物保守、因循守舊膽小怕事的性格特點。D.《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對風雪的描寫貫穿全文,風雪越來越大,林沖的處境也越發危險,這些細節推動了情節發展,渲染了緊張氛圍。4.請簡要分析材料一的論證結構。(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請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別用一句話概括兩則材料關于細節描寫的核心觀點,并各舉一例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現代文閱讀Ⅱ(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6~9小題。次洛的可可西里(節選)龍仁青太陽快要落山了?;囊吧系娘L看著太陽就要收工回家,沒人管它們了,慢慢變得張狂起來。次洛從車窗里看到大風在荒野上肆意地奔跑著,不斷掀起一個個的旋風,原本就很稀少的枯草被風卷起來,漫天飛舞著。偶爾也有一股莽撞的風,忽然刮向大貨車,讓行進中的大貨車微微抖動一下。次洛心里想,外面一定很冷吧,如果這會兒阿爸在路口等他,一定會被凍壞了。這樣想著,次洛臉上出現了憂心忡忡的神色。①正在這時,他感覺到貨車司機看了他一眼,他急忙調整臉上的表情,轉過頭來,沖貨車司機笑了一下。貨車司機也朝著次洛露出他滿嘴的牙齒,說道:“唱首歌吧!”貨車司機的這句話說得有點突如其來,次洛愣怔了一下,還沒想好應該怎么回答,貨車司機便清了一下嗓子,唱了起來:今日同飲慶功酒,壯志未酬誓不休,來日方長顯身手,甘灑熱血寫春秋,哈哈哈哈哈哈!次洛好奇地看著他的嘴不斷張開又不斷閉合。最后他哈哈大笑的樣子讓次洛感到新奇又疑惑。“怎么樣?”師傅唱完了,意猶未盡地吧唧著嘴巴,他問次洛。“你笑什么呢?”次洛看著貨車司機,滿臉笑意地問他。師傅似乎沒聽見次洛的話,他繼而說:“我再給你唱一個你熟悉的?!闭f著,便猛地按了幾下喇叭,清清嗓子,又唱了起來:哦,我看見一座座山,一座座山川,一座座山川相連,呀啦嗦,那就是青藏高原。師傅唱完了,側臉看了一眼次洛,說:“這個熟悉吧?”“ 熟悉…… ”次洛說著,鼓起掌來。他雖然一路上受著忽冷忽熱的折磨,肚子也已經餓扁了,但大貨車司機的情緒還是感染了他。“謝謝!謝謝我親愛的觀眾朋友!”貨車司機說著,按了一下喇叭,喇叭聲長長的,穿透了呼嘯的大風。伴隨著喇叭聲,貨車司機接著說,“今天真痛快!”貨車司機說著,又哼唱起了剛剛唱過的一首歌。“你唱得真好聽。”次洛由衷地說。“謝謝你,我會繼續努力的!”貨車司機用電視里歌手謝幕的語氣說著,又問次洛:“你知道我今天為啥要拉你嗎?”貨車司機側頭看看次洛,又急忙盯住前方的路。“不知道!”“我每天開車出來,到了荒野上,就開始唱歌,大聲地唱,可惜沒有人聽?!睅煾嫡f,“今天我見你在路邊攔車,心里就想,終于有個人聽我唱歌了,真痛快! ”太陽偏西,整個天空昏暗下來。漸漸到來的黑夜一點點吞噬著荒野,讓廣袤無邊的荒野一點點地變得逼窄起來。②貨車司機打開了車燈,車燈照亮了前方的路,荒野也就變得只剩下前方的路了。不知道貨車司機唱了多少首歌,每次唱的時候,他都給自己報幕,稱自己是“歌手大貨車司機”。次洛一直靜靜地聽著,不說一句話,司機唱完了,他就給他鼓掌。貨車司機唱了一路的歌。開始的時候,他每唱完一首歌,次洛就給他鼓掌,到了后來,次洛就不再理他了,他也似乎把次洛忘了,接連不斷地唱著歌。在大貨車司機的歌聲里,汽車進入了可可西里腹地。次洛看著窗外荒蕪的風景,想起了扎門西老師。有一次,扎門西老師講到了可可西里,當他提到“可可西里 ”這四個字時,雙眼里閃爍著熠熠的光芒。③他說,可可西里是世界自然遺產,是野生動物的樂園,是我們的驕傲!說到這里,扎門西老師的目光掃過所有同學,忽然就停在了次洛的臉上。次洛以為老師要向他提問,躲開老師眼睛,低下了頭。但老師并沒有提問,卻說:“次洛同學的家就住在可可西里!”隨著老師的話,同學們都轉向次洛,次洛的頭就更加抬不起來了。“可可西里是什么樣子呢?如果簡單點兒說,就是在兩座綿延不斷的大山之間有一片廣袤的荒野,很大很大,在荒野的中間,還有一座山,就叫可可西里山。這片荒野被叫作可可西里,也是因為有了這座山。“這里的海拔很高,幾乎春夏秋冬四個季節都會下雪,下了雪,這里的山頂上就終年積雪,甚至還形成了巨大的冰川。這些雪和冰川,在太陽的炙烤下,慢慢、慢慢地融化,就形成了數不清的網狀溪流,它們流淌著,一點點聚集在一起,又形成了許多許多的湖泊。“可可西里太高了,也太冷了,所以這里很少有人來,這反而給動物們提供了安然生活的空間,所以,那些大型哺乳動物,比如藏羚羊啊,野牦牛啊,藏野驢啊,就把這里當成了自己的家…… ”在上學之前,次洛并不知道他的家鄉這么厲害,更不知道他家所在的地方已經到了可可西里腹地。自從聽了扎門西老師講了可可西里,每次提到家鄉,次洛就覺得很榮耀。次洛就這樣沉浸在對往事的回憶之中,正在唱歌的大貨車司機忽然停了下來,他側臉看看次洛,對次洛說:“喂,小孩兒,你在聽我唱歌嗎?”此刻的次洛顯得神情有些恍惚,聽到貨車司機問話,急忙從回憶里抽身出來,強打起精神:“聽著呢,一直聽著呢!”次洛說著,又鼓起了掌。天已經完全黑了,夜幕籠罩著可可西里,凜冽的寒風呼嘯而過,卷起荒原上的沙塵。“要不,你也唱一首?”貨車司機忽然說。“我唱得不好聽! ”“那不要緊,來一首吧!”說著,貨車司機又大聲說道:“④各位觀眾,下面有請來自可可西里的小歌手……嗯,對,你叫什么名字來著? ”“我叫次洛?!?br/>“對不起!”貨車司機說著,又提高聲音,“下面有請來自可可西里的小歌手次洛為大家唱一首歌,大家歡迎!”說著,使勁按了幾下喇叭。次洛一下想起了他的阿爸經常唱的一首歌,便說:“那好吧,我唱。”說著,便唱了起來:我的家鄉啊,家馬和野馬一起奔跑,藏羊和羚羊一起覓食,麻雀和山雀一起鳴叫,格桑和邦錦一起綻放。哦,我的家鄉啊……次洛唱完了,貨車司機立刻按了幾下喇叭,接著高聲喊道:“再來一首要不要?”“要!”喊完了,他側臉看了一眼次洛,揚了揚下巴,示意次洛再唱一首。次洛急忙擺手,又指了指前方的路:“我要下車啦! ”次洛剛說完,貨車司機便踩著剎車,減慢速度,把車停了下來。(有刪改)6.下列對文中畫橫線句子內容的理解和賞析,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第①處畫線句中次洛“急忙調整臉上的表情”,表明他既不想讓司機知道自己內心的擔憂,也不愿意傳遞負面情緒給他。B. 第②處畫線句寫“車燈照亮了前方的路”,荒野的黑暗和車燈的光亮形成視覺沖突,象征身處困境的次洛對光明的追尋。C. 第③處畫線句運用排比的手法,強調了可可西里在生態保護中的地位,旨在引發讀者對可可西里生態保護等問題的思考。D. 第④處畫線句寫貨車司機忘記了次洛的名字,從中可看出貨車司機一直沉浸在“歌手”的世界中,忽視了身邊次洛的存在。7.下列對文本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貨車司機清嗓子、使勁地按喇叭、模仿電視里歌手謝幕的語氣說話,這些描寫使貨車司機的形象更鮮明。B. 次洛從上課時“躲開老師眼睛 ”到現在主動唱歌,這一轉變說明他在司機的感染下,敢于主動表現自己。C. 文章插敘了扎門西老師對可可西里的介紹,這既豐富了文章的內容,也為后文次洛唱家鄉的歌做了鋪墊。D. 本文主要通過貨車司機和次洛的對話來推動情節發展,從他們的對話中也可以看出二人不同的性格特點。8.文中多次出現對荒野環境的描寫,有什么作用?請結合文本,簡要回答。(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本文以“歌聲 ”貫穿全文,但在貨車司機和次洛的心中,“歌聲”有著不同的意義,請結合文本,簡要分析二者的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文閱讀(37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題。材料一:臣聞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則士勇。是以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 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無四方,民無異國,四時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無敵也。今乃棄黔首以資敵國,卻賓客以業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謂“藉寇兵而赍盜糧”者也。(節選自李斯《諫逐客書》)材料二:君人者,誠能見可欲則思知足以自戒,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則思謙沖而自牧,懼滿溢則思江海下百川,樂盤游則思三驅以為度,憂懈怠則思慎始而敬終,慮壅蔽則思虛心以納下,想讒邪則思正身以黜惡,恩所加則思無因喜以謬賞,罰所及則思無因怒而濫刑。總此十思,弘茲九德,簡能而任之,擇善而從之,則智者盡其謀,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爭馳,在君無事,可以盡豫游之樂,可以養松、喬之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勞神苦思,代下司職,役聰明之耳目,虧無為之大哉!(節選自魏征《諫太宗十思疏》)材料三:臣聞先王之制祿也居其位而不行其職者誅是以上無虛授下不隱情。臣竊觀今之備位素餐不得其職者,莫過于臣輩。臣聞太宗文皇帝時,王圭、魏征為諫官,文皇雖宴游寢食之間,王、魏實在其所。用至于文皇發一言,則王、魏善之而后出,舉一事,則王、魏慮之而后行。以文皇之明,合王、魏之智,是以舉無遺事,言有典常。文皇猶以為視聽之未廣也,因命三品以上入議軍國大政,必遣諫官一人隨入以參驗之。當是之時,司股肱耳目之任者,有君臣之義焉,有父子之恩焉,有朋友之歡焉。是以否無不替,可無不行,不四三年,而天下大理,蠻夷君長帶刀入侍者,不可勝計。豈干戈征伐之所致乎 蓋擁蔽之患銷,而幽遠之情達也。若此然后可以稱天子之諍臣矣。近之司諫諍者則不然,大不得備召見,次不得參時政,排行就列,累累而已。(節選自元稹《論諫職表》)10. 材料三畫波浪線的部分有三處需要斷句,請用鉛筆將答題紙上相應位置的答案標號涂黑,每 涂對一處給1分,涂黑超過三處不給分。( )(3分)臣聞先王之制[A]祿也[B]居其位[C]而不行其職者[D]誅[E]是以上無虛授[F]下不隱情。11. 下列對材料中加點的詞語及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黔首,指平民、老百姓。黔,黑。平民百姓以黑巾覆頭,故稱“黔首”。B. 藉,同“借”,借給,與《陳涉世家》“藉第令毋斬”的“藉”意思相同。C. “則思知足以自戒”與《齊桓晉文之事》“樹之以桑”的“以”用法不同。D. 蓋,表示原因,與《庖丁解?!分小凹忌w至此乎”的“蓋”意思不同。12. 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 李斯在分析五帝三王天下無敵的原因之后,指出驅逐客卿會導致天下人才不敢入秦的嚴重后果,前后形成對比。B. 魏征認為君王若能做到“十思”,并光大九德,文武大臣就不必再勞神苦思,而可以享受出游之樂、頤養天年。C. 元稹指出,唐太宗倚重諫官王圭、魏征,宴樂休息將二人帶在身邊, 發言舉事都要經他們思慮謀劃后方才施行。D. 李斯之“書”重視說理,魏征之“疏”分條陳述,元稹之“表”言語懇切,三者都體現出身為臣子的責任擔當。13. 把材料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8分)(1)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4分)(2)以文皇之明,合王、魏之智,是以舉無遺事,言有典常。(4分)14. 元稹認為諫官的職責是什么 請根據材料三簡要概括。(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詞,完成第15—16小題。賣花聲 題岳陽樓①張舜民木葉下君山??账?。十分斟酒斂芳顏。不是渭城西去客,休唱陽關。醉袖撫危欄。天淡云閑。何人此路得生還?;厥紫﹃柤t盡處,應是長安。【注釋】①元豐六年(1083),詩人獲罪貶往郴州,途經岳陽樓,登樓而作本詞。15. 下列對這首詞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是( )(3分)A. 起首兩句勾畫出一幅洞庭葉落、水空迷蒙的秋天景象,渲染了浩渺凄迷的意境。B. 詩人因遭貶來到此地,又將離此南行,內心十分苦悶,聽曲自斟全無半點笑容。C. “醉袖”用借代的修辭,以衣飾代人,不言醉臉、醉眼,而言醉袖,富有想象之美。D. 詞的上闋寫樓內宴飲,下闋寫樓外遠望,詞人因醉酒而吐露真情,結構安排自然合理。16.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拆,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山北,憑軒涕泗流?!边@是杜甫登臨而作《登岳陽樓》。結合具體詩句,比較兩首詩詞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杜牧《阿房宮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譴責了秦統治者搜刮老百姓的財物一點都不放過,用起來卻毫不吝惜的做法。(2)舟與古代文人似乎有不解之緣。王安石《桂枝香 ·金陵懷古》和張孝祥《念奴嬌 · 過洞 庭》中含有“舟”的詩句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鼓勵學生積極發言,體現了民主的教育風格。三、語言文字運用(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小題。“水”類成語別巨一格,不僅具有物質文化的特殊意義,還韻含精神文化、行為文化的深遂涵義,能從獨特視角竭示中華民族的思想觀念及思維模式。水作為生態系統的基礎,以其順應性、流動性、平衡性、滋養性等特性,象征著和諧與平衡,甲 。和合共生的哲學智慧貫穿于人們對自然和社會關系的認知與處理。例如,成語“細水長流”,比喻節約使用財物或精力,使之能夠持久,體現了人們對持續和諧狀態的追求;“山清水秀”,形容山水景色優美、環境宜人,展現了人們對自然環境和諧之美的贊賞和向往。水”類成語還傳遞著中華傳統文化的價值觀念與道德標準,如“一碗水端平”體現中華民族在處理人際關系和事務時所倡導的公平、公正、客觀、平等的價值觀念,鼓勵人們在社會生活中追求正義,保持公正無私的處事態度。成語“上善若水”不僅是一種哲學思想,也是中華民族價值取向的一種體現?!吧仙啤敝械? 乙 ,“善”表示“美好、善良、具有高尚品德”的意義,與“惡”形成鮮明對比。由此,“上善”指最高境界的善,即最善?!吧仙迫羲背鲎浴兜赖陆洝?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边@句話強調了水的無私、柔和、包容、適應等特質,這些特質不僅是道家哲學中“道”的體現, 丙 。老子認為,人們可以通過向水學習,從而培養自己的道德修養,進而達到內心的平和與和諧。①“水”類成語宛如一面鏡子,②映照出中華傳統文化的璀璨光輝,③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提供了寶貴資源,④要守護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這一根脈,⑤使之在新時代迸發出新的力量。18.文中第一段有多處錯別字,請找出兩處并加以改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 下列詞語與文中加點的“山清水秀”結構完全相同的一項是( )(3分)A. 山高水長 B. 水乳交融 C. 源頭活水 D. 飲水思源20. 請在文中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 每處不超過15個字。(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文中第四段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表述不當,請指出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準確流暢,邏輯嚴密,不得改變原意。(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文中老子認為人們應該向水學習,請另寫一個包含“水”字的成語(試卷中出現的 “水”字成語除外),并分析該成語中水的特點及其帶給你的啟示。(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①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子罕》)②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大學之道》)③無羞惡之心,非人也。(《人皆有不忍人之心》)④慎終如始,則無敗事。(《〈老子〉四章》)春秋戰國“百花齊放、百家爭鳴”,諸子散文光耀日月,化育后世。讀了以上四句話,作為當代青年,你有怎樣的感觸與思考?請選擇其中一句話為基礎確定立意,并合理引用,寫一篇文章。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詩歌除外);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達一中高2024級2025年秋季入學考試語文試題(答案)1.CC.“部分推理小說因細節過密而陷入‘細節肥大癥’”錯誤。根據材料二“部分推理小說的細節描寫極其嚴密和精細,但很少能塑造出光彩動人的人物形象,根本原因還是沒有把人物作為統率故事、細節的靈魂”可知,這是說推理小說沒抓住人物這一靈魂,并非因細節過密陷入“細節肥大癥”。2.AB.“輕視情節架構”錯。結合材料一“并不是所有的優秀作家都重視細節描寫,但長于細節描寫的作家一定是優秀的”和材料二“細節應該是情節之中的細節”可知,原文并未說優秀作家“輕視情節架構”。C.“使小說擺脫了對情節發展的依賴”錯。根據材料二“小說往往通過‘細節的洪流’來成就別樣的小說藝術……細節本身具有了自足性”可知,原文只是說細節具有“自足性”,并非“擺脫依賴”。D.“因此細節的頻次越高越好”錯。材料二以《百年孤獨》為例說明“多頻次的細節描寫實現了制造懸念、推進敘事、前后呼應的效果”,但未主張“頻次越高越好”,選項過度推斷。3.B材料二強調“在時間之流中呈現一定密度和頻次的細節,是小說藝術成敗的關鍵要素”。A.“多次描寫祥林嫂的眼神變化”體現細節的重復與變化(頻次)推動情節,適合。 B.僅單次細節刻畫人物,未體現“密度”“頻次”,不適合。C.“反復說”體現重復細節(頻次)強化人物性格,符合。 D.“貫穿全文”構成“細節的洪流”,適合。4.①材料一采用總分結構。②開篇提出“細節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這一總論點。③接著從“細節能鮮活刻畫人物”“細節能影響作品結構”“細節能改變作品藝術境界”等方面分述,論證細節對作品的重要性。④最后指出優秀作家具備營造和運用細節的能力,以及準確運用細節的要求。 (每點1分,共4分)5.①材料一核心觀點:細節具有提升作品品格的功能,準確運用細節能使作品更具價值。例如《小二黑結婚》中,二諸葛、三仙姑的細節描寫,生動刻畫人物形象,提升作品感染力。②材料二核心觀點:細節描寫的密度和頻次是小說藝術成敗的關鍵要素,細節應服務于塑造人物和書寫命運等。比如《變形記》用大量細節展現格里高爾變成甲蟲后的變化和感受,有力表現主人公艱難處境,這些細節具有自足性。(觀點2分,舉例1分,共6分)6.AB.“象征身處困境的次洛對光明的追尋 ”錯,此處僅為客觀描寫黑夜中車燈照亮前行的情景,并無“象征身處黑暗的次洛對光明追求”。C.“旨在引發讀者對可可西里生態保護等問題的思考”錯,內容旨在突出可可西里的重要性和自豪感,而非“引發讀者對生態保護等問題的思考”。D.“忽視了次洛的存在 ”錯,司機忘記次洛的存在,是因他沉浸在模仿歌手報幕的情境中,營造互動氛圍,并非“忽視次洛的存在”。7.BB.“主動唱歌”“ 能主動勇敢地表現自己 ”錯。原文次洛“躲開老師的眼睛”是因為被同學注視而害羞;他唱歌是因司機鼓勵,且唱的是阿爸常唱的家鄉歌曲,更多是對家鄉情感流露,而非“敢于主動表現自己”。8.①渲染氛圍,開篇“風肆意奔跑 ”“枯草漫天飛舞 ”等描寫,渲染了荒野惡劣與孤寂的環境;②烘托人物,用荒野的廣袤、荒涼,烘托次洛對家鄉復雜情感,也反襯出貨車司機熱情、樂觀的性格;③推動情節,荒野的偏遠與惡劣,讓次洛擔憂阿爸、需搭車回家、與司機相遇等情節,合理推進;④體現主題,展現可可西里的獨特環境,為“次洛的可可西里 ”這一主題背景做鋪墊,凸顯家鄉的特殊。(每點2分,共6分,答對任意3點即給滿分。)9.①貨車司機的“歌聲 ”是自我表達與情感釋放的載體:排解孤獨感,尋求“被傾聽 ”的滿足感;②次洛的“歌聲 ”是連接家鄉情感的紐帶:表現家鄉的美好,抒發對家鄉的熱愛與自豪之情。(每點2分,共4分,答對任意2點即給滿分。)10.BEF句意:臣聽說先王制定俸祿制度,擔任職位卻不履行職責的人會被懲處,因此在上位者沒有空頭授予的職位,在下者不會隱瞞實情。11.BB.兩者意思不同,“藉第令毋斬”的“藉”表示假設。12.BB.“不必再勞神苦思,而可以享受出游之樂、頤養天年”說的是君王。13.(1)河海不舍棄細小的水流,所以能成就它的深廣;君王不拒絕民眾,所以能彰顯他的恩德。(“擇”“就”“卻”各1分,句意正確1分)(2)憑借文皇的圣明,加上王圭、魏征的智慧,因此做事沒有遺漏,言談合乎典章常道。 (“明”“遺”“言”各1分,句意正確1分)14.①參議時政,完善決策;②消除壅蔽,通達民情。((答對一點1分,答對兩點3 分)材料三參考譯文:臣聽說先王制定俸祿制度,擔任職位卻不履行職責的人會被懲處,因此在上位者沒有空 頭授予的職位,在下者不會隱瞞實情。臣私下觀察如今空占職位、無功受祿而不履行職責的 人,沒有超過我們這些人的。臣聽說唐太宗文皇帝時期,王圭、魏征擔任諫官,文皇即使在 宴飲游樂、休息進食的時候,王圭、魏征也確實在場,至于文皇帝每開口講一句話,都要經 過王圭、魏征認為對后才說出;每做一件事,都要經過王圭、魏征思慮后才施行。憑借文皇 的圣明,加上王圭、魏征的智慧,因此做事沒有遺漏,言談合乎典章常道。文皇還認為自己 的視聽不夠廣遠,于是命令三品以上官員入朝參與商議軍國大政時,必定派遣一名諫官跟隨 進入來檢驗得失。在那個時候,擔任輔佐君主充當耳目重任的人,既有君臣的道義,又有父 子的恩情,還有朋友的歡洽。因此不好的政令沒有不被廢除的,可行的措施沒有不被施行的, 不到三四年,天下就得到大治,攜帶佩刀前來侍奉的蠻夷首領,多得數不清。這難道是靠武 力征伐達到的嗎 大概是因為堵塞蒙蔽的隱患消除了,幽深遙遠的情感也能通達。像這樣之 后,才能夠稱得上是天子的諍臣啊。如今擔任諫諍職責的官員卻不是這樣,大都得不到皇帝 的召見(以進言),也不能參與時政決策,只是按班次排列在朝列中,(看起來)很多而已。15.BB.“內心十分苦悶,聽曲自斟全無半點笑容”錯誤,“十分”二字,寫的是歌妓給詩人斟滿酒;“斂芳顏”,即斂眉、斂容,寫的是歌妓的情態。16.相同點:兩首詩詞都表現了詩人流落江湖、報國(忠君)無門的苦悶。不同點:①張詞既有對自身遭貶、前路迷茫的怨憤和無奈,又有思君戀君,渴望再得君王重用的期待。②杜詩既有對自身年老多病、漂泊無依的感傷,亦有對國家動蕩、百姓疾苦的關切與憂心。(一點2分,共6分)17.(1)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2)彩舟云淡,著我扁舟一葉(3)以吾一日長乎爾,毋吾以也18.①“巨”改為“具”;②“韻”改為“蘊”;③“遂”改為“邃”;④“竭”改為“揭”。(每處1分,任改兩處即可得滿分,只找出錯別字但沒有修改正確,不得分)19.A本題考查對詞語結構的分析能力?!吧角逅恪?并列結構,“山清”和“水秀”是兩個主謂短 語,且“山清”和“水秀”之間是并列結構; A 項“山高水長”,并列結構, “山高”和“水長”是兩個 主謂短語,且“山高”和“水長”之間是并列結構; B 項“水乳交融”,主謂結構,“水乳”是主語,“交 融”是謂語;C 項“源頭活水”,偏正結構,“源頭”用于修飾“活水”,表示“活水”的來源或屬性; D 項“飲水思源”,連謂結構,“飲水”是謂賓,“思源”也是謂賓,比喻不忘其本;故選 A。20.甲:展現了和合共生的哲學智慧。乙 : “上”表示“最”的意義/“上”表示“最高境界”的意義。丙:而且是/更是/也是人們應該追求的道德修養/道德標準。(每處2分,語意相近即可)21.序號:③,修改為:為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提供了寶貴資源/為實現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目的 提供了寶貴資源;序號:④,修改為:人們/青年/我們要守護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這一根脈。(每處2分,序號1分,修改正確1分)22.示 例 :①成語:滴水穿石。(1分)②水的特點:目標堅定、持之以恒。(2 分)③啟示:面對復雜知識或長期目標,需像水滴一樣保持耐心,通過每日積累微小進步,如堅持每天記 背單詞,堅持一筆一劃練習書法等,最終實現質的突破。(2分)(其他包含“水”字的成語也可;特點概括需緊扣成語含義,提煉水的核心特質(如堅持、柔韌、包 容等),籠統作答(如“水很厲害”)酌情扣分;啟示需具體聯系學習或生活場景(如學習方法、面對挫 折、人際交往等),脫離實際空談“道理”酌情扣分)23.略23.范文1:論“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孔子曾經說過:“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這句話出自《論語》的子罕篇,它的意思是有智慧的人不會惑,有仁德的人不會憂慮,有勇氣的人不會恐懼。首先,我們要明白什么是“知者”?!奥斆鳌迸c“智慧”是不同的,“聰明”按照字典的解釋可為“耳聰目明”。這往往是后天所形成的,代表頭腦靈光,反應迅速。而“智慧”常常由先天所得,并非可從后天簡簡單單的練習里獲得。這種先天的靈光如果真要想后天練習,就要“悟道”了。只有明白了“道”的人,才可稱之為“知者”這道有許多條,我們只有找到自己的那一條才算初步踏上了求道的漫漫長路,離得道還有很長遠的一段距離。孔子說過“四十不惑?!笨鬃邮俏覀児J的一位圣人,他是一位得道的知者。他的道便是“儒道”。在春秋這個戰爭頻繁的亂世,眾生因失去了曾經對“天道”的信仰,普遍表現出了浮躁的心態。所以一些知者挺身而出,用畢生的精力去尋找道,并為實現它而不斷努力。雖然他們的道不同,但他們都是思想領域的無冕之王。現實中充滿了形形色色的假象,我們這些普通人往往被事物的表面假象所迷惑,而不能了解到真實的本質。一旦我們陷入眾多假象的漩渦之中,便會產生迷惑之感。殊不知,我們在假象里辛辛苦苦做的決定都只是徒勞罷了。我覺得要做到不被外物所惑的境界,首先要做到不被自己所惑。一個真正的知者應該對自身的心靈世界有著深刻而明晰的了解。心如明鏡時時勤拂拭。對于一些心靈的塵埃必須時常清除。不然,長久以往,蒙塵的心鏡將不復射出智慧的光芒。所以,儒家以“仁義禮智信”作為衡量人的標準,時時將自己的行為與這些標準對照,找出自己的不足。有了這些標準,我們做事生活也就有了參照物。這樣才可以做到不惑。“賢哉,回也。一策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边@段話是孔子對顏回賢德的贊嘆。其實孔子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人呢。不義而富且貴,對于夫子來說就如同浮云。仁者是愛人的,他主張必須要達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境界。因此,要真正成為一個仁者并非容易的事,他應該要有“博學于文,約之以禮”的修養,“篤信好學,守死善道”的精神,“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的品質。只有這樣,方能實現“已欲立而立人,已欲達而達人”的人生境界。仁者擁有強大的內在精神力量,對于自己所選擇的人生道路具有堅定的信念。因此,他們往往不會被外界的一時的不如意所打擊到。這外界的困境反而被他們當作是練心境的考驗。所以盡管貧窮,他們依然安貧樂道。當權貴們享受著如浮云般變換的榮華富貴時,他們沉浸在孔顏之樂中感受著永恒的安寧。這樣的仁者又怎么會憂慮呢 仁者的目的是希望實現天下太平,社會和諧。由于仁者待人處事符合禮的規范,因此他們不會被外在的人事紛爭所打擾,也不會時時懷著一顆憂慮的心。常人都認為暴虎馮河,死而無悔,臨難不茍,義無反顧為勇,但家卻認為這樣的勇只是狹義的小勇。如果只是毫無目的的逞一時之意氣,這就連勇也稱不上,只是一介不成大器的葬夫。孟夫子認為真正的勇乃是成敗利鈍,非所逆睹,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才是廣義的勇。真正的勇者可稱為“大丈夫”,胸中充塞著“浩然正氣”。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對外,這樣的人不畏懼權貴,敢于正視社會上不公平的現象,并盡自己的全力去改善它。對內,這樣的人一日三省己身,敢于正視自己的不是與缺點并用至高的道德標準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盡量向完滿的人格靠近。同時,智與仁也要借助于勇。如果光有智慧,看清前方的道路與自己的缺點,卻沒有勇氣去追求和改正。這智慧便是徒勞的,它只會給你帶來苦惱和后悔。同樣的,如果光有仁德,心懷仁,看清了社會不公的源頭,卻沒有勇氣去為之改變和抗爭。這仁德便不會傳播開來,在廣闊的社會土壤里生根發芽。這種不會傳遞的仁德遲早會被埋沒在心間。南懷瑾先生說過:“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乃是我們每個人所應當追求的目標。這三種品德相輔相成,缺一不可。智與仁以勇為支持,勇以智與仁為基礎。相信我們每個人都有提升自我修養與改善社會的美好愿望,那么,讓我們從“知、仁、勇”開始做起吧!范文2:自天子以至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禮記》有云,“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即提升自身的素質,這是立身之本。唯以修身為本,方能筑牢民族精神。以修身為本,要有仁愛之心。孟子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弊罱?,一名司機奮不顧身沖出車外救人的消息沖上熱搜。這名司機名叫張志德,在此之前,他有過類似的情況。在他看到一位母親抱著孩子即將投水時,他義無反顧地沖出車外,拉住了他。難道他不害怕嗎 如果他的力氣小一點,他也會墜入海中。但最終,他的不忍人之心戰勝了他內心的怯懦。在他救回這對母子后,車上的乘客對他表示理解,并且開導這位母親正是由于乘客們的不忍人之心,才讓這位母親義有了活下去的希望。由此可見,仁愛之心在提升自我方面有著重要作用。以修身為本,要有克制之心。“一日克已復禮,天下歸仁焉”。人都是有惰性的,有私欲的,但為什么會出現錢學森、南仁東、黃大年這樣的榜樣 因為他們懂得克制私欲,舍小我為大我。“北京明白",在神州13飛升時期多次火爆全網,以高見為代表的95后成員在神舟13號飛行期間,時刻密切關注航天員的消息,不敢有一絲懈怠,整整天都堅持在自己的崗位上,直到說出恭喜神舟13成功入軌,才露出了疲的笑容他們也很累,但他們克制住了自我的私欲,選擇堅守崗位。由此可見,克制之心能助推修身。以修身為本,要有勞動之心。”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做到仁德,做到修身,靠的是自己的勞動,凡是空想沒有任何的價值,需要學會實踐,尤其要學會勞動。55年的接續奮斗,三代人的不懈努力,在他們的勞動下,塞罕壩由沙漠變為綠洲在一代又一代北斗人的不懈追求下,他們用勞動實現了中國北斗衛星全球導航。在工人們的勞動下,港珠澳大橋成功建設,震驚世界。他們都通過勞動將小我上升為大我,他們的身心素質在不斷提高,他們體現了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不斷筑牢??梢?,修身需要勞動,切忌空想空談。生活中平凡的人很多,但一些以修身為本、擁有善心的人卻能夠不平凡。他們的身上體現著團結、自強不息、勤勞勇敢,而這些正是民族精神的精華所在。由此可見,唯以修身為本,方能筑牢民族精神!范文3:無羞恥之心,非人也孟子云:“無羞惡之心,非人也?!毙邜u之心,乃人性之重要標志。人有羞恥之心,方能知榮辱、辨是非,進而修身立德,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反之,若無羞恥之心,則與禽獸無異。羞恥之心,是對錯誤行為的自我反省。古往今來,多少仁人志士因羞恥之心而成就非凡人生。越王勾踐,曾兵敗于吳王夫差,淪為階下囚。在吳國為奴期間,他受盡屈辱,但他并未因此而沉淪。相反,他時刻牢記自己的失敗和恥辱,臥薪嘗膽,發憤圖強。最終,他憑借著頑強的意志和不懈的努力,一舉擊敗夫差,實現了復國雪恥的壯舉。勾踐之所以能成就霸業,正是因為他心中有強烈的羞恥之心,這種羞恥之心促使他不斷自我反省,努力進取。羞恥之心,也是對道德底線的堅守。在當今社會,我們時??吹揭恍┤藛适Я诵邜u之心,為了一己私利,不擇手段地做出各種違背道德和法律的事情。比如,某些商家為了追求高額利潤,不惜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坑害消費者;一些官員貪污受賄,濫用職權,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這些人之所以會做出如此惡劣的行為,就是因為他們失去了羞恥之心,忘記了自己的責任和義務。而那些有羞恥之心的人,即使面臨巨大的誘惑,也會堅守道德底線,不為所動。他們明白,一旦突破了道德底線,就會失去做人的尊嚴和價值。羞恥之心,更是對社會公序良俗的維護。一個社會的和諧穩定,離不開人們對羞恥之心的共同堅守。當每個人都有羞恥之心時,就會自覺遵守社會公德,尊重他人的權利和尊嚴,從而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相反,如果人們都沒有羞恥之心,那么社會必將陷入混亂和無序。例如,在公共場合大聲喧嘩、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不僅破壞了環境,也影響了他人的心情。如果人們都能意識到這些行為的不當之處,并感到羞恥,那么這些不文明現象就會大大減少。然而,在現實生活中,也有一些人缺乏羞恥之心。他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甚至對自己的錯誤行為進行百般辯解。這種現象令人擔憂,它不僅會侵蝕人們的心靈,也會破壞社會的道德基礎。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羞恥之心的培養,從家庭、學校、社會等各個方面入手,加強道德教育,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榮辱觀。“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弊屛覀兌紦碛行邜u之心,以羞恥之心為鏡,時時對照自己,不斷反思自己的行為,努力做一個有道德、有良知、有責任感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我們的社會才能更加和諧美好。范文4: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一位成功登上珠穆朗瑪峰的運動員在分享經驗時,強調了兩個字:下山?!吧仙饺菀紫律诫y”,因沉浸于登頂喜悅而麻痹大意,在下山時迷路、失足的登山者,并不鮮見。這啟示人們,要想避免功敗垂成,重在做到慎終如始。靡不有初,鮮克有終。慎初而未能慎終,往往容易釀成人生之憾。現實中,少數黨員干部淡漠了理想信念,逐漸忘卻了初心,沿著錯誤的方向漸行漸遠。有的滿足于小勝,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睡大覺,抱殘守缺、不思進??;有的干事三分鐘熱度,經不起時間考驗,半途而廢、留下爛攤子;有的一開始能做到克己奉公,但沒能抵御一而再、再而三的誘惑,結果墜入貪腐的深淵;有的在提拔前撲下身子干事創業,一走上領導崗位便脫離群眾,沾染上官僚氣。事實證明,做事若不能慎終,往往會功虧一簣、前功盡棄;做人若不能慎終,則容易走入歧途、誤人誤己。慎始不難,難的是慎終如始、從一而終。新中國成立前夕,在從西柏坡前往北京的路上,毛澤東同志反復提醒共產黨人防止“糖衣炮彈”“決不當李自成”。因為李自成進京僅42天,就在腐朽墮落中揮霍了10余年的起義成果,未能擺脫“其興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命運。正因此,開好局、起好步十分重要,但始終兢兢業業、一以貫之,才能完成量的積累、實現質的飛躍,同時避免在收尾時犯錯。否則,隨著創業初期的熱情與斗志逐漸消退,當勝利在望的驕傲和按部就班的怠惰占據了上風,個體就很難保持理性與冷靜,事業就難免出現“爛尾”的結局。編筐編簍,貴在收口;善始善終,須久久為功。收官階段,最考驗人的品質、素質和能力。越是接近目標,越應上緊發條,絕不能“一篙松勁”;越是抵近終點,越應堅持不懈,而不能“鳴金收兵”。成功往往來之不易,但喪失取得的成果,卻輕而易舉?!皬纳迫绲牵瑥膼喝绫馈薄jJ關奪隘、行穩致遠,解決前進道路上的難題,根本要靠堅持不懈地抓常、抓細、抓長。從一輩接著一輩干的愚公精神,到一錘接著一錘敲的釘釘子精神,都提醒我們:目標不變、方向不偏、干勁不減,是打通“最后一公里”、成就“天塹變通途”的關鍵。馬拉松比賽中有一個35公里附近的“極限關口”,選手只要熬過了接近體能極限的艱苦時段,最后一程便會一馬平川;足球比賽結束前10分鐘容易出現進球,領先球隊必須在最后時刻仍保持專注、嚴密防守,堅持到終場哨音結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這個質樸的道理,值得每一個人認真思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四川省達州市達一中高2024級2025年秋季入學考試語文試題.docx 四川省達州市達一中高2024級2025年秋季第入學考試語文試題(答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