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2張PPT)1997年7月1日,零點的鐘聲響徹寰宇,向五湖四海莊嚴宣布:中國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香港回歸祖國。據統計,6月30日當天現場至少有778家媒體,8423人登記對此進行采訪。一時之間,無數新聞報道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在眾多新聞報道中,《別了,“不列顛尼亞”》榮獲第八屆中國新聞獎一等獎 。別了,不列顛尼亞作者署名為周婷、楊興,實際上它是由周樹春、胥曉婷、楊國強、徐興堂四人的名字各取一部分組成的。選自《1949-1999新華社優秀新聞作品選集·對外新聞選》其中周樹春是新華社副總編輯,《參考消息》報社社長。《別了,“不列顛尼亞”》了解作者標題含義不列顛尼亞號,1953年4月16日由英女王伊利沙白二世主持下水禮,1954年1月11日首航。是英國歷史上第87艘王室游艇,是英國最有名的游輪,也是唯一一艘以“不列顛尼亞”命名的皇家游艇。北京條約租期99年1898年租借新界7月1日生效1841年英國強占香港島1842年中英《南京條約》1860年中英《北京條約》歷史滄桑在1919年的巴黎和會中國代表都曾提出收回租借地的要求。孫中山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的宣言中,明確提出了廢除帝國主義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1945年抗戰勝利后,蔣介石政府本來可以有機會收回香港,但蔣介石在美國和英國的重壓面前放棄了收復香港的機會。香港問題的由來落后就要挨打,弱國無外交文體知識新聞是對新近已經發生或正在發生,或早已發生卻是新近發現的有價值的事實的及時報道。新聞狹義—消息廣義通訊1.人物通訊2.事件通訊3.工作通訊4.風貌通訊消息新聞評論特寫訪談新聞六要素Who(何人)What(何事)When(何時)Where(何地)Why(何因)How(如何)新聞的一般結構:標題、導語、主體、背景、結語標題:全文的“眼睛”,可以只有一個大標題,有時也有引標和副標。概括新聞內容導語:一般是開頭第一句或第一段。是對事件或事件中心的概括。主體:正文部分,是導語內容的具體化。闡述生動、具體的新聞事實。新聞的主要結構背景:對新聞事實進行解釋的事實材料。結語:用來小結、展望、評價、激勵等。文體知識倒金字塔結構標題、導語、主體是新聞中必不可少的,背景和結語有時則蘊涵在主體里面,有時省略。標題 《別了,“不列顛尼亞”》導語主體背景結語按照新聞的基本構成對本文進行層次劃分(第1段)香港末任港督乘“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第2—10段)敘述了中央關于香港政權交接的一系列儀式港督府變遷(4)、英國艦長帶領士兵占領港島(7)、英國對香港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8)(第11段)敘述英國對香港管治的開始與結束表明港督將永遠成為歷史,今后香港再也不會由港督來統治。場景一中國即將接管香港,英國必須撤離。歷史材料:第4段6月30日下午4點30分,末任港督彭定康告別港督府,降下港督旗幟。(2—4段)(第一次降旗)。彭定康和女兒離開總督府現實場景和歷史材料交織標志:被英國統治了156年的香港終于回到了祖國母親的懷抱。場景二中國即將接管香港,英國必須撤離。歷史材料:第7段晚6時15分至7時45分,添馬艦東面廣場舉行告別儀式(5—7段)(第二次降旗)彭定康接過降下的旗幟現實場景和歷史材料交織標志: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統治的結束,從此中國將對香港行使主權。場景三中國即將接管香港,英國必須撤離。歷史材料:第8段七月一日子夜時分,最莊嚴的政權交接儀式,米字旗香港最后一次降落,五星紅旗冉冉升起。(8—9段)(第三次降旗)米旗落幕 五星升起現實場景和歷史材料交織現實場景和歷史材料交織標志:英國統治的結束,香港已經回歸祖國。場景四7月1日零點40分,查爾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顛尼亞”號離開香港。(10-11段)時間 新聞事實 新聞背景30日下午 告別在港島半山拉開序幕 曾居住過25任港督的庭院4時30分 港督旗幟降落 每一位港督離任都舉行降旗儀式4時40分 港督離開港督府 港督府的歷史6時15分 告別儀式 150多年的英國管治7時45分 第二次降旗儀式 156年前英國占領香港30日最后一分鐘 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落 英國對香港長達一個半世紀的殖民統治0時40分 “不列顛尼亞”離港 大英帝國從海上來1、補充新聞事實,豐富了新聞的內容。(內容)2、形成今昔對比,不僅使現實場景有畫面感,還使人感受到深厚的歷史內涵,從而產生歷史縱深感。(效果)3、在今昔的滄桑巨變中,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儀式本身的現實意義——對香港回歸的喜悅與自豪感。(主題)現實與歷史交織的手法有何作用?①增強所記錄的歷史事件的真實性、可信度。②體現了盼望回歸的激動和急切心情。③體現了這一莊嚴的歷史時刻的來之不易和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時間寫得特別準確、緊密有什么作用?倒裝句式,突出“別了”,強調長達一個半世紀的英國殖民統治徹底終結,隱含對香港回歸的喜悅之情和民族自豪之情。3運用一語雙關的表現手法,不列顛尼亞號不僅指英國王室皇家游輪,也指英國的殖民統治,意味深長,具有獨特性。2運用借代的修辭手法,以不列顛尼亞代指英國或英國的殖民統治,十分巧妙,突出而形象地宣告了英國統治的終結。11.如何理解“別了,‘不列顛尼亞’”這一標題的含義?使用了什么手法?本文通過描述中英香港交接儀式的四個場景,出色地記錄了象征英國殖民統治的“不列顛尼亞”號撤離香港的最后歷史時刻,充分表現了香港回歸這一深刻的歷史主題,表達了作者對中國政府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無比欣喜、自豪之情。【2019全國Ⅱ卷】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60個字。(5分)2019年的永定河補水工程于3月13日啟動。本次補水工程加大了補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計輸水3100萬立方米。另外,攔截在河道上的官廳水庫發電站、珠窩水庫下馬嶺發電站、落坡嶺水庫的下葦甸發電站全都停用,以保證補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門頭溝區城內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峽段,近40年來首次實現全級通水。當堂訓練2019年的永定河補水工程于3月13日啟動。本次補水工程加大了補水力度,到4月2日,已累計輸水3100萬立方米。另外,攔截在河道上的官廳水庫發電站、珠窩水庫下馬嶺發電站、落坡嶺水庫的下葦甸發電站全都停用,以保證補水全部灌入河道。目前,門頭溝區城內102公里的永定河山峽段,近40年來首次實現全級通水。參考答案:2019年3月13日永定河補水工程啟動。這次工程加大補水力度,停用發電站,實現永定河山峽段近40年來首次全線通水。時間+對象+事件結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