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3張PPT)長征勝利萬歲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擔當。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一場接力跑,我們有決心為青年跑出一個好成績,也期待現在的青年一代將來跑出更好的成績。衷心希望新時代中國青年積極擁抱新時代、奮進新時代,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為人類的奉獻中煥發出更加絢麗的光彩!——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作文素材積累☆我背“長征詩”七律·長征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五嶺逶迤騰細浪,烏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軍過后盡開顏。背一背:關于長征的詩,你能背出哪幾首 憶秦娥·婁山關毛澤東西風烈,長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馬蹄聲碎,喇叭聲咽。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從頭越,蒼山如海,殘陽如血。從1934年10月到1936年年底,毛澤東在戎馬倥傯征戰途中,以革命英雄主義和浪漫主義的情懷,共寫下10多首關于長征的詩詞,被譽為“來自長征路上和秦晉高原的絕唱”。☆我憶“長征事”說一說:關于長征的事情,你能說出哪些 三個病號走不快,一天只走二十來里路。一路上,老班長帶我們走一陣歇一陣。到了宿營地,他就到處去找野菜,和著青稞面給我們做飯。不到半個月,兩袋青稞面吃完了。饑餓威脅著我們。老班長到處找野菜,挖草根,可是光吃這些東西怎么行呢 老班長看我們一天天瘦下去,他整夜整夜地合不攏眼,其實他這些天瘦得比我們還厲害呢! ——《金色的魚鉤》那小家伙不過十一二歲,黃黃的小臉,一雙大眼睛,兩片薄嘴唇,鼻子有點兒翹,兩只腳穿著破草鞋,凍得又青又紅。陳賡同志走到他跟前,說:“小鬼,你上馬騎一會兒吧。”……陳賡同志吃力地把小紅軍抱上馬背,他的手觸到了小紅軍的干糧袋,袋子硬邦邦的,裝的什么東西呢 他掏出來一看,原來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有幾個牙印。陳同志全明白了。就在這個時候,小紅軍停止了呼吸。 ——《倔強的小紅軍》中國長征指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工農紅軍主力撤離長江南北各蘇區,轉戰兩年,到達陜甘蘇區的戰略轉移行動。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長征勝利”是指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的勝利會師。什么是長征?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主力紅軍為擺脫國民黨軍隊的包圍追擊,被迫實行戰略性轉移,退出中央根據地,進行長征。中央紅軍共進行了380余次戰斗,攻占了700多座縣城,犧牲了營以上干部430余人,共擊潰國民黨軍隊數百個團。其間共經過14個省,翻越18座大山,跨過24條大河,走過荒草地,翻過雪山,行程約二萬五千里。紅一方面軍于1935年10月到達陜北,與陜北紅軍勝利會師。1936年10月,紅二、四方面軍到達甘肅會寧地區,同紅一方面軍會師。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志著萬里長征的勝利結束。本文就是長征的重要參與者楊成武將軍對1935年10月紅軍勝利到達吳起鎮后發生的一些事情的回憶,記錄了他的所思、所想、所感。背景過草地張愛萍綠原無垠浸風煙, 蓬高沒膝步泥潭。野菜水煮果腹暖,千草火燒驅夜寒。隨意坐地堪露宿,臥看行云逐浪翻。帳月席茵刀槍枕, 談笑低吟道明天。回憶錄:散文的一種,用敘述或描寫的方式追記本人或他人過去生活經歷和社會活動的一種文體,具有史料和文學的價值。特點:真實性,真實記載作者的經歷和感受。廣泛性,回憶錄不僅要回憶個人,而且要以個人為主線,串連與之有關的人和事,廣泛觸及生活的每個角落,反映社會的歷史面目。突出性,是指回憶錄中的人物要處于突出地位,所列事件要典型,有一定的代表性,提及的其他人物要有個性,不是平平淡淡的敘述。了解回憶錄整體感知本文為回憶錄,找出本文回憶了長征的哪些事情?是按照什么順序來組織材料的?內容概括時間順序。2.通過這些事件我們能讀出戰士們怎樣的心情﹖請舉例說明作者在本文中是運用了哪些手法來表現這種心情的 興奮喜悅激動向往隊伍中頓時沸騰起來了!看到這個歡樂、熱烈的場面,我們都很高興。怎能不興奮、不激動呢 蘇維埃!多么親切的名字啊!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交織使用,記敘、議論與抒情等表達方式綜合使用。①場面描寫:如第2段紅四團到達吳起鎮后指戰員“歡叫著沖著跑了下去”,描寫了歡樂熱烈的場面。中央召開全軍干部會議時,同志們早早到場“把一個曬麥的場子占得滿滿的”“熙熙攘攘”的場面;會上歡呼“長征萬歲”“二萬五千里長征萬歲”的場面。②動作描寫:如第2段紅四團到達吳起鎮后指戰員“歡叫”“沖”“跑”的動作描寫。第8段“我們互相祝賀,互訴衷腸”。③心理描寫:如第2段“我們都很高興”“我們越聽越激動,越聽越高興”,直接寫出了戰士們的情感和心情。④側面描寫:如第4段“吳起鎮披著燦爛的陽光”,“燦爛的陽光”側面烘托出指戰員喜悅的心情。3.紅軍長征的勝利令戰士們如此激動不已,那么長征究竟是一次怎樣的行動呢 請同學們快速瀏覽課文,從課文中尋找具體細節。艱苦卓絕的長征之路①經過萬水千山,經過一年多的長途跋涉,經過無數次殘酷的戰斗,忍受了一切物質生活上的困難,不少同志流了血,許多戰友還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馬鴻逵、馬宏賓的騎兵一直尾追我們!”③經過甘南急行數百里的紅軍部隊,減員不少,給養困難,又初到天氣寒冷的西北地區,極需休整。自然環境惡劣物質資源缺乏敵人圍追堵截長征路途遙遠時間途徑地成就困難意義長征時間、戰斗時間、休息時間、行軍時間占領幾十個城鎮、籌款數百萬元,建立了數百個縣、區的蘇維埃政府。走過十一個省,走了兩萬五千里,是前所末有的長征路途遙遠,敵人圍追堵截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品讀毛主席講話的要點①突出毛主席對長征勝利的重要作用,展現他的領袖氣質,表現作者對毛主席的欽佩和崇敬之情。長征在毛主席的領導下才取得了勝利。進入21世紀,中國的發展更進一步證明毛澤東思想的正確性,所以像作者這樣的老一輩革命家,對毛主席有著發自內心的欽佩與崇敬之情。請簡要分析,為什么楊成武的這篇回憶錄要大篇幅地寫毛主席的發言 7.請簡要分析,為什么楊成武的這篇回憶錄要大篇幅地寫毛主席的發言 ②高度評價長征的功績和歷史意義。毛主席對長征進行了高度而準確的總結,從多個方面論述、闡釋了長征的功績和意義。③照應上文對紅軍的興奮、激動心情的描寫,并上升到理論意義的層面,使文章內容深入推進,讓讀者能更深刻地理解長征勝利的意義。④毛主席對長征的功績和歷史意義的高度評價,是對中國共產黨正確領導的高度贊揚,使紅軍指戰員更加堅定革命信念,對革命勝利充滿信心。同時,毛主席的發言也有對現實的清醒認識,對革命前景的清醒認知,充滿了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重點理解:長征是宣言書,長征是宣傳隊,長征是播種機。力量的宣示:敵人仍然強大,紅軍部隊損失慘重,但經過長征,隊伍沒有打散,而且還經常能打勝仗,讓蔣介石覺得自己無力消滅紅軍。革命的宣傳:十一個省兩萬萬人民都知道了紅軍的存在,打了那么多勝仗,又擴充了那么大的隊伍。為革命未來打下基礎:建立了那么多蘇維埃政權、當地游擊隊和地下組織,到達陜西以后留下了一萬多精干,這都是在播種。“長征這一驚天動地的革命壯舉,是中國共產黨和紅軍譜寫的壯麗史詩,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歷史進程中的巍峨豐碑。”———習近平主席講話主旨點睛《長征勝利萬歲》以長征為背景,主要記敘了紅軍在吳起鎮殲滅敵人追兵并消滅反動民團后前往陜北甘泉,最終勝利會師的故事;并回憶了在吳起鎮附近召開的中共全軍干部會議本文描寫了紅軍長征的艱難,長征勝利的來之不易,表達了作者對長征勝利的喜悅與自豪之情,以及對革命勝利的信心。總結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每一代人都要走好自己的長征路。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征,就是要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我們還有許多“雪山”“草地” 需要跨越,還有許多“婁山關”“臘子口”需要征服,要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夢想,就要繼續發揚長征精神艱苦奮斗、開拓創新精神,不怕任何艱難險阻,敢于勝利的精神。 (習近平講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